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沙理工大學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是怎麼回事有什麼要求嗎
以《注重質量,彰顯特色,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長沙理工大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為題,從「依託行業優勢,找准辦學定位」、「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以質量工程為抓手,加強教學內涵建設」、「強化實踐教學,鑄就辦學特色」、「規范教學管理,保障教學投入」等幾個方面長篇報道我校人才培養方面的特色與經驗。
附:依託行業優勢 找准辦學定位
每所高校肩負的人才培養任務、定位與辦學思路,都會根據自身所處的地域、層次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來確定。在合並之初,學校黨委、行政就利用合並之機,從不同層面展開思想大討論,統一認識,尋求兩校合並的效益最大化。為此,在立足學校長期形成的交通、電力、水利行業背景的前提下,充分整合兩校的優質資源,將學校的發展定位為:立足湖南,面向全國;確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大力開展科學研究;以本科教育為主體,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以交通、電力、水利等行業領域的學科專業為主幹,構建特色鮮明的專業結構體系和優勢學科群,著力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把學校建成以工為主,工、理、管、經、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實現從教學型到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變,達到國內地方性大學的先進水平。2007年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評估結論。
主動適應社會需求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本科人才培養總體要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學校構建了按大類培養、方向靈活的「基礎平台+專業(方向)模塊」的人才培養體系。
1.以學生為本,注重人才培養多樣化
學校從實際出發,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大眾教育與英才教育並舉,以大眾化教育為主體,注重人才培養的多樣化。一是培養目標的多樣化。學校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培養目標,即便是在同一專業中,對不同個體也有不同的培養目標。既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也為相關行業領域培養具有領軍素養的高素質綜合人才,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揚個性和發展潛力,滿足學生發展的多樣化需求,為此,學校開設「輔修專業」與「雙學士學位」,利用周末與假期時間,成建制地為學生開班授課,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二是專業教育的多樣化。打破原有專業教育體系的剛性結構,靈活設置專業方向;創造條件,讓有潛質的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有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三是培養方式的多樣化。開展研究性教學和探究式學習,倡導「以問題為中心」、「互動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實施公共課程分級教學,以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最便利、最優越的學習條件;堅持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競爭能力。
2.主動適應社會需求,科學設計人才培養方案
一是科學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實行通識基礎上的專業(專業方向)教育,構築「無柄梳型」的課程體系,即按專業大類構築基礎課程,在此基礎上設立多個專業或專業方向課程模塊,使學生既有寬厚的基礎,又在某一領域(專業或專業方向)具有較為精深系統的知識(學生個體具有倒「T」字型的知識能力結構)。對於有專業認證或評估要求的專業,要求按照專業認證或評估的要求開設相關課程。
二是邀請用人單位參與人才培養過程。主動征詢企業、研究院所等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邀請他們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審核與人才培養過程,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並及時融入進人才培養方案當中。。
3.尋求突破,積極開展「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點
為主動適應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學校結合在應用學科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和特色,積極開展應用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工作。「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工作以試驗班的形式組織,從2010級開始實施,首先在學校的優勢學科專業中實行試點,聯合有合作基礎的企業共同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開展校企聯合培養卓越人才工作。
4.拓寬人才培養視野,留學生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
學校積極探索留學生招生與培養模式,與企業合作成建制培養本科學歷留學生。「十一五」期間共接受來自安哥拉、巴基斯坦、俄羅斯、韓國等國家留學生150餘名,舉辦留學生教育的專業已達5個,留學生教育實現從零到有的跨越式發展。同時,學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25所大學建立起了互派留學生的合作關系,在「十一五」期間,共派出139名在校大學生出國學習或社會實踐,共接受101名國外或境外大學生來校短期學習或實踐。近年來,該校畢業生進入外資企業、境外企業就業的比例穩步上升,部分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後短時間內就被用人單位派往國外(境外)任職。
以質量工程為抓手
加強教學內涵建設
2007年,教育部聯合財政部,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學校以此為契機,緊跟社會發展步伐,根據轉型發展需求,進一步明確了「以課程建設為重點,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切實加強質量工程內涵建設」的要求,為學校教學建設和改革創造良好條件。
1.優化專業結構,強化特色建設,提升專業辦學水平
學校在認真分析專業建設整體情況的基礎上,提出了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穩定專業規模,優化專業結構,強化內涵建設,彰顯專業特色,縮短專業差距,提升整體水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注重素質教育,扎實推進基礎課程和實踐教學改革,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按照這個思路,進一步加大了專業建設的力度。
一是適應社會需求,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學校長期服務於交通、電力、水利等國家基礎產業,在學科專業結構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這些優勢學科在學科專業結構中起著主幹和主導作用。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及時進行了學科專業結構的優化與調整,在「十一五」建設與發展規劃中,始終堅持以文理科為基礎,工科為主體,交通、電力、水利等特色學科專業為主幹,信息、生物、材料、環境等學科專業為新的增長點的專業建設方針,進一步完善了工、理、管、經、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格局。
二是依託學科優勢,建設品牌專業。在優化專業結構,調整專業布局的同時,學校積極實施品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戰略。學校重點建設的土木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會計學、汽車服務工程等優勢專業都分別有相應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博士點學科的支撐。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省級特色專業21個,校級特色專業18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5個。品牌專業的建設,不僅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對優勢與社會影響的本科專業,而且對提高學校的專業建設水平、提高本科教學質量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和帶頭作用。
