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桐廬人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神獸女人畫的圖片 2025-01-15 07:10:09
狗唯美動漫圖片 2025-01-15 06:58:33

桐廬人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4 14:07:17

A. 有杭州桐廬縣人嗎

當然是有杭州桐廬縣的人,
人家桐廬幾百萬人的,
怎麼可能會沒有的啊,
關鍵看你問的是什麼地方的。

B. 想自駕游去浙江桐廬 桐廬人說說哪裡值得去玩

桐廬縣位於富春江的中上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的中心地段。距杭州西湖90公里,至黃山270公里。桐廬境內山清水秀,林壑幽深。溶洞奇絕,歷來是人們嚮往的游覽勝地。這里有被譽為「本國諸洞冠」的瑤琳仙境,以山景著稱的岩溶地下暗河垂雲洞,國家森林公園大奇山以及天目溪漂流、富春江七里揚帆等。有被譽為「杭州九寨溝」的野趣旅遊勝地白雲源,「天然盆景」之稱的五雲山,風景如畫的九里洲等等。還有華夏中葯鼻祖聖地」桐君山,東漢古跡嚴子陵釣台、富春江小三峽、蘆茨灣釣魚島等.

1、 瑤琳仙境,又名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位於浙江西部的桐廬縣瑤琳鎮,距杭州80公里。瑤琳仙境以神奇的地貌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而享有「全國諸洞冠」之美譽,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風景旅遊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蜚聲海內外。
一股不知來蹤去影的地下水潺潺有聲,穿行迂迴引導著您步入這撲朔迷離的神奇世界。進入「仙女聚會」的第一洞廳,「獅象迎賓」開如一道貌岸然屏風門,左邊一頭蓬發雄獅,右邊一群長鼻大象,恭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過迎賓門,眼前是一座燦爛的「宮殿」,30米高的穹頂上氣象萬千,五彩繽紛的鍾乳石猶如繁星閃爍,又似彩雲飄浮。洞廳中央,一尾巨大的「鯉魚」正從瑤池上歡騰躍起。高高居上的「廣寒舞台」,彷彿有仙樂悠揚,仙女舞袖。「蓬萊宮闕」煙嵐繚繞,影影綽綽變幻莫測,讓人遐想連翩。「銀河飛瀑」無論從地質構造上看,還是從景觀欣賞上說,均屬罕見。這方溶岩石瀑高7米,寬13米,如同冰山雪融,雖無聲響,卻彷彿有雷鳴之聲,縈回於耳,堪稱天下奇觀。
毗鄰石瀑有條歷時幾十成年形成的7米高的水秋石柱,酷似天安門前九龍盤繞的華表,秀麗挺拔。沿途山坡上,遍布細巧景石,一絲絲、一層層,相疊而上,形似靈芝,故名「靈芝仙山」。山中有一隻小巧玲瓏的石蛙,質如美玉,藏身在岩洞里,呼之欲出,對面有一伏地石獅,狀如閉目養神,一獅一蛙共同守衛著靈芝仙草的重任。還有氣勢壯觀的「石幔垂台」、形象逼真的「石竹叢林」、綽約多姿的「玉蘭幽香」、憨態可掬的「熊貓戲球」……琳琅滿目,使人目不暇接。

2、一條長長的暗河,緩緩地流淌,河水清澈見底。滿載著遊人的小船在碧流中飄盪,遊人們探奇覽勝,逍遙自在。這條長長的暗河就是位於浙西黃金旅遊線上的垂雲通天河。它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鑲嵌在富春江畔,熠熠生輝。垂雲通天河地下第一河。愛新羅敏毓贍游覽垂雲通天河為其美景所驚嘆,欣然揮毫寫下:垂雲通天河,地下第一河。垂雲通天河是一條岩溶地下暗河,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及火山爆發等因素,使景區所在地范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垂雲通天河全長4.5公里,河道落差380米,總面積為8萬余平方米。河道內岩溶地貌發育良好,地下水源豐沛,水質甘澄,空氣清新,終年流水潺潺,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激流淺灘,變幻無窮,使人留戀忘返。

