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倉頡廟的介紹
倉頡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史官鄉,是為了紀念文字始祖倉頡所建。倉頡廟北屏黃龍山,南臨洛河水,佔地17畝,創建年代不詳,據《倉頡廟碑》記載,漢延熹五年(162年)已頗具規模,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白水倉頡廟是中國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同類遺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唯一兼有紅色文化的單位,西北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就位於倉頡廟內。
⑵ 倉頡造字是怎麼造的
【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顯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倉頡造字歷史考證】
1)先秦傳說造字者為倉頡,《旬子·解蔽》記載:「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呂氏春秋》記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是古代整理文字的一個代表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史學家徐旭認為,文字的出現,應與倉頡有關。那時制定歷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於斯,葬於斯」,故造書台北有倉頡陵墓。他所處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6世紀。據此推測,四、五千年前,我國的文字就比較成熟了。
2)到了現代,有人在承認倉頡的同時又擴大了造字者的隊伍。比如魯迅先生,他認為「......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是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了,史官一採集,就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來由,恐怕逃不出這例子。」《魯迅.門外文談》。也就是說,漢字當然不可能是倉頡一個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由許許多多的像倉頡這樣的人慢慢豐富起來的,倉頡只不過在這些人當中比較重要、起的作用比較大而已。我們所重視的不是到底是不是倉頡造的漢字,而是造字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漢字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歷史走進了由文字記載的時代,是歷史長河中的一件大事,對後世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
【告別「結繩記事」的年代】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劃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劃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說。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說,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於史前傳說人物的結果。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
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⑶ 倉頡陵有幾個
倉頡陵有一個。
倉頡陵在河南省濮陽市梁村鄉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
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史皇氏,今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西十八公里吳村人。
(3)倉吉廟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倉頡陵是豫北地區著名的名勝古跡,是華夏子孫敬仰的造字聖人倉頡的陵地。倉頡陵已引起海內外學者的極大關注。原來陵前有翁仲、石獅,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
倉頡陵與倉頡廟在郡志邑乘中均有記載。雖然是後人構築的紀念物和紀念地,但始建年代不詳,據庫存內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
建國後保存的庫存系明清兩代重建,佔地七十多畝,座殿內有寇準題的盤古斯文地,開夭聖人家楹聯。
