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種背景圖是怎麼用PS做的
左邊那種雲的話,我沒用過畫筆不清楚,可以找雲的素材,網上很多,然後調整飽和度透明度這些,中間和右邊應該是素材加剪貼蒙版,然後用筆刷來刷,特別是中間看起來有點模糊哪個,可以用低硬度的筆刷一下一下的點,劍靈兩個字下面可以用紅色偏粉透明度低的圖層來疊加,還有幾處太陽光照的效果,可能有濾鏡可以做,圖層疊加應該也可以做
② 關於天體的手抄報圖
1 手抄報素材
宇宙的誕生
我們現在觀察到的宇宙,其邊界大約有100多億光年。它由眾多的星系所組成。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普通行星,而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恆星。我們所觀察到恆星、行星、慧星、星系等是怎麼產生的呢?
宇宙學說認為,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於一個很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奇點。在150億年到200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從此開始了我們所在的宇宙的誕生史。
宇宙原始大爆炸後0.01秒,宇宙的溫度大約為1000億度。物質存在的主要形式是電子、光子、中微子。以後,物質迅速擴散,溫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後1秒鍾,下降到100億度。大爆炸後14秒,溫度約30億度。35秒後,為3億度,化學元素開始形成。溫度不斷下降,原子不斷形成。宇宙間彌漫著氣體雲。他們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恆星系統,恆星系統又經過漫長的演化,成為今天的宇宙。
物質現象的總和。廣義上指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狹義上指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後者往往稱作可觀測宇宙、我們的宇宙,現在相當於天文學中的「總星系」。
2003年2月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曾向全世界公布他們有關宇宙年齡的研究成果。根據其公布的資料顯示,宇宙年齡應該為137億歲。2003年11月份,國際天體物理學研究小組宣稱,宇宙的確切年齡應該是141億歲。地球的形成大約是距今45億年。
詞源考察 在中國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這個詞的是《莊子·齊物論》。「宇」的含義包括各個方向,如東西南北的一切地點。「宙」包括過去、現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體時間。戰國末期的屍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指空間,「宙」指時間,「宇宙」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後來「宇宙」一詞便被用來指整個客觀實在世界。與宇宙相當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這些概念僅指宇宙的空間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詞,「宙」指時間,「合」(即「六合」)指空間,與「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西方,宇宙這個詞在英語中叫cosmos,在俄語中叫кocMoc ,在德語中叫kosmos ,在法語中叫cosmos。它們都源自希臘語的κoσμoζ,古希臘人認為宇宙的創生乃是從渾沌中產生出秩序來,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語中更經常用來表示「宇宙」的詞是universe。此詞與universitas有關。在中世紀,人們把沿著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標共同行動的一群人稱為universitas。在最廣泛的意義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現成的東西所構成的統一整體,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義,所不同的是,前者強調的是物質現象的總和,而後者則強調整體宇宙的結構或構造。
宇宙觀念的發展 宇宙結構觀念的發展 遠古時代,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識處於十分幼稚的狀態,他們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宇宙的構造作了幼稚的推測。在中國西周時期,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提出的早期蓋天說認為,天穹像一口鍋,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後來又發展為後期蓋天說,認為大地的形狀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紀 ,巴比倫人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環繞,而其中央則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像成以天為盒蓋、大地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則是尼羅河。古印度人想像圓盤形的大地負在幾只大象上,而象則站在巨大的龜背上,公元前7世紀末,古希臘的泰勒斯認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圓盤,上面籠罩著拱形的天穹。
最早認識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從美學觀念出發,認為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張天體和我們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這一觀念為後來許多古希臘學者所繼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麥哲倫率領探險隊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行後 ,地球是球形的觀念才最終證實。
公元2世紀,C.托勒密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地心說。這一學說認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動,月亮、太陽和諸行星以及最外層的恆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繞著地球旋轉。為了說明行星視運動的不均勻性,他還認為行星在本輪上繞其中心轉動,而本輪中心則沿均輪繞地球轉動。地心說曾在歐洲流傳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學的日心說,認為太陽位於宇宙中心,而地球則是一顆沿圓軌道繞太陽公轉的普通行星。1609年,J.開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諸行星都在橢圓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同年,G.伽利略則率先用望遠鏡觀測天空,用大量觀測事實證實了日心說的正確性。1687年,I.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繞太陽運動的力學原因,使日心說有了牢固的力學基礎。在這以後,人們逐漸建立起了科學的太陽系概念。
2 手抄報素材
在哥白尼的宇宙圖像中,恆星只是位於最外層恆星天上的光點。1584年,G.布魯諾大膽取消了這層恆星天,認為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18世紀上半葉,由於E.哈雷對恆星自行的發展和J.布拉得雷對恆星遙遠距離的科學估計,布魯諾的推測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贊同。18世紀中葉,T.賴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測說,布滿全天的恆星和銀河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天體系統。F.W.赫歇爾首創用取樣統計的方法,用望遠鏡數出了天空中大量選定區域的星數以及亮星與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獲得了一幅扁而平、輪廓參差、太陽居中的銀河系結構圖,從而奠定了銀河系概念的基礎。在此後一個半世紀中,H.沙普利發現了太陽不在銀河系中心、J.H.奧爾特發現了銀河系的自轉和旋臂,以及許多人對銀河系直徑、厚度的測定,科學的銀河系概念才最終確立。
18世紀中葉,康德等人還提出,在整個宇宙中,存在著無數像我們的天體系統(指銀河系)那樣的天體系統。而當時看去呈雲霧狀的「星雲」很可能正是這樣的天體系統。此後經歷了長達170年的曲折的探索歷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視差法測仙女座大星雲等的距離確認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個世紀,人們通過對河外星系的研究,不僅已發現了星系團、超星系團等更高層次的天體系統,而且已使我們的視野擴展到遠達200億光年的宇宙深處。
宇宙演化觀念的發展 在中國,早在西漢時期,《淮南子·俶真訓》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認為世界有它的開辟之時,有它的開辟以前的時期,也有它的開辟以前的以前的時期。《淮南子·天文訓》中還具體勾畫了世界從無形的物質狀態到渾沌狀態再到天地萬物生成演變的過程。在古希臘,也存在著類似的見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於原子在空虛的空間中作旋渦運動,結果輕的物質逃逸到外部的虛空,而其餘的物質則構成了球形的天體,從而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太陽系概念確立以後,人們開始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太陽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爾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旋渦說;1745年,G.L.L.布豐提出了一個因大彗星與太陽掠碰導致形成行星系統的太陽系起源說;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則各自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說。現代探討太陽系起源z的新星雲說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1911年,E.赫茨普龍建立了第一幅銀河星團的顏色星等圖;1913年,H.N.羅素則繪出了恆星的光譜-光度圖,即赫羅圖。羅素在獲得此圖後便提出了一個恆星從紅巨星開始,先收縮進入主序,後沿主序下滑,最終成為紅矮星的恆星演化學說。1924年 ,A.S.愛丁頓提出了恆星的質光關系;1937~1939年,C.F.魏茨澤克和貝特揭示了恆星的能源來自於氫聚變為氦的原子核反應。這兩個發現導致了羅素理論被否定,並導致了科學的恆星演化理論的誕生。對於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較遲,目前普遍認為,它是我們的宇宙開始形成的後期由原星系演化而來的。
1917年,A.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運用他剛創立的廣義相對論建立了一個「靜態、有限、無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1922年,G.D.弗里德曼發現,根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場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靜態的,它可以是膨脹的,也可以是振盪的。前者對應於開放的宇宙,後者對應於閉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個膨脹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發現了星系紅移與它的距離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這一發現是對膨脹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紀中葉,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模型,他們還預言,根據這一模型,應能觀測到宇宙空間目前殘存著溫度很低的背景輻射。1965年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證實了伽莫夫等人的預言。從此,許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標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國的古斯在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礎上又進一步提出了暴漲宇宙模型。這一模型可以解釋目前已知的大多數重要觀測事實。
3 手抄報素材
宇宙圖景 當代天文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層次結構的、物質形態多樣的、不斷運動發展的天體系統。
層次結構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體系統。太陽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衛星繞其運轉,地球有一個衛星 月球,土星的衛星最多,已確認的有17顆。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體都圍繞中心天體太陽運轉,構成太陽系。太陽占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其直徑約140萬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徑約14萬千米。太陽系的大小約120億千米。有證據表明,太陽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統。2500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和星際物質構成更巨大的天體系統——銀河系。銀河系中大部分恆星和星際物質集中在一個扁球狀的空間內,從側面看很像一個「鐵餅」,正面看去�則呈旋渦狀。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中,距銀心約3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平均而言,每個星系團約有百餘個星系,直徑達上千萬光年。現已發現上萬個星系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約40個星系構成的一個小星系團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團集聚在一起構成更大、更高一層次的天體系統叫超星系團。超星系團往往具有扁長的外形,其長徑可達數億光年。通常超星系團內只含有幾個星系團,只有少數超星系團擁有幾十個星系團。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約50個星系團構成的超星系團叫做本超星系團。目前天文觀測范圍已經擴展到200億光年的廣闊空間,它稱為總星系。
多樣性 天體千差萬別,宇宙物質千姿百態。太陽系天體中,水星、金星表面溫度約達700K,遙遠的冥王星向日面的溫度最高時也只有50K;金星表面籠罩著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和硫酸雲霧,氣壓約50個大氣壓,水星、火星表面大氣卻極其稀薄,水星的大氣壓甚至小於2×10-9毫巴;類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個固體表面,類木行星卻是一個流體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為0.70克/厘米3,比水的密度還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 度略大於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則達到水的密度的5倍以上;多數行星都是順向自轉,而金星是逆向自轉;地球表面生機盎然,其他行星則是空寂荒涼的世界。