三是加強新專業建設,保障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堅持以專業和學科為依託,將原有的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成果轉化為新專業的辦學資源。2003年並校以來,該校僅新增4個新專業,將主要精力放在新專業的建設上,加大了新專業建設的投入力度,同時,對少數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進行了調整、合並或撤消。
四是以專業認證與評估為手段,推進工程教育改革。近年來,長沙理工大學畢業學生參與跨國工程業務的機會越來越多,學校制定工程教育專業評估與專業認證計劃,加強與專業指導委員會及行業工程師協(學)會的交流,按照工程教育評估認證組織認同的課程和要求,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穩步推進工程教育改革。2009年,該校交通運輸和土木工程2個本科專業順利通過教育部工程專業認證與評估。
2.樹立精品意識,強化內涵建設,著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根據課程內涵建設是核心、師資隊伍建設是重點、更新觀念是關鍵的建設理念,學校提出了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優化課程結構,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以課程或課程群為單位,打造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更新教育觀念,改革課程教學方法,推進研究性教學。
一是優化課程結構,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加強課程內涵建設。優化課程結構,構建以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相結合、有利於學科交叉與融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課程體系。基礎課程按照有利於學生形成寬厚的知識基礎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利於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設置;專業課程按專業或專業方向以模塊化的形式構建課程群,整合教學內容,並根據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著力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於質疑、勇於探索的精神。
二是以課程或課程群為單位,打造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實施者,擁有高水平的教師團隊,是形成高質量課程的外部核心要素。長沙理工大學長期注重發揮教授、副教授在教學改革中的主力軍作用,把為本科生上課作為教授、副教授考核的基本要求。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青年教師助教制度,不斷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加大了青年教師培養與培訓工作力度,支持青年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參加國內外進修和學術會議、與其它高校教師交流經驗等,提高青年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根據教學改革和教學任務需要,建設由教學水平高、學術造詣深的教授領銜,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及教輔人員組成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和老中青相結合。
三是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推進研究性教學。學校主動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條件下對創新人才的教育要求,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入手,樹立多樣化、多層面適應學習化社會需求的教育新理念,改革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式方法,以及學習策略和學習方式。首先,建立校級教學資源庫。按學科專業分類建立以精品課程為主體的優質課程資源庫,以典型案例為主的教學案例庫,以知識點為單元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庫,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範例,為教師編寫教案提供資源和素材。在教學活動中廣泛採用信息技術,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建,逐步實現教學及管理的網路化和數字化;其次,開展以課堂教學設計為主要內容的青年教師教學業務培訓。近年來,學校對青年教師開展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和課堂教學設計等系列培訓,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第三,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積極開展研究型教學。把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利用計算機網路,從時間上和空間上拓展課堂教學,開展師生互動的研究性教學。各級精品課程率先開展研究性教學試點,成為研究性教學模式改革的示範樣板。
目前,長沙理工大學已基本建成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學校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19門,校級精品課程94門。同時,還通過引進和自建等形式,建設了一批優質教學資源,為廣大師生的教與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四是鼓勵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校新建了電工電子、機械設計、數學建模、節能減排、設計藝術等5個校內大學生創新平台,並加大了經費投入,有效地調動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多數學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組織開展大學生學科競賽,學生參賽熱情高,競賽成績令人矚目。「十一五」期間,本科生共獲得國家級學科競賽和「挑戰杯」競賽獎34項,其中國家一等及以上獎6項;省級學科競賽和「挑戰杯」競賽獎400項,其中省級一等及以上獎62項;獲獎數量領先於全省同類高校。上述競賽成績的取得,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該校學生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十一五」期間,該校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9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教研教改51項;獲准立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教學團隊2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規劃教材19部。並且,作為省屬高校,該校已成為國家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劃的試點單位,這為學生參與創新實驗項目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台。
強化實踐教學
鑄就辦學特色
在長期辦學過程中,長沙理工大學按照「四高」標准,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改革實踐教學體系、創新實踐教學模,切實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系統構建了實踐教學和管理體系,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1.拓寬渠道,高起點打造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以「質量工程」建設為契機,遴選建設了一批基礎條件好,輻射面寬的實習教學基地,極大地改善了我校實踐教學的條件。一是加大投入,整合資源,高起點打造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通過自籌、中央與地方共建、交通部資助、董事單位捐助等多種渠道籌資1.7億元,高起點地打造了一批校內實踐教學基地;二是以合作為紐帶、互利為宗旨,高水平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與湖南路橋集團、湖南電力公司、湖南電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189個大、中型企業簽訂了建立實習基地的長期協議,構建了一批高水平、多功能的實踐教學基地群;三是藉助網路和現代計算機技術,開發建設校內虛擬實習教學平台。目前已開發建立了道路橋梁勘測設計與施工、電力生產與輸送、航道開發與整治、城市污水處理等20多個具有明顯工程背景的校內虛擬實習教學平台,增強了學生對工程實際的感性認識和系統了解,促進了探究式學習和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四是設立專項基金,制訂激勵政策,推動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學校每年開展校級優秀實習基地評審,遴選了一批基礎條件好,輻射面寬的實習教學基地。該校省級優秀實習基地數達到20個,校級優秀實習基地達到21個。