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像。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群雄偉壯觀,可惜在文革中被破壞殆盡,倖存石刻近三十件為復原時的依據。
⑷ 倉頡的故鄉在哪裡
倉頡的故鄉在陝西白水縣史官鄉陽武村。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稱史皇氏。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倉頡有作為黃帝史官以及部落首領的身份。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其聖誕日為農歷三月二十八日。
《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曾經於洛汭之水發現洛書。
倉頡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據史書記載,倉頡面長四目,天生睿德,常觀奎星圓曲之勢,察鳥獸蹄遠之跡,依其類像之形首創文字,革除當時結繩記事之陋,開創文明之基,被尊奉為「文祖倉頡」。
3. 陝西白水倉頡廟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廟東一里多為武庄村,相傳倉頡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過;廟南一里余為史官村,是後人為紀念倉頡,以其官職為村名;廟西北方向約五里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縣衙所在地;廟西南方向約二十公里有陽武村,是倉頡的出生地。
4. 參考資料:網路 詞條 《倉頡(黃帝時期造字史官)》
http://ke..com/link?url=-fFm1fkKLbimbxGc0BiMgNqpMf-zOncZWgkIg_ofdw6WZPhckvacXMYEBBvw87t7JYi
⑸ 倉頡陵的主要景點
倉頡陵原有陵門,地叫朝天門(見「朝天門」),硬山式磚木結構,檐下有匾額,書「史皇林」三字。如今陵門已無,不知圮於何年。陵前舊有石牌坊、石獅、石人等雕刻,為明朝隆慶年間南樂知縣劉弼寬所建,可惜毀於「文革」時期。20世紀90年代進行了恢復。一對漢白玉石望柱,盤龍纏繞,氣勢不凡,十分精美壯觀。望柱北有一對高六餘尺的石獅,蹲坐在漢白玉石牌坊前方。石牌坊四柱三楹,沖天柱上四隻朝天吼,昂首端坐。坊座為束腰仰俯蓮須彌座形狀,抱鼓石上雕刻著十二生肖。牌坊正中書:「字聖坊」三字,為中共南樂縣委書記張學義所書。兩廂書:「天雨粟」、「鬼夜吟」六字,為南樂縣長聶兆鵬題書。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人民共習之。這一天,天上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在此時,人們在夜裡聽到魔鬼的哭泣呻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這便是「天雨粟鬼夜吟」的來歷。
後人對「天雨粟,鬼夜吟」是這樣解釋的:倉頡造字,加快和促進了人類的文明,人們渴求知識,競相讀習倉頡創造的文字。天帝擔心百姓只顧習字,忘記了種田。因為春天即將過去,誤了農時,田園將會荒蕪,所以就下了一場穀子雨,提醒和警示人們別忘了農時。人們掌握了文字,開始聰明起來,一些平時愚弄百姓的壞人、魔鬼,感到驚恐不安,便在黑夜裡跑到野外哭泣吟訴。這些解釋是不是符合古人的原意?不少書籍都順從此說,大約有據不妄,不無道理吧。 字聖坊北有一對高大的石鴞(xiào)。鴞,本為一種兇猛的飛鳥,即後人說的貓頭鷹之類的怪鳥。它的本意是一種吉祥物,與現今人們的理解迥異。
再往前有一對翁仲,屬明代隆慶年間刻石。一老一少,東西對面站立。雕 刻線條流暢,細膩自然。
人們說,倉頡陵前的石刻中原來還有石龍一對。全陵的石刻為天上飛禽鴞鳥,地上猛獸雄獅,水中王者蛟龍。三者渾然一體,氣勢恢宏。 恢復後的倉頡陵前有三通石碑一字排開,正中為國務委員陳俊生題寫的巨碑,獸蚨龍首,寶相團花點綴兩側,十分精美。碑正面書「倉頡陵」三個大字,字體遒勁有力。
碑陰為聶兆鵬撰寫的碑文,記載修復倉陵始末 倉頡陵為圓錐形,有磚牆圍繞,設計別具匠心。陵墓圍牆周長36.5米,象徵一年365天之數。圍牆由磚垛界開,分12節,含意為一年12個月。每節長3米、3.1米或2.8米,其意每個月的天不等。
陵墓邊沿較為平整,是遊客步行踩踏而成。地方有一習俗,人們拜謁倉陵,必登上陵墓繞三周,說是可保不腰酸腿疼,身體隸健。當然,這僅是人們的良好意向,是人們崇拜字聖倉頡的表示。
陵上青草蔥郁,人們稱為兒女草。當地有「薅個草兒,生個小兒;刨個根兒,生個妮兒」的傳說。誰家想生男生女,到倉陵取草,用紅繩系牢,放入懷中,取一名字,一路呼喚至家,把草或根壓人床上被褥之下,保你日後生下如意兒女。
習俗如此,靈驗與否,沒人考究。 倉頡陵後原有一高台,三丈有餘,傳為倉頡造書台。台上有古亭,名「倉亭」,亦名「六書亭」。因傳說象形、會意、形聲、指事、假借、轉注等六種漢字造字法是倉頡的發明。當然,倉頡的造字,主要是象形,間有會意、指事字而已。六書之說是東漢學者許慎在編著中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時總結出來的。
如今,造書台已因平整土地夷為田疇。書台不存,亭將焉附。人們為聖人著急,誰料1994年曾建六角兩層木結構仿古亭一座,於1995年正月二十八為大風摧毀。 倉頡廟頭門名「朝天門」,原為硬山三間,後改
