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孫臏時代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適合學黨史ppt背景圖片 2025-01-16 08:13:01

孫臏時代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0 12:50:23

A. 孫臏是在怎麼樣的背景下出生的

春秋末期時,孫武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參與制定了「疲越誤越」的對越國戰略,指揮吳軍打敗越國軍隊,之後,孫武歸隱山林,過起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孫武歸隱山林之後,慘敗的越國國君勾踐立志復仇,他卧薪嘗膽,暗中發展力量,吳王夫差被蒙在鼓裡,馬放南山,貪圖享樂,終於被越國所擊敗,亡了國。在這期間,孫武的一些後人又返回到齊國。孫武有三個兒子:孫馳、孫明和孫敵。其中次子孫明有兒子孫順,孫順又有兒子孫機,孫機又有兒子孫操,孫操又有了兒子叫孫臏。

B. 春秋時期,群雄爭霸。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哪些名將呢

春秋時期,群雄稱霸,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治世能臣和武將。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又出現了哪些令後世無比敬佩和瞻仰的名將呢?今天老魏就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一、孫臏


出生在衛國,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在許多國家入仕過,因為吳起對兵家、儒家、法家等大家的思想十分熟悉,因此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在楚國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但是,因為變法內容觸及某些舊勢力的利益,最後被殘害殺死。他的《吳子兵法》與孫武的《孫子兵法》齊名,為後世所瞻仰,並且也在唐宋時期入選了武聖十哲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C. 孫臏的背景,他的雙腿有被廢嗎

龐涓輟學到魏國從政,很受魏惠王的賞識,被任命為將軍;而孫臏則心無旁騖繼續跟老師研究學問。龐涓清楚本來學問就高出自己的孫臏,一旦學業結束走上了齊國的政治舞台,對於魏國和他自己都非常不利。因此,他設下圈套把孫臏邀請到了魏國,以防範並杜絕他效忠齊國。

孫臏來到魏國後,龐涓更羨慕他的滿腹才學,嫉妒他的睿智洞達,惟恐他因為才能特出奪走了魏王對自己的專寵。於是,龐涓蓄意挑剔孫臏,設法陷害使他獲罪,然後依法用刑砍斷了孫臏的雙腿,並且在他臉上刺字塗墨,想用這種酷刑使他終身殘廢,隱埋下他的才學,不讓他施展整軍經武仕途揚名的才華。

殘忍的龐涓認為,當今之世再也沒有能跟自己爭高論低的對手了。

D. 孫臏兵法的歷史背景

12年後,魏國在國力恢復之後,再次發動戰爭,將矛頭指向了自己的另一鄰國——韓國。韓國難以抵擋強大的魏軍,遂派使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採納孫臏「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議,在魏韓兩國幾經激戰、韓危魏疲之際,再次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韓。孫臏依然採用圍魏救趙的計策,率兵長驅魏境,兵鋒直逼大梁。魏國鑒於桂陵之戰的教訓,遂撤韓國之圍,調10萬大軍,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副,准備與齊軍進行一場戰略性決戰。孫臏為調動敵人,創造戰機,果斷引兵東撤。一路上,他用減灶計造成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以誘敵深入。龐涓果然上當,便丟下步兵,率輕騎精銳,兼程窮追。至馬陵時,遭到齊軍主力伏擊,龐涓智窮力竭,憤愧自殺。齊軍遂全殲魏軍,俘太子申,取得了馬陵之戰的重大勝利。
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

E. 田忌,孫臏,齊威王的相關資料。

1,田忌

田忌,生卒年不詳,媯姓,田氏(亦作陳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於徐州(今山東滕州南),故又稱徐州子期。戰國時期齊國名將。

孫臏逃亡到齊國時,田忌賞識孫臏的才能,收為門客。在一次賽馬時,孫臏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馬對上馬,以上馬對中馬,以中馬對下馬的田忌賽馬法。



2,孫臏

孫臏(生卒年不詳),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3,齊威王

齊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與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齊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田齊)第四代國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

(5)孫臏時代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田忌人物經歷: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田忌於是與齊威王和諸公子設千金作為賭注,比試賽馬。