3、 大奇山,又名寨基山,形若蓮花寶座,海拔600餘米,位於桐廬縣城5公里的富春江南岸。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40平方公里,有豐富的風景林木、奇特山水、珍稀動植物、古剎名寺資源和景觀。公園內有木本植物和各類灌木近千種,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13種,獸類39種,禽類81種,還有松杉迎賓、金牛潭、觀音尖、龍潭瀑布、十二生肖潭、玉屏飛瀑、竹園尋月、中日友好林、青青世界、霧泥崗、茫茫果林竹海等奇特的景觀,都是大自然的傑作,就連這里的索橋、棧道、亭子和大奇禪院古跡等也和這些景觀天然成趣,協調典雅,是遊客登山戲水、觀瀑賞花、探奇尋幽、野營度假、療養避暑的極好去處 。
沿著由鵝卵石鋪成的曲徑小道進入公園,首先躍進眼簾的是望不到頭的果樹林,果樹林有「萬畝果園」之稱,產有20多個水果品種,包括白梨、水蜜桃、桔、板栗、楊梅、葡萄……春末夏初,千樹萬枝花開,群艷薈萃,招得蜂來蝶往。徜徉其間,凝神賞花,或攜手緩行,或卧於花下,此情此景使您體驗到回歸自然的那份輕松、悠然和恬靜的愉悅盪漾心間……到了采果時節,果實累累,壓枝欲斷,隨手可摘,暖風起處,馨香四溢。果園有鳴聲清脆的畫眉,形態秀美的喜鵲,色彩艷麗的雉雞,以及許多不知名的鳥兒,鳴囀不休,追逐戲耍,為果園增添了無限生機。

4、「葯祖聖地」桐君山位於富春江、天目溪匯合處,兀立江邊,與桐廬縣城僅一水之隔,梁啟超贊之為「娥眉一角」。背後是深谷和綿延的山脈;前面極目無垠,原野如綉;腳底下就是滔滔大江,地勢既險又美。相傳古時此山之側有棵古桐樹,曾有異人結廬樹下,采葯行醫濟世,問之姓名,便笑而指桐,人稱桐君,山因之名。後世尊其為「中葯鼻祖」,稱之為葯祖聖地。登桐君極目四望,富春江煙雨景色盡收眼底。
交通:杭州汽車南站乘往桐廬的長途汽車到七里揚帆下車,一個半小時可達。桐君山架通了與桐廬縣城連接的線索橋。今有桐君廟、睢陽公廟(唐代張巡廟)、白塔、四望亭、鳳凰亭、競秀閣等勝跡。

C. 桐廬縣適合外地人定居嗎

適合。
桐廬縣位於富春江的中上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的中心地段。距杭州西湖90公里,至黃山270公里。桐廬境內山清水秀,林壑幽深。溶洞奇絕,歷來是人們嚮往的游覽勝地。杭州地區包括杭州市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市,臨安市,建德市,桐廬縣,淳安縣。前四個地方富裕些,而後四個地方欠發達。

D. 有沒有杭州市桐廬縣以前的傳說、名人故事

你搜一下「桐君」「桐君山」,這個在桐廬挺有名的,好像有什麼典故吧。

這是我找的:

桐君山是富春江畔著名的古跡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中華醫葯鼻祖聖地。據史料記載:古時候有一位老翁在這山上采葯,為百姓治病。山上原有眾多的桐樹,枝葉繁茂,能遮蔭數畝,老人在桐樹下搭了一間茅廬居住。有人問他姓名,他只是指指桐樹來表示,所以人們稱他為「桐君」,稱這座山為「桐君山」。經考證,桐君確有其人;黃帝時人,距今已4000多年了,著有《桐君采葯錄》,是我國醫葯史上卓有成效的中醫葯學家。《隋書》、《舊唐書》、《本草序》、《本草綱目》及《中國人名大辭典》中都有對桐君的記載。

