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墨筆紅色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小兒白斑症狀圖片大全 2025-01-17 07:46:10
明星婚紗照圖片大全集 2025-01-17 07:46:03
灌木叢簡筆畫圖片大全 2025-01-17 07:44:05

墨筆紅色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05 16:57:42

A. 墨竹圖,蒙娜麗莎,卓別林

鄭板橋的繪畫藝術在清代初期我國書畫藝壇上,升起一簇閃耀著奇光異彩的藝術巨星,這就是畫史上著名的「揚州八怪」。他們在繼承我國古代書畫的優秀傳統基礎上,創造性地發展了我國的文人畫,積極倡導詩、書、畫、印的綜合藝術,從而開創了我國繪畫嶄新的畫風,為中國繪畫史的發作出了新的貢獻。而在這些著名的群星里,最為皎皎者應首推鄭板橋。
鄭板橋(1 695—1765),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縣人。他生於日漸破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失母,由乳母撫養成人。父之本(字立庵),縣稟生,家居授徒眾多,板橋幼隨父學。16歲隨邑人陸震學作詞。約25歲,因娶妻有了子女,再加上父親年邁,為謀生計遂設塾於真州之江村(又稱西村),從事教館生涯三四年。 30歲時,父親去世,生活更加困頓,教書的微薄收入已難以養家糊口,於是就以賣畫為生,在揚州當了十年職業畫家。雍正十年(1752),板橋到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乾隆元年(i 736),板橋到京師參加會試,中了進士,並特作《秋葵石筍圖》以自賀。乾隆七年(1742)春,赴任山東范縣縣令,5年後調濰縣又做了7年知縣,前後共當12年縣令。據史料記載,他在做范、濰知縣時很有一些惠政,案無一積牘,無一冤民,從而得到老百姓的擁護。鄭板橋為政清廉,節衣縮食,是位頗有政績的清官。
鄭板橋擅畫蘭、竹、石,間作梅花、古松等。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而且是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的詩人。他的書法,標新立異,自成一體,堪稱稀世之珍。故時人稱他「三絕詩書畫」,不為過譽。
鄭板橋的繪畫是有很高的藝術造詣,究其淵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師古人,主要宗法鄭思肖、徐渭、陳淳、石濤和高其佩,但不為陳法所拘,而是活學活用。他在《蘭竹石圖》中題記:「平生愛所南先生及陳古白畫蘭竹,既又見大滌子畫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構成石勢,然後以蘭竹添縫其間。雖學出兩家,而筆墨則一氣也。…『遂取其意」這就是他學古人的奧妙所在。他極力主張學畫.「師其意,不在跡象間」「學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學習,他在《墨竹圖》中題記:「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學習社會.宗法自然,但不搞純自然主義,而是把從自然中搜集的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地反復地分析對比,找出其中的規律來,然後進行創作。同時.他還根據長年的創作實踐,總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個不同的創作階段。「眼中之竹」是客觀存在的自然實景,是對自然觀察和從中體驗的靈感; 「胸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構思,一手中之竹」是藝術創作的實現。正由於鄭板橋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故在他一生創作的大量的優秀作品中形成了清新、秀逸、勁健的藝術風格.從而為文人畫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鄭板橋畫墨竹,多為寫意之作。一氣呵成.生活氣息十分濃厚,一枝一葉.不論枯竹新篁,叢竹單枝,還是風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極富變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錯落,濃淡枯榮.點染揮毫,無不精妙。畫風清勁秀美,超塵脫俗,給人一種與眾不同之感。他自題《墨竹圖》:「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此番竹竿多於竹葉其搖風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隱躍於紙外平!他又說:「文與可畫竹,胸有成竹;鄭板橋畫竹,胸無成竹。與可之有成竹.所謂渭川千畝在胸中也;板橋之無成竹,如雷霆霹靂,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蓋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與可之有,板橋之無,是一是二解人會之。」實際上,板橋「胸無成竹」與文與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鄭板橋注意的是在創作之前,構思要與熟練的技巧相結台,但這種寫意畫與文與可高度寫實墨竹畫在技法上又是有區別的,即有寫意與寫實、抽象與具象、神似與形似的不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鄭板橋畫竹還講究書與畫的有機結台,「以草書之中豎長撇法運之」,他說:「書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書法有濃淡,竹更要有濃淡,書,去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為此,人們都能從他的字畫中體味到。鄭板橋畫的怪石,先勾石約輪廓,再作少許橫皴或淡擦,但從不點苔,造型如石筍,方勁挺峭,直入雲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制勝,給人一種「強悍」「不羈」「天趣淋漓,煙雲滿幅」之感《竹石圖》。郊板橋畫的蘭花,多為山野之蘭,以重墨草書之筆,盡寫蘭之爛漫天性,花葉一筆點畫,畫花朵如蝴蝶紛飛,筆法灑脫秀逸,十分有趣,畫風取法石濤而又有創新。
鄭板橋的畫,構圖奇險,不拘一格,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平淡天真,比如他畫的蘭花,有的生在懸崖峭壁之中,有的生在平坡荊棘之畔,生機蓬勃,意趣橫生。不僅有完美的藝術形式,而且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他說:「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在封建專制的時代,這些以「勞人」為重的思想,無不閃爍著民主思想的火花。他又在《竹石圖》中題記:「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者由蕭蕭飄動的竹葉子而聯想到民間的疾苦,說明作者確有同情下層人民的思想感情。他把不為人知的荊棘和高雅的蘭花畫在一起,並在畫中題記:「滿幅皆君子,其後以荊棘終之,何也?蓋君子能容納小人,無小人亦不能成君子,其棘中之蘭,其花更茂矣。」《荊棘叢蘭圖》其「民重」。君輕」的思想明顯可見。他不滿現實,憤世疾俗,他在《梅花圖》中題記:「一生從未畫梅花,不識孤山處士家。今日畫梅兼畫竹,歲寒心事滿煙霞。」他在一幅《墨竹圖》自題詩:「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他從竹子的勁節堅韌,比喻和舊勢力作斗爭的頑強精神。他的一幅「難得糊塗」之字題傳播很廣.不僅寓有很深的哲理,而且表現了作者對官場黑暗的憤懣之情。
鄭板橋除了繪畫、書法外還對詩、詞、歌、賦、小唱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尤其他的詩文,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在清代詩壇上佔有重要地位。鄭板橋的詩擺脫了清初一些詩詞專講神韻格調的束縛,繼承了《詩經》和唐代「杜詩」的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內容和優美的表現形式。鄭板橋的代表詩作.如《悍吏》、《私刑惡》、《逃荒行》、《還家行》、《思歸》等,都是積極關注社會的憂國憂民之作。墨竹圖
【名稱】:墨竹圖
【類別】:字畫
【年代】:北宋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收藏
【文物現狀】: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簡介】:
北宋畫家文同繪制。絹本墨筆,縱131.6厘米,橫105.4厘米。
【相關資料】:
作者簡介:
文同(公元1018一1079年),字與可,自號石室先生,又號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操韻高潔,能詩文,擅書畫,尤長於畫竹。後人稱他為「文湖州」。北宋皇佑年間進士,曾官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又受命守湖州,元豐初年任湖州太守,故人稱「文湖州」。傳為湖州竹派,影響深遠。
文同是北宋時期重要的文人畫家。他經常借畫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與人品學養。運用墨色的深淺濃淡來描繪竹的各種狀態,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開創了 「湖州竹派」,在當時和後代均產生了很大影響。其表弟蘇軾即曾從他學畫竹。文同一生愛竹畫竹成癖,《墨竹圖》即其傳世傑作。