孫臏讓田忌用下等馬替換上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首場大敗;隨後孫臏又讓田忌用上等馬替換中等馬、中等馬替換下等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中等馬及下等馬比賽,結果田忌兩勝一負,最終贏得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孫臏由此名聲大振,田忌將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兵法並讓他擔任自己的兵法教師。

F. 王者榮耀中,孫臏這個英雄有什麼故事背景呢

王者榮耀的孫臏人物原型應該就是戰國時期的孫臏,在游戲中,孫臏時稷下極其優秀的弟子。孫臏在稷下是個害羞的少年,在稷下,他把兵法和機關術天才的 結合在一起。面對著世人的誇贊和奉承,他任然保持了謙遜和好學的美德,贏得了人們的稱贊。

孫臏活了下來,代價是自己的好友和自己的雙腿。龐涓認為這次孫臏再也不會振作了。卻沒想到,六個月後,孫臏穿著自己的機關腿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個少年,亦如從前。孫臏堅信,龐涓還活著,就在未來某個地方,他們將相遇。

G. 孫臏所處時代背景

嗯,孫臏說出在春秋戰國時期。我記得應該是。

H. 孫武,孫臏他們生活的歷史背景

孫武,齊國人,拿所蓍兵法十三篇未見吳王闔廬。以齊王愛姬為兵試驗,定規而美女不遵斬這,王阻之,孫武說:臣既以受命為將,將在軍中,對君王的命令可以不予接受,將齊王愛姬斬之,所剩美姬無不聽令,因此吳王知孫武能用兵,終任他為將軍。西破強楚,攻入楚國國都郢,北威齊晉,顯名於諸侯。孫武死後一百多年出了個孫臏。孫臏生於阿、鄄之間一帶,是孫武的後世子孫,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來龐涓從事魏國,成為魏惠王的將軍,而覺都能不及孫臏,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派人如來孫臏,因恐孫臏優於自己而嫉妒他,於是以刑法斷其雙腿,毀其面,使其隱居而不能與魏王見面,然齊國使者出使魏國,孫臏私下與其見之,齊欣賞孫之奇才,將其救回齊國,以一場賽馬而揚名齊國,封為軍師,十三年後,魏國與趙國進攻韓國,韓向齊求救,孫臏以誘敵之計勝之,並殺龐涓報仇

I. 孫臏藏鋒不露,隱忍過後,一出手便名震天下嗎

春秋戰國時期動盪不安,各諸侯爭霸,尤其是到了戰國時期,更是兵荒馬亂,每個諸侯國都求賢若渴,希望可以吸引到許多尚武習兵的有志之士,為自己所用,一統天下。而作為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而著名的孫臏,就出生於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

孫臏劇照

結語

孫臏在軍事上的才能,人人皆知,晚年的他,潛心研究兵法,著有自己的兵書《孫臏兵法》,為後人留下了他這一生的智慧結晶,具有極大的文化價值。縱觀孫臏的生活經歷,即使遭受龐涓的迫害,落得殘疾,但也並沒有悲觀失意,一直隱忍,尋找著各種機會,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為齊國奉獻著自己的才幹,最終被後人所牢記。

J. 有誰知道孫臏的歷史。

孫臏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

中文名: 孫臏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中國山東
職業: 軍事 軍事家,軍事理論家
代表作品: 《孫臏兵法》

