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瘋女人的圖片 2024-11-05 22:08:33
觀音佛像高清圖片 2024-11-05 21:40:43
憂傷的人物女圖片素材 2024-11-05 21:32:55

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4 01:35:39

Ⅰ 日本文學有哪些特點,特點是什麼

日本的文學的特點就是文章短小,並且他的風格是比較細膩的,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描寫又是比較含蓄的,可以說日本的文學和中國的文學在某些方面是有著類似情況的。但是如果要將日本的文學和中國的文學進行一個對比,日本的文學作品結構都是比較簡單的,中國的文學作品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在人們閱讀日本文學的時候,反而很容易就能明白文章的意思,但是人們在去閱讀中國文學的時候,反而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鑽研,才可以明白文章的意思。

日本在早期的文學上是模仿其他人的,因為這樣模仿的藝術可以大大的加速他們文學的發展。比如日本模仿了我們中國的文化,但又在上面增添了一些他們國家的特色,讓整篇文章變得和諧。

Ⅱ 日本文學的特點是什麼

1、日本文學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結構單純。從古代開始,短歌形式的文學最為發達,後來發展為連歌、俳諧、俳句等,迄今不衰。

2、文學性格纖細、含蓄。自古以來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對文學產生深刻的影響。明治維新以前,在日本文學中幾乎聽不到強烈的社會抗議的呼聲。

3、日本的文藝觀是以「真」、「哀」、「艷」、「寂」為基礎的。從「真事」始,平安時期的「物哀」,鐮倉、室町時期的「幽玄」,江戶時期的「閑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礎上發展和提煉出來的。這些理論都是和作家嚮往的優美境界聯系在一起的。

4、長於摹仿,變革迅速。大化革新後,日本全面向中國大陸開放。漢字、漢語乃至漢詩、漢文,原樣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學的重要分支——漢文學。在吸收中國文學的同時,日本創造了變體漢文、假名、和漢混體文,大量吸收中國詞彙,創作了獨具民族形式的文學作品。

5、日本文學總體上是文字比較凄清冷艷,文筆很細膩,文風給人感覺非常清爽,很乾凈,言辭含蓄,即使是性方面的描寫也非常隱晦。

(2)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日本文學起源

上古日本文學興於八世紀,日本直到中國的漢字傳入之後才開始有書寫系統,但在最早漢字尚未能適用於書寫日語時,中國文言文仍是唯一的文學形式。

直到後來才發展出能夠用於表記日語的萬葉假名(萬葉仮名) ,純 日本文學粹假借一套指定漢字的發音來表記日文詩歌。在日本奈良時代所創作的作品包括712年的《古事記》、720年的《日本書紀》和759年的《萬葉集》等。

此時在文學創作上所使用的日文,無論在語法和音韻等方面更接近上古日語,與後來的日文有明顯的差別。甚至同時各地方言上的差異還很明顯。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文學

Ⅲ 日本文化有什麼特點啊

1、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系統各異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的產物。用我的話來說,不妨叫做「雜交文化」。其例子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比如政治體制,既學習了西方的議會政治,又保留了傳統的天皇制度,屬於新舊政治的混合體。

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結合,西裝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間加西式客廳。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既拜神又拜佛

2、均一性

日本文化不受地區和宗教的限制,具有均一性。不能說日本各地的風俗習慣沒有差別,但是比較之下相對很小。風俗習慣、人的思維和行為等等大相徑庭。

比如:日本沒有一個地方不把「刺身」(生魚片)和「お壽司」(壽司)作為美味佳餚的,也沒有一個地方不吃「生卵」(生雞蛋),不喝「味噌汁」(大醬湯)的。狹窄的國土,眾多的人口,日本人長期以來養成了重視集體和國家的習慣,可看成是形成日本文化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3)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在日本,櫻花被視為吉祥之物。在傳統的婚禮等喜慶場合,經常要飲用一種在鹽浸的櫻花瓣里加入開水的櫻花湯,便是取櫻花的吉利之義。櫻花盛開的四月,也正是入學、就職的時節,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因此櫻花又代表了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未來形象。

除此之外,在日本到處都是用櫻花命名的街道、車站、市鎮、商標、飯菜、茶點、湯飲。

文學家寫詠櫻詩,畫家繪櫻花圖,音樂家譜贊櫻曲,銀行印出櫻花圖案的鈔票,工場制出櫻花工藝品,電視台以櫻花為背景作節目,還特別辦了報告櫻花開放動態的專欄等,櫻花的魅力和影響力滲透到了日本人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日本也稱為「櫻花之國」。