E. 桐廬的歷史人有誰

中葯鼻祖桐君老人: 桐君是中國古代早期的葯學家。有關記載桐君的文獻最早見於約在春秋時代寫成的古史——《世本》一書中。其後,在歷代醫籍中雖然不乏對桐君的追述,但由於桐君其人的時代早在周代以前,當時尚無有關桐君傳記的文字可考,因而對於桐君所處的時代問題出現了4種異說。如: ◇神農時代說 持此說者將神農氏與桐君在葯學方面的學術成就同時並舉。即: ◇陶弘景:「上古神農作為《本草》。……其後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葯對,廣其主治,繁其類族。」(陶弘景《葯總訣·序》,見:《金陵叢書·乙集》) ◇《延年秘錄》:「神農、桐君深達葯性,所以相反、畏、惡備於《本草》」。(據《醫心方》卷二引唐代的《延年秘錄(方)》佚文轉引) ◇黃帝時代說 持此說者以為桐君與少師、雷公等人均為黃帝時代的大臣。如: ◇《路史·黃帝紀上》:「(黃帝)命巫彭、桐君處方、盄餌、湔汗、刺治而人得以盡年。」(見:羅泌《路史》卷四,《四庫全書》本) ◇徐春甫:「少師、桐君,為黃帝時臣。」(見: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卷一「歷代聖賢名醫姓氏」) ◇李時珍:「桐君,黃帝時臣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上·序例上) ◇《嚴州府志》:「或曰(桐君於)黃帝時嘗與巫咸同處方餌,未知是否?」(見:呂昌明《(續修)嚴州府志》卷十八「外志一」,萬曆四十一年,據萬曆六年增刻本) ◇唐堯時代說 持此說者指出:桐君為唐堯時代的大臣。如: ◇《世本》:「桐君,唐堯時臣,與巫咸同處方餌。」 ◇上古時代說 持此說者認為桐君是上古時人,但時代不詳。如: ◇《嚴州府志》:「上古桐君,不知何許人,亦莫詳其姓字。嘗采葯求道,止於桐廬縣東隈桐樹下(即彎曲的桐樹下面)。其桐,枝柯偃蓋,蔭蔽數畝,遠望如廬舍。或有問其姓者,則指桐以示之。因名其人為桐君。」 此外,在13世紀末日本醫家惟宗時俊撰寫的《醫家千字文》中還引用了中國隋唐之際的《本草抄義》一書有關桐君事跡的神仙化傳說:「桐君每乘絳雲之車,喚諸葯精,悉遣其功能,因則附口錄之,呼為《桐君葯錄》。」(據日本惟宗時俊《醫家千家文》原注所引《本草抄義》轉引) 一代宗師葉淺予: 中國畫壇一代宗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葉淺予(1907—1995)是桐廬縣桐廬鎮(現桐君街道)人。這位宗師一生嚮往革命、嚮往藝術。他年輕時在上海目睹五卅慘案,激發了強烈的民族正義感,奠定了愛國反帝的世界觀。他曾投身北伐,參加革命宣傳工作。大革命失敗後,他拿起畫筆針砭時弊,借鑒外國連續漫畫的形象,首出中國現代漫畫的鴻篇巨制,通過塑造「王先生」、「小陳」兩個典型形象,在幽默中鞭撻了社會生活中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惡習,並對當時買辦官僚貪污腐敗的官場生活作了淋漓盡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由於作品具有尖銳的批判意識和生動的藝術造型,成為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讀物。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擔任漫畫宣傳隊隊長,並主編《抗戰漫畫》,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三廳做了大量工作。 唐朝狀元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狀元,今浙江省桐廬縣分水鎮賢德村人,字希聖,號東齋,入道後稱棲真子。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於睦州府分水縣賢德鄉施家村(後為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賢德村)。為唐代著名詩人、道學家、民間開發澎湖第一人。歷憲宗、穆宗、敬宗、文宗諸朝。四十年後,即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參加殿試,被欽點為狀元。習《禮記》,有詩名。趣尚煙霞,慕神仙輕舉之學。詩人張籍稱他為「煙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進士第(一說憲宗「元和十年進士」)。