生平簡介
孫臏是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 孫臏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史記·孫武 吳起列傳
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
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孫臏書院
其後魏伐趙,趙急,請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田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旻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田忌從之,魏果去邯鄲,與齊戰於桂陵,大破梁軍。
後十三歲,魏與趙攻韓,韓告急於齊。齊使田忌將而往,直走大梁。魏將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齊軍既已過而西矣。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陝,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最早的孫吳
也許有人以為「孫吳」這兩個字連用代表了孫武和吳起,是春秋戰國時代兩個大軍事家。在先秦文獻中,確曾出現過「孫吳」這樣的提法,也出現過吳起的名字,其事跡也曾被津津樂道,不過,孫武這名字卻從沒有在這類文獻中出現的。而所謂孫子指的是孫臏。
例如,在《韓非子。難言》中寫道:「孫子臏腳於魏,吳起抆泣於岸門,痛西河之為秦。」顯然,這里的孫子說的是孫臏,所講吳起的事見《呂氏春秋。長見》,其中「抆泣」是拭淚。 在《呂氏春秋。不二》中列舉了春秋戰國時十大著名學派的人物及其學派特點:「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孫臏貴勢,……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可見在戰國時期,孫武在兵家中並沒有很高的位置,其最高人物是孫臏。至於吳起,生存年代早於孫臏,但在兵家,或軍事家的地位上看,孫臏最高,影響最大。呂氏春秋中只提孫臏,不提吳起。這也可能是為什麼二人並列是說「孫吳」,而不說「吳孫」的原因。 還有,在《戰國策》提到孫子的名字多次,例如在卷八中提到「孫子謂田忌曰……」熟悉孫臏故事的人,都知這個孫子一定指的是和田忌合作的孫臏。在卷十三中講到:「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也是孫臏、吳起並稱。 由此可見,在先秦文獻中提到的孫子應是指孫臏,而非孫武。「孫吳」並稱中的「孫」應是指孫臏。說「孫吳」中的孫指的是孫臏。

演義與傳說
孫臏,戰國中期齊國人。少時孤苦,年長後從師於鬼穀子,顯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不料,他卻因此遭人暗算。 孫臏在從師鬼穀子學習兵法時,有一個師弟叫龐涓。龐涓的天資學業雖較好,但和孫臏差得很多,但他為人姦猾,善弄小權術,又輕易不被察覺。他與孫臏同學時,心裡很是嫉妒孫臏的才能,可在嘴上從未流露過,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舉薦師兄,同享富貴。心地善良的孫臏,與龐涓兄弟相稱,如同親兄弟一樣。 轉眼過去了幾年,孫臏、龐涓兩人,經過鬼穀子的精心調教,兵法、韜略大有長進。這時,傳來了魏惠王招賢納士的消息。本是魏國人的龐涓,覺得機會來了,決定下山應招。臨別時,他向孫臏保證,此行一旦 順利,馬上引薦師兄下山,扶同做一番事業。孫臏自然深表謝意,囑咐他多加保重,兩人灑淚告別。
鬼穀子為孫臏占卜
孫臏是齊國人,四歲喪母,九歲喪父,從小跟隨叔父孫喬。孫喬是齊康公的大臣,齊康公被田太公驅逐後,孫喬等舊臣也被驅除,孫臏在逃難中與叔父家離散。他長大後,與龐涓、蘇秦、張儀等從師於鬼穀子,孫臏、龐涓學習兵法,蘇秦、張儀學習游學(也叫縱橫學)。龐涓貪圖名利,學業未完,就去了魏國做官,走之前,答應成名後一定舉薦孫臏。 戰國著名思想家墨子與鬼穀子是好朋友,他從魏國來到鬼谷,見孫臏才華出眾,就向魏惠王推薦了孫臏。鬼穀子見孫臏仁義、賢德,悟性高,便以夜間驅鼠為由,單獨把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傳授給了孫臏,孫臏一目十行,只用三天,就把《十三篇》背頌得滾瓜亂熟,又把書還給了師傅。這時,龐涓已是魏國上將軍,擔心自己的本領遠不如孫臏,就遲遲未向魏王推薦。經墨子一說,魏惠王一問,龐涓只得寫信請孫臏出山。 鬼穀子見孫臏去意已定,為預測一下孫臏的前程與命運,便讓孫臏去摘一朵花來。當時已是九月時節,百花凋落,孫臏只順手把花瓶中的黃菊花拿給師傅,鬼穀子說「 此花已被殘折,不為完好,但它耐寒,經得起霜打風吹,而沒有大礙。你把菊花重放回瓶里,說明你最終還要服務於你的母國齊,花為瓶花,是被人惜愛的,你雖有一時的磨難,但你必定功成名就」。孫臏原名叫孫賓,鬼穀子預測他有腿殘之苦,就把「賓」改成了「臏」,這也許是天命難違。孫臏與師傅等淚別而去,蘇秦、張儀後來也告別鬼穀子,陸續下山去尋求自己的事業去了,鬼穀子不久,就關閉師門,雲游四方而去。 果然,龐涓嫉恨孫臏的才幹,設計加害於他,幾乎致孫臏於死地。孫臏設法逃回齊國,運用其非凡的才智,以使龐涓死於萬箭中。