作品評價:
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竹葉濃淡相間。史傳文氏之竹「濃墨為面,濃墨為背」,於此可見。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灑之態。本幅無款,有「靜閑口室」、「文同與可」二印。詩塘有明人王直及陳質題詩。
畫墨竹始於文同。至於畫竹,他曾對好友蘇軾有過表露,說:「吾乃學道未至,意有所不適而無以遣之,故一發於墨竹」,可見畫竹是他宣洩情感,遣發胸懷的手段。蘇軾是中國文人畫理論的奠基人,也擅畫竹。由於文同、蘇軾等的倡導,宋元間畫墨竹之風大盛,名家輩出。如元代趙孟頫、李衍、柯九思、吳鎮、倪瓚,明初王紱、夏昶等等均以文同為宗師,後人則以「湖州竹派」稱之。竹也就與文人畫結下了不解之緣。
全圖呈「S」形構圖,吳鎮在《墨竹譜》中將這種構圖稱之謂「俯而仰」。此圖竹竿曲屈而勁挺,似竹生於懸崖而掙扎向上的動態。《宣和畫譜》認為「竹本以直為上,修篁高勁,架雪凌霜,始有取也」,此種彎曲的竹子自然是不可取的。而據記載文同卻偏愛畫紆竹,或許正因為變形而又頑強向上的竹子,更能引起他的思想共鳴。此圖竹竿用筆自然圓渾,墨色偏淡,節與節之間雖斷離而有連屬意。畫小枝行筆疾速,柔和而婉順,枝與枝間橫斜曲直顧盼有情。此圖之竹葉更是筆筆有生意,逆順往來,揮灑自如,或聚或散,疏密有致。在墨色的處理上更富有創造性,以濃墨寫竹葉的正面,以淡墨表現竹葉的背面,使全圖更覺墨彩繽紛和有豐富的層次。綜觀全圖,竿、節、枝、葉,筆筆相應,一氣呵成。充分體現了文同非凡的筆墨功力和對竹的深刻的理解。
畫竹必須先愛竹,愛竹必先由觀竹而起,觀竹則必須親自養竹,文同即是這樣的。據說他在洋州時曾在居處遍植竹林,經常以竹為伍,細心觀察竹的不同形態,觀察竹在晴晦雨雪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變化,做到「胸有成竹」。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也認為「有成竹於胸中,則筆墨與物俱化」,只有通過觀竹、愛竹,對竹的充分理解,執筆時才能不期而然地將胸中之竹納入毫端,這正是文同墨竹出神入化的原因。