Ⅳ 高人: 快告訴我日本現代設計的背景及風格特徵 快啊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並沒有什麼重要的設計活動。日
本從1868年的明治維新運動以後才開始自己的現代化運動,逐漸
進步工業化時代,19世紀末期已經把國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擴張上
,甲午戰爭以後佔領台灣,日俄戰爭以後進入遼東半島,1910年
兼並朝鮮,直到1931年佔領中國的東北地區,1941年發動太平洋
戰爭,基本沒有進入真正的和平經濟發展階段,全部現代化時間
都耗費在軍事擴張上,因而,雖然有過一些零碎的設計探索,但
始終沒能夠進入現代設計的運動階段。日本的真正設計發展,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1953年結束的朝鮮戰爭之後的事


日本用了很短的時間,從1953年前後開始發展自己的現代設計
,到80年代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設計大國之一,不但日用品
設計、包裝設計、耐用消費品設計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連汽車設
計、電子產品設計這類學要高度技術背景和長期人才培養的復雜
設計類別,也達到國際水平,使世界各國對日本設計另眼相看!
而日本能夠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取得這樣顯著的成就,也是設計
理論非常重視的課題。

日本是世界發達國家中唯一的非西方國家,唯一的亞洲國家,
它的工業革命比各國遲到100年以上,它的民族傳統、設計風格、
文化根源與西方格格不入。因而,它如何能夠發展自己具有世界
競爭水平的設計,就更加令人感興趣了。

日本國土雖然狹小,但是人口總多,在一個小於美國加利福
尼亞州的領土上,居然能夠容乃下1.3億人口,可見居住空間下載
是日本人生活的一個特點,這個特殊的背景,在日本的傳統設計
與現代設計中都得到鮮明的體現。

日本的文明發展是基於大量地借鑒外國文明的精華基礎之上
的,公元7世紀到9世紀從中國學習文化,乃至文化的借鑒;明治
維新之後從德國學習工程技術,從英國借鑒文官制度和社會管理
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從美國學習先進的現代的企業管理技
術和科學技術,等等,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加上自己的消化,
達到融匯貫通的地步,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日本的設計發展
也是基於這種模式。因此,從傳統的日本設計中,可以看到中國
、韓國的影響;從日本現代設計中;從日本的現代設計中,則可
以看到美國的、德國的、義大利的影響。日本是一個學習外國先
進經驗最好的學生,但是,也是最能夠把別人的經驗和自己的本
國國情結合,發展自己獨特體系的國家。因此,不能說日本的經
驗僅僅是建立在抄襲別人經驗之上。日本多年學習的歷史,造就
了一種超級的消化和選擇機制,加上日本本身的文明傳統,特殊
的地理環境,特殊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系網路,使日本的文化、
經濟、政治都與眾不同,而日本的設計也因而具有自己非常特殊
的形式。

日本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它的傳統和現代雙軌並行
體制,針對日本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不同的兩種設計體制也是雙
軌並行的。世界上很少國家能夠在發展現代化時候能夠完整保持
、甚至發揚了自己的民族傳統設計,也很少有國家能夠使兩者並
存,同樣得到發揚光大。日本在這方面為世界,特別是為那些具
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樣板。

日本的設計具有非常與眾不同的特點,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開始發展現代設計以來,它的傳統設計基本也沒有因為現代化而
破壞。它的傳統設計和現代設計一樣,都達到幾乎完美的地步,
無論是日本的陶瓷、傳統工藝品、傳統服飾、傳統建築、傳統文
化的設計如茶道、花道、盆景設計。還是現代設計,如汽車、家
電、現代建築和環境設計,平面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都
是令人側目的。

設計評論家厄爾 j.v.Earle 認為日本設計可以終結成兩大類
,即:

1>色彩豐富的,裝飾的,華貴的,創造性的;

2>單色的、直線的、修飾的、單純與簡朴的。

他的這種看法和分析,基本上可以說是指出了日本設計的形式
風格特徵,比較傾向表面分析。
對於日本設計形式之所以存在這
兩個方面的特徵,他倒沒有做出結論。其實,這兩種風格並存的
原因,存在於日本文化中的雙重性之中,這種雙重性是指:

1>日本文化中的東西方文化並存特徵;

2>日本文化中華貴與單純、儉朴並存特徵。

對於這個特徵,日本學者Masara Katusumie 說:日本人把折
衷主義當作一種優點來吸收,並且利用折衷主義來增加他們生活
的多樣性,使生活更加豐富。

日本文化中出現這種雙重性或者折衷性的原因比較復雜,大約
可以歸納為幾個因素:

1>因為日本文化中的模式和類型眾多,日本人珍惜他們辛辛
苦苦學習和發展的每一個文化體系、每一個文化模式,每一個文
化類型,不希望、也努力做到不會出現以某一個文化類型、體系
壓倒另外一個的情況,盡量做到兼收並蓄、盡量做到文化的多元
化,所以他們使每一個模式和類型都得到發揮。目前日本設計中
的兩種類型並存的情況,特別是日本人對這種並存的滿意,其實
是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如果要了解日本對於文化多元性的容忍水平,從他們對於宗
教的態度來看,就可以了解到。自己本身的宗教,或者民族宗教
是神道信仰;7世紀開始從中國傳入佛教,很快得到發展和廣泛流
傳;17世紀前後歐洲人把基督教傳入日本。長期以來,日本都是
三種基本宗教並存,基本沒有出現某種壓抑某種的情況,文化多
元的程度可見一斑。從某個角度來說,日本的歷史是吸收外國文
化的精華,使之成為自己文化的組成部分的一個長期的、連續不
斷的歷史過程。

2>另外一個因素,是日本人的哲學觀念影響。他們一向認為世
界的發展是比較辨證的,宇宙的一切都像四季,變化交替,周而
復始、循環不已,因此在設計上不追求永世不變的單一標准,而
更加具有寬容,在觀念上和設計上更加具有高度的彈性。

比較多的人對日本傳統文化能夠順利地與現代文化接軌,而不
象其他亞洲國家那樣需要經過痛心疾首的研究,唯恐國粹在現代
化的過程中被蠶食或破壞非常感興趣。原因是什麼呢?日本文化
之所以能夠與現代文化順利接軌,究其原因,歸結起來看,應該
說有以下幾個要點是具有決定作用的:

1>日本的傳統文化基礎是大眾的,而非貴族的;

2>日本傳統文化的單一種族基礎,使這種文化能夠穿越階級隔
閡而成為全民的文化。日本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全國人民都是
一個種族,這種高度單一的文化特徵,的確減少了文化過渡時的
種種障礙,國家狹小,民族單一,因而文化比較容易成為全民的
。這是與西方現代文化接軌時非常重要的因素。

3>日本重視集團和團體,而輕視個人,因此文化可以兼而具有
活躍和穩定的雙重特徵。
這種因素,對於日本傳統文化和西方現
代文化的結合也非常有意義。

日本的幾個宗教信仰和歷史發展階段都對日本的設計帶來本質
的影響作用。比如:

1>日本人傳統的神道信仰——對於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
形成日本人對於自然風格的高度喜愛,並且形成了干凈、整潔的
民族習慣和民族文化特徵。

2>日本人對於佛教禪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簡朴、單純、自
然的文化。並且喜歡非完整、非規則的美學特點,在思想上也推
崇老莊的無為學說,精神上推崇退隱化、自我控制、自我修養、
以小我為中心的內心世界和孔孟的大我、次序、仁人、中庸、外
部體系同時並存。

3>日本17世紀到19世紀經歷了高度商業化的江戶時期——這個
階段,日本商業文化高度發展,形成大眾、都市文化,形成日本
人重視和喜愛奢華平面裝飾特徵、喜歡商業修飾和大眾化的文化
特徵,是日本設計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特別在平面設計
上體現豐富。

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佔領時期——形成日本人消費社會
的趨向、美國大眾文化的影響特徵。

5>朝鮮戰爭以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形成日本人對高科技的
喜好的文化特徵。

日本傳統文化講究三個基本立場,這個三個基本立場都反映在
日本傳統與現代設計中,這三個立場是:

1>wabi:含義是一無所有、零、有限;

2>sabi:含義是永恆、簡朴、功能和形式的合一;

3>shibui:含義是嚴峻品味。指以物寫意:簡朴、不賣弄。

以日本的傳統建築來作為例子,分析日本的設計原則和特點是
非常典型的。日本的傳統住房和日用品設計,具有以下幾個明顯
的設計特徵:

緊湊型

輕便性和便攜性

直線性形式

選擇性

減少主義特徵

模數體系和標准化特點

從內向外的設計模式

從細節到整體的設計模式

Ⅳ 要做日語課件,希望找些與日本有關的淡雅的ppt背景圖片,急,謝謝!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日本文學史簡介,及文學著作背景的詳細介紹!~

奈良時期 (8世紀) 最早的文學典籍是《古事記》、《日本書紀》及《風土記》。前兩部著作追記了日本國史,後一部則記載了日本各地自然狀況、風土人情。兩者均收錄了豐富的神話傳說和生動的古歌謠。稍後出現的漢詩集《懷風藻》標志著文人詩歌創作的肇始,而和歌集《萬葉集》的編撰成功則代表著日本詩歌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平安時期 (8~12世紀) 受中國唐代文化影響,大量漢詩文集相繼問世,漢文學熱持續一個世紀之久。敕撰詩集《古今和歌集》恢復了日本民族詩歌的地位。與此同時,散文創作碩果累累:《竹取物語》、《伊勢物語》開辟了傳奇物語和歌物語兩條道路 ,《 宇津保物語 》開長篇物語的先河,這就為物語文學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長篇寫實小說《源氏物語》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鬱、凄婉的筆調抒寫了源氏苦樂摻半的一生及宮廷婦女不幸的命運,表達了作者人生無常的佛學觀和以哀為極至的美學觀。除紫式部外,許多女作家的作品都於此時脫穎而出,如《蜻蛉日記》、《和泉式部日記》、《更級日記》等。這些日記成為日本後世文學中私小說的濫觴。女性散文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納言的隨筆《枕草子》,作者觀察之敏銳細膩,用筆之纖柔清麗,一直為後人所稱道。此期散文創作的最後收獲是佛教說話集《今昔物語》和歷史物語《大鏡物語》。這些物語一改王朝物語的纖弱文風,拓展了物語文學表現的范圍。

鐮倉室町時期 (12~16世紀) 隨著武士階級登上歷史舞台,貴族和歌文學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雖與《萬葉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但畢竟是強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連歌和俳諧的興起。二條良基、山崎宗鑒等人確立了連歌、俳諧的文學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現了描寫新興武士生活的軍記物語和抒發隱遁者之情的僧人隨筆。軍記物語中臻於成熟的經典之作是記述平、源兩大武士集團興衰始末的《平家物語》。小說刻畫了平清盛等驍勇善戰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現了他們自信向上的精神風貌,客觀上反映了貴族社會向武士社會轉變的時代本質。僧人隨筆中的傳世之作是鴨長明的《 方丈記 》和吉田兼好的 《 徒然草》。兩篇隨筆各具特色,被譽為隨筆文學的雙璧。該時期誕生的能與狂言是日本戲劇史上輝煌的開端。「能」著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莊重典雅的正劇特點,「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為主,體現輕松詼諧的笑劇風格。世阿彌(1363~1443 )在能樂的表演藝術和創作理論等方面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江戶時期 (17~19世紀) 商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町人階級(市民階層)作為社會的主體逐漸成為文學作品的欣賞者。適應他們的審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貞門、談林俳諧的基礎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風俳諧,井原西鶴鋪寫了町人的商業生活和享樂生活,豐富了浮世草子(風俗小說)的創作內容。近松門左衛門的凈琉璃(木偶戲)更廣泛地表現了社會下層人物的生離死別、喜怒哀樂。這種以俗為美的美學追求,導致輕文學(戲作文學)的產生,給後世文學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明治時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文學開始的標志。坪內逍遙(1859~1935)的小說理論著作《小說神髓》的發表,具有近代文學啟蒙的性質。二葉亭四迷寫出近代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浮雲》,森鷗外相繼發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義小說《舞姬》,確立了近代文學的發展方向。硯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紅葉(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紀末最暢銷的小說。20世紀初,受西方影響,自然主義文學興起。代表作家島崎藤村的長篇小說《破戒》具有強烈批判現實的傾向,田山花袋的小說《棉被》卻不乏自然主義文學的特點,受到自然主義文學理論家的贊許。卓立於這一運動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貓》以嬉笑怒罵的諷刺給予近代社會的種種弊端以有力抨擊。