與龐涓鬥智
龐涓到魏國後又是送禮,又是託人說情,很快見到了魏惠王。龐涓畢竟也有些本領,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被封為 孫臏故里
將軍。隨後,龐涓指揮軍隊同衛國和宋國開戰,打了幾個勝仗後,龐涓成了魏國上下皆知的人物,從此更得魏惠王的寵信。 春風得意中的龐涓高興了好一陣子,又突然沉寂下來。原來他有了心病:論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孫臏之外沒人能趕上自己了。一想到孫臏,他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按照當初的諾言辦吧,就得把孫臏推薦給魏惠王,孫臏的聲名威望很快就會超過自己;不去履行當初的諾言吧,孫臏一旦去了別的國家,施展起來才能自己同樣不是對手。龐涓寢食不安,日夜思謀著對策。 一天,正在山上攻讀兵書的孫臏,接到龐涓差人秘密送來的一封信。信上龐涓先敘述了他在魏國受到的禮待重用。然後又說,他向魏惠王極力推薦了師兄的蓋世才能,到底把惠王說動,請師兄來魏國就任將軍之職。孫臏看了來信,想到自己就要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了,深覺自己的師弟挺講義氣,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的都城大梁。 孫臏來後,龐涓大擺筵席,盛情款待。幾天過去了,就是沒有魏惠王的消息,龐涓也不提此事。孫臏自然不便多問,只好耐心等待。 這天,孫臏閑得難受,找到一本書讀起來。忽然,屋外傳來一陣吵嚷聲,他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就已被闖進屋子的兵士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帶到一個地方。那裡的一個當官模樣的人,立即宣布孫臏犯有私通齊國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對其施以臏足、黥臉之刑。孫臏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驚呆了,隨即省悟過來,高聲為自己辯白。然而,一切都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七手八腳扒去孫臏的衣褲,砍掉了孫臏雙腳,並在他的臉上刺上犯罪的標志。孫臏倒卧在血泊之中。 原來,這龐涓把孫臏騙來之後,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誣陷,使孫臏遭此傷身之禍。龐涓以為,受刑後的孫臏成了一個殘疾人,他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和自己較量了。
孫臏的傷口漸漸癒合,但他再也站不起來了,而且,還有人時時刻刻監視著他。他知道龐涓在陷害他,他恨得咬牙切齒,可老這樣也不行,總得想個脫身之法才是。不久,孫臏瘋了,他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叫鬧個不停。送飯的人拿來吃的,他竟連碗帶飯扔出好遠。龐涓聽說了這些,並不相信孫臏會瘋,便叫人把他扔到豬圈去,又偷偷派人觀察。孫臏披頭散發地倒在豬圈裡,弄得滿身是豬糞,甚至把糞塞到嘴裡大嚼起來。龐涓認為孫臏是真瘋了,從此看管逐漸鬆懈下來。
孫臏裝瘋產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緊了尋找逃離虎口的機會。一天,他聽說齊國有個使臣來到大梁,便找了個間隙,偷偷前去拜訪。齊國的使臣聽了孫臏的敘述,從談吐中認定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欽佩,遂答應幫他逃走。這樣,孫臏便藏身於齊國使臣的車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齊國。 孫臏墓
這個時候,正值齊、魏爭霸,交戰不斷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田氏貴族在齊國取得政權後,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選拔文武人才,堅守邊境,反抗外來的威脅。孫臏回國後,很快見到齊國的大將田忌。田忌十分賞識孫臏的才幹,便將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賓的禮節殷勤加以款待。
田忌喜歡賽馬,但卻時常輸掉。有一次,他又與齊威王賽馬,馬分上、中、下三等,對等競賽,三場全輸,田忌好不喪氣。這時恰巧孫臏在場,便給田忌出主意說:「待到下一輪比賽時,你用上馬對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威王的下馬,用下馬對威王的上馬,必贏無疑。」田忌依計行事,造成兩個局部的優勢和一個局部的劣勢,以一負二勝贏得齊王千金。一向取勝的齊威王這次輸了,大感驚訝,忙問田忌是何原因?田忌把孫臏找來,借機推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見是一個雙腿受刑的殘疾人,開始並未介意,當孫臏陳述自己對戰爭問題的看法時,齊威王便有意問道:「依你的見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歸服呢?」孫臏果斷地回答說:「這不可能,只有打勝了,天下才會歸服。」