建拱券三間三門。朝天門外有石華表一對,威武的石獅蹲卧兩側。大門正中石匾額書:「史皇聖廟」。為清康熙年問南樂知縣方元啟題書。兩側書「文宗」、「字祖」四字,為康熙年間曲阜貢生孔尚義所題。孔尚義名氣不大,只是南樂縣丞,可他的哥哥卻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名劇《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該劇以明末清初侯朝宗與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寫了在社會大變革時期不同人物的不同立場。 朝天門里有兩通大方碑,高大挺拔,皆為明朝天啟年間立石,東側方碑刻「三教之祖」,西側刻「萬聖之宗」。八個字皆近二尺見方。方碑是奉了聖旨而立的。當時朝廷有吏、戶、禮、兵、刑、工六大部,三部尚書參與了立方碑,即吏都尚書崔景榮,工部尚書李從心和刑部尚書李養正。參加立碑的還有內閣大學士(宰相)魏廣微,監察御史梁天奇以及大名府知府並府屬各縣縣令等百餘名官員,舉動可謂大矣。立碑的主持人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葉青天」葉廷秀,更增加了遊人對方碑的肅然起敬和對倉廟的崇敬之情。
方碑上記載著兩個有趣的故事:
明朝天啟年間,朝廷要員大學士魏廣微、吏部尚書崔景榮、刑部尚書李養正、工部尚書李從心和監察御史梁天奇等人奉旨在此建倉夫子神廟,竣工時立大方碑兩通以記其盛。大名府各級官員忙不可支,紛紛參與其事,並公推南樂知縣葉廷秀(今范縣人)主持操辦。南樂民貧,無力支付巨額資金,葉廷秀請示知府向胤賢。知府號召大名府各縣捐資,並首先帶頭許諾捐銀十兩,其下司刑孔化也帶頭報名。各縣知縣見知府帶頭,也都慷慨許諾,各捐銀五兩。葉廷秀耿直信義,見錢有了著落,即迅速辦成了此事。方碑立畢,葉廷秀向各位收銀時,不料知府、司刑等人卻賴賬,分文不出。其他各縣也想效法上司,不願出銀,但礙於葉廷秀的面子,只好硬著頭皮拿了一兩銀子,算是交了差。葉廷秀素來不仰合上司,就發了話:「你們讓我作一時難,我讓你們丟幾輩子人。」於是,他便命人在大名知府向胤賢、司刑孔化名下刻有「捐銀拾兩」四字之後加了「未給」兩個字。在其他各縣知縣名下的「捐銀五兩」之後加了「止給一兩」等字。大名府各位官吏自知理屈,敢怒不敢言。於是,兩方石碑成了幾位言而無
信的封建官吏們的恥辱柱。本想流芳於後世,卻遺臭數百年。至今,「三教之祖」方碑上字跡仍然清晰可辨。據此,也可窺知封建社會不少官吏偽君子的本來面目,同時也可從一個側面了解號稱「葉青天」的葉廷秀的為人。
「萬聖之宗」方碑左側記載。明英宗時。皇帝感夢,下旨求訪倉夫子的陵廟。南樂知縣張清不敬倉頡,隱匿不報。但又怕聖上怪罪下來,便草草建廟三間,以少牢(羊、豬)祭祀,違背了應以太牢(牛、羊、豬)祭祀的定製。不久張清舉家回鄉祭祖,在河中翻船,全家淹死。碑文說「闔家葬江魚腹中,豈非聖祖(倉頡)震怒而肆之罰也。」此說雖然未免有些牽強,但是,可以想見當時人們對字聖倉夫子的崇敬之情。 萬古一人殿 萬古一人殿也稱正殿,俗呼為大殿,因殿前檐下有「萬古一人」巨大牌匾而得名。
正殿為明代建築,由拜殿和正殿前後銜接組合,拜殿卷棚頂式,三間,明朝崇禎四年八月修建。拜殿前檐的兩根方石柱擎托,石柱雕刻十分精美,堪稱明雕佳品。柱上有一副對聯:上聯為「百王景仰治代結繩扶宇宙」,下聯為「萬聖崇尊文成書契整乾坤」。上下聯均為陽刻,字體秀美。上聯右上方陰刻一行楷字
「巡按直隸監察御史汝南傅振商題」。
正殿為廡殿頂,四阿單檐,飛角凌空,古樸壯觀,為明天啟七年建築。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殿內八根粗難合抱的木柱安立在覆盆式石柱礎上,支撐著四阿屋頂。木柱上大都有楹聯,迎門一副為明代名士王九如題書:
上聯:靈龜負書泄天地造化之秘功垂萬世
下聯:雨粟治字開聖賢道德之傳文字一人
兩廂亦有木刻楹聯,為明朝葉廷秀題書:
上聯:秉睿德而作書天地山川辟圖畫
下聯:察靈文以造字帝王師相啟淵源
正殿內正中為神龕,倉頡金身塑象端坐其中。倉頡四目靈光,方面長須,冠冕垂旒,儼然帝王一般。神龕兩側有兩副楹聯。外側是葉廷秀題書:上聯:一時鳥羽開跡遠;下聯:千古帝功崇報隆。內側一幅是著名歷史人物宋朝名相寇準所題日月聯,日聯為:「盤古斯文地」,月聯為「開天聖人家」。
堂堂歷史名人寇準,何事何時在南樂倉頡廟題字留名?這事兒與澶淵之盟有關。「澶淵之盟」和約簽定後,宋真宗大喜,作《契丹出境》詩一首,由寇準親筆書丹,名匠刻石。這就是回鑾碑。宋真宗班師回京,命寇準留下,負責大名府一帶的善後事宜。
南樂縣在北宋時期受大名府管轄。寇準入仕後,曾在大名做官,對南樂情況非常熟悉。遼兵退卻後,寇準自濮陽北上,過清豐到南樂,看到遼兵所到之處一片破敗,十分荒涼,心中不勝憤慨。九月里的一天,寇準在侍從的護衛下,渡過繁水河,來到倉頡廟。他拜謁了字聖倉頡夫子,又仔細觀看了如林的碑碣,最後祭祀倉頡陵墓。陪同寇準前往的南樂知縣告訴寇準,說字聖倉頡是南樂縣人,正月二十四日生於廟前河南岸史官村,後來死在陝西白水,歸葬桑梓(故鄉),而在白水只設了衣冠冢。寇準說:「生於斯,葬於斯,乃邑人之光。」接著,寇準又說,我在大名府任職數年,深知此地為秀傑之區,人文薈萃,賢哲遞興,代不乏人。可憐兵火連年,擾得黎民不得安寧,致使農桑凋敝,田疇荒蕪,我深感責任重大。隨後,寇準等人邁步轉回倉頡廟大殿,望著倉夫子全金塑像,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為了表達他自己不畏強遼,矢志報國的決心和對造字聖人倉頡的崇敬之情,寇準命人筆墨侍候,揮毫題下了「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十個大字,接著又在上聯頂端書一「日」字,下聯頂端書一「月」字,表示我寇準誓死保衛大宋江山的決心日月可鑒。
