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詠長嘯從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騎馬還輕便,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出自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詠長嘯從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騎馬還輕便,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中心思想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只要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順境不驕,逆境不懼,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寧靜和快樂。作者以風趣幽默的筆調寫出途中遇雨所感所思,表達了樂觀曠達的生活態度。
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突遇風雨,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Ⅱ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全文、解釋
定風波·三月七日
朝代:宋代 | 作者:蘇軾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注釋
⑴定風波:詞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又名螺絲店。
⑶狼狽: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
⑷已而:過了一會兒。
⑸穿林打葉聲:指大雨點透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⑹吟嘯:放聲吟詠。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製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樣子。
⑽斜照:偏西的陽光。
⑾向來:方才。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
⑿也無風雨也無晴:意謂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67-68 . 2、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63-64 . 3、李靜 等 .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49 .
英譯
Calming the Waves
Su Shi
Listen not to the rain beating against the trees.
Why don't you slowly walk and chant at ease?
Better than a saddle I like sandals and cane.
I'd fain,
In a straw cloak, spend my life in mist and rain.
Drunken, I am sobered by the vernal wind shrill
And rather chill.
In front, I see the slanting sun atop the hill;
Turning my head, I see the dreary beaten track.
Let me go back!
Impervious to rain or shine, I'll have my own will.
賞析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645-647 . 2、蘅塘退士 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214-215 .
中心思想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朴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參考資料:
1、徐中玉 金啟華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67-68 .
評價
讀罷全詞,令人心情振奮,心境豁然,心靈凈化。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在讀者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從心理學「白日夢」的角度看,此詞實際是作者描繪的一個淡泊從容、曠達超脫的白日夢,在多個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夢的特徵。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夢之條件——郁悶不爽。
寫此詞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宦海沉浮,經歷坎坷,理想不竟,抱負未果,使作者幾年來一直鬱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煩悶。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夢之真諦——寧靜自由。
作者對現實的官場險惡生活非常厭倦,渴望擺脫這種生活,退隱江湖,過一種淡泊寧靜、無憂無患、無欲無求、輕松自由的生活,也即「歸去」。
第三,結構具備白日夢之特徵——自然完整。
入夢的引子是「飲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讓作者暈暈乎乎,這是白日夢形成的主要基礎。煙雨的迷濛讓天氣灰暗朦朧,創設了入夢的良好氛圍。
入夢句是「莫聽穿林打葉聲」,夢境為「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里作者用「竹杖」「芒鞋」「蓑衣」「煙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嘯」「徐行」等動作創設了一個極為美妙的白日夢夢境,活脫脫地勾勒出了一個隱居江湖過著從容淡泊生活的隱士形象,他雖無榮華富貴之享受,但亦無宦海浮沉之憂患,心情得以平靜,心境得以安寧。
夢醒句為「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料峭的春風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個激凌,頭腦清醒了,夢結束了,作者又回到現實之中。這「冷」既是實寫酒醒後身體感到冷,也是寫夢醒後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產生的心冷。正在這時,遠處山頭溫暖的夕陽讓作者感到了些許暖意,也增添了他戰勝逆境的信心。
過渡句為「回首向來蕭瑟處」。雖然「相迎」的斜陽給作者帶了一絲溫暖,但一想到自己飽含蕭瑟風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來蕭瑟處」,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滅了!
夢破後尋夢句為「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仕途的風雨就如同這自然界的風雨一樣變幻無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陽光又會在多長的風雨之後?與其終日忍受這種提心吊膽之痛,還不如「歸去」,退隱江湖,一切平靜,無悲無喜,「無雨無晴」。
第四,情節顯露白日夢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說「同行皆狼狽」,已證明雨之大,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卻又描寫詩人置身雨中,對雨聽而不聞,從容高歌,瀟灑徐行,全然沒感到淋漓之苦的狀態,這怎麼可能是實寫呢?接下來的「竹杖芒鞋輕勝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濘之路,拖泥帶水,怎比得上騎著高頭大馬急行如飛來得輕快?因此這「輕」恐怕不是寫現實行路之輕,而應是無官一身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讓人生疑。序言中已說「雨具先去」,怎會又出現了披蓑在雨中穿行?看來應是想像之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若按自然的邏輯也很難解釋得通。雨過天晴,應該是「已無風雨正是晴」,怎會是「也無晴」?所以,這里的「晴」不會單純指天晴。
由此可見,這些都是寫作者心中想像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詞就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歸去」白日夢!