太陽在恆星世界中是顆普遍而又典型的恆星。已經發現,有些紅巨星的直徑為太陽直徑的幾千倍。中子星直徑只有太陽的幾萬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達太陽光度的數百萬倍,白矮星光度卻不到太陽的幾十萬分之一。紅超巨星的物質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萬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別可高達水的密度的十萬倍和百萬億倍。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6000K,O型星表面溫度達30000K,而紅外星的表面溫度只有約600K。太陽的普遍磁場強度平均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場通常為幾千、幾萬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脈沖星的磁場強度可高達十萬億高斯。有些恆星光度基本不變,有些恆星光度在不斷變化,稱變星。有的變星光度變化是有周期的,周期從1小時到幾百天不等。有些變星的光度變化是突發性的,其中變化最劇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幾天內,其光度可增加幾萬倍甚至上億倍。
恆星在空間常常聚集成雙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們可能占恆星總數的1/3。也有由幾十、幾百乃至幾十萬個恆星聚在一起的星團。宇宙物質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恆星、行星等之外,還以彌漫的形式形成星際物質。星際物質包括星際氣體和塵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個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狀各異的各種星雲。宇宙中除發出可見光的恆星、星雲等天體外,還存在紫外天體、紅外天體、X射線源、γ射線源以及射電源。
星系按形態可分為橢圓星系、旋渦星系、棒旋星系、透鏡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等類型。60年代又發現許多正在經歷著爆炸過程或正在拋射巨量物質的河外天體,統稱為活動星系,其中包括各種射電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馬卡良星系、蠍虎座BL型天體,以及類星體等等。許多星系核有規模巨大的活動:速度達幾千千米/秒的氣流,總能量達1055焦耳的能量輸出,規模巨大的物質和粒子拋射,強烈的光變等等。在宇宙中有種種極端物理狀態:超高溫、超高壓、超高密、超真空、超強磁場、超高速運動、超高速自轉、超大尺度時間和空間、超流、超導等。為我們認識客觀物質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實驗環境。
4 手抄報素材
運動和發展 宇宙天體處於永恆的運動和發展之中,天體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例如自轉、各自的空間運動(本動)、繞系統中心的公轉以及參與整個天體系統的運動等。月球一方面自轉一方面圍繞地球運轉,同時又跟隨地球一起圍繞太陽運轉。太陽一方面自轉,一方面又向著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運動,同時又帶著整個太陽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運轉,運轉一周約需2.2億年。銀河系也在自轉,同時也有相對於鄰近的星系的運動。本超星系團也可能在膨脹和自轉。總星系也在膨脹。
現代天文學已經揭示了天體的起源和演化的歷程。當代關於太陽系起源學說認為,太陽系很可能是50億年前銀河系中的一團塵埃氣體雲(原始太陽星雲)由於引力收縮而逐漸形成的(見太陽系起源)。恆星是由星雲產生的,它的一生經歷了引力收縮階段、主序階段、紅巨星階段、晚期階段和臨終階段。星系的起源和宇宙起源密切相關,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發生熱大爆炸後40萬年,溫度降到4000K,宇宙從輻射為主時期轉化為物質為主時期,這時或由於密度漲落形成的引力不穩定性,或由於宇宙湍流的作用而逐步形成原星系,然後再演化為星系團和星系。熱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繪了我們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們的宇宙起源於20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當時溫度極高、密度極大。隨著宇宙的膨脹,它經歷了從熱到冷、從密到稀、從輻射為主時期到物質為主時期的演變過程,直至10~20億年前,才進入大規模形成星系的階段,此後逐漸形成了我們當今看到的宇宙。1980年提出的暴漲宇宙模型則是熱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補充。它認為在宇宙極早期,在我們的宇宙誕生後約10-36秒的時候,它曾經歷了一個暴漲階段。
哲學分析 宇宙概念 有些宇宙學家認為,我們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間的哪一點爆炸,而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但是,新提出的暴漲模型表明,我們的宇宙僅是整個暴漲區域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暴漲後的區域尺度要大於1026厘米,而那時我們的宇宙只有10厘米。還有可能這個暴漲區域是一個更大的始於無規則混沌狀態的物質體系的一部分。這種情況恰如科學史上人類的認識從太陽系宇宙擴展到星系宇宙,再擴展到大尺度宇宙那樣,今天的科學又正在努力把人類的認識進一步向某種探索中的「暴漲宇宙」、「無規則的混沌宇宙」推移。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某種更大的物質體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個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那個更大物質體系的一部分的爆炸。因此,有必要區分哲學和自然科學兩個不同層次的宇宙概念。哲學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無限多樣、永恆發展的物質世界;自然科學宇宙概念所涉及的則是人類在一定時代觀測所及的最大天體系統。兩種宇宙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隨著自然科學宇宙概念的發展,人們將逐步深化和接近對無限宇宙的認識。弄清兩種宇宙概念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宇宙無限論,反對宇宙有限論、神創論、機械論、不可知論、哲學代替論和取消論,都有積極意義。
宇宙的創生 有些宇宙學家認為,暴漲模型最徹底的改革也許是觀測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從無中產生的觀點,這種觀點之所以在以前不能為人們接受,是因為存在著許多守恆定律,特別是重子數守恆和能量守恆。但隨著大統一理論的發展,重子數有可能是不守恆的,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說是負的,並精確地抵消非引力能,總能量為零。因此就不存在已知的守恆律阻止觀測宇宙從無中演化出來的問題。這種「無中生有」的觀點在哲學上包括兩個方面:①本體論方面。如果認為「無」是絕對的虛無,則是錯誤的。這不僅違反了人類已知的科學實踐,而且也違反了暴漲模型本身。按照該模型,我們所研究的觀測宇宙僅僅是整個暴漲區域的很小的一部分,在觀測宇宙之外並不是絕對的「無」。現在觀測宇宙的物質是從假真空狀態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而來的,這種真空能恰恰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和能量形式,並不是創生於絕對的「無」。如果進一步說這種真空能起源於「無」,因而整個觀測宇宙歸根到底起源於「無」,那麼這個「無」也只能是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②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暴漲模型所涉及的宇宙概念是自然科學的宇宙概念。這個宇宙不論多麼巨大,作為一個有限的物質體系 ,也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暴漲模型把傳統的大爆炸宇宙學與大統一理論結合起來,認為觀測宇宙中的物質與能量形式不是永恆的,應研究它們的起源。它把「無」作為一種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把「無」和「有」作為一對邏輯范疇,探討我們的宇宙如何從「無」——未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轉化為「有」——已知的物質和能量形式,這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有一定意義。
圖片啊……等一下:
http://hi..com/happy_ring/album/item/e13ab9394088aad7d4622560.html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CC%EC%CC%E5%CD%BC&z=0
http://hi..com/上下左右abcd/album/item/d65675516f93f73143a75b72.html
三個地方都去看看,還有,在網路圖片里輸入「天體 圖」或「天體圖」都有不少的。。。
③ 月球的圖片資料
月球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4.8公里,大約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月球的體積大概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差不多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
④ 如何在Photoshop中加入人造光線
攝影師經常是看天吃飯,晴天光線充足又柔和的清晨或旁晚是拍攝的最佳時間,專業術語叫做「Magic Hour」或者「Golden Hour」。此時的光線最為柔和,色調偏暖,光影比較長(經常能看到長條形的光束),一般存在於日出後的一小時和日落前的一個小時。(除了太陽方位角較低的,離赤道較遠的地區,magic hour可能持續整整一天)
那沒有理想光線狀態下我們該如何是好呢?可以依靠人造光源打光,後期造光等手段彌補前期拍攝的光線不足。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時學習的PS後期處理光的手段,為照片添加迷人效果!
這次分享將以案例學習方式進行,為大家分析兩個我在學習過程中看過的Youtube視頻。視頻都來自Youtube的Phlearn頻道,由Aaron Nace主講。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海音的好多期newsletter素材都來自這個頻道。沒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素材庫,一期期的tutorial製作下來基本囊括了攝影後制的方方面面。
閑話不多說,下面我就帶大家走進Aaron Nace的Tutorial,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在後期中製造朦朧逼真的效果,打造魔幻大片。教程將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為大家介紹如何在逆光照片中處理光線,使其變得生動逼真;第二部分跟大家分享在直射光拍攝的後期中人工添加光束效果!
一,創造逆光效果
1. 准確判斷原圖中的陰影區域和光源范圍,並將陰影過深和光源中心的地方提亮!
(原圖)
(Aaron用粉色畫筆為大家選出了他需要提亮的部分。這和個人的審美有很大相關,不同的人對後期的期望是不一樣的,大家不必拘泥,盡可以按自己喜歡的風格對自己拍攝的圖片做調整。)
2. 修改之前復制背景圖層(Ctrl+j)。良好的修圖順序和修圖習慣是會收益終身的。
3. 建立新的「調整圖層」,「圖像」>「調整」>「陰影/高光」。通過調節「陰影」中的,「數量」,「色調寬度」,「半徑」,達到重新調整需要在陰影中添加亮度多少的目的。後期中常用這個辦法讓陰影中呈現更多細節。通過細微的調整使圖片呈現最逼真的光影效果。
4. 對光線顏色進行調整。(從原色上進行加深。這個例子中,Aaron將讓光的顏色更接近orange的橘色)新建「曲線」,拉高「紅色」,拉低「藍色」。
5. 對上面營造的橘色光線添加限定。不讓它籠罩整張圖片,而是像太陽發光的樣子,色散開來。對「曲線」圖層加「蒙版」,並Ctrl+I將「蒙版」轉換為黑色。之後使用「漸變工具」(今天的兩個例子中都會用到「漸變工具」,這也是後期處理光的常用手段),模式選擇「從前景色到透明漸變」的「徑向漸變」。此時的前景色為白色,背景為黑色。從光源中心向圖片左側發射。
下圖是「蒙版」上呈現的白色到透明的漸變效果:
漸變光線的范圍可由漸變時發射光線的長短來進行控制。
這就是進行了「徑向漸變」之後的效果圖。
6. 加深圖片光源附近的白色霧氣效果。新建「正常」圖層,選用「畫筆」,加大「筆觸尺寸」,降低「流量」。(Aaron選用了20%的流量)
按住Alt鍵對原圖光源進行取色,選擇接近光源金色的畫筆顏色。
之後開始用這個畫筆在背景中有白色霧塊兒的地方進行著色。
將「圖層」模式更改為「濾色」,使筆刷效果更貼近光的效果,而不是金色顏料。
如果畫筆觸及了多餘的部分,例如狗狗的耳朵(耳朵處在逆光下應該會有稍稍變暗的效果),我們就用萬能的「蒙版」和「黑畫筆」將耳朵的細節畫回來。
7. 新建「曲線」,拉高「綠色」,使圖片的草更綠。(拉完曲線記得加「蒙版」,使曲線的效果只作用的草地上喲~)先用高「流量」(Aaron用了80%)的筆刷畫完大塊草地,之後降低「流量」(tutorial中降低到320%),刷濾色草地和橘色光源接合的地方。這樣的處理可以防止邊緣的色彩轉換過於生硬,在Photoshop中是必備技能。
(如果覺得之前加「曲線」得到的草地顏色過於誇張,可以在同一組「曲線」中加些「紅色」,做些平衡。如果效果仍然生硬,可以靠調整「不透明度」來限制。)
8. 將狗狗的眼睛進行「銳化」處理,使狗狗顯得更生動。(「銳化」是對生物肖像進行後期處理時需要考慮的步驟,如炬的目光使目標更加生動活潑。但是具體需要目光「生動」還是「黯淡」,需要根據照片的情緒來確定,不是一概而論的。)Shift+Ctrl+Alt+E,合並可見圖層(這是「銳化」的一般步驟),之後Shift+Ctrl+U,對圖片「去飽和」防止「銳化」影響圖像顏色。
之後將圖層模式更改為「疊加」,之後加「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調整「半徑」到狗狗的毛發清晰可見就好。
為了將「銳化」效果鎖定在狗狗的眼睛,加「黑蒙版」,並用「白筆刷」只將狗狗的眼睛部分刷出來。(也可以連帶把毛發尖端和狗鼻子刷出來)
9. 對前景(草地)添加「模糊」效果,防止其對視覺造成干涉:Shift+Ctrl+Atl+E,「蓋印圖層」,之後添加「濾鏡」>「模糊」>「傾斜偏移」,將「清晰重心」調整到狗狗眼睛的水平線上。調整理想的模糊范圍(虛線范圍)和強度(圓盤刻度)。
10. 提亮照片主角(狗狗):新建「曲線」,稍稍提亮RGB單元,並對曲線蒙版做Ctrl+I轉換,之後用「白筆刷」刷出狗狗面部。注意不要提亮過多使提亮痕跡過重而導致圖片失真。
全部完成之後就能得到如下圖一樣生動活潑,呼之欲出的小生物了,不論是光的效果還是狗狗本身都變得明朗起來。不是復雜的技術,大家不妨馬上動手試試。
二,製作線性光束效果
1. 仿製圖章擦去拍攝時所用的人造光源(本圖中是擦去右側的白色閃光燈,而非黃色路燈
2. 新建圖層(類型:「正常」),使用「多邊形套索」在此圖層上圈出從打光的光源到其光線投射到的所有部分(包括模特的身體和被照亮的地面)。(如下圖所示)
3. 新建「調整圖層」,類型為:「曲線」。提亮RGB單元,製造長條形光束。神奇的多邊形光線效果出現了,彷彿模特要被外星人抓走。
4. 對「曲線圖層」使用「高斯模糊」,使光束看上去更逼真。為了達到比較真實的光線散射效果,需要「模糊」濾鏡的效果半徑較大。Aaron Nace在視頻中設定了158.9 pixels的模糊半徑。大家可以從下圖中看到,生硬的多邊形光束變的分散模糊,更接近環境。這一切真是太神奇了!