大正時期 (1912~1925) 近代文學進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為首的白樺派作家和以芥川龍之介 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為文壇主流。芥川的小說以懷疑主義對「人性的自私」等社會現實進行考察,悲觀的結論導致其自殺,也意味著大正文學發展的終結。

昭和時期(1926~1988)及其後 日本現代文學開始形成並得以發展。初期文壇的主流是無產階級文學。1928年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簡稱納普)成立,促進了無產階級文學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說《蟹工船》和《沒有太陽的街》是典範之作。與革命文學並立的是新感覺派作家,其代表橫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等在 當時有一定影響。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展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許多作家被徵集從軍,文壇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文學流派競生,作家輩出。進步作家宮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說《知風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長篇小說《靜靜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賀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鱒二的《遙拜隊長》等優秀作品,都獲得好評。戰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國》 、《千羽鶴》和《古都》3 部小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戰後新作家中,野間宏的《真空地帶》、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張的《日本的黑霧》、司馬遼太郎(1923~)的《龍馬奔走》等作品有較大影響。60年代中期,文學發展進入新時期。除一些嚴 肅 作家寫出 許多有社會意義的作品 外 ,小松左京(1931 ~)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說等也頗有讀者。70年代 ,內向文學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寫當代商潮的經濟小說等,都對文壇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躍在 80 年代,他們的創作把日本經濟小說提到一個新高度。進入90年代後,隨著大江健三郎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現實主義文學重新受到重視。

Ⅶ 日本有什麼樣的文化背景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起源於日本鐮倉幕府,後經江戶時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還是倡導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的。但武士道作為封建幕府時代政治的產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東西而不是它的真諦,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滿足武士道的那些東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神道教的信念基礎就是不分是非。

Ⅷ 什麼是浮世繪風格

浮世繪風格是起源於日本風俗版畫的一種藝術風格。

浮世繪,就是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早期浮世繪有「東之師宣,西之祐信」之說,與東都的菱川師宣相對應,西京的西川祐信也創作頗豐,只是由於許多場景均已在師宣的作品中出現過,因此祐信的名聲不逮。

(8)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浮世繪風格的藝術背景:

在亞洲和世界藝術中,它呈現出特異的色調與豐姿,歷經三百餘年,影響深及歐亞各地,十九世紀歐洲從古典主義到印象主義諸流派大師也無不受到此種畫風的啟發,因此,浮世繪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浮世繪的藝術,初期原為肉筆浮世繪,即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而非木刻印製的繪畫。肉筆的浮世繪,盛行於京都和大阪,這個畫派開始是帶有裝飾性的。

它為華貴的建築作壁畫,裝飾室內的屏風。在繪畫的內容上,有濃郁的本土氣息,有四季風景、各地名勝,尤其善於表現女性美,有很高的寫實技巧,為社會所欣賞。這些大和繪師的技術成就,代代相傳,遂為其後的浮世繪藝術,開導了先路。

Ⅸ 日本文化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一、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多系統的東西方文化的並存和混合的產物。比如政治體制,既學習了西方的議會政治,又保留了傳統的天皇制度,屬於新舊政治的混合體。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結合,西裝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間加西式客廳。

二、均一性

意思是說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差別不大。日本人長期以來養成了重視集體和國家的習慣,可看成是形成日本文化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三、本土化

早在平安時代,日本人就以中國的漢字為基礎創造了自己的假名,完善了日語的書寫形式。 鐮倉佛教也是日本人把佛教改良為日本佛教的例證。

四、功利性

不能同時信神又信佛,怕被指責心不誠、遭報應。日本人在科學研究方面,一貫輕視理論研究,而十分重視應用技術的開發,在規格改良和質量上下功夫。



(9)有日本文學特色的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在日本,櫻花被視為吉祥之物。在傳統的婚禮等喜慶場合,經常要飲用一種在鹽浸的櫻花瓣里加入開水的櫻花湯,便是取櫻花的吉利之義。櫻花盛開的四月,也正是入學、就職的時節,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因此櫻花又代表了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未來形象。

除此之外,在日本到處都是用櫻花命名的街道、車站、市鎮、商標、飯菜、茶點、湯飲。

文學家寫詠櫻詩,畫家繪櫻花圖,音樂家譜贊櫻曲,銀行印出櫻花圖案的鈔票,工場制出櫻花工藝品,電視台以櫻花為背景作節目,還特別辦了報告櫻花開放動態的專欄等,櫻花的魅力和影響力滲透到了日本人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日本也稱為「櫻花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