2.更新理念,高標准構築實踐教學體系
基於現代工程教育理念,該校構建了「三層次、四模塊、三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實驗、實習、設計(每個專業4-5門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按基礎訓練、提高訓練、綜合訓練等三個層次進行系統設計;將實踐教學內容分為實驗、實習、設計(論文)、課外實踐等四個模塊;採用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三結合的方式組織實踐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學校堅持獨立設置實驗課程,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改變了以往實驗教學依附於理論教學的狀況,整合並優化實驗教學內容,要求每個理工科專業至少開設3門獨立的綜合類實驗課程。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學生自主選擇實驗時間,自主設計實驗方案,也可自帶實驗課題,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加實驗的積極性。加強設計類實踐教學,形成四年不斷線的工程設計教育體系。把分散在各門課程中的設計內容進行整合,補充了必要的設計類新課,使學生在工程實踐過程中受到了系統的工程教育訓練。
3.創新模式,高質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長沙理工大學通過多年的改革和實踐,探索出具有學校特色的「工程基礎訓練+工程創新訓練+大工程意識訓練」的工程教育模式。一是立足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工程基礎訓練。按照規范性、先進性、模擬性和綜合性的原則,設計建設了一批具有工程背景的先進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在這些具有工程背景和高模擬性的實踐教學平台上開展實驗、實習和訓練,實踐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識得到很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培養效果。二是依託學科專業實驗室,開展工程創新訓練。建立了校、省、國家三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遴選和資助機制,促進學生專業技能向縱深方向發展,提高學生工程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近三年,該校共設立261項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其中國家級50項,省級42項。三是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近三年該校共設立900項大學生「產學研」科技立項開發項目。為了更好推進產學研結合,2007年學校成立了促進產學研合作辦公室,統籌協調全校產學研結合工作,按照「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依託,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求發展」的思路,開展產學研結合,進一步推進了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良性互動。
4.強化管理,高標准建立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長沙理工大學著重在五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一是制定了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明確了實踐教學的質量標准。同時,制定了實驗、實習教學大綱和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大綱等教學基本文件,保證了實踐教學工作的規范有序。二是發揮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與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集中實踐環節的選題、學習場所選擇,自行制定實踐環節的學習計劃和實施方案,參與實踐環節的學習效果評價。三是發揮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通過切實可行的計劃、組織、協調、激勵和評價,加強對實踐教學的全程式控制制。四是建立了實踐教學經費保障機制,推行實習經費目標管理制,確保實踐教學順利有效開展。五是創新實踐教學評價機制,激勵學生在工程實踐中大膽創新。堅持校、院兩級督導檢查制度,建立了穩定有效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運行機制和實踐教學工作目標管理制度,建立了靈活多樣的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方法,對在工程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採取激勵政策,有效地激勵了學生在工程實踐中大膽創新。
規范教學管理
保障教學投入
一是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學地位得到落實。學校領導帶頭轉變教育教學思想觀念,明確規定校、院兩級機構的黨、政一把手為校、院(部)兩級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制訂了黨政領導班子專門研究教學工作、聯系學院(部)和職能處室、深入課堂聽課、現場調研與辦公等相關制度。同時,學校領導帶頭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等,既確保了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又正確處理了教學與其他工作的關系。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教學管理日臻規范。通過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和對管理制度「廢、改、立」的梳理,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更加科學、嚴謹、健全和規范。「十一五」期間,學校對全部教學管理文件進行了清理與整合,建立了從人才培養方案到教學運行,包括教務、考務、學籍管理、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估等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共81種,成為學校進行教學管理、規范教學行為的法規性文件。進一步理順了校院兩級教學和實驗室管理體制,明確各級管理許可權和責任,學校教學管理更加規范。開發研製了新的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網上選課、成績登錄、查詢,教學數據網上傳送,成績與學籍管理電子化,實現了學生學年網上電子注冊,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
三是不斷完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設立了「校級教學名師獎」、「課堂教學優秀獎」、「教學成果獎」、「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等一系列教學獎勵項目,評選「優秀教研室」、「優秀實驗室」,每年表彰在本科教學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教師和集體。該校有2名教師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3位獲得省級教學名師榮譽,10名青年教師獲省級教學能手獎。
四是建成網路教學資源平台,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目前,該校已建成精品課程、網路課堂、實踐教學、教育技術培訓等網路教學資源平台,在網上提供教學課件170個、教學音視頻36287分鍾及教學圖片1500多張等多個欄目的點播和下載等服務,建成了8個實踐教學網站。建立了多種圖書資料庫和數字化資源庫等系統,提高了圖文資料服務水平和質量。同時,建立了集教學計劃管理、學生選課、考務管理、成績管理、畢業生資格審核、重修課程安排、網上評教等子系統為一體的教學管理綜合系統,進一步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