對聯寫成後,南樂知縣忙命人精工鐫刻,製成木質對聯,懸掛在廟內。
神龕東側有一圓首石碑,為明弘治年間兵部尚書王越所立,上有倉頡畫像,碑首陰刻「上古遺像」四個篆書大字。此倉頡畫像早於明萬曆年間和崇禎年間的歷代帝王畫像,非常珍貴。碑陰記著倉頡陵廟四至:「東至蓮花池,西至繁水縣,南至五龍口,北至黑龍潭」。四至地理位置今說不一,但大致相同。
蓮花池在廟東約兩華里處,原為繁水河灣,水涸為池。其中碧蓮叢叢,翠鳥翩翩,白鵝沉浮,紅鯉隱現。人們於池周建一道百欄,欄外楊柳依依,欄內曲橋彎彎,確是遊人頻頻樂往之處。古人所詠南樂八大景,其中的「繁水荷花」,即指此處。吳村人至今仍稱其處為河灣地。蓮花池於光緒年問被漳河沖決湮沒,今僅餘一道河灣。
繁水縣為隋朝置縣,唐初省,建昌樂,後又建又省,廢置無常。繁水縣城在廟西三里,即今邊馬鎮,有「十步兩眼井,四門三吊橋」之說。繁水縣城於唐朝時為河水淹沒,所以至今仍有「水失繁水縣」的說法。
五龍口的傳說不一。一說即字聖故里史官村(今吳村)正對倉廟的五條胡同街道,如五龍聚首,守護廟陵。一說倉頡陵廟四周有五色龍。青龍隱身廟南河水之中,黑龍藏匿廟北黑龍潭,白龍伏卧廟東蓮花池底,赤(紅)龍盤繞繁水城護城河內,只有黃龍雄居正中,駐守倉陵倉廟,為倉夫子坐騎。每逢倉頡生日(正月二十四),五龍齊聚廟南,向倉頡禮拜。當然,這些都是傳說,無從考究。按四至所述方位,似乎第一說略近情理些。五條胡同街道正處廟南,面向倉廟,街道兩側農舍,一年四季炊煙裊裊,如同五柱青香,年年煙火不斷。古人是否取意於此,理或然也。黑龍潭在廟北十餘里,今名白水潭。黑龍潭為何演變為白水潭,或者與民間傳說故事有關。相傳白水潭原名黑龍潭,為黑龍住所。自龍原居蓮花池,後蓮花池為漳水湮沒,白龍遂失居住之所,它即投靠黑龍,二龍同居黑龍潭。俗話說:「二龍不能同居」。不久,二龍發生爭執,黑龍戰敗遠遁,白龍入主其穴,遂改名白龍潭。後人因繁體龍字不易書寫,為求簡便,改龍為水,成為白水潭。當然,這只是村名由來的一個傳說,與史實或有霄壤之別。但作為一種別有興味的故事聽之,不無益處。
萬古一人大殿坐落在五尺高的月台之上,前部為祭台,周圍環繞石雕欄板,正前方有幾級台階,皆為石條鋪成。正殿為五脊、綠色琉璃瓦頂,水磨青磚牆,整體建築氣勢宏大,庄嚴華美。正殿神龕後開一門,直通藏甲樓。階前碑石林立,計有元碑一通,明萬曆元年、天啟七年、崇禎八年、康熙十年、乾隆二十五年、咸豐十年、光緒某年及民國、現代石碑二十餘通。今不少石刻散落村中,或為基石,或為牆堵,亟待收集保護。 藏甲樓谷稱後樓,為倉頡廟最高建築,三間兩層。綠琉璃瓦蓋頂,通體紅牆,坐落在一丈多高的台基之上,更顯峻峭挺拔。
與各寺廟的藏樓意義和用途大抵相近,意為收藏經卷之所,而倉廟的藏甲樓則另有含義。倉頡造字,用契刀刻在龜甲獸骨之上,後人建此樓讓字聖收藏甲骨契刻,故名藏甲樓。
樓閣正面辟門,開兩窗。二樓亦同,只是在東西兩側各洞開一窗。樓正面檐下有一木匾,為頗有名氣的大軍閥孫殿英所題。孫殿英曾因東陵盜寶聞名天下,有「東陵大盜」之稱。他於中華民國十一年(1922年)任大名鎮守使,為附庸風雅,而題此匾。
「藏甲樓」原來為「藏經樓」的傳說相當流行,而孫殿英將「經」字改為「甲」字的事卻鮮為人知。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富家紈絝子弟,從小不讀詩書,卻好舞弄槍、刀、劍、戟,年青時專乾地痞流氓所乾的壞事,後來拉桿子,仗著手裡有錢,買了個「大名鎮守使」的官銜。
做了官就免不了結交達官貴人,文人雅士。1921年的一個中秋節晚上,孫殿英和五六個地方文人在大名城內一個花園里飲酒賞月。酒問,有人提議作對聯助酒興,你說上聯我對下聯,對不出的罰酒。坐在孫殿英下首的陳某,見水中倒映著天上星月,就脫日說出,「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該著孫殿英出下聯了,使他這個無才無德的傢伙直出汗,抓耳撓腮,嘴裡直嗯、嗯,說不出話來。坐在孫殿英一旁的張某連忙打圓場說「孫將軍喝醉了,我出下聯吧」。此時正好有一隻孤雁從空中飛過,張某道:「南樓孤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孫殿英丟了丑,就決心找人教他讀書寫字。他哪裡有那樣的耐心,不幾天就荒廢了。他總是找一些文人在起吃酒談話,並且遍訪大名府歷代文人雅士的故里和名勝,尋訪到了就去拜謁,跟著學儒雅,充斯文。這一天,忽有一人報,離大名三十五里的南樂縣吳村是造字聖人倉頡的故里,還有倉頡陵廟。孫殿英聽說,急忙前往。
當時是民國十一年春,即公元1922年初,孫殿英帶領隨從,坐轎的坐轎,騎馬的騎馬,前呼後擁來到南樂縣倉頡陵廟。他命人給他講解宋朝天官寇準題的聯:「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還有明朝的刑部、工部、吏部尚書,及大學士、監察御史等人立的兩座「三教之祖」「萬聖之宗」方碑。
聽著聽著,孫殿英不覺感慨萬千,心想,他們都立碑題聯讓世代敬仰,我怎麼才能讓後人也都知道我孫殿英呢?他邊走邊思考,猛一抬頭看到了高大的後樓,見上面有一匾額上題「藏經樓」。孫殿英哈哈大笑,說:「錯了,錯了。」隨從們莫名其妙,問:「老爺,什麼錯了?」孫殿英說:「別的我不知道,這藏經樓只有寺院里才有,是藏經書的。這字聖又不是和尚,藏的什麼經,給它換了,換了」。可是換什麼字呢,他想來想去,不知怎麼就想起字聖選的文字最早是刻在甲骨上的。對!換「經」為「甲」。「藏經樓」改為「藏甲樓」。於是,他回去後就命人另造一匾,上書「藏甲樓」,落款為「大名鎮守使孫殿英題」。
孫殿英自作聰明,想通過題匾流芳百世,他只知寺院有
