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贈劉景文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胃在人體的什麼位置圖片 2025-01-16 05:11:10
微信圖片保存失敗的軟體 2025-01-16 05:06:58
找茬背景圖片素材 2025-01-16 05:02:03

贈劉景文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1 14:11:36

1. 夜書所見贈劉景文古詩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的七言古詩。《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1、《夜書所見》

宋代: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一點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2、《贈劉景文》

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你一定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1)贈劉景文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1、《夜書所見》創作背景:

這是葉紹翁在異鄉觸景生情之作。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並捉蟋蟀。

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2、《贈劉景文》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職,任兩浙兵馬都監的劉季孫也在。兩人過從甚密,交易很深。詩人一方面視劉景文為國士,並有《乞擢用劉季孫狀》予以舉薦;另一方面贈此詩以勉勵之。

作者介紹:

1、葉紹翁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詩人。祖籍建陽(今福建建甌)。原姓李,後嗣於龍泉葉氏,祖父李穎士於北宋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

曾任處州刑曹,後知餘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因抗金有功,升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後因趙鼎黨事被貶。葉紹翁因祖父關系受累,家業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

宋光宗至宋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與真德秀過從甚密。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又與葛天民互相酬唱。葉紹翁著有《四朝聞見錄》,補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庫全書》。

2、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2. 贈劉景文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贈劉景文是劉禹錫寫的一首詩。是贈給他的朋友劉靜雯的告訴他的朋友要珍惜時光一年中最好的風景就正是橙黃橘綠的秋日。

3. 蘇軾贈劉景文的詩創作背景

蘇軾《贈劉景文》的詩創作背景:
此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原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初冬的景色。為了突出「橙黃橘綠,這一年中最好的景緻,詩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那曾經碧葉接天、紅花映日的諸蓮塘荷,現在早已翠減紅衰,枯敗的莖葉再也不能舉起綠傘,遮擋風雨了;獨立疏籬的殘菊,雖然蒂有餘香,卻亦枝無全葉,唯有那挺拔的枝幹斗風傲霜,依然勁節。自然界千姿萬態,一年之中,花開花落,可說是季季不同,月月有異。這里,詩人卻只選擇了荷與菊這兩種分別在夏、秋獨占勝場的花,寫出它們的衰殘,來襯托橙橘的歲寒之心。
詩人的觀察可謂細致,詩人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亦可謂強。這兩句字面相對,內容相連,是謂「流水對」。「已無」、「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4. 《贈劉景文》是宋代詩,蘇軾的作品,詩中從什麼寫到什麼,什麼一句呈現一派熙熙

《贈劉景文》是宋代詩,蘇軾的作品,詩中從荷寫到菊,最後一句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間接的抒發了作者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原文如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譯文: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4)贈劉景文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這首詩作於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5. 贈劉景文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贈劉景文》作者是北宋文學家蘇軾。
寫作背景:此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6. 《贈劉景文》詩配畫。

答案看圖片。。

7. 贈劉景文背景和詩句

贈劉景文/ 冬景

作者:蘇軾(宋)

  •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創作背景

  • 此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

此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8. 《贈劉景文》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作於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

這首詩的意思: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9. 贈劉景文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此詩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景文就死去了。蘇軾感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

這首詩寫的是初冬的景色,為了突出「橙黃橘綠,這一年中最好的景緻,詩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描繪了一幅殘秋的圖景。

自然界千姿萬態,一年之中,花開花落,可說是季季不同,月月有異。這里,詩人卻只選擇了荷與菊這兩種分別在夏、秋獨占勝場的花,寫出它們的衰殘,來襯托橙橘的歲寒之心。

(9)贈劉景文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詩人的高明還在於,他不是簡單地寫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將描寫的筆觸伸向了荷葉和菊枝。

蘇軾深知此理,才用擎雨無蓋表明荷敗凈盡,真可謂曲筆傳神,同樣菊之所以被譽為霜下之傑,不僅因為它蕊寒香冷,姿懷貞秀,還因為它有挺拔勁節的枝幹。

花殘了,杖還能傲霜獨立,才能充分體現它孤標傲世的品格。詩人的觀察可謂細致,詩人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亦可謂強。這兩句字面相對,內容相連,是謂「流水對」。「已無」、「猶有」,一氣呵成,寫出二花之異。

10. 蘇軾的詩贈劉景文的詩

贈劉景文 / 冬景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此詩的創作背景是蘇軾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在杭州見劉時,劉已經五十八歲。經蘇軾向朝廷竭力保舉,劉才得到小小升遷。不想只過了兩年,劉就死去了。蘇軾感到劉人生坎坷遭遇,應當時景色作此詩作,是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抒發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遠。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