5. 重新用「多邊形套索」選區,製造「核心光束」。這個詞聽上去有點玄乎,說白了就是大家平時看到光線中叫周圍部分更亮的一部分。
6. 按「步驟3」中同樣的方式,用「曲線」提亮選中區域,使之突出。
7. 用同樣的「高斯模糊」對「曲線圖層」進行模糊化處理,是光束分散融入環境。第二次的「高斯模糊」需要比第一次稍微低一些的「模糊半徑」,讓中心光束突出。但需要注意半徑太小會留下明顯的多邊形 >< 大家需要靠觀察獲得自己滿意的數值。
8. 你還能依據自己的需要重復上面步驟,製作更內層的光束,讓效果更逼真更精細!重復次數按個人的需要來決定~
9. 製造讓光束顯現的「介質」,顆粒或者霧氣。嗯嗯,就是「霧霾」!這里Aaron採用的方法是,「曲線」,從底部提亮整個畫面,降低對比度,給人一種霧蒙蒙的感覺。
然後用「蒙版」和「筆刷」將這種朦朧感鎖定到特定區域。
之後採用「濾鏡」>「渲染」>「雲彩」進行渲染。
「Ctrl+T」,改變「雲彩圖層」尺寸,使雲朵變大。
之後,用「黑畫筆」在「雲彩渲染圖層」上,把與光束不相關的部分覆蓋掉。
10. 對原有的「自然光源」(此處是攝影師閃光燈之外的,「黃色路燈」)進行「朦朧化」:「曲線」提亮,加「濾鏡」,「渲染」為「雲彩」。(除了對RGB單元進行調整外,還可以通過「紅」,「綠」,「藍」的「曲線」調整,讓光線變成喜歡的顏色)。之後再用「黑筆刷」擦去不需要的「彩雲」。
11. 到此為止「製造光束」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但是我們能看到之前放有「人造閃光燈」的地方顯得異常突兀,Aaron Nace通過在「光束調整曲線」之下新建「正常」圖層,用「黑筆刷」將閃光燈的強光稍微打黑。
然後,雙擊此圖層,進入「圖層樣式」,調整「混合顏色帶」,按住Alt調整「下一圖層」的亮部,使黑影效果稍微減弱,以靠近實際情況。
調整完成後,對次圖層進行「高斯模糊」使效果逼真。
12. 如果想將剛才製作的光束改變顏色,在所有最上層新建「曲線」提亮「紅色」,拉暗「藍色」,再用「筆刷」擦出光束范圍,得到接近橘色的更暖的光束。
13. 為閃光燈的光束調整曲線分組,Ctrl+g,一邊對整個光束使用「漸變工具」,使光束呈現強弱和明暗漸變效果:Ctrl+j復制光束「文件夾」
對復制的文件夾加「蒙版」,並Ctrl+i把「蒙版」轉黑。之後選用「漸變工具」,模式選擇:「前景色到透明漸變」,「線性漸變」,「正常」。
縮小圖片從右上角的假想光源「發射」。
14. 將地面光壓暗:對未復制的「組1」文件夾加「白蒙版」,按X鍵調換前景色和背景色,將漸變方式變換為「從暗到亮」。
15. Ctrl+g將處理好的兩個「組」文件放到一個新的「組」中。對「組」加「蒙版」,並對「蒙版」進行「雲彩渲染」
並用「白筆刷」將雲彩打白,製作出光線的紋理。
這部完成之後,我們的造光之旅差不多就要正式結束,相信大家也和我第一次看這個tutorial時一樣,被震撼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只想趕快找一張合適的照片實戰一下今天的新技術!
⑤ 對稱構圖的實用方法有哪些
「對稱構圖」是將版面分割為兩部分,通過設計元素的布局讓畫面整體呈現出對稱的結構,具有很強的秩序感,給人安靜、嚴謹和正式的感受,呈現出和諧、穩定、經典的氣質。為了讓大家加深對對稱構圖的理解,運用上一期知識點進行一則展覽海報實操演示。方案一方案一想呈現出混沌的「噩夢」感覺,使用故障風格進行表現。尋找具有夢境混沌般感覺的圖片素材,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把素材圖片放置到PS中,復制一個圖層,打開「圖層樣式」面板,在「通道」選項中取消勾選「R」通道:用「自由變換」工具水平翻轉圖像,得到雙色調效果:復制新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可以加強圖片對比度,背景處理完成:進行主標題的刻畫,把「夢境」兩字筆畫拆分開,讓文字形成猶如夢境般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其他信息重新進行刻畫,將文字調整為兩端對齊的四方形,這樣可以達成工整嚴謹的效果。再通過文字大小對比、線條的分割和裝飾,讓信息傳達更清晰也更美觀。把刻畫好的信息放置在畫面中軸線上,採用居中對齊的排版形式,讓整個畫面呈現出對稱的狀態:把標題的文字合並為一個圖層,在「圖層樣式」通道中把「R」通道的對勾取消。復制一個圖層,在「圖層樣式」通道中把「G」通道的對勾取消。稍微移動位置使之錯位,就可以得到簡單的故障效果:合並這兩個文字圖層,用矩形選區工具隨機選擇文字一小部分,復制後移動位置形成錯位。再隨機畫出一些紅色和藍色線條,模擬故障條效果。正文部分也執行相同的步驟,但位置偏移量不要太大,保證文字的識別性。最後調整文字的顏色與背景相融合,設計完成:方案二根據「夢境」的主題聯想到睡夢中的「月亮」,並以此尋找素材:把文字信息放置在畫面中軸線上,採用居中對齊的排版形式,呈現出對稱的狀態,在排版時注意把握好對比和節奏感。畫面顯得比較「空」,重新輸入「夢境」二字,放大後從中軸線拆開,放置在畫面左右兩邊,讓畫面整體呈現出左右對稱的平衡、穩定的狀態。最後進行模糊處理,設計完成:方案三方案三靈感來源於夢境如鏡花水月般虛無縹緲、不可捉摸。在PS中使用「文字工具」輸入「夢」字;再使用「橢圓工具」畫出五個圓,描邊為「白色、4像素」,選擇五個圓環圖層右鍵「轉換為智能對象」。放置在畫面中央,方便之後的濾鏡應用。按住「Ctrl」滑鼠單擊圓環圖層縮略圖可以得到圓環的選區,然後按「Ctrl+shift+i」反選,給「夢」字圖層添加圖層蒙版。把圓環圖層隱藏,可以得到如圖所示的效果:給文字圖層添加「濾鏡」-「扭曲」-「水波」,樣式選擇「中心向外」,數量和起伏的參數調到最大:給圓環圖層添也加「水波」濾鏡,數量的參數調小一些:用黑色硬度100%的實邊「畫筆」,在圓環的「圖層蒙版」上隨機擦除,模擬水波起伏的漸隱效果,製作完成:「鏡」字也使用相同的方法製作;並把其他文字信息以畫面中軸線為中心,分布在畫面左右兩邊,呈現出平衡、穩定的狀態。最後加入透明液體氣泡素材,渲染氛圍和豐富畫面,(文末有下載方式)。設計完成:方案四方案四靈感來源於「白日夢」,採用「對角對稱」形式進行設計,令版面既具有對稱的秩序性和工整性,又能打破畫面呆板感。把「夢境」二字進行筆劃拆分,加入英文點綴,添加模糊效果,即能強調虛無的夢境氛圍,又可以讓標題效果更豐富美觀:把刻畫好的「夢境」二字分布在對角線兩端,互相呼應,呈現出對角的對稱平衡狀態,其他文字信息居中排列在中軸線上,設計完成。方案匯總總結對稱是比較嚴謹規范的構圖方式,但是可以通過多種設計手法,巧妙破除對稱構圖的單一性與呆板感,也能使畫面具有獨特的美感、豐富的視覺效果和良好的設計感。
⑥ 關於PS圖片處理,怎麼處理背後的陽光還有讓圖片有質感,像大片的感覺。
突出視覺焦點:將次要的元素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都打低,選取一個主題色,其它顏色減弱;
光影處理:不要讓照片停留在平面,找到空間感,區別各個角度的光,按照你的素材應該最好的製造硬質的光線,不要太柔和了,顯得沒有氣場;
適當的特效:鏡頭光暈之類的,不要多,以免喧賓奪主。
⑦ 環保素材
1.生命只有一個,
地球只有一個。
地球是大家偉大的媽媽,
我們該為她做些什麼?
在天空和土地之間,
我們享受清新的空氣;
在北極和南極之間,
我們手捧愛的花朵。
給每一雙眼睛明亮的光芒。
給每一條在小河裡的朋友清澈的湖水,
給每一種動物新鮮的食物,
讓每一顆種子安穩地成長。
讓動物王國的代表,
走上聯合國的講壇;
讓綠色的古桐樹,
把過去和未來訴說。
把戰場變成綠色的草原,
讓炮彈射出美麗的花朵,
把畫家的作品放入博物館展示,
請松樹和天鵝來城裡做客。
藍的眼睛、黑的眼睛,
表達著同一種希望;
兒女們將肩負起神聖的職責,
把地球變成美好的人間天堂!