「藏經樓」,不曉字聖是「三教之祖」,倉頡廟就曾為和尚道人共同主持,他們的經卷就放在藏經樓里。樓名為藏經樓也說得過去。
孫殿英歪打正著,題的倒也確切,因為倉頡畢竟是以選字最為有名。自此,「藏甲樓」的匾額就一直掛在倉頡廟的後樓上。
樓內彩塑倉頡及其妻坐像,神態安詳,四目流要。兩旁各有三侍者,姿態各異,生動傳神。如今,藏甲樓內四季香火不絕,善男信女虔誠拜禮,聲唱諾諾,代人祝福祛災。在豫北廣袤的平野之上,也算是一道另具內涵、別有情趣、可以管窺民俗的風景線吧。 故宅井相傳為字聖倉頡故宅飲水用井,位於倉陵和倉廟之間。
井為青磚古井,深約十餘米。據考,此青磚約為明代所制,可知明朝曾修復這一古井。
井的形狀雖然平平,其中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故老相傳,井為聖井,十分靈驗,不僅井水甘冽,可用以釀酒,而且能治百病。所以,七、八十年代,曾上演過遠近百里人們來取水治病的鬧劇。又傳井中原出細磁餐具,因有人用後不歸還,就再也不靈了。
傳說僅僅是傳說,雖然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人們精神向住和追求,或表達了某一種意願,但它畢竟不等於現實;只是為倉陵倉廟這一人文景觀披上一件神秘外衣。
井旁有一石碑,上刻「故宅井」篆書三字,署名「二月龍」。
作為豫東北地區著名的古跡,自然有其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歲月的更替,風雨的剝蝕,給這一人文景觀不斷增加著年輪,抹上一縷古樸蒼茫而又具神秘色彩的情調。長時間的管理不善使她日漸荒頹,逐步凋敝。正在使用倉頡創造的文字的人們,不少都在呼籲和祈禱:救救倉夫子吧!人們企盼著早日出現一個輝煌的棲「神」之所,迎接五湖四海的漢文字的使用者、偉大的倉夫子的弟子們的紛至沓來。 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坐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⑹ 倉頡墓在哪裡
倉頡墓有多處,比較有名的有三處。
倉頡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北隅。相傳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卒後即葬於此,每年春秋祭祀,歷代香火不斷。
⑺ 倉頡廟在哪個縣
倉頡廟在陝西省白水縣境內,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唯一的國保單位!他的墓在倉頡廟內!
⑻ 倉頡造字的故事...急!!
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而倉頡是著名文聖人,項羽則是武聖人。
倉頡,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
倉頡,史皇氏,今河南南樂縣西十八公里吳村人那時制定歷法需要文字記載,制定神諭也需要行文,因此,倉頡應是顓頊部族人。他「生於斯,葬於斯」,故造書台北有倉頡陵墓。
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藉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漢代後,在《淮南子》和《論衡》中,已從「倉頡造字」發展為「倉頡四目」,開始神化。尤其是漢代的緯書,又進而渲染,倉頡「生而能書,又受河圖錄書,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後愈演愈神奇,發展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等傳說。黃帝是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首領之一,當時沒有國家機器,可見「史官」之說,顯然是後人用後代國家機器的職官名稱套用於史前傳說人物的結果。
【倉頡造字的傳說】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悉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么,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里,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么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里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倉頡廟】
倉頡廟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地處黃龍山脈的南麓,地形南低北高,屬較為平緩的塬坡地。廟東一里多為武庄村,相傳倉頡生前曾在此村生活居住過;廟南一里余為史官村,是後人為紀念倉頡,以其官職為村名;廟西北方向約五里為地彭衙村,是古白水縣衙所在地;廟西南方向約二十公里有揚武村,是倉頡的出生地。
倉頡廟歷史悠久,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一千八百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至黃帝時代。
倉頡廟區佔地十七畝,基本形狀為長方形。廟牆內南北長140餘米,東西寬約48米,北邊較南邊略寬之,佔地約10畝。