五是確保教學經費投入,教學條件明顯改善。「十一五」期間學校共投入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經費1.3億元左右,生均實踐教學經費達320元/年·生。目前,全校教學科研設備總值已經達到2.7億元,實驗室建築面積達20多萬平方米,新增計算機6038台;新增多媒體教室101間,使多媒體教室總間數達146間、座位數達到20000多個;新建成省級示範實驗中心(室)6個,校內大學生創新平台基地4個;實驗教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課程教學實驗開出率達到98%,創新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項目占開出實驗項目的58%;新建校內外實習基地78個,其中省級優秀實習基地達到20個,名列省屬高校前茅,基本滿足各專業學生實習需要。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長期的建設,尤其是「十一五」的快速發展使長沙理工大學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國家對教育和文化的高度重視使學校有了新的發展契機。為此,學校審時度勢,及時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發展目標。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質量工程」內涵建設,深化基礎課程和實踐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以質量彰顯特色,育人才再鑄輝煌。
② 怎樣組織教研活動
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工作,也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工作。在新課標理念全面深入課堂的今天,我認為教研工作應當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認真學習有關新課標理念、以全新的思維、積極開展特色教學研討,協助校領導打造一流教學品牌。因此,要抓好學校教研工作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教師專業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思想認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的專業知識要求也越來越廣。因此加強專業理論學習刻不容緩!也只有理論水平確實提升了,我們的思想認識才跟得上去。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1、充分運用有效時間,多讀一本書。
華南師范大學劉良華教授曾說:「你再忙,也要留給自己一定空間多讀一本書」。而 「讀一本好書,就是給世界做了一件美麗的事。」這也是台灣著名兒童作家方素珍說的。我們應該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對讀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學校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廣泛地閱讀教育理論專著和文化底蘊深厚的書。我們校長曾多次在教師大會上強調: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多讀書,多學習,不斷更新自己思想認識,才能把我們的學生教好。還記得,我們十多位科組長參觀海口市英才小學時,一走進學校大門便洋溢出濃濃的書香味!一樓運動場的幾根柱子刻著許多書籍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影響人一生道德行為的,如三字經等等。我們從教學樓一樓至四樓,每個角落都存放著許多書籍。書籍種類多,隨手便可供師生翻閱。我按捺不住打開《影響教師一生的100個好習慣》,從書籍中讀到:做一名陽光的教師確實不容易。教師要散布陽光到孩子的心裡,先得自己心裡有陽光,陽光的教師用理想和激情教書、用愛心和細心育人,從這里便可領悟到海口英才小學的特色,也讓我們久久不願離開。我們的數學科組的成員們,在教研活動時,可要多閱讀些書籍,例如:劉良華的《教師專業成長》,呂炳君的《有效教學,和諧課堂》,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等等。讀書應當成為我們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部分。
2、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課題研究,是新課程培訓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教研活動的重要部分。在教研工作中,教師要根據本地區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研討主題。例如,我校近年來確定的課題有:「教師如何評價一堂數學課」「新課標下教師如何用好課堂40分鍾」、 「中年級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思考」、 「低年級課堂有趣教學」 、「高年級立體圖形的講解」等等,這些課題都安排在每周的數學課組活動進行。活動時,老師們准備的材料較為充分,氣氛較為活躍!發言的教師能暢所欲言,或提出問題,或發表見解,從而解決了我們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確實提升我們的專業水平。
3、「走出去,請進來」,加快教學前進的步伐。
我國自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搞改革開放至今,所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矚目!學校的教研活動也應當搞改革!多讓年輕的教師們「走出去」,再把名師們「請進來」。這應當是教師們專業水平提高最便捷的一種學習途徑。例如這幾年來,我校先後派出的幾位有潛力的年輕教師前往南京、上海跟班學習。她們有機會零距離地接觸最前沿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及時了解當前課程改革的進程和方向。學習滿載而歸後,她們對學校貢獻凸顯出來了。通過她們的展示課,我們全體教師都能感受到新課堂的新面貌,讓我們受益匪淺!通過她們的匯報,讓我們認識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通過她們的師帶徒,快速提高我校年輕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能很好地激活學校的教學氛圍!在我校她們是老師們學習的榜樣,在我市她們名氣更是響當當!這也是「走出去」的最好回報!
「請進來」,我認為也是教研活動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幾年來,我省培訓院請進來的外省和省內專家不少,質量較高。他們所做的專題報告輻射很大,效果也很好!例如,海口市教研室張國紅老師所做的《關於聽課評課的思考》一課,對教研工作幫助很大!他從當前教學實際出發,先指出我們教師對聽課、評課的一些粗淺認識,再提出怎樣聽課評課,報告一結束便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正是張老師的精彩報告讓我們再做的省骨對聽課、評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這不就是「請進來」的效果嗎?
二、繼續加大校本培訓力度,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
校本培訓是繼續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教師專業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開展有針對性的校本培訓,制定嚴格規章制度,確保人人參與,講究培訓質量,就一定能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積極推進校本教研。把年級組、教研室和教研組,建設成為學習型、研究型的組織。在學習內容、學習形式、研究方式、學習研究時間等方面予以落實。
2、繼續開展個人課堂教學的反思活動。提倡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節課後必須就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措施進行反思,寫出書面報告。
3、加大聽課、評課力度,建立評課診斷性意見的制度。聽課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最便利的有效方法,通過聽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能找出自己的不足;通過評課更能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注重科組合作交流,增強各組員的協作意識。
為改變過去教師習慣於單兵作戰的狀況,讓合作成為教師教學行為的一種習慣,讓教師的個人智慧與集體共享,讓教師的個人智慧間產生碰撞,激發出更大的智慧,我們嘗試著開展集體備課和開展研討課活動。
1、集體備課,互動研討。
集體備課能讓教師們通過合作交流、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將校本培訓工作與備課組建設緊密結合,激發大家的智慧,博採眾長。各學校應當積極開展集體備課,互動研討,不斷完善備課制度,加強集體探討,研究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思路等。形成的教案要聯系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現狀,體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凸顯「以學定教」的備課宗旨,從「以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為中心」,求實創新,充分體現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各科組每單元可安排一位主備課教師,每位教師在聽取主備教師的設計方案之後,提出補充修改意見,形成共識,由主備課教師寫出教案,其他教師再根據自己本班學生實際和自己教學需要採取圈點批畫、增添刪減的方法進行修改。在實際教學後,每位教師還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認真反思,對個人教案進一步完善。這樣,形成了集體的五環節即:個人預案、集體研討、整合實踐、認真反思、實踐成案。