2.保護環境詩[原創]
垃圾不可隨手丟,
廢物不可隨處排,
綠化不可亂破壞;
水電資源要珍惜,
廢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樹木多種植;
攜手共建好家園;
保護環境起做起。
環境保護詩人類生存的地球,今年環境遭污染。
要查問題的根源,主要工業城市建。
煙囪高高冒黑煙,有害氣體排上天。
污水亂排流四邊,江、河、湖、海都被染。
臭氣直沖大街邊,把人熏的頭發顛。
白色污染成泛濫,有害食品餐桌見。
廣告成了風景線,噪音污染一大片。
垃圾堆的成了山,座座城市圍中間。
人均耕地時時減,自然災害常侵犯。
水土流失直上線,糧食安全成關鍵。
國土資源亂開發,森林只顧砍了賺。
野生動物難逃難,濫撲濫殺沒心肝。
病毒事件不停變,身體健康成危險。
要問這些怎麼辦,聽聽我的好意見。
政府制定新方案,綠色環保要在先。
資源合理來利用,持續發展記心間。
保護環境天天喊,破壞事件天天見。
快讓法律來把關,遇到破壞拿法辦。
綠色環保的觀念,人人都要遵守看。
呼籲人們快清醒,破壞事件都別干。
信息社會以來到,綠色環保別忘掉。
科技發展要有度,綠色節能放在先。
為了人類的明天,保護環境最關鍵。
快來加入環保站,希望大家多參與。
節能環保常宣傳,環保責任記心間。
今作環保詩一篇,以表本人的心願。
大家互幫都來干,人類才有好明天。
夜晚的屋裡開著燈,
我在玩電腦,
媽媽在熨衣服,
爸爸在看電視。
燈要用電,
電腦要用電,
熨斗也要用電,
電視更要用電。
電是機器的生命,
電是我的生命,
電也是每個人的生命,
電更是社會的生命。
沒有了電,
就不能燒水。
沒有了電,
機器就不能運轉。
我們離不開電,
更要珍惜電!
電
三.1 盛天宇
你是多麼神奇,
你是我們的另一種生命。
如果世界上沒有電,
世界將是一片漆黑。
電燈給了我們光明,
電視給了我們娛樂,
電腦給了我們知識。
電是這么的偉大,
所以我們都要節約它!
水
三.1 侯舜祥
水,你是地球的血液。
沒有你,地球上就沒有生命。
水,你是地球的命脈,
沒有你,地球上就沒有人類。
大家一定要節約用水。
水,水,水,
有了你,地球上才會有生命。
水,水,水,
有了你,我們的世界才會有美麗的顏色。
水是無法替代的寶貝,
我們要珍惜它!
綠色
三.1 龔錦伊
我們喜歡綠色的樹木,
樹木有了綠色就會更美麗。
如果綠色不存在,那我們的山河就失去了色彩。
綠色是生命的色彩。
綠色給花朵增添了美麗,
綠色給大地穿上了新衣,
綠色是環保的標志,
讓我們人人動手創造更多的綠!
保護環境
三.2 唐佳媛
小朋友,真正好,
不踩草來不摘花,
垃圾丟進垃圾箱,
保護環境人人誇。
好孩子
三.2
小朋友,不踩草,
見到垃圾不亂扔,
保護環境最重要,
人人爭當好孩子。
保護環境
三.2 許子玉
不扔垃圾,
不亂吐痰,
不亂砍樹,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因吸煙過多綠肺生癌
僅靠破洞的臭 氧層苟延殘喘
老者嚴重脫發皮膚龜裂
血管阻塞體溫不斷上升
排泄失禁脾氣乖戾
已患上柏金遜症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
今天悄悄告訴你
我發明了一種神奇導線
連接地球和計算機
我便可以把地球重新編輯
輕輕地敲一敲鍵盤
彈出大地、江河菜單
按住滑鼠拖一根長線
切下黃河地上河的河床
移到內蒙古,蓋住沙漠
沙塵暴就不會攪合祖國的蔚藍
大興安嶺突現火2.保護環境詩[原創]
垃圾不可隨手丟,
廢物不可隨處排,
綠化不可亂破壞;
水電資源要珍惜,
廢物利用要懂得;
花草樹木多種植;
攜手共建好家園;
保護環境起做起。
環境保護詩人類生存的地球,今年環境遭污染。
要查問題的根源,主要工業城市建。
煙囪高高冒黑煙,有害氣體排上天。
污水亂排流四邊,江、河、湖、海都被染。
臭氣直沖大街邊,把人熏的頭發顛。
白色污染成泛濫,有害食品餐桌見。
廣告成了風景線,噪音污染一大片。
垃圾堆的成了山,座座城市圍中間。
人均耕地時時減,自然災害常侵犯。
水土流失直上線,糧食安全成關鍵。
國土資源亂開發,森林只顧砍了賺。
野生動物難逃難,濫撲濫殺沒心肝。
病毒事件不停變,身體健康成危險。
要問這些怎麼辦,聽聽我的好意見。
政府制定新方案,綠色環保要在先。
資源合理來利用,持續發展記心間。
保護環境天天喊,破壞事件天天見。
快讓法律來把關,遇到破壞拿法辦。
綠色環保的觀念,人人都要遵守看。
呼籲人們快清醒,破壞事件都別干。
信息社會以來到,綠色環保別忘掉。
科技發展要有度,綠色節能放在先。
為了人類的明天,保護環境最關鍵。
快來加入環保站,希望大家多參與。
節能環保常宣傳,環保責任記心間。
今作環保詩一篇,以表本人的心願。
大家互幫都來干,人類才有好明天。
夜晚的屋裡開著燈,
我在玩電腦,
媽媽在熨衣服,
爸爸在看電視。
燈要用電,
電腦要用電,
熨斗也要用電,
電視更要用電。
電是機器的生命,
電是我的生命,
電也是每個人的生命,
電更是社會的生命。
沒有了電,
就不能燒水。
沒有了電,
機器就不能運轉。
我們離不開電,
更要珍惜電!
電
三.1 盛天宇
你是多麼神奇,
你是我們的另一種生命。
如果世界上沒有電,
世界將是一片漆黑。
電燈給了我們光明,
電視給了我們娛樂,
電腦給了我們知識。
電是這么的偉大,
所以我們都要節約它!
水
三.1 侯舜祥
水,你是地球的血液。
沒有你,地球上就沒有生命。
水,你是地球的命脈,
沒有你,地球上就沒有人類。
大家一定要節約用水。
水,水,水,
有了你,地球上才會有生命。
水,水,水,
有了你,我們的世界才會有美麗的顏色。
水是無法替代的寶貝,
我們要珍惜它!
綠色
三.1 龔錦伊
我們喜歡綠色的樹木,
樹木有了綠色就會更美麗。
如果綠色不存在,那我們的山河就失去了色彩。
綠色是生命的色彩。
綠色給花朵增添了美麗,
綠色給大地穿上了新衣,
綠色是環保的標志,
讓我們人人動手創造更多的綠!
保護環境
三.2 唐佳媛
小朋友,真正好,
不踩草來不摘花,
垃圾丟進垃圾箱,
保護環境人人誇。
好孩子
三.2
小朋友,不踩草,
見到垃圾不亂扔,
保護環境最重要,
人人爭當好孩子。
保護環境
三.2 許子玉
不扔垃圾,
不亂吐痰,
不亂砍樹,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因吸煙過多綠肺生癌
僅靠破洞的臭 氧層苟延殘喘
老者嚴重脫發皮膚龜裂
血管阻塞體溫不斷上升
排泄失禁脾氣乖戾
已患上柏金遜症
昨天我做了一個夢
今天悄悄告訴你
我發明了一種神奇導線
連接地球和計算機
我便可以把地球重新編輯
輕輕地敲一敲鍵盤
彈出大地、江河菜單
按住滑鼠拖一根長線
切下黃河地上河的河床
移到內蒙古,蓋住沙漠
沙塵暴就不會攪合祖國的蔚藍
大興安嶺突現火災
江河湖水肆虐家園
移動滑鼠,刪除!刪除
華北平原乾裂了嘴
調來西伯利亞冷空氣
讓大雨趕跑乾旱
水資源越來越少
鈴…,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陸續離開了教室,准備去吃飯了。這時,我發現一個同學正在打肥皂,而他面前的自來水管正在「嘩嘩」地流著水,好像在提醒他,不要開著水龍頭但是不用水,你也不想想這要浪費多少水。但是這位同學卻無動於衷。我趕緊上去關上了水龍頭,他卻說:「你干嗎給關上呀?我還要用呢。」我說:「你用的時候再開開不就行了,為什麼非要浪費這些水呢?」他無話可說了。
是啊,雖然一個人浪費不了多少水,但是,如果全校甚至全北京的所有人都浪費這么一點水,那麼一年下來,這些水就足以匯成一條大河了。為了使數據准確一些,我們就來計算一下吧。假設照我們洗手時水的流速,每秒流75毫升的水,北京有一千萬人,每人每天洗三次手,每人每次洗手時讓水白白流失60秒。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算出,如果全北京市的人,每天都不加節制地用水,那麼北京所有人每年僅洗手就會浪費49275000000升水,也就是49275000噸水,更別提工業和農業浪費的水了。從這個數據中就很容易知道為什麼北京的地下水抽得這么快了。而且,這些水資源足夠一些缺水的中小城市用一年了。
雖然現在正在南水北調,可是要這樣浪費,這些水又夠用幾年呢?就算不為缺水地區人民著想,也該為自己的後代想想吧。雖然現在地球上還有很多水,但是由於人類的破壞,水資源已不能再生,而且正逐漸減少。如果我們不馬上行動起來,每人都為環抱貢獻一份力量,那麼我們的地球遲早要被破壞的。
我真希望地球的水資源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進球,進球!!
