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圖片起源在哪裡
擴展閱讀
桃花河水圖片免費高清 2025-01-16 10:43:46
手機大壁紙高清圖片 2025-01-16 10:37:01

圖片起源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09 18:02:34

㈠ 攝影是怎麼樣起源的~·~

公元前四百多年的中國已經對光有了一定的了解,當時的《墨經》一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1031至1095年)一書中,還詳細論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西元前三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記述了在黑暗房舍的小洞,光線射入時呈到影情形。1516年義大利人達文西(leonard da vince)有研究映像暗箱的記載。1611年德國人克普勒(johnnec kepler)發明凹凸兩片透鏡黏合成一片的「黏合透鏡」。1666年牛頓(isaac newton)以三稜鏡做實驗,發現了光線的「七彩色散現象」。人類這些偉大的發現,促成了「光影畫箱」的發明,這種以光線經過透鏡而形成影像來作素描的「光影畫箱」,就是照相機最早的雛形。但這都僅止於影像的形成,對於如何保留影像,還未發展到成熟階段。
大約是1800年,一位著名的英國陶瓷工人的兒子T·韋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將不透明的樹葉放在塗有硝酸銀的皮革上,試圖製作"陽光圖片"(Sun-picture).他將皮革放在太陽下曝曬,皮革上未被復蓋部分即逐漸變黑,而當取下樹葉時,便留下白色的影子.不幸的是,韋奇伍德未能防止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變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燭光來觀看).他也不能將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記錄下來,因為光線實在太弱了.直至1805年他去世,韋奇伍德始終未能在這方面取得任何進展.
在將近20年之後,在法國,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致力於當時平板印刷工藝,在實驗中試圖把暗箱中的影像直接記錄在塗有化學葯劑的石塊或金屬面上,並希望將這影像用新發明的平版印刷術印刷出來.根據尼埃普斯的書信記載,1816年,他曾用氯化銀感光紙記錄了一個非永久性的黑白相反的影像("負像").但是,尼埃普斯想要得到的,是在金屬板上形成一種正像,以便蝕刻後,能用油墨印刷出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用一種油溶的白瀝青,塗在一塊鉛錫合金板上,經長時間曝光,使瀝青硬化.然後,將金屬板置於熏衣草油中,把白瀝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這樣,影像的明亮部分成為白色,在黑色金屬板的襯托下,顯現為影調與原物相似的正像. 尼埃普斯稱這個方法為"陽光刻蝕法"(heliography),通過蝕刻,可在半透明紙上印製為像片. 1826年,他成功地將一塊鉛錫合金板置於一個暗箱中,從他房子的頂樓工作室里,把窗外的景物記錄了下來.曝光時間約是8小時.這幅樣子粗糙的影像,是用暗箱拍攝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存在,是世上公認的第一張照片。
與此同時,1787年在法國北方的科梅伊鎮出生的達蓋爾,年青時遍是位藝術家,他約在三十五歲時設計出西洋鏡,用特殊的光效應展示全景畫。是一位具有探索精神的畫家,在他尋求西洋鏡中的圖象如何固定時,他結識了實際上已經掌握了攝影奧秘的尼埃普斯,1829年,達蓋爾受到尼埃普斯邀請,開始合作研究攝影術。有時歷史也很具有戲劇性,1833年尼埃普斯逝世,但是達蓋爾仍在繼續努力。終於1837年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實用的攝影術,叫做達蓋爾攝影術(銀版攝影術)。使用達蓋爾方法,圖像就被記錄在鍍有碘化銀的平板上。曝光時間需要十五分鍾,這種方法雖然麻煩,但是卻具有實用價值。