2、有效開展匯報課,讓匯報課的教研效益最大化 。
匯報課作為一項常規的教研活動,它的作用不可低估。各科組成員要做到,一位老師授課,同學科的老師一定要全部調課,前去聽課。同時,特別對觀課、議課明確如下要求: ①做好聽課准備。要提前了解講課的教學內容。做到有目的、有準備地聽課。為了讓聽課老師更有針對性聽課,執教者授課前要把自己的教學設計發到學校博客上,讓聽課老師可以事先了解。 ②尊重執教者,認真聽課,不隨意與人交談,影響前面師生上課。聽課必須思想專注,觀察全面,既要注意教師的活動,又要注意學生的活動和反應。③記好聽課筆記。聽課是議課的基礎,聽課應作好聽課記錄。聽課記錄除常規要求外,特別要記錄下自己的聽課感想和評議。因為聽課時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記錄,議課時才能有說服力。④議課要及時認真地進行。議課時可先邀請授課教師自評;評課要根據教學實際,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對於教師的優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於教學中的不足,要給予必要的剖析,用例子加以說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議課有利於我們進行二度設計,真正體現議課對教學水平的促進作用。
四、注意對年輕教師的栽培。
年輕教師有活力,年輕教師有空間,年輕教師更需要我們關愛。學校的教研活動應當積極培養青年教師,以老帶新,鼓勵支持青年教師大膽創新。幫助青年教師扎實練好教學基本功,為年輕教師搭建平台,組織他們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和有關評優活動,例如優秀論文、優秀案例、優秀教學反思等等,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
五、運用知識網路,搭建教師交流平台。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教研已成為新時期教研的一個新的陣地。學校教研工作可以藉助網路平台,打破時空界限,提高教師利用網路獲取前沿教科研信息和進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交流平台,探索網路教研新模式,加強教師的互助協作與交流互動。進一步加大網路教研力度,讓信息時代的便捷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今天,有效開展教育教研工作是提高學校教育工作具便捷的途徑之一,教研工作能為學校教學保駕護航
③ 高校教研室如何成為「高效」教研室
1、高校的教研室是按學科、專業設置的教學、科研相結合的學科型基層教學研究機構。(一個基層機構)
2、大中院校里培養研究生的地方,在理科院校中,研究生大部分時間呆在該地方做課題、項目等。該場所一般配備電腦、試驗儀器等等。(一個物理場所)
3、中小學教研室:我國中小學教研室始建於1956年,是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下,承擔當地基礎教學業務工作的事業單位。各級教研室(省、地、縣)大部分是獨立建制的單位,有些設置在教育學院或進修學院內。經過多年努力各地基本建立了省、地市、區縣、鄉鎮、校教研網路,並建立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教研員隊伍。(一個行政機構)
4、類似的概念還有教研組:即學校內研究教學問題的組織,規模比教研室小。教研組的存在起先是為了讓學校教師有一個較好的教學質量。把同一教學任務的教師組織在一起,統一進度,集體備課,可以使大家上的課差不多,水平比較整齊,不至於好的好、差的差,差距很大。慢慢地大家發現教研組除了可以管上課,還應該管教學質量。比如,考試後的質量分析,為什麼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案與過程,有的班級成績好,有的班級成績差,是學生學的原因還是教師教的原因?於是,教研組活動開始關注教師的上課。先是教研組長聽其他教師的課,後來發展到同一教研組內部的教師相互之間觀課評課,最後發展出為了研究一個共同問題而開展的專題性觀課評課,於是觀課評課成為學校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教研組的全稱是教學研究小組,是學校與教師的研發機構之一,它不但是教師專業能力增進的重要舞台,還是教師形成專業歸屬感與學科崇拜的發源地。根據現有資料,教育部於1952年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中,早就明確規定:「中學各學科設教學研究組。由各科教員分別組織之,以研究改進教學工作為目的」
,其任務為討論及制定各科教學進度,研究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爾後,教育部於1957年還頒發《中學教研組工作條例(草案)》。顯然,我國中學教研組是在學習蘇聯經驗的背景下建立的。按照《中學教研組工作條例(草案)》的規定,教研組工作的內容是:學習有關中學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學大綱(如今改為課程標准)、教材和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工作鑽研教育理論和專業科學知識;總結、交流教學和指導課外活動的經驗。時至20世紀80年代,我國中小學教師和他們的教研組,有幸獲得提高教學研究含量的新機遇。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興起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潮流。為此,在教育行政部門建立由各級教育科研室直到學校的教育科研室構成的教育研究管理系統,並建立選題、開題、立項、中期檢查、結題、專家評審及教育研究成果評獎的管理程序,從而使我國的教育研究別開生面。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研室(教學研究室),屬於教育行政機構內部的職能部門。其中省、市、自治區級的教研室,除編寫教材、教學輔導材料之外,更是教育主管當局有關教學管理的「秘書」組織。區、縣級教研室主要參與學校教學指導與管理。這類教學研究機構重在調查情況,分析和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不免帶有就事論事的性質。時至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使得原先的教學價值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促成教育研究系統的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系統的課程研究在學校教研組中合流的趨勢。
從上述的文獻中可以看出「教研室」有多重的含義,而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教研室」的概念更接近與「教研組」的概念(在中學)或者基層教學研究機構的概念(在高校)。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任務是不同的,基礎教育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繼承好基礎知識,同時全面發展學生自身。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務顯然不能拘泥於繼承知識和發展學生這兩個詞上,原因是高校教師同時肩負提高學生專業素養以及發展學科知識的雙重任務。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也需要關注其全面發展,但是這種關注逐漸走向次要地位,而對於學科知識的豐富和創造提到了首要位置,因為社會方方面面的發展,但是歸根結底都要歸結於知識的不斷創新。因此從知識這個視角看,基礎教育重在繼承,而高等教育重在發展。從學生自身的發展視角看,基礎教育在於抓住「關鍵期」全面發展學生的多方面潛能,而高等教育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生存的本領,同時不斷引導學生挖掘生命的意義。
基礎教研組的主要作用應該是研究教學,研究如何讓學生有效的繼承知識,研究如何讓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因此對於教學法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基礎教育教師的研究應當主要是教學法的研究。當然在基礎教育中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同一教研組的老師有共同的教學內容,這樣更容易放大教研組的作用。這一點在高等教育中就很難實現了,除非是在公共課的教學中,才可能出現老師們面臨同一教學內容的情形。那高等教育中就不研究教學只創造知識嗎(這是目前高校教研室的現狀)?我個人認為,我們在教學問題研究中還是應當有所作為的。下面就來談一談我的一些想法。
一、站在專業培養的高度研究教學
高等教育是專業化教育,是圍繞專業化培養展開的。我們不好以課程為目標研究教學,但是我們可以站在專業培養的高度研究教學。這就要求我們集合教研室的力量認真研究本專業的培養計劃。搞清楚專業培養的幾個基本問題。比如就教育技術學專業而言如下幾個問題需要研究:1、教育技術學是研究什麼學問的?2、教育技術專業畢業生將在哪些崗位謀職?3、教育技術專業應該學習哪些課程內容?4、課程內容與專業能力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何,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些課程?5、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麼樣的,也就是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先後順序來學習這些課程?6、所有的專業就是面向社會實踐的,作為實踐性較強的教育技術專業如何在大學這個「象牙塔」里培養社會所需的實踐智力?