長慶(821~824)中,隱於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學仙(或說「文宗太和中,乃自嚴陵入西山訪道」)。他在《與徐凝書》中自謂「仆雖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棲心玄門,養性林壑。賴先聖扶持,雖年迫遲暮,倖免龍鍾,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靈響詞序》中稱「慕道年久」,覽《三靜經》而行「三靜關」法,以開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閉戶自修,不交人事」,後「此三者皆應」。著有《西山集》十卷、《閑居詩》百餘首。《全唐文》收有《養生辨疑訣》(或作《辨疑論》)等,《全唐詩》也收入其詩作。其養生之說亦見於《道樞》。 施肩吾是桐廬地區唯一一位狀元,他集詩人、道學家、台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於一身的歷史人物。 東漢隱士嚴子陵 嚴光(生卒年未詳),本姓庄,後人避漢明帝劉庄諱改其姓,一名遵,字子陵,餘姚人。少有高名,與劉秀同游學。東漢建武元年(25),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嚴光乃隱名換姓,隱居浙江杭州桐廬富春江畔,每日垂釣,後此地為桐廬嚴子陵釣台。劉秀思賢念舊,令繪形貌尋訪。齊的地方報稱有一男子披著羊裘在澤中垂釣,帝疑是嚴光,即遣使備車,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陽。時故人侯霸任司徒,遣使問候,光口授使者:「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劉秀至館所看望,光卧著不起。帝撫光腹說,咄咄子陵,為何不肯相助?不應,良久乃張目熟視,答,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劉秀上車嘆息而去。後復請他入宮論道舊故,因共偃卧。相傳嚴光以足加帝腹上,次日太史官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著說,這是我與故人子陵共卧耳。授諫議大夫,不從,歸隱富春山(今桐廬縣境內)耕讀垂釣。建武十七年(41)復特徵,仍不就。有《劉秀與嚴子陵書》傳世,曰:「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辟之瘡痏須杖而行。若綺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潁水之風,非朕所敢望。」後歸故里,80歲卒於家。詔郡縣賜錢百萬、谷千斛安葬,墓在陳山(客星山)。嚴光以「高風亮節」名聞後世,北宋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雲:「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桐廬縣有嚴子陵釣台,餘姚有嚴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橋、客星庵、高風亭、「高風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遺跡、紀念物。 東漢清官陳惲 陳惲字子厚,吳郡富春縣桐溪鄉(今桐廬縣)人。 歷仕餘杭縣令、黃門侍郎、征虜將軍、封餘杭侯。 東漢熹平元年(172),陳惲任餘杭令。時縣內苕溪承天目山系之水,奔涌直下,水勢甚猛,溪狹不能容,常泛濫成災,甚至一年數次,淹沒田廬,危及鄰縣。陳惲上任餘杭後,懷著為民解憂之心,急切親自看察地形,發民十萬於縣城西南築塘圍湖,分流苕溪水勢。湖分上下,沿溪為上南湖,塘高一丈五尺,周圍三十二里;依山者為下南湖,塘高一丈四尺,環山十四里,湖面六千餘畝,統稱為南湖。在湖面西北鑿石門涵,導溪流人湖;湖東南建泄水壩,使水安徐而出。沿溪增置隧門水閘數十處,旱澇蓄泄,益田千餘頃。至今杭嘉湖一帶仍受其利。縣人稱陳惲此舉為「百世不易,澤垂永遠」。陳惲在任內,還將餘杭縣城從溪南遷至溪北,築城浚壕,衛民固圉,四年,又於餘杭城南建興隆橋,橫跨苕溪,以便行旅,於是城南逐步成為商貿之地。 時人,為感恩這位好縣令,便在南湖塘建祠以祀。