倉頡廟內建築,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前殿、鍾鼓樓、報廳、正殿、後殿及東西廂房,共計70間。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廟內現存建築年代多為元、明、清三朝代,其裝飾華麗,地方色彩濃厚。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保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保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早期的有東漢延熹五年《倉頡廟碑》、是金石學上的珍品,五胡十六國時的《廣武將軍碑》、唐《倉公碑》、宋代《大宋倉公碑》等。近代有於右於仁先生、陶峙岳將軍、朱慶瀾將軍題寫的匾額、對聯等留存於廟內殿堂之上。
解放戰爭時期,西北人民野戰軍司令部在此整訓幹部。彭德懷、賀龍曾親瞻廟容並嚴令保護,題寫「保護文物古跡,任何人不得隨意破壞」的命令。
廟院內古柏參天、鬱郁蔥蔥,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鬱郁蔥蔥」。共計有古柏46株,古槐10餘株,枝葉覆蓋交通,虯枝盤旋,各具姿態,因各得其名,曰:「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奎星點元」、「青龍戲柏」、「獸龍戲牡丹」、「獅子」、「寶蓮燈」、「龍爪柏」、「柏抱槐」等。「奎星點元」為漢前古柏,高達17米,樹圍7.25米。冢上一柏,枝桿四齣輪流榮枯,稱之為「轉枝柏」,譽為奇觀。廟內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長柏壁,抱槐生長,名「柏抱槐」。兩樹枝粗中茂,堪稱廟內一景。廟院內古柏,整體樹齡年代久遠,樹形奇異,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倉頡陵】
一、全國有多少倉頡陵墓
倉頡,亦名蒼頡,據《路史》記載:「倉帝史皇氏姓侯崗,名頡。以仰觀蒼穹之變,故稱蒼頡。後蒼倉通用。相傳為黃帝史官,《呂氏春秋》《史記》《漢書》皆言文字為倉頡所造。事實證明,漢字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它不可能是一個人在短時間內的創造,正如《荀子·解蔽》中所說的那樣:「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這就是說,倉頡以前,各氏族、地區已經有了類似文字的符號、圖畫出現。黃帝統一中國後,倉頡把各氏族、地區互不統一的符號、圖畫進行歸納整理,使其整齊劃一起來,通行全國,所以他的名字能夠獨傳於後世。並被尊為字聖。正因為他這了不起的巨大貢獻,故有關倉頡的遺跡不止前面提到的南樂縣有,開封有,河南的虞城縣、陝西的白水、山東的壽光和東阿也有,全國共有6處。開封王宴春先生講,他經過調查又發現河南省陽武(今原陽縣)、洛寧兩地也有倉頡遺跡。倉頡跟隨黃帝曾到過很多地方,說不定有關他的遺跡,今後還會被發現出來。
二、開封倉頡墓
開封倉頡墓,在今城東北9.5公里、黃河大堤之外,劉庄村的北側。明《汴京遺跡志》載:「倉頡墓在城北時和保。俗稱倉王冢是也。」《禪通記》稱「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關於利鄉的位置,羅泌稱:「浚儀縣即春秋陽武高陽鄉也,或曰利鄉。亦即時和保之墟也。」這是開封認定開封倉頡墓是真跡的重要論據之一,《水經注》及宋《太平寰宇記》東漢《陳留風俗傳》等著作也有有關倉頡城和倉垣陵墓的記載。所謂倉頡城實際是座包括墓在內的大廟院。今倉頡墓,呈橢圓形,周30平方米,高4米,墓東南約300餘米處有一方形土丘,高1.5米,周亦30平方米,傳即倉頡造字台。舊時台上有石牌坊、倉頡廟。廟於明末清初時被拆,開封文廟的磚瓦木料部分就是倉頡廟的原物。今天的造字台已栽上樹木,什麼也沒有了。1992年建國道310高速公路,在造字台南側挖土時,機械鏟從地下5米多深處挖出大鐵鍾一口,石供桌一個(均被鏟碎)均是倉王廟舊物。開封城西25公里有個倉家寨,簡稱倉寨(現已劃歸中牟縣),村中倉姓自稱系倉頡後裔,早年他們曾多次到倉頡墓祭祖。開封和南樂縣不同的是開封認定倉頡生日是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解放前每年這一天這里都要舉行倉王生日廟會。民國初期,英籍猶太人哈同等人在上海創辦倉聖明智學堂——後改為倉聖大學,我國著名學者王國維曾被聘在該大學執教,他考證倉頡生日和開封認定的一樣,也是農歷三月二十八日。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五六千年前的往事,又沒有遺留下來今人可以弄懂的文字和記載,正月二十四、三月二十八都是推測,沒有必要爭論誰對誰錯。
三、拓不走的倉頡造字碑
開封倉頡廟內原有一通倉頡造字碑,現已不見。據當地村民講,很可能還埋在造字台地下。關於這通碑,開封流傳有兩種說法,一是:倉王造字碑上的字捶(拓)不走,捶下來一出村就變樣。現在碑已沒有了,到底捶(拓)走、捶(拓)不走,已無從驗證。再一個說法就是「倉頡造字聖人猜,二十八字一未開」。說的是孔聖人一次路過這里,看見倉頡碑上的28個字,一個字也不認識。如果說造字碑上捶(拓)不走的就是這28個字的話,這里現有一張這28個字——也就是所謂《倉頡書》的照片,不知是從哪裡保留下來的。也許開封造字碑的字捶(拓)不走,別的地方可以捶(拓)走,才得以流傳了下來吧!