二、站在學科特色的高度研究教學
雖然在大學中不好以課程為目標研究教學,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對於同一個學科,其內容是具有很大的聚合性的。如果一個學科由不相乾的零散知識組成,那麼他們不能稱其為「學科」,更無法據此培養我們的學生發展一個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專業」。因此課程不同,但是相關性很高。我們研究的問題可以不局限在一個課程的某些具體的問題,可以是在學科特色的高度研究教學。比如針對教育技術專業而言,我們可以研究如下幾類問題:1、教育技術學的理論課程教學法研究(可以分為學習理論、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幾個專題開展教研);2、教育技術學的實踐課程教學法研究(可以分別按照幾個實踐領域或者專業發展方向開展教研)。何況科學取向的教學論已經給我們描繪了一個光明的前景:教學的開展完全可以按照不同類型的知識有規律的進行。
三、站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高度研究教學四、突破學校的圈子進行教研
④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研工作發生了哪些變化
研工作方式改變 這次課程改革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課程的人 性化、生活化、綜合化和彈性化(選擇性),而且,《綱要》又明確提出了「新 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 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 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 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 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 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所以,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作為教研部門,針對上述課 程改革的目標,應該潛心研究教科研的工作模式,盡快調整教研的工作方式。
1、調整教研工作方式。原先教研工作方式,往往是以檢查式、評比式、單 向式為主的工作方式。如教研員以檢查者的身份出現,聽課以後以教研員為主的 居高臨下的單向式交流,整齊劃一的評比式活動等。這些教師被動的教研工作方 式應該隨新課程的實施而徹底改變。應該變以「檢查」為主為以「研究」為主、 以「交流溝通」為主。教研員也應以參與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出現在各項 活動中,與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與教師進行平等民主的互動式組織、參與、 研究、交流。
2、通過教研,促進課程改革順利實施。教研員的職能;組織多層次多形式 的教學研究活動,幫助廣大教師鑽研、掌握課標與教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組 織教改實驗、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作為教研室,開展適應課改的教研 方式,開展與課改相關的一些教研活動,有利於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
3、通過教學研究,豐富教育科學研究理論。理論來自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 教育理論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實踐的深入,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教育科研活 動的開展。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中學教研是一個不斷總結實踐形成理論的過 程。所以,提出一些教研工作方式方面的策略,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 方式上的借鑒,同時,也可能豐富了教研方面的理論。
4、通過教學研究,促進教研員迅速成長。應該說,第八次課程改革要求全體 教育工作者都要樹立起全新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教研員,要直接參與課程實施的 指導。然而,教研員們在新課程面前並沒有太多的優勢可言,不能再以「專家」、 「領導」身份出現。教研員要同教師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面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 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共同交流、反思研究。教科研員應該潛心研究課改問題, 以課題的形式解決課改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各種教科研活動也要以「互動式」、 「反「互動式」、「反思式」、「校本式」等教研方式的實踐和理論,可以使教 研員形成固定教研工作模式,促使廣大教師形成新的課堂教學行為模式,順利推 進課程改革。
⑤ 李鐸的教育背景
1978-1982-------醫學士,葯學,蘭州大學葯學系(原蘭州醫學院葯學系)。
1982-1984-------葯理學教師,中國甘肅省武都衛生學校葯理學教研室。
1985-1986-------工程師,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工程機械軍用改裝車試驗場。
1986-1988-------葯理學講師,北京職工醫學院葯理學教研室。
1989-1991-------葯理學訪問學者,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葯學院
1992-1994-------理學碩士,海洋葯物化學,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化學學院
1995-1998-------博士,食品營養科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1998-2000-------研究員,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健康科學院
2000-2001-------高級研究員,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
2002-2003-------特聘教授,浙江工商大學食品科學系。
2004-至今-------教授,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營養系。
⑥ 求南京中醫葯大學病理教研室王子妤老師圖片
南中醫的BBs上找
⑦ 有關克隆的資料
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音譯,clone源於希臘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無性繁殖或營養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桿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個體組成的種群。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1997年2月,綿羊「多利」誕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關注,這頭由英國生物學家通過克隆技術培育的克隆綿羊,意味著人類可以利用動物身上的一個體細胞,產生出與這個動物完全相同的生命體,打破了千古不變的自然規律。
什麼東西可以科隆?
應該說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現在已經克隆什麼?
蛙:1962年,未成功。
鯉魚: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的遺傳物質注入雌性鯉魚的卵中從而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古代神話里孫悟空用自己的汗毛變成無數個小孫悟空的離奇故事,表達了人類對復制自身的幻想。1938 年,德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動物克隆的思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迅速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人們不禁疑問:我們會不會跟在羊的後面?這種疑問讓所有人惶惑不安。然而,反對克隆的喧囂聲沒有抵過科學家的執著追求,伴隨著牛、鼠、豬乃至猴這種與人類生物特徵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人們已經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復制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克隆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里的夢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目前,已有三個國外組織正式宣布他們將進行克隆人的實驗,美國肯塔基大學的扎沃斯教授正在與一位名叫安提諾利的義大利專家合作,計劃在兩年內克隆出一個人來。
由於克隆人可能帶來復雜的後果,一些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現在大都對此採取明令禁止或者嚴加限制的態度。柯林頓說:「通過這種技術來復制人類,是危險的,應該被杜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國藩也明確表示反對進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張把克隆技術和克隆人區別開來。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樣可怕嗎?