至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餘杭人民又將陳惲與唐寶歷元年(825)任餘杭縣令的歸珧、宋寧熙八年(1075)任餘杭縣令的楊時,共列「三賢祠」祭祀陳惲。足見人們對這位為老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好官敬仰懷念之情。 資料來源:《餘杭縣志》 唐朝詩人徐凝 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字不詳,睦州人。唐分水柏山(今桐廬縣分水鎮柏山村)人。與施肩吾同里,日共吟詠。初游長安,因不願炫耀才華,沒有拜謁諸顯貴,竟不成名。南歸前作詩辭別侍郎韓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抨擊了當時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實學的社會現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嘗於杭州開元寺觀牡丹,見徐凝題牡丹詩一首,大為贊賞,邀與同飲,盡醉而歸。後與頗負詩名的張祜較量詩藝,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優勝題牡丹詩,為白居易所賞,元稹亦為獎掖,詩名遂振於元和間。至長安,不善干謁,僅游韓愈之門,竟不成名。將歸,以詩辭韓愈,有「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之句。唐元和中,舉進士,官至金部侍郎。 遂歸里,優悠詩酒以終。(唐詩紀事引郡閣雅談雲:「官至侍郎」,與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傳)凝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 兩次封王的鍾厚 鍾厚(975~1004),字德政,號惠民,宋桐江嵩山(今桐廬新合鄉里嵩山)人。自幼穎異,讀書過目成誦。及長,嫻於武備,膂力過人,能左右射。年輕時,與父兄,或燒炭生財,或經商獲利,以致家業豐裕,時人稱「賽陶朱」。 宋真宗咸平年間(998~1003),北方契丹累累南侵,鍾厚慨然曰:「大丈夫盡忠報國正在此時,安敢懼死哉!」毅然放棄富裕的家庭生活,投身於殿前都指揮使高瓊麾下,進入抗擊契丹入侵的斗爭行列,以保衛國家的安全。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後被授予游擊將軍之職。每次戰斗鍾厚總是沖鋒在前,軍士們對他敬愛有加,稱之為「大先鋒」。 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復入寇,初縱游騎擄掠,後蕭太後與蕭撻覽率軍圍瀛州(今河北河間縣),直犯貝州(今河北清河縣)、魏州(今河北冀縣)、澶州(今河南濮陽縣),中原震駭。真宗皇帝趙恆聽從宰相寇準、太尉高瓊之言,決定御駕親征,鍾厚隨駕前行。前軍到了澶州,契丹統軍大帥蕭撻覽自恃兵強,直沖宋軍陣腳。鍾厚隨主將李繼隆奮勇抗擊,殺死射死數千契丹兵,余眾向北潰逃。契丹主為避宋軍鋒芒,聲言要遣使臣向宋主請盟求和,故雙方休戰十餘天。 此時,真宗駐蹕澶州城,擬欲接受契丹求和,並准備班師回朝。熟料正當宋軍放鬆戒備之時,蕭撻覽卻暗飭精騎數千名來犯,直薄澶州城下。宋軍不及防備,兵將被殺死殺傷不少。鍾厚聞訊,火速率部趕來助戰,經過力戰,終於殺退契丹兵,撻覽中箭身亡,使真宗皇帝平安還都。而鍾厚受了重傷,因流血過多不治身亡澶州,年僅三十一歲。 到了真宗的兒子仁宗朝,契丹復背盟入寇。仁宗追思澶淵功臣,於慶歷三年(1043)下詔「追封游擊將軍鍾厚為忠救王」, 詔曰:「朕惟崇德報功,國家大典,賜爵追封,朝廷之盛事。爾先陣亡游擊先鋒鍾厚,當皇考親征之時,正契丹猖獗之日,爾一介之士,奮勇斬賊,代主分憂,雖雲陣亡,忠義顯著,恤典未嘉,朕實悼之。茲特追封汝為忠救王,賜田裡閭,立廟享祭,遣臣旌其門。曰『忠義之門』。欽哉!故敕!」 宋慶歷三年十月十五日 中書省呂夷簡奉行 宋建炎二年(1128),高宗皇帝趙構改封鍾厚為「天官明王」。 其聖旨曰:「朕贊大統,軫念元勛,爾故封忠救王鍾厚,先以忠勇為皇祖敗契丹於澶淵,今以陰兵助朕攻卻金虜於淮浙,同戰軍士恍惚共睹精忠大義,生死不殊,朕甚嘉之。茲特改封忠救王為天官明王,賜田一頃,立廟享祭,仍遣官旌其門曰:『忠義之門』以彰中國家勸懲之典,服茲休命,永賁幽光,欽哉,故敕。」 大宋建炎二年三月十二日 中書省臣李綱奉行