墨竹的起源
相傳始於唐吳道子。一說,始於五代郭崇韜之妻李氏。

墨竹 明 陳洪綬 紙本墨筆 32.1cm×53.5cm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陳洪綬是明代著名的人物畫家,但這幅墨竹卻頗具新意。他以書法入畫,筆墨高雅厚朴,一反枯硬之風。

(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全名為查爾斯·斯潘塞·卓別林爵士,Sir Charles Spencer Chaplin Jr,不列顛帝國勛章佩戴者),英國電影演員,導演,製片人。1889年4月16日生於倫敦,1977年12月25日卒於瑞士科西耶。
卓別林幼年喪父,曾在游藝場和巡迴劇團賣藝或打雜。1913年,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首次出現在影片《陣雨之間》中。這一形象成為卓別林喜劇片的標志,風靡歐美20餘年。他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後不少藝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從1919年開始,卓別林獨立製片,此後一生共拍攝80餘部喜劇片,其中在電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舞台生涯》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卓別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對下層勞動者寄予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辛辣的諷刺,對法西斯頭子希特勒進行了無情的鞭笞。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間,他拍攝了尖銳諷刺麥卡錫主義的影片《一個國王在紐約》。1972年,美國隆重邀請卓別林回到好萊塢,授予他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稱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卓別林贊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取得的成就。
卓別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個外貌流浪漢,內心則一幅紳士氣度、穿著一件窄小的禮服、特大的褲子和鞋、戴著一頂圓頂硬禮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形象。在無聲電影時期卓別林是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編寫、導演、表演和發行他自己的電影。從在英國的大劇院作為孩童演員登台演出到他88歲高齡逝世他在娛樂業從事了70多年的生涯。從狄更斯式的倫敦童年一直達到了電影工業的世界頂端,卓別林的一生是20世紀最引人矚目的一生之一,他本人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他一生中私生活和公眾生活的高高低低受到了有些人的高度贊揚,也受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嚴格批判。

B. 如下圖中字體用PS怎麼做

這個字體是漢儀尚巍手書字體,然後你去網上找個金色背景圖片,把這個圖片置入到那個文字中去就可以了!