就是這個28個字的《倉頡書》和《夏禹書》到底是漢儒劉歆的偽作,還是遠古流傳下來的真跡?一直是中國漢族書學史上的一個謎。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編印的《淳化秘閣法帖》收錄了這兩件作品。《大觀帖》翻刻時將《倉頡書》28字譯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這根本無法通讀,故不為學術界所認可。後有學者劉志一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它是用古彝族文字書寫的一篇祭祀經文,直譯為:「一妖來始,界轉鴉杈,祭神青腦,禍小馬念,師五除掃,幡齋解果,過鼠還魂。」它的大意為:「一群妖魔剛來到,樹上烏鴉滿天飛;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經消災騎馬歸;五位經師施法術,做齋完畢魂幡回,消滅鼠精魂歸位。」從譯文看《倉頡書》實際上是對一次祭祀活動的記錄。
對於劉志一的這份譯文,很多人持認可態度,認為黃帝出於西羌,彝族亦出於西羌,古彝文發祥於西北地區,倉頡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動多追隨黃帝,故這份《倉頡書》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其內容與《淮南子·本經訓》所載:「昔者倉頡作書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當然,這還不能作為定論。將來是否還會有新的譯文、新的解釋、新的說法,那就是將來的事了。
四、倉頡墓的比較和鑒別
在已發現的八處倉頡墓及遺跡中,始建於漢代者4處:河南開封、南樂、虞城和陝西白水;始建於晉代者兩處:山東壽光和東阿;餘下兩處河南省陽武、洛寧系宋代以後。從信史角度來說,始建及文獻所載距發生事件或朝代較近,其可靠性就大。那麼,我們不妨就拿始建於漢代的這4處倉頡陵墓來做一對照和比較,有了比較,才有鑒別;才能作出接近事實的判斷來。
陝西白水縣倉頡墓,現尚有殘碑一通,該縣還有一個史官鄉,即依倉頡為黃帝史官之說而建。縣志上也有:「史官倉頡死後葬於白水」的記載。我們知道黃帝及其史官倉頡大部分活動均在東方平原,當時(約公元前2697~2595年間)東方平原地帶洪水泛濫,後被迫逐步西遷,終葬陝西。黃帝陵墓在今陝西省黃陵縣,已為世人公認。作為黃帝史官的倉頡死後葬於距黃帝陵不算太遠的白水縣極有可能。
河南虞城縣倉頡墓、倉頡祠始建於西漢,唐開元年間及清康熙年間曾幾次重建。歷盡滄桑,如今僅存一座大殿、兩株血柏和一通石碑。虞城倉頡墓令人永懷記憶的是陵墓周圍的菊花——倉頡菊(簡稱倉菊),是菊科中的珍種。花淡黃色、大如銅錢、葉莖較小,可入茶入葯,清心理氣,扶正祛邪,其最大的功效是明目醒神。殘存的那通石碑上就鐫有:「墓周生叢菊,清香可充茗」的碑文,據說長年飲用倉菊茶,可以養目,耄耋眼不花。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倉頡菊不可移植,移栽別處後,菊雖可活,其葯性、茶性卻會很快改變。就這一點來說,似乎和開封倉頡碑的字捶(拓)不走,有相似之處。
河南南樂縣倉頡墓位於縣西北十多公里的吳村附近,原稱倉頡祠,始建於東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廟內有一通元代延佑年間的殘碑,有:「倉頡生於斯葬於斯,乃邑人之光也」的碑文。在18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兵燹和自然災害,南樂倉頡廟屢遭劫難,但屢毀屢建,「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1966年一次毀滅性的劫難,使倉頡廟成為廢墟,倉頡墓亦被挖開。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人們挖倉頡墓出土的破爛盆罐、石斧石鐮等廢棄物,經過專家鑒定,竟是龍山文化遺物,再經過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十分豐富,主要為龍山和仰韶時期的器物。這意外的發現,使南樂倉頡陵墓身價倍增。1994年南樂縣開始著手重修倉頡陵及倉頡廟,2000年全部完工,新修的廟宇大量搜集和使用了散存於民間的原石碑、石獸和建築構件,保持了建築物的古老韻味和凝重。
古遺址的出現,增加了南樂倉頡墓的可信度。著名學者徐旭生先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中做出了有利於南樂的推測。
倉頡廟中現存的一通舊碑:「盤古斯文地,開天聖人家」乃宋朝與契丹澶淵之盟後,北宋名相寇準專程祭拜倉頡廟時留下的聯語。近在朝廷腳下的東京倉頡廟他未題一字,卻跑到幾百里外的南樂祭拜題字,想來在寇準的心目中,南樂倉頡陵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
五、倉頡陵真跡之爭,也許是好事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么多地方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說自己那兒的倉頡陵是真跡,但哪裡也拿不出真正的實證來。這就像諸葛亮躬耕地南陽、襄陽之爭一樣,至今也無定論。但爭,也許是好事,要爭的話,一要從歷史的角度查文獻、找資料;二要從實地出發,搞開發和建設。在這兩方面,南樂縣已經起了步,並有了效果。那麼,開封呢,好像早幾年也有重修倉頡陵,納入黃河游覽區的倡議。這應該是一項可行的大好事,不管我們的倉頡墓地下是否真有其人,倉頡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活動過,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我們有文獻、有傳說、有遺址——,把它接收下來,弘揚開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相信在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大力開發建設黃河游覽區的高潮中,開封倉頡墓一定能夠重現輝煌!