1839年,達蓋爾把他的技術公布於世,但未保留專利權,而是把專利權轉交給法國,法國免費向世界公開這一方法,奉賢與社會。達蓋爾發明的宣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達蓋爾成了一代英雄,享盡了榮華富貴,與此同時達蓋爾攝影術迅即得以廣泛的使用。在達蓋爾把他的方法公布於世不到兩年的時間,有人就建議要稍稍加以修正:在用作感光物質的碘化銀里加入溴化銀。這個小小的修正有著重要的作用,大大地減少了所需的曝光時間,使攝影術照相廣為實用。而達蓋爾本人不久就隱退了,達蓋爾於1854年他開設了自己的攝影館,到1860年轉化為沙龍形式,在達蓋爾的攝影館中曾有相當數量的名人拍過照片,如大仲馬、法國作家雨果、維克托·瑪麗等人都拍攝過肖像。後來還成功的從熱氣球上拍攝到了巴黎的市容,有人還「諷刺」說:「達蓋爾把攝影升華到了藝術的高度!」。1851年他在巴黎附近的家鄉去逝。
很少有哪一項發明完全是一個人的勞動成果。當然許多其他人早期的勞動為達蓋爾的成功掃清了道路。投象器(一種與無透鏡照相機類似,但無膠卷的裝置)至少是在達蓋爾八個世紀以前就被發明出來了。八世紀吉羅拉摩·卡達諾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他在投象器的開孔內安置一塊透鏡,使其成為現代照相機的一個有趣的序幕;但是由於產生的圖像根本不能耐久,因此人們往往不把它看作是一種攝影術。1727年,約翰·舒爾茨得到了另一項重要的發現──銀鹽感光。雖然舒爾茨用這項發現製成了一些臨時圖像,但是他並沒真正去尋求其中的奧妙。
1839年在達蓋爾宣布他的攝影發明以後不久,一位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宣布他發明了一種不同的攝影術,一種首先製作照相底片的方法,與今天所使用的基本相同。塔爾博特實際上是在1835年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照片,早在達蓋爾攝影術首次問世的兩年前,但因與達蓋爾的傑出作品相比,塔爾博特過於模糊不清,直到1841年,經過改進完善後的塔爾博特負正系統攝影才在英國正式獲得了專利權。
塔爾博特把他的這一攝影方法命名為「卡羅式攝影」。其方法為在紙上先塗硝酸銀溶液,干後再塗以碘化鉀溶液,從而使紙基上生成光敏的碘化銀,干後再以硝酸銀和錇酸溶液增感。再干後即成光感負片。使用時曝光約為5分鍾,以硝酸銀,錇酸顯影,海波溶液定影,並塗蠟使其變的半透明,即得到紙基的負像。為獲得正像,需要將放如食鹽水溶液的白紙塗以氯化銀溶液,干後將紙基負像面對此紙,陽光下曝曬20分鍾,再經海波定影,水洗,晾乾,即得到紙基正像,既最終的照片。
在達蓋爾和塔爾博特以後的歲月里,攝影術有了很多的改進:濕板法、干板法、現代式膠卷、彩色照片、電影、彼拉羅伊德攝影術和靜電復印術。盡管為發明攝影術做出了貢獻的人眾多如雲,但達蓋爾做出的貢獻遠比其他人重大得多。在達蓋爾之前沒有實用的照相儀器,而達蓋爾發明的技術切實可行,很快就得到了廣泛使用。他的發明的正式公布對隨後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實際上人們所使用的攝影術與達蓋爾攝影術大不相同,但是後來的這些技術即使一項也未被發明,達蓋爾攝影術也會給我們提供一種便利的照相技術。
沒有幾項發明象達蓋爾照相有那麼多的用途,實際上它被廣泛地運用於每一個科研領域,在工業和軍事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應用。它對一些人來說是一種嚴肅的藝術形式,對更多的數以百萬計的人來說是一種快樂的愛好。照片能夠傳遞教育、新聞和廣告等方面的真實信息(或錯誤信息),由於照片能栩栩如生地再現過去,因此它成為最常見的珍藏品和紀念物。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後,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當然電影攝影術是一項補充發明,除作為一種主要的娛樂手段外,實際上也和一般攝影術的用途一樣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攝影的出現也使得過去從事繪畫業的人大量失業,而一大批人開始從事攝影相關的修正、色彩等行業。最現實的問題是:相當數量的畫家會考慮到,類似攝影的繪畫作品將失去其商業性--其中一部分作品做為藝術品當然具有價值,當從社會的大潮流來看,是可以這樣說的。因此,以克勞德 ·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為代表的印象派開始出現。攝影家達蓋爾的攝影棚開始作為各界著名藝術家的沙龍,可以說繪畫藝術的印象是從這里登場的。
攝影術是科技文明發展的產物,雖然產生到現在僅有180多年的時間,但今天已經充分發達,攝影以達到高科技化,並且充滿了人文色彩和科學屬性,從最普遍的人們生活,到高科技的生物工程、宇宙探索,無一不存在著攝影,當今的攝影以成為記錄史實,傳播文化,科學研究等不可缺少重要手段。攝影術以是人類文明的又一鮮明標志。

㈡ 照片是誰發明的

1839年8月15日,在法國科學院大廳里,展出了一張光學照片。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新發明,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的誕生。