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狀況
一、物種滅絕。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 生動物物種均佔世界的10%左右,基保約有200個特有屬。然而,環境污染和生 態破壞導致了動植物生境的破壞,物種數量急劇減少,有的物種已經滅絕。據統 計,我國高等植物大約有46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占高等植物的15%以 上,近50年來約有200種高等植物滅絕,平均每年滅絕4種;野生動物中約有 400種處於瀕危或受威脅狀態,近年來,非法捕獵、經營、倒賣、食用野生動物 的現象屢禁不止。廣東省吳川縣非法出售犀牛角,珠海活熊取膽等案件在國際上 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二、植被破壞。森林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柱。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要求森林覆 蓋率僅13.9%。盡管建國後開展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但森林破壞仍很嚴重, 特別是用材林中可供採伐的成熟林和過熟林蓄積量已大幅度減少。同時,大量林 地被侵佔,1984~1991年全國年均達837萬畝,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很大程度 上抵消了植樹造林的成效。草原面臨嚴重退化,沙化、鹼化,加劇了草地水土流 失和風沙危害。
三、土地退化。我國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較為嚴重的國家,近十年來土地沙 漠化急劇發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積為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年 均擴大到2100平方公里,總面積已達20.1平方公里。40年來初步治理了50多 萬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179萬平方公里。我國的耕地退化問題也 十分突出。如原來土地肥沃的北大荒地帶,土壤的有機質已從原來的5%~8%下 降到1%~2%(理想值應不小於3%)。同時,由於農業生態系統失調,全國每年 因災害損毀的耕地約200萬畝。
⑧ 地理的看圖題怎麼背
會看會分析地理圖像是學好地理的關鍵。我的觀點是:典型圖像必須記住,達到關書能畫的程度;一般性的圖像和信息量很大的特殊圖像會辨認、會分析即可。以下素材供參考:
目前,高考對圖像知識的考查,有三種要求:
1、一般性讀圖 目視感知,獲得直接信息。
(1)讀圖要求:識別符號表示何種地理事物或現象。
(2)讀圖步驟:一是先看圖例注記:二是區分要素單項,說明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或現象;三是總覽全圖,先單項後綜合,先左後右,最後加以整體記敘:該填寫的填寫,該計算的計算,該說明的說明,一一加以回答。
2、分析解釋圖像 目視分析,獲取間接信息。
(1)目視分析要求:通過感覺、知覺、記憶力、思維力共同參與活動。
(2)目視分析程序:
第一步,憑視覺、感覺、知覺獲取直接信息;
第二步,從記憶倉庫中提取與直接信息相關的一些知識;第三步,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進行知識加工整理。
(3)答題:按照題目要求,先答出圖像中顯示著哪些地理事項(直接信息),再答出分析解釋後的結論,這就是獲取的間接信息。
3、動手畫圖補繪散點圖、繪制柱狀圖、補繪洋流與等溫線、補繪等高線等等。
幾種常考地理圖像的復習方法
(一)、區域分布圖的判讀
普遍以政區圖為基礎的包括地形、河流、礦產、城市、鐵路等要素的綜合地圖,其他還有氣候類型分布圖、水系分布圖、資源分布圖、洋流分布圖、工農業分布圖、交通圖等。地理分布圖的判讀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1、確定地理位置,初步提取有效信息
首先,通過經緯度位置確定國家、地區。掌握世界上主要的經緯線穿過的區域,如赤道、南北回歸線、0°經線、120°E經線穿過的國家、地區、大洲、大的地形區等。
其次,用知名的國家、島嶼、湖泊、河流及地形等地理事物確定相對地理位置。即通過某地理事物與周圍相關知名地理事物在方向、距離上的比較,明確它的位置。如果沒有給出地理事物的名字,可以用其輪廓、形狀去判定,因為每個大洲、國家和我國省區輪廓都有其特殊性,注意觀察、比較和總結。如梯形狀的埃及、昂首雄雞狀的中國、跪俑狀的陝西省、肥鵝狀的的黑龍江省等。
2、熟悉並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充分提取有效信息
3、整合信息,歸位驗證
歸位驗證就是把綜合的信息再帶到具體的區域,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回頭看」,可確保准確無誤。
各類型區域圖考查要求
1、區域分布型圖像題 該題型往往以重大熱點問題為背景切入,側重於中國與世界區域地理知識。
2、 區域路徑型圖像題 要求重點了解不同區域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空間結構聯系和發展變化過程。並在此基礎上考查學生的地圖空間概念、心理地圖的構建、圖文轉化以及知識遷移等方面的能力。
3、區域分析說明型圖像題 要求熟悉地理主幹知識的基本概念,理解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將概念原理的含義在知識的運用中真正得到體現。這類題的形式較多,一般包括剖面圖、原理(成因)示意圖、景觀圖、系統聯系圖和統計圖等。
區域常考知識鏈接
1.區域分布型的重點內容有:①重要的地理界線(如洲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外流區與內流區、三級階梯分界、氣候及人口界線等等);②重要區域的范圍(如中西歐及北歐的主要國家、東亞的國家、西亞的非阿拉伯國家等);③重要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范圍及其變化(如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東盟、上海經合組織等)。
2.區域路徑型的重點內容有:①移動路徑(如台風移動路徑、鋒面移動路徑、風向等);②交通線路選擇與設計(如海運、鐵路線、旅遊線等);③物產運輸路線(如世界石油、鐵礦、煤炭、木材、小麥等的運輸路線);④人口遷移;⑤我國重大工程建設的路線等(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南水北調、西電東輸工程等);⑥科學考察路線等。
3.區域分析說明型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各類圖表的繪制或判讀:①剖面圖;②氣候資料統計圖(降水、氣溫);③各種比例圖及統計曲線;④區域差異比較圖表(工業、農業等的分布)等。
(二)、地形圖的判讀(含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應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上的特性,
②形態上的特性,
2、要掌握等高線的基本知識(詳見等高線圖) ,這是識別等高線圖的關鍵。
3、熟練判斷等高線圖上的基本地貌類型;學會識別一些特殊的地貌類型。如:新月型沙丘、火山、梯田等。
4、學會等值線圖的綜合判讀與應用。(詳見等高線圖)
【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
1、判讀方法和步驟是:
①看清楚剖面線是沿什麼方向作的;
②根據圖上曲線彎折狀況和高度表(即垂直比例尺高度)讀出沿線地形特徵和地勢起伏情況;
③判讀沿線地形特徵或判斷地形區
2、繪制方法和步驟是:
①根據要求選剖面線,確定縱橫坐標比例尺,畫好坐標。
②尋找地圖上剖面線與高線的交點,並逐一記錄它們的高程和高差,
③將它們一一對應到剖面圖的坐標上,
④將這些坐標點連接成平滑的曲線,即完成剖面圖。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曲線出現轉勢的時候,附近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形狀,需要參考平面地形圖的局部形狀而定。
(三)、等值線圖的判讀
等值線圖是常見的專題地圖,一般有等高線圖、等壓線圖、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等太陽輻射量線圖、等人口密度線圖、等太陽高度角線圖、等鹽度線圖、等PH值線圖、等潛水位線圖、等震線圖、等時線圖等。近年來的試題又出現了幾種等值線相結合的形式,如一圖多用,更能考查能力。判讀等值線圖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看等值線的數值大小,確定地理要素遞變規律和方向。這一步最為關鍵,它會影響後面一系列問題的判斷。
2、看等值線的彎曲形狀變化,確定地理要素的分布特點。
3、看等值線的疏密程度,確定地理要素變化的緩急和幅度大小。
4、看等值線的閉合曲線,確定地理要素的局部高值或低值中心。
【等溫線圖】
1、氣溫最高月與最低月的分布狀況及變化,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的等溫線,如最高月20°等溫線、最低月0°等溫線等,
2、等溫線的疏密與溫差。
3、等溫線走向與緯線、海岸方向和地形的關系。
4、等溫線的彎曲。等溫線的彎曲與海陸分布、洋流、地形等諸多因素相關。
5、等溫線的閉合。等溫線成閉合曲線的地區,大多是受地形影響,而形成曖熱或寒冷中心。
【等壓線圖】
1、海平面氣壓場的基本形式:
2、風力大小及風向的判讀。
3、天氣變化。
①氣團天氣圖的判讀
②氣旋、反氣旋天氣圖的判讀
③鋒面天氣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
1 .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數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斷地形類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 100 米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在 100 米以上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部分十分密集,而頂部稀疏為高原。
2 .當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時,凡內高外低的為山頂,如圖一中 A 處,凡外高內低的為窪地。
3 .凡等高線重合,並用鋸齒狀表示的為陡崖。懸崖的相對高度可用公式計算:(n-1)d≤H<(n+1)d(n為重合的等值線條數,d為相鄰兩條等值線數值差)。
4 .兩個山頂之間的兩組等高線相對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
5 . 等高線從高出向低處凸出的為山脊,最大彎曲處的連線是脊線,也叫分水嶺。
6 .等高線從低處向高處凸出的為山谷,等高線最大彎曲處連線就是山谷線,也叫集水線。
7 .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注意判斷坡度時還要看比例尺、等值線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線地形圖上沒有數據,而是用示坡線表示。
(二)實際應用
1 .選建水庫: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出口最窄處;還應避開地質斷裂地帶,並要考慮移民、生態環境等問題。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選在「口袋形」的窪地或小盆地。
2 .土地利用類型:根據等高線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因地制宜進行農業生產區劃。一般平原多為耕作業,山坡草地多發展畜牧業,山地多發展林業。建築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線附近。
3 .工廠廠址選擇:除交通、資源、技術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慮地形、地質情況。
4 .建海濱浴場、碼頭:浴場多選擇在海濱緩坡沙岸,碼頭選在岩岸港灣。
5 .建療養院:一般選在城郊山地向陽坡,清靜,空氣新鮮,森林覆蓋率高的地方。
6 .交通線選擇:利用有利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一般盡量與等高線平行,避開陡崖、滑坡,盡可能少通過河流,少建橋梁。
7.判讀分析水文水系特徵
【等鹽度圖】
高值區或低值區 副熱帶海區,形成高值區;世界鹽度最高出現在紅海,鹽度最低出現在波羅的海
數值變化趨勢及應用 從近岸向遠洋,鹽度變高;從赤道向副熱帶海區,鹽度變高;從高緯度海區向副熱帶海區,鹽度變高
疏密程度 河口處,鹽度變化快,等鹽度線較密
影響彎曲的因素 氣候(降水量和蒸發量)、河川徑流、寒暖流等
應用 判斷河流徑流變化、寒暖流等;判斷船隻吃水深淺、密度流流向等
【等太陽高度圖】
等太陽高度圖判讀的基本方法
1.一般而言,在等太陽高度圖中,圓圈代表等太陽高度線,圓心為太陽直射點,經過圓心的直線為經線(赤道除外),特別注意不一定是同一條經線,經過圓心的弧線為緯線。
2.如果沒有特殊的數字標注,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為晨昏線,而圖中其餘部分各地的太陽高度角均大於0°,因此也可以說圖中所示半球全部為晝半球,一般來說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但有數字標注的圖上例外。
3.示意圖中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所以通過該點的經線地方時為12點,通過該點的緯線即為此日太陽直射的緯線,其正午太陽高度角為90 °.根據該緯線可以推知此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的半球和季節。