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也無風雨也無晴」,是一種寵辱不驚、勝敗兩忘、曠達瀟灑的境界,是一種「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是一種回歸自然,天人合一,寧靜超然的大徹大悟。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43379.com/view-20530.html
Ⅲ 蘇東坡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背景資料,誰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為蘇詞名作,歷來被人評為悠閑從容、曠達樂觀。它不僅是蘇軾的一首閑適詞,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該詞作於黃州謫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寫了作者任天而動、苦樂隨緣、開朗達觀、意存歸隱的人生態度和坦盪胸懷,描繪了一幅極傳神的「東坡雨中行吟圖」,表現了他處變不驚、笑對蒼茫、「何妨吟嘯且徐行」的瀟灑氣度,流露出悠遊自在、「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達觀之思,揭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蘇軾人生的真實寫照。
這首詞道眼前景,寫心中事,以曲筆抒胸臆,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小見大,富含哲理。全詞言簡意賅,不事藻繪,卻能夠於簡朴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語意雙關,令人回味無窮。全詞記述了作者一行人在沙湖道上突遭雨襲之事。上片以「莫聽」二字起,似有突兀之感,而「穿林打葉聲」勾畫出風雨的聲勢之猛。急風挾雨而來,對此作者卻說:「何妨吟嘯且徐行」,「何妨」表現了詞人的淡定,「竹杖芒鞋」透露出詞人安貧樂道的隱逸之思,「誰怕」一句反問,加上「莫聽」「何妨」的映襯顯得氣度從容,由此勾勒出一幅蘇公披蓑煙雨行吟圖。試想於沙湖道上慢行的詞人,拄竹杖,履芒鞋,在風雨中吟嘯而來,那種閑庭信步的瀟灑,那是要具有怎樣一種淡定的心態啊!然而,作者所要表現的僅是這種灑脫嗎?且看下句:「一蓑煙雨任平生」。若僅是郊遊俊賞,又何須如此感慨呢?遙想蘇公當年,19歲中進士,正是春風得意,青雲之志等待機遇施展之時,卻遇到了一連串的挫折打擊,竟致一生顛沛困頓。烏台詩案,黨錮之禍,政治上的腥風血雨都已經承受,又何懼眼前這一陣急雨呢?讀到此處,讀者的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淺分明的畫面:一個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獨行於風雨飄搖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後皆茫茫無所見,但詞人並未黯然神傷,而是從容面對,正所謂「來往煙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無余」是也。誠如宋代學者胡寅所言「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酒邊詞序》)東坡確實做到了昂首面對人生的風雨,超越世俗的煩擾。人生有順境,有成敗,有榮辱,有禍福。但無論處於何種境地,蘇軾皆以坦然而超脫的心境去對待,在人生的風雨中磨練自己,修煉人格。
下片「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點出時令,三月七日,正是乍暖還寒之時,然二月春風早已裁出翠柳條條,時至三月,早應是一派春光。而作者卻似一無所見,僅以「微冷」二字寄寓所感,彌漫著一種蕭索意味,這是否還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急雨既過,斜陽展顏,對歷雨者來說,這應是很值得欣喜的,而作者回望了適才煙雨凄迷的經行之處,卻吐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妙句來。若非深察人世無常,歷經社會坎坷,是難以做到如此寵辱不驚,得失無
意的。
蘇軾在另一首詞中說到:「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深波靜觳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夜歸臨皋》)。詞中似透露了作者欲歸隱山林的願望,這也可算作是《定風波》最好的註解。此詞寫於宴會上,寫畢蘇公掛冠乘舟而去。據說當地縣令以為蘇公真要「江海寄餘生」,急忙駕船追去,待到追上,發現蘇公已是鼾聲大作,哪裡有一點要隱逸山林的樣子。蘇公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這「世事」是如何無論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還是要穿衣吃飯,還是要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淵明那樣躲起來,他卻以俗世為山林,故而,蘇公才是真正的洞徹世事人情,洞明為人處世之道。
事實上,我們只要隨便檢索一下蘇軾的詞作即可明白,蘇公瀟灑的人生里有通達的空漠和心靈的超脫。蘇詞中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樂觀自信,也有「小軒窗,正梳妝」的繾綣纏綿;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情願,也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飄逸。也正如林清玄說的,在煙中騰雲過了,在雨中行走過了,生命的事情一經過了,卻是枉然。然而蘇軾的一生並不「枉然」,千百年來,蘇軾的詩詞文章乃至他笑對蒼茫的人生態度,對後世文人有著巨大的影響,而蘇軾更以其多姿的藝術形象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永遠占據著中國文學史輝煌的一頁。
總之,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一生坎坷,仕途多舛。可面對人生的挫折,詩人坦然處之,不管是陽光燦爛還是山雨欲來,得也蕭然,失也蕭然,任其自然。究其根源在於蘇軾兼容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並能夠很好地把他們內化到人生實踐中去。在人生得意時,以儒家的積極用世來處理政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當人生失意時,便用道家的無為超脫和佛家的空滅來排解胸中的塊壘,修煉自己的品性。所以,蘇軾一生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得
有味。心有東坡詞,人生無難題。人生即便遭遇再多的風雨,讀了東坡詞作之後,經過東坡的過濾,都變成一片晴空了。因此,蘇軾為我們撐開了一把遮蔽人生風雨的「傘」,撐出了一片笑對人生的晴朗天空,願我們也能活得像他那樣樂觀,那樣豁達,那樣自在!