實際上,人們不能接受克隆人實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阻礙。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遵循著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卻是實驗室里的產物,是在人為操縱下製造出來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拋棄了上帝,拆離了亞當與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許多宗教組織的反對。而且,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的關系也有悖於傳統的由血緣確定親緣的倫理方式。所有這些,都使得克隆人無法在人類傳統倫理道德里找到合適的安身之地。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現的倫理問題應該正視,但沒有理由因此而反對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告訴我們,科技帶動人們的觀念更新是歷史的進步,而以陳舊的觀念來束縛科技發展,則是僵化。歷史上輸血技術、器官移植等,都曾經帶來極大的倫理爭論,而當首位試管嬰兒於1978年出生時,更是掀起了軒然大波,但現在,人們已經能夠正確地對待這一切了。這表明,在科技發展面前不斷更新的思想觀念並沒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相反地,它造福了人類。就克隆技術而言,「治療性克隆」將會在生產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獲得突破,給生物技術和醫學技術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當你的女兒需要骨髓移植而沒有人能為她提供;當你不幸失去5歲的孩子而無法擺脫痛苦;當你想養育自己的孩子又無法生育……也許你就能夠體會到克隆的巨大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治療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實驗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治療性克隆所指向的終點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現,如果加以正確的利用,它們都可以而且應該為人類社會帶來福音。
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但是,某項科技進步是否真正有益於人類,關鍵在於人類如何對待和應用它,而不能因為暫時不合情理就因噎廢食。克隆技術確實可能和原子能技術一樣,既能造福人類,也可禍害無窮。但「技術恐懼」的實質,是對錯誤運用技術的恐懼,而不是對技術本身的恐懼。目前,世界各國對克隆人的態度多有「曖昧」,英國去年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通過了允許克隆人類早期胚胎的法案,而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也逐漸聽到了要求放鬆對治療性克隆限制的聲音。可以說,哪一個國家首先掌握了克隆人的技術,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擁有了優勢和主動,而起步晚的國家可能因此而遭受現在還無法預測的損失。如同當年美國首先掌握了原子能技術,雖然這項技術從一開始便展現著它罪惡的一面,但後來各國又不得不加緊這方面的研究和實驗。單從這個角度上講,對克隆人實驗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也是值得探討的。
至於人們擔憂克隆技術一旦成熟,會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個「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個名人來混淆視聽,則是對克隆的誤解。克隆人被復制的只是遺傳特徵,而受後天環境里諸多因素影響的思維、性格等社會屬性不可能完全一樣,即克隆技術無論怎樣發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體,而不能克隆人的靈魂,而且,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有著年齡上的差距。因此,所謂克隆人並不是人的完全復制,歷史人物不會復生,現實人物也不必擔心多出一個「自我」來。
綿羊: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克隆人違背人類生命倫理
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有關專家針對一些科學狂人在美國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違背人類生命倫理,存在著極大的爭議和難以解決的一系列法律等問題。
我國多家媒體近日轉載了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今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製造克隆人。據稱,「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世界上第一個克隆人將於明年年底誕生。」
消息披露後,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倫理學問題再一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點。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應當如何看待此事,如何正確地評價和思考這個問題,記者為此走訪了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倫理、法律和社會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沈銘賢研究員。
沈教授說:自1997年英國羅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後,國外不斷有人在名利的驅使下,提出並試圖從事克隆人的研究。盡管各國政府明令禁止,但與克隆人有關的報道近兩年來不止一次見諸報端。但是,這次速度這么快,又與邪教組織有關聯,確實令人感到震驚。
痛失愛女的父母,希望通過克隆技術使女兒復活,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學家藉此進行克隆人的實驗,就值得討論了。沈教授認為:即使撇開邪教不談,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就「克隆人」這一個體而言,他會生活在「我是一個死去的人的復製品」 這樣一個陰影中,這對他的心理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按照生命倫理學的觀點,科學技術要從長遠利益出發,造福整個人類。它必須遵循「行善、不傷害、自主和公正」這四項國際公認的倫理原則。「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經過了200多次的失敗,出現過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為復雜,無疑會遇到更多的失敗,如果製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壽的人,將是對人權的一種侵犯。
人類基因的多樣性是人類進化的生物學基礎,而那些科學狂人要製造的所謂「不朽的生命」,實際上是同一基因的翻版,這就有可能減少基因的多樣性,不利於人類本身的進化。所以,無論從個體、整體,還是從社會進化、生命倫理角度看,都應該堅決反對克隆人的行為。
沈教授指出:現在科學界把克隆分為治療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兩種。前者是利用胚胎幹細胞克隆人體器官,供醫學研究、解決器官移植供體不足問題,這是國際科學界和倫理學界都支持的,但有一個前提,就是用於治療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這一界限。而對於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說的克隆人,由於它在總體上違背了生命倫理原則,所以,科學家的主流意見是堅決反對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人類基因組倫理委員會和各國政府也都非常明確地表示,反對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誕生了,我們還是要堅持這一基本立場。
現代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其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現代科技,特別是現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倫理學原則,要不要傾聽倫理的聲音?沈教授指出:現在有些科學家提出,只要科學上有可能做到的,就應該去做。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點。如果技術上我們能製造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的超級生命,難道也可以去製造嗎?一些科學狂人正是打著「科學自由」的旗號,去做一些危害人類的事。因此,我們要警惕現代科學技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學自由和倫理道德對立起來。現代生命科學發展的事實表明,倫理的規范和引導,並沒有束縛科學的發展,傾聽倫理的聲音,有利於科學更健康、順利地發展。