4.就南北方向而言,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就東西方向而言,如果太陽直射赤道,則赤道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陽直射其他緯線,此緯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5.由於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上太陽高度南北跨度為180°,因此晝半球上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緯度跨度也是180°。
6.在判讀時要注意正午太陽高度與太陽高度的區別,地方時、北京時間和世界時的區別。
【等降水量線】
①降水的地區分布差異大小:密集——差異大,稀疏——差異小。
②等降水量線與海岸線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③等降水量線與山脈走向平行: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少雨。
(四)、地理統計圖的判讀
根據地理數字資料繪製成的直觀圖形叫做地理統計圖。一般可繪製成柱狀(或線狀)、扇狀(或餅狀)、曲線(或折線)等。它直觀而簡潔地表現事物數量及其變化趨勢。
【曲線圖(一般基於直角坐標系)】
曲線圖是用線條的升降(逐漸上升、波狀上升)、起伏來顯示地理數字的變動的情況和發展趨勢,主要用於觀察地理要素隨時空變化的規律,是高考中出現較多的統計圖類型。如氣溫曲線圖和河流流量曲線圖等。
1、直角坐標曲線圖具有如下特徵:
①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坐標軸代表兩個或兩個以上地理事物;
②表示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和變化狀況;
③反映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尤其是其因果關系的顯現。
2、判讀的基本方法
①認清圖名和圖例
②讀清坐標軸上地理事物的名稱、單位、尺度等;
③讀准坐標軸上的數據及含義;
④讀取各條曲線最高值和最低值,讀懂其總體變化趨勢,歸納總體特徵;
⑤理清各軸所代表的含義並加以區分;
⑥判讀並推導相應的結果。
解讀直角坐標曲線圖,要注意避免出現下列錯誤:一是在代表兩類或兩類以上地理事物的曲線圖上未能將各條曲線與相應的縱坐標一一對應,而是混淆不清,從而導致判斷錯誤;二是不僅要注意圖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還要進一步區分出發展的不同階段、增減趨勢和程度的不同,否則就無法總結出地理規律。
【柱狀圖】
柱狀圖側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絕對數量,如「某地年降水量的變化圖」中的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的數值大小。解讀柱狀圖不能忽視圖上定量信息而導致判斷錯誤,如對比兩幅降水柱狀圖降水量的多少,不能僅看降水柱高度,就認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還要看清縱坐標單位數值。
(五)、地理原理示意圖
地理原理示意圖是用簡明形象的圖形說明地理事物的成因、演變規律等地理原理,靈活多變,形式多樣。教材中本已大量存在,還有根據教材中的示意圖及相關文字內容泒生出來的各種變式圖,是近幾年來高考中的常客,值得關注。其解讀的基本步驟是:
1、讀圖審題,了解題意
2、回憶聯想,尋找已知
3、提取信息,分析推斷,
4、依據設問,動手作題
(六)地理數據表格
在地理高考大綱中,明確指出了對學生地理表格分析能力的考察方面,這也是文綜三科中學生比較薄弱的部分,當然也最能體現地理學科的理科特點。然而學生在完成這類問題時,並不盡如人意,暴露出知識、方法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諸多不足。其解讀的幾個層次是:
1、立足表格現有數據,注重語言闡述能力培養。
有些答案在表格中已明確顯示,因此實質上只要求大家能用准確、規范的語言闡述出來即可。在語言闡述中要力求既能從整體著眼,把握總的規律,又要能體現要素的關鍵變化或特殊性的差別;力求用地理術語,准確、全面反映要素的特徵。切忌為簡捷,而壓縮文字,而使要素的闡述過於膚淺,甚至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現象。
2、擴展表格數據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於有些表格數據,不同欄位所提供的地理要素,即比較項目,他們本身並不是孤立的,除了能向我們展示要素本身上的特徵(如大小、高低等程度),而且還可以通過他們間的某種關系向我們揭示出更深層次的信息,為更好分析相關問題開辟了思維空間。題水資源開采深刻理解每個比較項目要素的含義,是挖掘表格數據深層的關系基礎,尋找出更多有用解題信息的能力,是現在高考中考察的重要方面。
3、挖掘表格背後隱性數據, 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說前面的分析,是我們立足表格提供的數據本身在分析問題,那麼把表格背後隱性的相關背景數據,納入整體表格數據的分析過程,更是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顯然在這一過程中,熟記各大洲、各大洋、重點國家的面積、人口,重要地理要素如世界著名河流的長度、流量等這些基本數據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高考中的圖像試題逐漸向多樣化、綜合化變化發展,出現了樣式新穎,多種圖像結合,注重考查能力的復雜圖像。但只要我們掌握了常見圖像試題判斷的基本方法並靈活運用,就能應對各種變化,做到有備而戰,戰無不勝。
(七)、光照、晨昏線圖
1、晝夜更替:由於地球是不透明且不發光的球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晝夜現象;晝夜交替則是加上地球自轉的影響而形成的。
2、晝夜半球:被太陽照射的半球為晝半球,太陽照不到的半球為夜半球。處於晝夜半球交界處的帶狀區域為晨昏線。其中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夜半球變為晝半球的為晨線;由晝半球變為夜半球的為昏線。圖中的晨昏線為晨線。
(八)、地理空間演變圖
⑨ 手抄報,急急急,立即要拿,不然趕不及了!!~
永遠感恩
當你有一天發現自己變得刻薄、挑剔,不斷埋怨別人對你不夠友善,多半是自己的緣故。不錯,這個世界是為你而運轉的。你的每一天每一夜,你的所有行蹤和你的言談說笑,都很重要,至少可以說,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就是聚光燈追隨的焦點。少了你,這出戲就是另外一種演出。但是無情的現實是,你生活的星球同樣被別人所擁有,你坐過的咖啡館此時有另外一些人在消遣他們的美好時光,也許你不習慣於人走茶涼的那種世俗游戲規則,但就是這樣。當你沐浴著陽光去晨練,千千萬萬的人們在別樣地方晨練,甚至當你有朝一日感冒纏身、四肢乏力不得不卧床休養時,人們照樣晨練。最令人垂頭喪氣又歡欣鼓舞的是,我們目睹很多有權有勢的人相送繼告別這個喧囂塵世,而巨大的球體毫不為之動容,依然按照自己的主意運行,把屬於其他人的白天黑夜安排得井井有條,一絲不拘。頤指氣使的國王也許很惱怒,但一旦他壽終正寢,叫他閉嘴也就得閉嘴,把那種傲慢的口吻留給另一撥人去表達,直到時光的塵土也先後漫過他們的上嘴唇。
其實,我這么傻不拉嘰的說上一段是說給自己聽的。在茫茫人海中,自己能活著一天一天地往下過,已是造物主的恩賜。試想人生有多少飛來橫禍,當你睜開眼,看著潔白的或有些斑點的牆壁,摸著柔軟的或粗糙的床單,第一件應該做的事就是感恩,因為在昨天的死亡名單上並沒有寫上自己的尊姓大名。那些自己熟悉的物品還能輕而易舉地拿起來,隨心所欲地放到伸手可及的地方,讓它們為自己服務。活著多好,有陽光,有空氣,可以和朋友聊天,發郵件,討論一個摘要的措詞,已經就挺好了。如果真有一天行將就木,我想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壓在脖子上的黃土刨掉一些,然後設法掏一個孔,讓陽光和空氣照顧到這個已被世界拋棄的靈魂。小時候曾見到過大而黑的棺材,留給我的是憋氣和被扣押的恐懼,不是嗎?一個曾經有說有笑的人就這樣進入他的天堂或者地獄,總有點令人想而生畏。因此為了能夠自由走動、暢快呼吸這一件,就有必要去感恩,去相信命運對自己已是夠仁慈的了,懷著這樣一種心情,自己就幸運了,雖然別人的陽光和空氣在眼下看起來充足一些,那不過是坐東朝西與坐西朝東的區別,其實誰多誰少還不知道呢。
感恩是可以怡養性情的,一個時刻充滿感恩之心的人,從不會覺得世界欠了自己什麼,相反是為自己無以回報這個世界的慷慨而內疚不安。他認為自己必須做好每一件事,否則就是濫用了造物主的信用。與過於隨意而獲取的暫時便利相比,遭受靈魂與良心的譴責所帶來的痛苦更能輕易抵消自身存在的意義。其實世界上根本沒有理所當然這回事,就像父母養育孩子一樣,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們的操勞是理所當然的,雖然從道義上合情合理,但是他們也有權利選擇給你一種稀里糊塗的生活。父母親在疏忽大意中偶然給了你一條小命,他們願意承擔由此造成的後果,很願意看到自己製造的生命沿續下去,然後從中感受到一些欣慰,雖然這種欣慰是以數倍於此的代價換來的,但他們仍然欣慰,這是一種境界啊,人們造了一個詞專門形容這種境界,那就是「崇高」。如果是理所當然,那他們配這個詞嗎?原來自己以為理所當然的其實並非理所當然,在電腦屏幕前猶豫著干什麼,快去感恩吧。
稍後一會去也是可以的,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感悟而不是憚於道德的譴責。正如我在開頭提到的情形,也許你有一天甚至就是此刻變得憤世嫉俗,對周圍的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裡而耿耿於懷,你要警惕這樣一種情緒,它是不快樂、不幸福的前兆,因為你覺得自己缺少的東西太多了。也許這個世界對你是不夠友好甚至談不上公平,人家放假了你還在公司加班,人家放學回家了老師還給你留下一道棘手的證明題,人家結婚了你卻無人問津或問人無津,郁悶著吧?但是看看身邊燦爛的陽光,向你微笑咧;可愛的小鳥,向你唱歌咧……人生種種樂趣還在,關心著你的人依然在朋友面前打聽你的消息,那一對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來的老婆婆老公公還在盼望你的問候,兒時的夥伴還可以把你的綽號脫口叫出來,這些都是你自己一點一點積攢起來的財富啊。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啊,人生的跡遇本來就是不同的,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得志,有人終生與孤獨為伍,有人卻是梅開何至二度?命運可能是生成的,也可能是造成的,這些都可以不管它,重要的是我們接受現實,然後再謀求其他辦法改造這現實。豁達一點,超脫一點,人生來平等,其實結局也是平等的,長生不老的葯遲至今日還未研究出來,得意的人與不得意的人目前還大體可以殊途同歸,你為什麼還不開心呢?感恩,必須感恩。
感恩是不抱怨,永遠感恩的人永遠不抱怨,他一輩子生活在陽光下,即使在黑暗中也可以從容穿越這黑暗。
回答者:冰凌27 - 試用期 一級 10-29 15:49
我偶然在報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說湖南兩姊妹在小時侯一次落水,被一個好心人救起,那人沒有留下姓名就走了。兩姊妹和他們的父母覺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卻連一聲感謝的話都沒有對人家說,就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個恩人。他們整整找了20年,兩姊妹的父親去世了,她們和母親接著千方百計地尋找,終於找到了這位恩人,為的就是感恩。兩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恩的時候,過路的人們都禁不住落下了眼淚。這事讓我很難忘懷,兩姊妹漫長20年的行為告訴我,到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對有恩於你的人表示感恩。而感恩的那一瞬間,世界變得是那麼的溫馨美好。
這件事讓我回想起普通農民金有樹,奮不顧身跳進冰冷的水中,救出失事客車中被淹的19位乘客,染病在身。而後金有樹向開縣縣長求助,求助信如泥牛入海。10天候終因無錢治療的金有樹辭世。眾多媒體把金有樹之死視為一件重大的社會丑聞。然而,亮哥還注意到這則丑聞的另外一個細節:金有樹下葬的那一天,場面冷漠,簡單潦草,被救的19名遇險乘客,竟沒有一人到場送葬。
我覺得受惠者不忘恩,做人總是該將恩戴德的。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的大智慧。感恩是一種基本道德,是做人的一種修養,大夥是不是有這樣的同感:平時心存感恩,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和不幸。好了。。。。。
一顆感恩的心
過年的時候,接到很多祝賀信息。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所謂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愛人,一幫信賴的朋友。當你收到此信息,一切隨之擁有。新年快樂。」
收到這條信息,是快到新年倒計時的時候,心裡突然有一絲感動。這段時間收到各種各樣祝福的信息,有圖案的,有祈福的,但這條信息卻從許多祈福中躍然而出。
雖然知道,幸福是很難有具體的標准,每個人所追求的幸福都不同。而令我最感動的是,這條信息居然把「一顆感恩的心」放在第一位。想想也是,如果你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對你所遇到的一切都抱著感激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會使你消除怨氣。早上起來的時候,你看到窗外的陽光,你會感恩;吃一塊麵包,你會感恩;接到朋友的電話,你會感恩;在樹上看到一隻鳥在唱歌,你會感恩;看到貓咪睡在你的床頭,你會感恩;然後你的一天乃至你的一生,就在這感恩的心情中度過,那你還有什麼不幸福的呢?