這張光學照片的發明者叫路易斯·達意爾,是巴黎的一位畫家和舞檯布景設計師。他為了設計光學布景,製作了一種暗箱式萬花筒:一個小木匣子,一端開有小孔,另一端固定著一張風景畫,通過太陽光的照射,風景畫就能反映到牆上或幕布上。後來他又不斷對暗箱進行改進,給它裝上磨光鏡頭和反射鏡,使幕布上的布景顯得更加逼真。但是,這種光學布景不能永遠固定在幕布上,這使達意爾很犯愁。有一天,他正在弄一張薄片感光,忽然天陰下來,陽光消失了。他只好把這張感光不足的薄片放進化學葯品櫃子里。3天後,他取出薄片,發現上面的景物異常清晰。這一偶然發現使他興奮異常,他忙取出各種化學葯品,做起試驗來。他先把碘化銀薄片短時間感光,然後放入稀釋水銀溶液中顯影,再用蘇打鹼溶液沖洗定影,終於獲得了一張清晰的風景照。就這樣,世界上第一張光學照片問世了。

㈢ 攝影起源於哪裡

攝影術的產生

攝影術產生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據資料記載,世界上第一張照片是法國人約瑟夫.尼塞弗爾.尼埃普斯在經過13年的反復實驗後,於1826年拍攝的他住房窗口外的景況。他把一塊塗有能感光的瀝青層的白蠟板放置在暗箱里,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口,曝光了8個小時,再經過熏衣草油的沖洗,獲得了人類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後來,他同畫家路易.科克.曼得.達蓋爾合作,繼續進行攝影術的研究。在尼埃普斯於1833年去世後,達蓋爾又作了5年的實驗與研究補充,先後發明了銀版法和定影法。於1839年8月19日,在法國科學院和美術院舉行的聯席會議上公布於世,稱為「達蓋爾攝影術」,又叫銀版法攝影術。它是將鍍銀的銅板用碘蒸氣製成碘化銀,使鍍銀版具有感光性,然後用F11口徑的鏡頭拍攝,陽光下曝光5—12分鍾,曝光後用水銀蒸氣使潛像出現,然後用大蘇打液定影,再用蒸餾水洗凈,就得到一幅照片。

攝影術的發明,實現了人們嚮往已久的願望,不經過畫家之手,把自己的影像姿態完全照原樣固定在鏡子里,顯得逼真而親切。攝影術還使人們了解到以前無法了解的遠方異國的風貌,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它還把一種全新的欣賞對象帶入每個人的生活之中,擴大了藝術欣賞范圍。所以攝影術很快在世界上風行起來。達蓋爾的攝影教科書,四個月里銷售了29版,譯成了6國文字。1840年在紐約,1841年在倫敦,就出現了專照人像的照相館。

與達蓋爾攝影術頒布差不多同一時期,英國一位科學家福克斯..塔爾伯特也發明了一種攝影法,稱之為卡羅式攝影法。他所用的底版是白紙,發明了負�正成像過程,用塗有碘化銀的紙作感光版,拍出負像,然後用負像印出正像,曝光時間約需8分鍾。達蓋爾攝影法需用鍍銀銅板,其成本高,又不能復制;卡羅式攝影法能復制,但由於紙基纖維粗糙,復印出來的影像質量不佳。同時,兩種攝影法的感光度都很低,曝光需要較長時間,所用照相機也極為笨重,為攝影的應用帶來較大的困難。於是人們繼續對攝影器材加以改進和發展。

㈣ 圖畫是怎樣起源的

有些學者認為拉丁字母的產生源於古老的圖畫即我們現在所見的復雜的埃及象形字。這段歷史要追溯到大約6000年前,當時在古埃及的西奈半島產生的每個單詞都會有一個圖畫的象形文字。之後,從腓尼基亞的子音字母演變到希臘的表音字母,此時的文字是從右向左寫的,左右倒轉的字母也非常之多。最後羅馬字母繼承了希臘字母的一個變種,並把它拉近到今天的拉丁字母表中,也就從從這里開始了拉丁字母歷史展開的第一頁。

當時的腓尼基亞人對祖先留下的30個符號進行了歸納和整理,最後將其合並為22個簡略的字母形體。發展到後來,腓尼基亞人的22個字母傳到了愛琴海岸,便被古希臘人所使用。公元前1世紀,羅馬實行共和時,對直線形的希臘字體進行了相關的變革,開始採用拉丁人使用的那些風格明快和帶誇張圓形的23個字母。到了中世紀,字母I分化出了字母I和J,字母v又分化出了字母u、v和w,這樣就產生了26個羅馬字母,與現代26個拉丁字母表中的字母幾近相同。