然後,他列舉黃帝打蚩尤,堯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紂等事實,說明哪一個朝代都是靠武力解決問題,用戰爭實現國家的統一。這一番深刻獨到的分析,使齊威王大受震動。再詢問兵法,孫臏更是滔滔不絕,對答如流。齊威王感到孫臏其人確實不簡單,從此以「先生」相稱,把他作為老師看待。 公元前354年,魏將軍龐涓發兵8萬,以突襲的辦法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趙國抵擋不住,意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欲派孫臏為大將,率兵援趙。孫臏辭謝說:「我是受過刑的殘疾人,帶兵為將多有不便,還是請田大夫為將,我從旁出出主意吧!」齊威王想想也好,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8萬,前往救趙。大軍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鄲,速解趙國之圍。孫臏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提出應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發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軍奔趙回救。這一戰略思想,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立即為田忌採納,率領齊軍殺往大梁。 魏軍好不容易將邯鄲攻陷,卻傳來齊軍壓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龐涓顧不得休整部隊,除留少數兵力防守邯鄲外,忙率大軍馳援大梁。沒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齊軍包圍。魏軍長期勞頓奔波,士卒疲憊不堪,哪還頂得住以逸待勞的齊軍?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連主將龐涓也被活捉。到頭來,魏國只好同齊國議和,乖乖地歸還了邯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戰。其實,也是孫臏對龐涓的重重一擊。但孫臏並沒有殺龐涓,只是訓導他一番,又將他放了。 桂陵之戰10多年後,即公元前342年,龐涓又帶領10萬大軍、1000輛兵車,分3路進攻韓國。小小的韓國抵擋不住龐涓的進攻,一時形勢危急,遂接連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有主張坐山觀虎鬥的,有主張發兵救援的,相互爭執不下。孫臏一直沒有說話。齊威王見狀便說:「先生是不是認為這兩種意見都不對啊?」孫臏點頭說:「是的。我以為,魏國以強凌弱,如果韓被攻陷,肯定對齊國不利,因此我不贊成見死不救的主張。但是,魏國現在銳氣正盛。如果我們匆忙出兵,豈不是要代替韓軍承受最初的打擊?」齊威王說:「那麼,依先生的意見怎麼辦好?」孫臏說:「我看可以先答應韓國的請求。他們知道我們能出兵救它,必然全力抗擊入侵的魏軍;而魏軍經過激烈拼殺,人力物力也會大大消耗。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發兵前去,攻擊疲憊不堪的魏軍,拯救危難之中的韓國,就可以用力少而見功多,取勝易而受益大,不知陛下以為如何?」齊威王十分贊賞孫臏的諫儀,當即採納。一年後,當魏韓兩軍交戰更為激烈,雙方實力已大大削弱的時候,齊威王才決定派兵出戰,仍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於是,孫臏與龐涓又一次相逢在戰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生死較量。 戰役之初,按照孫臏的計策,齊軍長驅直入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魏國的都城大梁。時過不久,孫臏得知龐涓回師都城的稟報,便對田忌說:「魏軍一向自恃驍勇,現急於同我軍決戰。我們要抓住這個心理,誘使他們上當。」田忌說:「軍師的意思是……」孫臏介面道:「我們可以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用迫兵減灶的辦法誘敵深入。」隨後,孫臏如此這般地對田忌敘說一遍。當龐涓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本土,傳令抓住齊軍主力,與其決一雌雄。不料,齊軍不肯交戰,稍一接觸即向東退去。龐涓揮師緊緊追趕不放。頭一天,見齊軍營地有10萬人的飯灶;第二天,還剩5萬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萬人的灶了。龐涓見狀高興,得意地說道:「我早知道齊國的士兵都是膽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於是,傳下將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資,集中騎兵輕裝前進,追殲齊軍。