如此說來,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排列在後面的那些條件,應該說都是可以替換的。比如說,一個健康的身體,如果沒有感恩的心作為前提,大把的人有健康的身體,但我看他們並不引以為快樂。「一份稱心的工作」,這個也有點難度。在我見到的許多人中,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稱心的真是很少。能把乏味的工作變成自己的所愛這就需要第一個前提,就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心情驅動下,你會感到每一份工作都是上天對你的恩賜。
因此,我突然明白了這則簡訊感動我的是什麼。就是「感恩」這兩個字。
從前看過某個作家寫過的一篇短文,就是關於「感恩」這個話題的。他寫到的感恩是說要對別人的幫助,哪怕是一點一滴,都抱感恩之心。他好像還說到,有沒有感恩之情是衡量一個人高不高貴的標准。這點我真是十分贊同他的觀點。確實有一些人不懂得「感恩」二字,不論是對於別人的幫助,還是對他自己每天要面對的生活。對這些人來說,幸福確實是太遙遠了。
以感恩的心面對生活
最近以來,《感恩的心》這首歌彷彿就在我的耳邊回盪,震撼著我的內心。
又一年要過去了。過去每到年終歲尾,大家都要忙著寄賀卡,現在科技發達,用手機發送簡訊也行。收到的有親朋好友,也有商業上的合作夥伴;有經常見面的,也有很長時間連個電話也沒打的;無論交往深度如何,哪怕是一面之緣,都會讓我們從記憶的深處拾起。而所有的這些,都是要獻上我們的祝福和感謝。也不知道誰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愛人,一幫信賴的朋友。」人之初,性本善。多年來的學習和工作壓力,使我們原本擁有的所謂的「善」,已經被一層一層的習慣和世故壓在了靈魂的最深處,我們好像遺忘,可是又會常常想起。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
多年以來,參加過很多會議,接聽過很多電話,大家在發表講話後要說的兩個字是「謝謝」,對方在掛斷電話時常說的兩個字也是「謝謝」。實際上,多年以來,我們也常常會說「謝謝」,也曾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很多很多關於感激的話,但是現在回想起來,能夠留在記憶深處的卻是很少。原因在於我們把別人的友善當成理所當然,我們已經習慣甚至麻木、冷漠。於是,我們不但聽見周圍有人而且包括我們自己也開始抱怨、指責、牢騷滿腹;也總會常常因為別人的一點點小小失誤而心有芥蒂。我們自以為看清了世間一切的真相,宛若一個智者。實際上,我們已經迷失了我們自己。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的一生得到過太多的人幫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
首先要感謝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給予我生命,一點點把我撫養長大,無論我身在何方,父母都是牽掛無比。高興的時候,父母會給我忠告;失意孤寂的時候,父母會給我以鼓勵,有時甚至就是默默地聽我傾訴,卻讓我無限溫暖。
現在父母都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好,沒有特別的情況,我都會在周末帶著妻女去看看他們。現在母親在周日會起的很早,不管我們子女是否回去,都會為我們先准備好午飯,然後與父親一起盼望我們的到來。直到今天,我都特別愛吃我母親做的飯。下午離開的時候,車緩緩地駛去,透過後視鏡,我一定會看到母親蒼老的身軀佇立在風中,讓我視線模糊。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永遠不會孤獨。
如今,已經過了不惑之年。過了今年,我來錦聯工作也有七年的時間。七年對人生來說是一個挺特別的數字,我知道好多人差不多在一個企業干三年就要換一個地方,而我卻能呆上七年!俗話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不認為我是千里馬,但是企業老總給了我機會,給我展現自己的事業平台,卻是我特別要感謝的。一般人認為我們是打工的,殊不知老闆才是企業最大的打工頭,論金錢已是衣食豐厚的老闆要給員工打工,要給社會打工,而且習慣的力量和對事業的追求使他無法停止!
我始終認為個人要發展,要成長,是需要被別人發現的。個人的一切努力
需要被別人認同的。我曾經對我原來的一位老領導說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已經不是他的下屬,而且是在他失意的時候。因為在做他的下屬的時候,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現在的時代更不是個人英雄的時代,成功需要團隊的努力。因此,要感謝的人也很多。我感謝錦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當恪盡職守,努力工作。我感謝同事,企業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奮斗,特別是大量繁雜的具體工作是大家做的。我感謝社會各界的朋友,沒有大家的鼎力相助,個人是那麼地渺小。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當我們用感恩的心服務於自己的企業和老闆,用盡職盡責、寬容大度、勤勉工作證明一切,就會忘掉不愉快,積極主動地面對現實,這時我們也會變得富裕,我們會發現悄然之間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感恩實質上是一種健康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我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也是一個非常重情的人,因此我深深懂得,一個人如果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逐漸地寬容大度,對小事不會斤斤計較。
有人提出宗教與企業文化有三個共同點:第一就是感恩。我們要感謝老闆,感謝客戶,感謝員工,感謝社會,感謝一切,我們的心也會變得爽朗起來。天空是藍的,空氣是新鮮的,世界是美好的。第二是欣賞。當人與人之間相互欣賞,合作共事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第三是虔誠。當我們深懷虔誠的心,有了目標就不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論。成功本來就是夢想中的,一起去做,相信我們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手語
前奏音樂響起: 手牽手, 身體左右輕擺動.
我來自偶然: 右手手心向上, 於腰前由左往右平伸, 再換左手, 由右往左平伸.
像一顆 : 右手食指比1, 由左往右平伸.
塵土 : 雙手手指捏起, 從兩眼前往兩旁分開, 手指要上下捏合再輕開.
有誰看出 : 左手食指和拇指圈圓比3, 到左眼前; 再換右手同前.
我的脆弱 : 右手掌由下放到左肩, 再換左手; 兩手交叉於胸前.
我來自何方: 同我來自偶然
我情歸 : 兩手由腰右到左下而上劃一個圓.
何處 : 兩手手心向上, 於腰前往左右分開.
誰在 : 兩手手心向上, 於兩耳旁上提一下.
下一刻 : 右手食指比1, 由右往左下指.
呼喚我: 兩手分放於嘴旁, 身體往右上做呼喊狀, 再往左呼喊.
天地雖寬,: 右手食指比1, 往上指, 再往下指;
這條路卻難走: 兩手心相向, 由腰前往前伸; 再右手比2, 手指由左往右走.
我看遍這人間: 同有誰看出.
坎坷: 左手握拳, 往右肩槌兩下.
辛苦: 右手握拳, 往左肩槌兩下.
我還有: 兩手交叉於胸前.
多少愛: 左手握拳, 右手在上轉圓.
我還有: 兩手交叉於胸前.
多少淚: 兩手手心向臉, 由臉前往下抖下.
要蒼天知道, 我不能: 兩手交叉於胸前, 再右手食指比1, 往上指.
輸: 兩手交叉於頭上, 左右輕擺動.
感恩的心: 兩手圈成心形於左胸前.
感謝有你: 同我來自偶然
伴我: 兩手交叉於胸前.
一生: 右手食指比1, 由左往右平伸.
讓我有勇氣: 雙手握拳彎曲在兩旁, 要比頭高些.
做我自己: 雙手握拳拇指直立, 比向肩前.
感恩的心: 兩手圈成心形於左胸前.
感謝命運: 同我來自偶然
花開花落: 左手指張開, 由腰旁抖上伸直, 貼耳.
我一樣: 右手指張開, 由腰旁抖上伸直, 貼耳.
會珍惜: 雙手手指張開, 往下劃圓, 成蘭花指交叉至胸前.
間 奏: 1. 右手握拳上舉, 貼耳後張開手指, 再往右劃下至身旁
2. 左手握拳上舉, 貼耳後張開手指, 再往左劃下至身旁
尾 奏: 左腳先往前走三步, 再左腳往右轉向後面, 背向舞台.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右手往上伸直貼耳, 張開手指, 再往右慢慢劃下至身旁.
回答者:番薯妹 - 魔法學徒 一級 11-5 21:00
大家去看看吧!