古代羅馬帝國對西歐各國的殖民統治十分嚴謹,致使其帝國文化對整個歐洲的影響也頗為巨大,拉丁字母便發展成為了古代和中世紀歐洲的官方語言。即便是英語、德語,在詞彙和語法上也頗受其影響,拉丁字母時代最重要的是公元1到2世紀與古羅馬建築同時產生的在凱旋門、勝利柱和出土石碑上的嚴正典雅、勻稱美觀和完全成熟了的字母大寫體,這些字母最主要的特徵是每個字腳的形狀與紀念柱的柱頭相似,與柱身十分和諧,字母的寬窄比例適當而美觀,構成了羅馬大寫體完美的整體。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稱贊它是理想的古典形式,並把它作為學習古典大寫字母的范體。

㈤ 這種搞笑圖片表情來自哪裡是從真人演變過來的嗎叫什麼名字 起源於哪裡

表情包本質上屬於一種流行文化。依託於社交和網路的不斷發展,人們之間交流方式也出現了相應的改變,由最早的文字溝通到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符號、emoji表情、表情包,逐步演變為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使用一些自製的、流行元素圖片來進行溝通。這類圖片以搞笑居多,且構圖誇張,通過收藏和分享此類圖片,人們可以獲得趣味,同時展現自己的藏圖,可以得到人們認可,實現心理上的滿足

㈥ 圖片的起源是

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能夠拿出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來解析八卦圖完整的起源。

但是應該是起源於中國

在中國吉林省集安市古墓壁畫中發現的八卦圖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八卦圖實圖。有關專家認為,這幅在高句麗貴族墓中出現的極具個性的八卦圖,可以在歷史資料中找到與之相同的易學依據和聯系,是論證高句麗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考古證據。

㈦ 這個圖片里的女孩是誰這張圖片起源於哪裡

韓劇《花樣男子》中的女主角,片中叫金絲草,真是名字叫具惠善

㈧ 照片起源於那個國家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貨幣較早的國家。根據文獻記載和大量的出土文物考證,我國貨幣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從原始貝幣到布幣、刀幣、圜錢、蟻鼻錢以及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流行的方孔錢,中國貨幣文化的發展可謂源遠而流長。到北宋時期,我國出現了紙幣——「交子」。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錢幣界有人認為中國紙幣的起源要追溯到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漢武帝時期因長年與匈奴作戰,國庫空虛,為解決財政困難,在鑄行「三銖錢」和「白金幣」(用銀和錫鑄成的合金幣)的同時,又發行了「白鹿皮幣」。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由於其價值遠遠脫離皮幣的自身價值,因此「白鹿皮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並沒有用於流通領域,因此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只能說是紙幣的先驅。「飛錢」出現於唐代中期,當時商人外出經商帶上大量銅錢有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後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此憑證即「飛錢」。「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貨幣的職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則是真正紙幣的開始。 紙幣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貨幣,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發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現了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存款人把現金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楮紙製作的卷面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便謂之「交子」。這時的「交子」,只是一種存款和取款憑據,而非貨幣。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交子」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許多商人聯合成立專營發行和兌換「交子」的交子鋪,並在各地設交子分鋪。由於交子鋪戶恪受信用,隨到隨取,所印「交子」圖案講究,隱作記號,黑紅間錯,親筆押字,他人難以偽造,所以「交子」贏得了很高的信譽。商人之間的大額交易,為了避免鑄幣搬運的麻煩,直接用隨時可變成現錢的「交子」來支付貨款的事例也日漸增多。正是在反復進行的流通過程中,「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品格。後來交子鋪戶在經營中發現,只動用部分存款,並不會危及「交子」信譽。於是他們便開始印刷有統一面額和格式的「交子」,作為一種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場發行。這種「交子」已經是鑄幣的符號,真正成了紙幣。但此時的「交子」尚未取得政府認可,還是民間發行的「私交」。 但並非所有的交子鋪戶都是守法經營,恪守信用的。有一些惟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惡意欺詐,在濫發交子之後閉門不出,停止營業;或者挪用存款,經營他項買賣失敗而破產,使所發「交子」無法兌現。這樣,當存款者取錢而不能時,便往往激起事端,引發訴訟。於是,景德年間(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交子」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它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加蓋本州州印,只是臨時填寫的金額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貫至十貫,並規定了流通的范圍。宋仁宗時,一律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制,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以新換舊。首屆交子發行1 256 340貫,備本錢360 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為鈔本),准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交子」的流通范圍也基本上限於在四川境內,後來雖在陝西、河東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廢止了。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後四川也於大觀三年(1109年)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錢引」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都很精良。但「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時期,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㈨ 攝影的起源