Ⅳ 蘇軾定風坡(莫聽穿林打葉生)的賞析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中集中了儒道佛思想的大文學家大詩人大詞人。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翻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在命運的起伏面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輕吟、自得其樂。「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和「世間無常,多少事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佛性有妙,古今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減不增」的禪宗妙悟異曲而同工。
蘇軾的一生,既是面對現實奮力拚爭的一生,也是擺脫名韁利鎖超然物外的一生。宋朝文藝界那可怕的流言擊不倒他;新黨舊黨爭相流放折磨不死他;那些忘恩負義的文藝流氓奈何不了他。他始終堅守著中國文人的最高道德,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順境時平靜而不囂張;處逆境中隨遇而安但不消極;如日中天之際不害人;凄風冷雨之時不媚人;居廟堂之高時兼濟天下;處江湖之遠時樂天知命。這簡直就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這是一個在艱難世事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典範。
林語堂先生說,中國文人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有人說,佛家要求人以出世之身懷入世之心,道家提倡人以入世之身行出世之事,而儒家則以入世之身行入世之事。這個實在有點繞,用通俗的話說,儒家就是教我們如何做事,道家教我們如何修身,而佛家教我們如何養心。而蘇東坡完美地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融會貫通,這不僅體現在他的詩文書畫中,更重要的體現在他對生命的體認和感悟上。在六十四年的人生苦旅中,儒家思想給了他金剛怒目猛志常在的百折不撓、積極奮進的力量,佛老哲學給了他身處逆境超然物外自我解脫的胸懷。在命運扼住他的咽喉之時,他沒有像屈原一樣絕望跳江,沒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像陶淵明一樣退隱山林逃避社會,而是「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游哉,聊復爾耳」。
Ⅳ 一個動態圖,有宋詞
這種動圖怎麼找,如果你能找到背景圖片的話,詩可以用ps做的,現在沒時間給你做,送你張竹子圖吧
Ⅵ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什麼意思
意思: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
出處: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原文節選: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譯文: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6)背景圖片穿林打葉擴展閱讀
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朴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著眼於雨中,下片著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作者簡介: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傳世。
Ⅶ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 …… 上詞的含義、出處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含義: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該句出自宋代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 蘇軾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大家沒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略帶寒意的春風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殷殷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我信步歸去,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7)背景圖片穿林打葉擴展閱讀: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
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謚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
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等。
Ⅷ 古詩加背景怎麼畫
要古詩配畫和圖片,首先要了解詩的背景,其次是讀懂詩的含義,最後還要明白詩人當時的心境,根據這幾點來在來配畫。
如何讀懂古詩:
1、注意詩的題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這首詩「寫的是什麼?」不要急於作答,看看詩題,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杜甫的《月夜》詩題告訴我們寫作的背景;詩歌的題目往往點明了詩的內容,定下了感情基調。閱讀時要注意將詩句的內容與詩歌題目結合起來理解。
2、抓住關鍵詞(句)
詩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句。例如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作於貶謫黃州後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詩中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和「也無風雨也無晴」兩句顯然是作者那種超然於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實反映。
3、注意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代。
Ⅸ 急!!蘇軾的定風波寫作背景
1、定風波寫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2、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3、翻譯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4、作者
北宋蘇軾
(9)背景圖片穿林打葉擴展閱讀
賞析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
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發。「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
「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過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雨過天晴的景象。這幾句既與上片所寫風雨對應,又為下文所發人生感慨作鋪墊。
結拍「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屬尋常,毫無差別,社會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句中「蕭瑟」二字,意謂風雨之聲,與上片「穿林打葉聲」相應和。「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幾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
Ⅹ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於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