參考資料:http://www.lxbhxx.qde.net/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640
⑩ 請教攝影
數碼相機初級攝影技巧
隨著數碼的不斷普及,數碼相機(DC)已不再是罕有的物體。而數字化的今天,對人們在原來的拍攝技藝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初級用戶反映:數碼相機拍攝出來的圖片暗淡,欠缺活力、噪點多、景深淺(特別在微距模式下)、偏色等。但攝影本來就是心靈與光線溝通的橋梁,要掌握傳統拍攝技藝並非易事。下面就讓筆者為大家簡述一下數碼相機在拍攝中必需注意的問題,同時也講述一些拍攝前後的事項。
1、 瀏覽說明書
很多用戶都不喜歡厚而繁瑣的產品說明書,一般買數碼相機購回後都喜歡自行摸索。當然,在摸索過程中會出現一些驚喜,但這會花費的不少時間,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時間系統了解你手中的產品的特性;如果看過說明說後再操作的話還可以避免一些錯誤操作。因此在初接觸新品時,應簡要先瀏覽一回廠家為大家用心匯編的說明書,熟悉一下數碼相機的基本菜單與功能。以後再有所不明時也可以翻一翻它,會有所收獲的。
2、 合理選用圖像格式
我們都很清楚,數碼照片的質量與象素(解析度)有關,象素越高圖像質量就會越好。而經實際情況的推算,200 萬象素的數碼相機大約與 1200 dpi 的掃描儀擁有同等的數字影像擷取能力,而 600 萬象素的數碼相機則可視為與 2400 dpi 的掃瞄器同級。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台掃描儀進行相片數字化,那麼數碼相機只要 200 萬 ~ 300 萬象素就可輕易地勝過 35 mm 相機了。不過,如果輸出 4"x6",約 A6 大小,使用 200-300 萬象素足可滿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於電腦72 dpi的顯示器,要求就更低了,解析度為1024X768,才約為80萬象素,任何一台二百萬級別的DC都可以游刃有餘。因為數碼相機儲存空間有限,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合理選用解析度,如:只用於PC的,對於本人的SONY DSC-S75一般使用1280X960;如應用於印刷,一般採用1600X1200;拍生活照時當然用2048X1536。在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壓縮標准也採用STANDARD,這可比FINE的壓縮標准存多一半的圖片呢!
3、 構圖與思考
對於攝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戶來說,都清楚明白准確構圖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攝特寫,一般應把主體放在畫面的1/3處,同時盡量避開雜亂的背景,從特別的視角來拍攝,盡量捕捉物體的細節與個性,利用一些斜線或曲線的背景構圖會讓整體畫面看上去更為生動。
另外,我們要善於運用二維的眼光觀察。因為攝影只有二維空間,它通過透視關系(即光和影的造型效果為參照物)來表現空間感,不同於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三維人眼。不過,現時的數碼相機絕大部份都有直觀LCD取景屏,而且其視野率均在90%以上,有些接近100%,如S75就達99%。可以直截了當地觀察到空間感和距離感是否足夠,可做出及時的調整。不過一般的數碼相機LCD的解析度都比較低,清晰度一般不能令人滿意,但筆都對S75還是挺滿意的。可也不能迷信於它,因為在實際上使用中發現:在LCD中顯示曝光輕微過度,在電腦的顯示器中顯示曝光量度剛好。這也是有部份用戶總是拍出暗淡圖片之因。 而且LCD耗電量也一直讓"色友"們頭痛,因此有不少"色友"在拍攝中還是習慣於使用光學取景器,就考慮到光學取景器的視野率只有80%-90%,而在拍攝近特寫還要記得它可是旁軸的呀!當然,想拍出壯觀的畫面還得閉上一隻眼睛,用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搭一個"鏡框",把眼前的景象想像成一幅印在書里或掛在牆上的畫……
總之,相機是拍攝的結束,之前的過程才是關鍵。
4、 不要迷信DC的自動模式
首先,和傳統相機另一個最大的差別是DC有一個白平衡。這有點類似於傳統攝影中的色溫,也正是由於初學者沒有重視這白平衡,所以才會生產偏色。DC一般都提供有自動、室內、室外、手動四種模式,初學者都信賴AUTO,可往往拍出的圖片偏了某一顏色,只要我們細心注意LCD取景窗是可以看出的。當我們剛拍攝到某一實物,該實物一般偏重某一顏色,假如藍色,這時DC的白平衡會自動偏向於藍色,再拍攝其它實物時自然也是會偏色的了。這點雖然在LCD中會體現出來,但初學者一般都沒發覺。同時,有些模式也不盡完善,如:SONY的DC在室內模式下都有"藍色綜合症"現狀,因此我們還是盡可能使用手動白平衡為好。而且,還要密切留意LCD的色彩變化,一發現該白色的不是白色,就得重新對白色的實物取光修正白平衡。另外,有些數碼相機也具備了自動包圍式白平衡的功能,以便記錄准確的色彩信息。
其次,光圈、快門的控制。建議若有手動的也應使用手動模式,因為自動模式下通常拍出來的圖片暗淡,特別是窗內,噪點也多。因為在室內拍攝時,DC一般會自動提升ISO值,如:SONY DSC-F505V在室內一般達282左右,而感光度與影像質量成反比關系,即選用的等效感光度越高,影像質量越差。這和傳統感光材料的特性類似,只是在數碼相機上這種特性表現更為明顯。因為傳統攝影中,我們通過選擇不同的感光度膠卷或者通過"提速增感"來改變拍攝時的感光度,但是數碼相機就不能這樣做,它只能通過提高CCD的靈敏度以及電路的增益來提高CCD的反應速度,即犧牲濾波性能和解析度指標為代價,這樣做就會產生一個信號雜訊的問題,並最終在畫面上留下痕跡,這一點和傳統的高感度膠卷的粗顆粒十分類似。所以在用數碼相機拍攝時,若想獲得好的成像質量應盡可能地選擇低的等效感光度,或直接固定在最小值。
再次,DC都有微距模式,而且數碼相機的廣角一般較大,達F2.0左右。在自動模式下,相機的程序也傾向於使用較大的光圈以縮短快門時間,防止震動。但攝影常識告訴我們,照相機鏡頭的收縮一般從最大光圈收縮兩級左右拍攝的照片效果最好。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如:SONY DSC-S75在拍一些手機按鍵時,只有中間部份清晰細膩,周邊的都帶輕微的模糊。因此,我們最好使用光圈先決或全手動模式,使用較小的光圈以擴大景深。如果相機沒有光圈優先功能,可以試著盡量提高環境亮度,讓相機自動選擇較小的光圈或者使用閃光燈,圖像質量也能有所改善。
5、正確用光、與光線對話
光是攝影的靈魂。因此我們要留心光線的變化,不僅是光的強度,還有光的方向,用心與光線對話。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紅色,象徵著浪漫;陰暗的天空呈現出灰色的冷色調,象徵著憂郁;樹蔭中撤下一束陽光,透射出歡樂、愉悅的情緒……。
分辨光的強度
硬調光通常是由單一光源發出的,比如:太陽、聚光燈、閃光燈或單只燈泡。在這種照明下,被攝體反差較大,細節和質地被突出。你可以運用這種光線獲得紀實效果。
與此相反,漫射光線產生的光質較軟。室內間接的照明,戶外的樹陰和陰天時都屬於這種情況。在這種光線條件下拍攝肖像和靜謐的戶外風景都是再理想不過的了。
講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攝體的質感會相應地被強化或削弱,被攝體的形狀就會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調是愉快的還是憂郁的,也會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從相機上方或後方(通常稱之為正面光)投射過來的光線會降低被攝體的層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於營造高光和陰影。較好的選擇是讓光源偏於一側,同被攝體成大約45°角的側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現被攝體的形狀和細節。
當光線從被攝體身後射來,正對著相機時就會產生逆光。拍攝對象在逆光中顯得富於戲劇性。在拍攝肖像時,逆光在人物的頭發邊際產生漂亮的輪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產生剪影的效果。
數碼相機攝影技巧
在傳統攝影中,一個不容忽視的也不容易掌握的色溫問題,在數碼相機中已不復存在,因為數碼相機可以通過白平衡來調整解決,而無需考慮光源色溫與底片的關系了。這又是數碼相機的一大優點。
而數碼相機比起傳統感光材料,尤其是新的染料型感光材料,數碼相機在曝光寬容度指標上並無優勢,所以拍攝時的准確曝光仍是數碼相機獲得良好影像質量的基本原則。在實際使用中,我們發現數碼相機對光線的要求更高,在室內拍攝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在室內拍攝時若不可外另照明時,就應盡量使用閃光燈。
6、 幾個誤區
習慣使用UV濾鏡
對於傳統的攝影師,UV鏡是必備之一。但由於DC光靈敏度區間向長光波端偏移,就是說對紅光及紅外光敏感而對藍紫光(尤其是紫外光)並不敏感。所以在數碼相機上加用UV鏡將得不到所期望的有利效果,而光學性能不好的UV鏡還會對成像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就,UV就不必了。
三腳架已是昨日黃花
別以為除了專業的攝影師或那些狂熱的攝影愛好者,三腳架對於數碼相機沒有武之地。因為要拍攝清晰的圖像,拍照時必須絕對握穩照相機,即使最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模糊不清的圖像,而且對於這種結果我們往往束手無策,無法通過後期製作來消除這種影響。
當然,用普通膠卷相機也存在這個問題,但是由於數碼相機的光靈敏度低,並需要一系列的電路處理、存在快門延時的毛病,如:S75的快門延時近0.1S,比用快速膠卷的膠卷相機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在光線較弱時,更是如此。為了穩住相機,拍攝時應盡量夾緊胳膊肘,並應放置到人的最穩定部位--額頭上,並輕輕地按下快門。但最好的辦法是將相機裝在一個三腳架上,或者將它放在一張桌子、櫃台或其它不會移動的物體上。特別是在拍攝特寫或微距攝影時,使用三腳架會得到更好的拍攝效果。
漠視後期處理
用數碼相機拍攝的數字圖像,只有極少數看上去是完美的,事實上,用普通的膠卷相機拍攝也是如此。 當然,數字圖像的優勢就在於可以進行後期加工,但有人會認為這已失去"保真"的真實含義了。其實它仍是在攝影創作的基礎上,經創意構思,運用各種數碼技術手段,將攝影素材優化或組合,從而化平淡為神奇的重新創作的藝術作品。
只要適當利用圖像編輯工具,諸如:PHOTOSHOP等等,你就可以讓那些並不出眾的照片變得頗具水準。你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圖像加亮、校正色彩均衡,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蓋住一些小的缺陷(比如反射光造成的熱點),甚至將幾張照片或圖像進行合成(見圖)。能夠進行照片編輯是用數碼相機拍攝的主要優點之一。
7、知識在運用中體現價值--運用在於實踐
不一定是"工多藝熟",但要想"藝熟"就必需要"工多",數字攝影也不例外。所以,盡可能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多拍一些照片。拍攝時,注意記錄拍攝時所用的相機設置和光線條件,然後研究結果,看看哪種條件下哪種設置最佳。專業攝影師在拍照時對同一圖像總要拍攝好幾次,每次改變一下拍攝角度或曝光時間等設置,我們也應該這么做。大多數的數碼相機都有LCD顯示屏,你可以利用它輕松地觀察並刪除你不喜歡的圖像,所以不必擔心會因"濫拍"而造成存儲量不足,盡管放心地去拍攝多種曝光的圖像吧,這樣,最終至少會有一張好照片。
附:
http://www.xiling.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978
http://dcdv.zol.com.cn/2005/0609/176707.shtml
http://dcdv.zol.com.cn/2005/0613/1775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