孫臏得知龐涓輕騎追擊的探報,高興地對眾人說:「龐涓的末日到了!」這時,齊軍正好來到一個叫馬陵道的地方。馬陵道處於兩座高山之間,樹多林密,山勢險要,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可走,是一個伏擊殲敵的好戰場。孫臏傳令:就地伐樹,將小路堵塞;另挑選路旁的一棵大樹,颳去一段樹皮, 在樹幹上面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隨後,命令1萬弓箭手埋伏在兩邊密林中,吩咐他們夜裡只要看見樹達出現火光,就一齊放箭。說話間已到傍晚,龐涓率領的魏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道。聽說前面的道路被樹木塔塞,龐涓忙上前察看。朦朧間他見路旁有一大樹,白茬上隱約有字,遂命人點起火把。當龐涓看清樹上的那一行字時,大吃一驚,知道中了孫臏的計謀。他急令魏軍後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齊軍,萬箭齊發,猝不及防的魏軍死傷無數,亂成一團。龐涓身負重傷,知道敗局已定,拔出佩劍自殺了。齊軍乘勝追殺,將魏軍的後續部隊一氣打垮,連魏太子都給俘虜了。馬陵大捷後,孫臏名聲大昭。
但時任齊國相國和鄒忌,曾多次諷諫齊威王。鄒忌身高八尺,相貌堂堂,卻心胸狹窄,私心極重。齊對魏兩次大戰之前,他都堅決反對出兵。待田忌、孫臏凱旋之時,他心中的醋意可想而知。 隨著孫臏、田忌威望的提高,鄒忌擔心自己的相位不穩,因此欲除掉田忌、孫臏而後快。 可能因為孫臏是個殘疾人,同鄒忌爭奪相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鄒忌將目標首先對准了風頭甚勁的田忌。
馬陵之戰結束不久,鄒忌便找來親信謀劃如何除掉田忌。其親信公孫閱出了個主意:「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乎不吉乎?』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之卜者,驗其辭於王之所。」
鄒忌聞計大喜,便派人到市中找賣卜者算卦,揚言是田忌派他去算的,要算算田忌如果要謀反,是吉還是凶。鄒忌則隨後派人將此人抓獲,送到齊威王那裡。
齊威王這時年紀大了,有點老糊塗了。他本來就對田忌手握重兵心有疑懼,聽了鄒忌的話,遂相信田忌有謀反的意圖。而這時田忌正率兵在外,於是齊威王遣使召田忌回臨淄,准備等田忌回到臨淄後再審問此事。 孫臏此時也在田忌軍中。他對齊國的政局及鄒忌、田忌之間的矛盾洞若觀火,及見齊威王無緣無故忽然派人來召田忌回臨淄,感覺齊威王一定是聽信了鄒忌的諂言,認為田忌如果回到臨淄,將凶多吉少。
田忌在孫臏最艱難的時候曾助其一臂之力,而且長期以來,二人合作得非常好,孫臏實在不忍田忌自投羅網,乃提醒田忌說,齊王一定聽信了鄒忌的諂言,千萬不要自己貿然回臨淄。情急之下,他建議田忌率軍回臨淄驅逐鄒忌,說:「若是,則齊君可正,成侯鄒忌可走。不然,將軍不得入於齊矣。」 孫臏此言,實是要田忌舉兵「清君側」。與其成為鄒忌案板上的肉,不如孤注一擲,與鄒忌一決高低,這樣,倒還可能死中求生、反敗為勝。
田忌對孫臏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他言聽計從。他依孫臏之言,率兵攻打臨淄。但鄒忌也不是等閑之輩,早已作好了守城准備,田忌攻城不勝,眼見各地勤王之兵大集,只好棄軍逃亡到了楚國。 而孫臏於田忌攻臨淄之時就已不知去向. 傳說他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招收幾個學生,總結、研究早年所學兵法知識和自己的作戰經驗,撰成《孫臏兵法》89篇,另附作戰圖4 孫臏的老師 孫臏之師乃戰國時代曠世之奇才鬼穀子也。鬼穀子名王禪,又名王詡,戰國時代衛國人,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著有《鬼穀子》兵書十四篇傳世,世稱王禪老祖。常入雲夢山采葯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鬼穀子
孫臏、龐涓顯赫一時的人物,俱拜在鬼穀子門下,世稱鬼穀子先生。相傳他曾隨太上老君學習道學。而他自己亦著有不少關於行軍兵法、道術、占卜、相人相宅。甚至為一個國事相其形氣而知其興亡盛衰。隨他學藝的弟子蘇秦、張儀就隨他學縱橫之術,結果蘇秦為六國大封相,而張儀更用遠交近攻的方法,使秦國能統一天下。至於孫臏的兵法,後世皆稱孫臏兵法。
鬼穀子先師常年隱居雲夢山並在此教徒授藝。傳說中他的徒弟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范雎、蔡澤、鄒忌、酈食其、蒯通、黃石、李牧、尉繚、李斯等,商鞅在李悝死後也曾師從鬼穀子。 鬼穀子先師從衣、食、住、行、醫等、了家理財、治國方案、外政外交、兵書戰策、兵器發明、天文地理、神奇推算、養生教子等等可以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鬼穀子先師據傳說是為個人而笑天下之人。也可以說是個難駕馭之人。他的書籍流傳甚少,多為抄譯。冶銅煉鐵、鎢鐵鑄劍、過目不忘、貧富均化、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利用空氣動力的人,熱氣球等!
鬼穀子先師,有如此超人的本領,道家說他是上天一位神祗。法力高強,因當時世局混亂。所以上天派他下凡,傳授兵法道法,奇辯之學,以創造奇才。鬼穀子先師,為諸子百家中的縱橫家的始祖,亦為道家的諸位先師之一。後世流傳有不少鬼穀子兵法、道法、奇門遁甲等學,博大精深,非深研,不能窺其奇奧。
鬼穀子先師,因為道術精通,流於後世亦包括易占之學。後世以易占,星相來為生者,發覺供奉鬼穀子先師的話,給人算命看相,准確程度可以大大提高,故此後代以星相為業者,皆以鬼穀子先師為本業的守護神,誠心供奉。