攝影的4個歷史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893年—1924年)

照相機的機身由木箱改變為金屬機身,鏡頭由單片新月形透鏡發展為校正像差的多組多片正光鏡頭,鏡頭上設置了光圈和快門,以控制曝光量。

第二階段(1925年—1953年)

1925年德國萊茨公司改進了巴納克照相機,生產出採用埃爾瑪鏡頭的平視取景的135照相機,命名為徠卡I型。徠卡135照相機便於攜帶和抓拍,對新聞攝影的發展和攝影的普及起了推動作用。

第三階段(1954年—1984年)

1954年德國阿克發公司生產出第一台有鏡頭外測光功能的阿克發EE(電眼)型135平視取景照相機。從此,電子技術應用於照相機領域。

第四階段(1985 年以後迄今)

1985年2月和9月日本美能達公司生產由微型計算機控制的135單鏡頭反光AF照相機—美能達 X7000型、 X9000型照相機的問世,標志著照相機製作進入以電子技術為主導、並逐步智能化的階段。


㈩ 圖形的起源是什麼

圖形的起源與發展

圖形的發展可以說與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開始以圖畫為手段,記錄自己的思想、活動、成就,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行溝通和交流。當時繪畫的目的並非是為了欣賞美,而具有表情達意的作用,被作為一種溝通交流的媒介,這就成為最原始意義上的圖形。

在人類社會的言語期與文字期中間其實還存在著一個圖形期,如法國南部的洞穴藝術,據推測,洞穴中的圖形要比埃及和中國的象形文字早3萬多年。那時的人們為了在生產勞動和社會活動中進行信息傳遞,設計了許多圖畫標記,以視覺符號的方式表達思想,並逐漸進行改良簡化、相互統一,使它日趨完美。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岩洞壁畫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簡練、具有標志化特徵的圖形符號。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圖形標志也逐漸統一和完善起來,這時,文字產生了。文字的出現使信息可以跨越時間、空間進行廣泛而准確地傳播,使人類的文明得以傳承和發展。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就創造了利用木片在濕泥板上刻畫的所謂「楔形文字」,基本屬於象形文字。我國的中文漢字也是源於圖畫的象形文字,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經出現了類似文字的圖形,如:日、月、水、雨、木、犬等等,與其代表的物象非常相似。古埃及也發明了以圖畫為核心的象形文字,這是原始圖形向文字發展的一次質的飛躍。隨後,單純的象形文字逐漸不能滿足人類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需要,為表現更廣泛、更抽象的含義,人們開始採用表音、表意等其它手法來創造更多內容的文字,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文化體系。

與此同時,圖形的發展空間卻更加擴展了,各種標識、標記、符號、圖樣的產生,豐富了圖形的內容。從西班牙古代摩爾人留下的建築和鑲嵌圖案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虛實相生」的圖樣。中國的「太極圖」是流傳至今的典範圖形。在我國民間還出現了多種多樣、形式豐富的吉祥圖形,如:雙喜、四喜、連年有餘、五福捧壽……印刷術和造紙術的發明更給現代圖形帶來了廣闊的天地,使其真正實現表述信息的廣泛傳播。

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立體派繪畫大師畢加索創作的《和平的面容》利用同構手法將和平的概念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同處一個時代的荷蘭著名版畫家埃舍爾更是對繪畫的可能性作了大量的探索,以極大的興趣研究和再現交錯型圖形,使一些語言無法表現的思想得以再現,創作了許多「智力圖像」,如:曲面帶、魔鏡、天與水、晝與夜、瀑布、上升與下降等,對形態虛實的共存互換、平面和立體的空間轉化、變形與寫實的交錯語言等形象進行了創造,擴展了視覺藝術的表現空間,表現出埃舍爾特有的視像思維的才能。

圖形以其獨特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超現實的自由創造,在版面設計中展現著獨特的視 覺魅力。在國外,圖形設計已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圖形設計師的地位已伴隨著圖形的表達方式所引起的社會作用,日益被人們所認可。20世紀中期,世界各國涌現出許多傑出的圖形設計大師,如日本的福田繁雄、德國的視覺詩人岡特??蘭堡等等,他們的作品充滿了智慧、促進了視覺語言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