F. 杭州市桐廬縣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平方公里

桐廬縣浙江省西北部,北緯29°48',東經119°50'。總面積1825平方千米,2005年底,總人口39.5萬人。www

G. 浙江桐廬好玩嗎玩過的人說說!謝謝!

不錯的,國際花園城市哦,好山好水好空氣!
瑤琳仙境是國家AAAA級,比較有名些,適合情侶去玩,小孩和老人就不要去了,裡面有點黑有點濕有點涼的。
要爬山的話,有大奇山、桐君山、紅燈籠外婆家等,山不是很高,老少皆宜。
要玩水的話,有嚴子陵釣台、蘆茨灣、白雲源、通天河、天目溪等,天氣熱點更好玩。

H. 富春江地理位置、風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

哪裡哦

I. 桐廬有哪些景點

桐廬旅遊景點:垂雲通天河、浪石金灘、琴溪香谷、江南龍門灣、紀龍山、桐君山、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紅燈籠外婆家、瑤琳仙境、天目溪漂流、女兒村、白雲源、嚴子陵釣台、富春山小三峽天峒山、天子地、閬苑石海、新恆基度假農場 等等。

垂雲通天河

垂雲通天河是一條岩溶地下暗河,由於億萬年前的地殼變動及火山爆發等因素,使景區所在地理范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河道內岩溶地貌發育良好,地下水源豐沛,水質甘澄,空氣清新,終年流水潺潺,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激流淺灘,變幻無窮,使人留戀忘返。

J. 浙江杭州桐廬縣有什麼名人遺跡和神話傳說

1、桐廬縣翙崗的由來

相傳吳大帝孫權的曾祖母起初就葬在翙崗古村落中,後來孫權的父親孫堅貪圖距翙崗十多里處,風水主子孫「一朝天子」的烏石山,將孫權的曾祖母改葬在了烏石山處。結果孫家真的就只出了孫權這一朝天子,而沒有萬代諸侯,後悔不已,所以後人就將這里稱為「悔崗」。

而明代的政治家劉伯溫十分喜歡這里,他認為悔崗地形如同起飛的鳳凰,便將「悔」字改為「翙」,並題寫匾額:「鳳翙高崗」,「翙」是鳥飛或鳥飛的聲音的意思,寄寓著劉伯溫對翙崗的美好期望。

2、桐君山

相傳,黃帝時有老者結廬煉丹於此,懸壺濟事,分文不收。鄉人感念,問其姓名,老人不答,指桐為名,桐君山鄉人遂稱之為「桐君老人」,山也以「桐君」名,縣則稱「桐廬縣」。

3、桐廬天子地

相傳八仙雲游路過此地,見兩條山脈走向酷似兩條青龍,正嘖嘖稱奇時,一朵紅雲從空中墜入山谷,鐵拐李掐指一算,連連驚呼:「此天子出生地啊!」雖是神話,然相傳1600年前的南宋開國皇帝劉裕就降生在此,公元420年劉裕稱帝,重遊羅山故里,御封此地為天子地。

4、桐廬天龍九瀑

相傳雪水龍潭中原來無龍,直至唐初,山東有一男一女二個老者,托夢給宰相魏徵。控告涇河龍王在河北、山東一帶降雨時,剋扣雨量,旱情未除,請魏徵主持公道。魏徵聽後十分惱怒涇河龍王是所作所為,黨籍拔劍,去找涇河龍王。

涇河龍王聞信後,急忙帶著九個龍子乘風逃走,一日到了雪水龍涎頂,見一泓清泉從山崖中飛出,連躍九級,形成九個天然水潭。看四周山巒疊嶂,荒蕪人煙,環境悠靜,適合駐住。決定留下來。老龍王告訴眾龍子,要接受教訓,安分守紀,多做善事,好好生活。

5、桐廬縣彰塢村

傳說明朝洪武八年,窄溪有徐姓兩兄弟。弟弟成年後搬遷到了天子崗山腳下,這里也就是後來彰塢村所在。

後來經過幾年的發展,人口多起來了,老阿太定了個黃道吉日,采來七枝樟樹樹苗,同大夥商量,定為上午十點一刻七樹下土立村(銅山上種了3枝,假山上種了4枝),擺好七掛大響炮,以打鑼為號同時下種,時間一到,打鑼人打起了大鑼,並響炮齊鳴,在響炮聲中七樹下土,彰塢由此立村。

樹逐漸長大,人也逐步增加,老阿太娶了妻子成了家,並生了七個兒子,經辛勤勞動,把七個兒子扶養成人。七個兒子十幾年後共建造了七座大樓房,房子結構好,造型美,牢固程度高,因此至今尚有四幢老房子完整無缺,是村裡的古建築文化遺產。

幾百年的七枝樟樹幾經風雨,至今仍在。圍繞著整個村莊,成為了彰塢村的風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