孫臏之墓
雲蒙山位於肥城市孫伯鎮東塢村,海拔340米。孫臏墓位於修真觀的西側,三面環山,南面敞開,明堂廣大,南側深矮,群山似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後面有崖可依。如今墳墓雖被野草淹沒,石碑也不知去向,但孫臏墓的位置不能不讓人稱奇,實為一塊風水寶地。前來祭拜者絡繹不絕。據傳戰國時期,汶陽田為齊魯必爭之地,時局動盪,戰事不斷,民不聊生。窮苦出身、彪悍勇猛的袁達、柳木兄弟二人趁機揭竿而起,在齊魯邊界蠍子城佔山為王。孫臏向齊威王建議,欲勸其投降,收其為徒。但見此山九蠍擺尾黑風口,二虎把門守山關,地勢險要,不宜強攻。孫臏決定圍而不攻,並將前面東虎山、西虎山改叫東塢山、西塢山;正南的東廣山改叫雞山,取雞降蠍子之意。待到冬天,城內缺糧少草,士氣低落時,孫臏在雞鳴山指揮大軍,一鼓作氣,攻下城池,活捉了袁達、柳木兩位英雄好漢,收為弟子,教授兵法。從此孫臏在蠍子城隱居下來,直到病逝。袁、柳二人將其厚葬,建起孫臏陵墓,後演變為孫伯陵,墓地附近的村莊改叫孫伯,以紀念孫臏這位流傳千古的軍事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雲蒙山山形地貌奇特,常給人「山窮水復、柳暗花明」之感,加之植被茂盛,花鮮草艷,珍稀植物繁多,數不勝數,又與九山、護魯山、岱陽觀相連,置身其中,吐故納新,盪氣回腸,頓有沁人心脾、神清氣爽之感。雲蒙山山體植被茂盛,樹密林豐,古書上描寫到「來到雲蒙,定睛觀看,但見那叢崖怪石、肖壁奇峰、滿山前瑤草瓊芝,四下里禽飛鶴舞,澗畔密結薜籮,沿堤叢生花竹,雖然坐在逍遙地,半是蓬萊小洞天。」年已耄耋的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學界泰斗、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欣然題詞:「北方植物王國雲蒙山」。 相傳鬼谷因母生前酷愛檀樹,名字又叫王瑞檀,所以凡上山弟子要栽一棵青檀作為紀念,如今青檀樹已成為雲蒙山一寶,鬼谷所栽的千年青檀更是枝繁葉茂。孫龐檀相傳是孫臏和龐涓兩人死後,玉皇大帝怕他們的靈魂再相爭斗,便點化他們為兩棵同根的青檀樹,這就是雲蒙山上的孫龐檀。孫龐檀是雲蒙山白雲庵西側的兩棵古青檀樹,龐涓化作的青檀,自知己錯,低頭無語,羞於對人,稱無頭檀。孫臏檀,雖歪腳扭腰為殘疾之身,卻浩然正氣,一派君子形象。兩棵檀樹一脈相連,葉鎖枝纏。清朝有一獨善居士,留下謁詩,讓人深思,謁孫臏檀曰:「尋師陌路入一門,爭功骨肉自相拼。歷盡人間紛爭事,化作檀樹警後人。」看龐涓檀有感:「求學同窗手足情,貪心一動起紛爭。縱使地府重言好,人間千古留罵名。」今有好事者題曰:「兩檀本是一根生,應念雲蒙同窗情。孫龐故事代代傳,驚醒世人莫踐行。」此外還有蘇秦檀、張儀檀、龍鳳檀、子孫檀等等數以百計,在北方實屬罕見。