⑼ 倉頡造字中的倉頡的故鄉是哪裡
歷史與文學的不同之處在於,文學創作可以憑借想像與推理,而歷史研究卻需要實證,這就是現代考古學最根本的意義所在。 那麼,倉頡如果真有其人,他生於何地?葬於何方? 東漢時期的《春秋元命苞》一書記載:「倉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崗,龍顏侈侈,四目靈光」。傳說中的倉頡是一個長著四隻眼睛的人。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沂南一座古石墓的挖掘中,發現裡面有一幅倉頡的石刻畫像,畫面中,四隻眼睛的倉頡端坐於一棵樹下。在後世的一些畫像中,倉頡都是四隻眼睛的形像。當然,這應該只是傳說。 在國內,有據可考的關於倉頡的遺跡有十二處,分布於山東、河南、陝西、江蘇、浙江。 在山東壽光,有實物或根據文獻記載可查的有,倉頡墓、倉頡台(藏書台)、倉頡祠、明代嘉靖年間壽光知縣王文瀚立的倉頡墓碑、清代乾隆年間壽光縣令劉有成立的《啟秘亭落成詩吟誌喜》碑、倉頡紀念堂、倉頡雙井等。 在山東蒼山縣有一座倉頡廟。最早把倉頡記入典籍的是曾在蒼山縣古蘭陵邑(今蘭陵鎮)做過18年縣令的荀子。蘭陵鎮東北西泇河畔有個村子叫「作字村」,傳說倉頡在此作字,在全國的村莊名字中,叫「作字村」的只有此一家。 在山東的東阿縣也有倉頡墓,而且是聊城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省南樂縣的倉頡廟,明代著名學者楊廷和在《重修廟學記》中稱:「夫為倉頡之學者,天下古今之所同,非南樂人之所得也。然南樂人幸而生於倉頡之鄉,則其善用之宜有先於天下者」。似也進一步佐證南樂是倉頡之鄉。 河南虞城縣的倉頡墓是商丘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河南開封也有倉頡墓,在開封的城西25公里處有一倉家寨村,村民都姓倉,自稱是倉頡的後裔。 陝西洛南縣元扈山有《倉聖鳥跡碑》的山崖石刻,據記載,「倉頡,造書於此」。 陝西白水縣有倉頡廟和鳥跡書碑,白水縣的倉頡廟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陝西西安市長安區有倉頡造字台。 江蘇南京市有倉頡廟。 浙江杭州市有倉聖廟,建於隋唐以前,明清都有重修,現已不存。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秦始皇統一文字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此後的歷史都有文獻可查,但之前的歷史,稱為先秦史,對研究者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年代久遠,無書可查。但四、五千年之前的倉頡,留存至今的遺跡如此之多,可見他對後世的影響之大。 古史荒昧,而又經過五千年的風霜雨雪,留存下來的有關倉頡的實證幾乎不可尋。但這並不妨礙考古學家們的探索。正如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學勤所說:「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傳說為黃帝史官倉頡所造,這肯定有其史實的素地,需要我們研究分析。」他認為:「這一傳說的中心壽光地區,已證明是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區域,後來又是周代紀國的都邑所在,起著很重要的歷史作用」。 但要辨明何處是倉頡真正的故鄉,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倉頡墓大多已經不可尋,它只存在於人們的筆記中。民國的《壽光縣志》記載:倉頡墓在縣城大西門外迤北百步許,久為一邑名區。墓前東西有井二,昔所謂倉頡雙井也。墓南有祠,始建於明洪武中。這個墓,明代的人見過,清代的人見過,而現代的人無緣得見。 壽光,古稱北海。現在則是一個發展日新月異的小城,以蔬菜聞名於世,每年一屆的蔬菜博覽會使之名聲大噪。大街上放眼望去,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這是個越來越美麗的小城,城南有倉聖公園,城中有聖城街辦,路牌上有北海路。這是倉頡留下的東西嗎? 三 公元2014年9月28日,在壽光市召開了一個關於倉頡的研究學會,來自美國哈佛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國學網以及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史學愛好者共50多人濟濟一堂,共同探討中華文明的起源。 有白發蒼蒼的老先生,也有手拿筆記本電腦的年輕人。 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學術方面的探討,而是會場中涌動的熱情。 會議的組織者之一趙守祥先生,並不是科班出身的歷史研究者,卻幾十年來孜孜不倦,編寫了一本四十多萬字的關於倉頡研究的專著——《中華文祖倉頡》。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楊炳章先生,少小離家老大回,在習慣了用英文說話,用英文寫作之後,再一次深情地談起祖國的文字,故鄉的情懷。 年近耄耋的李灃先生,大半生軍旅生涯飄泊在外,卻寫了一本關於故鄉的書——《探尋壽光古國》。考證細致,文字嚴謹,成為地方史研究的範本。 濰坊市博物館的孫敬明先生,是先秦歷史研究的專家,他著作頗豐,洋洋灑灑幾百萬言,他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都關乎腳下的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 來自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一所中學的魏文成老師,教學之餘沉迷於倉頡研究,有人說他不務正業,他卻樂在其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還有82歲的來自北京大學的楊勛教授,還有清華大學年輕的博士後鵬宇,年輕的教師陳穎飛……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視野,解讀歷史,解讀我們血液中共有的那種被稱做「歷史」、「故土」的基因,並探討這種基因如何更好地傳承。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故土,在楊炳章教授的筆下,那是一些具體而微的東西。 前幾年楊教授寫了一本書,《從北大到哈佛》,其中寫道:「在國外,我愛誇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在國內,我愛誇自己是一個山東人,而在山東,我又愛誇自己是一個壽光人。」 他的童年是在山東壽光的斟灌小學度過,在走過千山萬水之後,磨難波折也好、成功輝煌也好,都成為過眼雲煙。再次回首故鄉,彷彿孩子見到母親般的喜悅和親切,筆下湧出的是絲毫未改的那顆赤子之心:「斟灌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個頗有名氣的地方,根據《史記》記載,還是夏朝初期的首都。對於壽光這個地方,我也可以大肆吹噓一番。比如『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孔融就是我們壽光人,壽光漢代稱為北海;南北朝時期有個淝水之戰,那個王猛也是壽光人。壽光還有倉頡造字的故事,倉頡墓位於紀台鎮,離壽光縣城大約有二十里路……」 也許每一個遊子,每一個中國人,當長大後離別故土,隔了千里萬里之後,心中的故鄉都會有一個形象,越來越清晰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記憶。 我想,考證倉頡是哪裡的人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我們的來處,明白我們的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