C. 清郎世寧的雍正十二美人圖片名稱每張圖的名稱及寓意

十二美人圖常被誤解為是雍正後妃圖,朱家溍先生據內務府雍正朝檔案考證,其"只是美人絹畫十二張而已。"因此,將其更名為《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燭下縫衣-清風徐徐,紅燭搖曳,仕女勤於女紅,在燭光下行針走線.女紅包括紡織、刺綉、縫紉等,古代隸屬於衡量女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功、婦容)"中的"婦功",是評價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標准之一.因此,女子們無論貧富貴賤,均以擅女紅為能事.此圖中女子蘭指輕拈,針線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隻紅色的蝙蝠飛舞在翠竹間,"鴻福將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蘊涵在圖畫之中.

~(≧▽≦)/~啦啦啦歡迎追問,熱烈求採納!!!

D. coreldraw x4 中怎樣做潑墨的效果

  1. 網上搜索「墨跡 矢量「 」撥墨 矢量」關鍵字,找到矢量素材自己拼接處理

  2. PS畫一個,或是紙上畫一個,拍照用CDR軟體轉換成矢量後處理

  3. CDR裡面一點一點畫

E. 出水芙蓉圖的年代

《出水芙蓉圖》是南宋吳炳所繪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襯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的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

F. 中國畫里還有哪些類似清明上河圖那種全景式構圖的市井畫

元代朱玉《揭缽圖》卷 紙本 縱27.7、橫 111.4厘米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 絹本設色。縱30.6厘米、橫574.1厘米.
明 商喜 《明宣宗行樂圖》紙本設色,寬36.8厘米,長6.89米
明 周臣 《四季行樂圖》設色絹本 40×96cm
明 陸治 二郎神搜山圖卷 絹本設色61 x 806 cm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明代,絹本設色,縱36.7cm,橫690cm。 本幅無作者款印。
清 郎世寧 《孝賢純皇後親蠶圖》絹本設色 51×590.4 公分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卷》 絹本著色 30.3×233.5公分
丁觀鵬《乞巧圖》,紙本墨筆,縱27.8厘米橫384.5厘米。
清 姚文瀚 四序圖 長卷,絹本,設色,縱31.5厘米,橫318厘米。
清 徐揚 《姑蘇繁華圖卷>,全長1225厘米,寬35.8厘米
清 徐揚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卷紙本設色縱48.9公分橫1342.6公分

註:以上作品分藏北京故宮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館,其中有兩個分藏在省博物館和美國博物館。

G. PS毛筆效果怎麼做

沒看到你說的「圖上的紅色的圈」的圖片,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毛筆效果。就簡單而言你可以下載「毛筆效果」的筆刷工具,這樣你用畫筆工具畫出來的應該就有毛筆的效果了。

H. 宋吳炳出水芙蓉圖的作品賞析

此圖繪出水荷花一朵,淡紅色暈染,花下親以綠葉,葉下荷梗三枝。作者用俯視特寫手法,描繪出荷花的雍容外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質。全圖筆法精工,設色艷麗,不見墨筆勾痕,是南宋院體畫中的精品。畫面無款印,傳為吳炳作。《虛齊名畫錄》著錄。圖中紅花綠葉占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現得入木三分。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難得的上乘佳作。。
本幅無款。有殘印一角。裱邊貼簽:「吳炳出水芙蓉」。
一朵盛開的粉紅色荷花占據整個畫面,在碧綠的荷葉映襯下搶眼而奪目,布局、設色端莊大氣,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氣質表現得十分完美。蓮瓣的描繪技法類似後世的「沒骨」法,不見勾勒之跡,渲染出花瓣既輕盈又腴潤的質感。畫家的寫實功力極為扎實,每片蓮瓣的形狀、角度、色澤和光感都安排得無懈可擊。至於瓣上紅絲、蕊端膩粉,也一一仔細料理,微妙之處,使人嘆為神工!
舊題吳炳繪,無據。
存《名筆集勝》冊中。《虛齋名畫錄》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