初試鋒芒
齊使把孫臏帶到齊國後,把他推薦給將軍田忌。田忌很欣賞孫臏的才能,也很同情孫臏的不幸遭遇,招他為賓客,以上禮待之,言聽計從。當時,在齊國的王室貴族之中,流行一種賽馬游戲。田忌與齊威王賽馬時勝少負多。孫臏在場觀察了多次,發現雙方出場的馬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種水準,每一種水準的馬力相仿,於是對田忌說:「下次賽馬,我可以使將軍獲勝,賭注不妨 孫臏下得大一些」。田忌非常高興,和齊威王賽馬「逐射千金」。比賽當天,孫臏給田忌出了個主意,讓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最後再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田忌恍然大悟,依計而行,結果,田忌兩勝一負,贏得了千金的賭注。這就是「田忌賽馬」故事的來歷。這個小故事揭示軍事上一條很重要的規律,就是在戰爭中要從全局著眼,善於統籌,為了總體的勝利,可以犧牲局部利益。正確地運用這一規律,就可以從全局上看處於劣勢的—方,採取出奇致勝的戰術,做出某種讓步,而最終取得全面的勝利,達到的以弱勝強的預期目的。正因為「田忌賽馬」這個小故事裡蘊含著真理的內核,所以一直傳為佳話,流傳深遠。另外,孫臏在「田忌賽馬」中所採用的方法,也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其實,對孫臏來說,幫助田忌在賽馬中獲勝不過是略施小計,田忌卻由此對孫臏更加折服,並把他正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和他交談兵書戰策,孫臏盡吐平生所學,兩人談得十分投機,齊威王認為孫臏是個難得的軍事天才,真有相見恨晚之感,於是立即拜孫臏為軍師。這樣,通過這次賽馬談兵,孫臏一鳴驚人,由—個「刑餘之人」一躍而成為統帥齊國大軍的首領,在戰國群雄角逐這個動盪的大舞台上,開始嶄露頭角,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