克隆的定義(一)
1963 年J.B.S.Haldane在題為「人類種族在未來二萬年的生物可能性」的演講上採用「克隆 (Clone)」的術語。科 克隆羊技術流程示意圖
學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這門生物技術叫「克隆技術」,其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中國大陸的翻譯),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和翻倍(港澳台的意譯),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但大多行為 思想不同。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是來自同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這種來自同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後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簡單講就是一種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方式。但克隆與無性繁殖是不同的。克隆是指人工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無性繁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得生殖方式的生殖方式,常見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莖、葉等經過壓條、扦插或嫁接等方式產生新個體也叫無 克隆驢
[1]性繁殖。綿羊、猴子和牛等動物沒有人工操作是不能進行無性繁殖的。——因此,高中一些練習題里將扦插排除在「克隆」之外。另外,花葯離體培養成單倍體,不受精的卵細胞孤雌發育成個體如雄蜂雄蟻,叫做單性繁殖,嚴格來說也不算克隆。而試管嬰兒由於有受精過程所以也不屬於克隆。科學要求嚴謹,定義非常關鍵,有時候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變化了,我們大部分人還使用舊有的內容,這樣就造成了混淆和混亂。 克隆羊多利是克隆的產物。關於克隆的設想,中國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已有精彩的描述——孫悟空經常在緊要關頭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這當然是神話,但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就是孫悟空能迅速將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克隆成自己。從理論上講,猴子毛含有的蛋白質是指導該部分毛發合成的DNA的部分表達(與其內含子和外顯子有關),可以進行逆轉錄,也就是可以克隆,但是事實上,我們的技術沒有先進到這樣的地步。 克隆
[2]另外一種克隆方法是提取兩個或多個人的基因細胞進行組合形成胚胎,出生後的克隆人將有提供基因的幾個人的特徵. 由於克隆技術是無性生殖所以它並不是根據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原理而發明的技術。 雖然克隆很神奇,但是它誘人的地方也就是它最危險的地方。 簡單地說,克隆的定義就是: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後代,就叫無性繁殖,也稱克隆。
克隆的定義(二)
克隆(clone)是指通過無性生殖而產生的遺傳上均一的生物群,即具有完全相同的遺傳組成的一群細胞或者生物的個體。克隆在希臘語中是「小樹枝葉」的意思,用以指無性增殖物。現在則指個體、細胞、基因等不同水平上的無性增殖物。(1)個體水平:在植物的無性增殖中,植物的發芽、插條等由同一個體通過無性生殖而增長的個體群均被視為克隆。採用組織培養方法可使植物細胞培養發育成完全的個體(愈傷組織),採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個體群,也被稱為克隆;在動物的無性增殖中,典型的例子是採用核移植實驗方法,把分化細胞的核移植到一個事先去核的蛙卵中,讓其發育並得到克隆蛙。克隆動物具有均一遺傳性質,在研究環境條件對發育、分化的影響以及葯物的檢測方面都是重要的實驗材料。在哺乳動物中,由於細胞分化,核異質化的程度加劇,因此核移植尚無成功的例子。(2)細胞水平:由一個細胞經過有絲分裂生成的細胞群叫克隆。但如果培養細胞發生轉化,則很容易引起染色體變異。(3)基因水平:利用基因重組操作技術,使特定的基因與載體結合,在細菌等宿主中進行增殖,有可能得到均勻的基因群。克隆基因在基因功能與精細結構的關系等基礎研究及在有用物質的生產方面,均已得到應用。 在上述3種水平上,增殖並分離獲得單一的克隆群稱為克隆化。此時,克隆一詞也可作為動詞理解。克隆是重組DNA技術的核心部分。事實上,克隆技術現已被人們用來通過營養方式繁殖病毒等微生物和植物的純種,從而保證了這些生物基因組的准確連續性。現在,克隆這個詞還包括單個自主遺傳因子的分離與保存。細胞生物的克隆只需要營養培養基,而基因的克隆則需要某種載體復制子、特定的寄主細胞和營養培養基。各種類型生物的克隆技術在生物工程中均有其重要作用。
利益
1.克隆技術與遺傳育種 在農業方面,人們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在這方面中國已邁入世界最先進的前列。 2.克隆技術與瀕危生物保護 克隆技術對保護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來講是一個福音,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也是克隆技術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 3.克隆技術與醫學 在當代,醫生幾乎能在所有人類器官和組織上施行移植手術。但就科學技術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仍是最為頭痛的事。排斥反應的原因是組織不配型導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給「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則絕對沒有排斥反應之慮,因為二者基因相配,組織也相配。 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有價值的基因,例如,在醫學方面,人們正是通過「克隆」技術生產出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長高的生長激素和能抗多種病毒感染的干擾素,等等。 4.生長周期短,遺傳性狀穩定 5 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 6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製造」能移植於人體的動物器官開辟了前景。 7克隆技術也可用於檢測胎兒的遺傳缺陷。將受精卵克隆用於檢測各種遺傳疾病,克隆的胚胎與子宮中發育的胎兒遺傳特徵完全相同。 8 克隆技術可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損傷。成年人的神經組織沒有再生能力,但幹細胞可以修復神經系統損傷。 9 在體外受精手術中,醫生常常需要將多個受精卵植入子宮,以從中篩選一個進入妊娠階段。但許多女性只能提供一個卵細胞用於受精。通過克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個卵細胞可以克隆成為多個用於受精,從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
弊端
1.生態層面,克隆技術導致的基因復制,會威脅基因多樣性的保持,生物的演化將出現一個逆向的顛倒過程,即由復雜走向簡單,這對生物的生存是極為不利的。 2.文化層面,克隆人是對自然生殖的替代和否定,打破了生物演進的自律性,帶有典型的反自然性質。與當今正在興起的崇尚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基本文化趨向相悖。 3.哲學層面,通過克隆技術實現人的自我復制和自我再現之後,可能導致人的身心關系的紊亂。人的不可重復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個性規定因大量復制而喪失了唯一性,喪失了自我及其個性特徵的自然基礎和生物學前提。 4.血緣生育構成了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為什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幾乎都反對克隆人,原因就是這是另一種生育模式,現在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倍受關注,就是關注一個情感培育問題,人的成長是在兩性繁殖、雙親撫育的狀態下完成的,幾千年來一直如此,克隆人的出現,社會該如何應對,克隆人與被克隆人的關繫到底該是什麼呢? 5.身份和社會權利難以分辨。假如有一天,突然有20個兒子來分你的財產,他們的指紋、基因都一樣,該咋辦?是不是要像汽車掛牌照一樣在他們額頭上刻上克隆人川A0001、克隆人川A0002之類的標記才能識別。 6.可能支持克隆人的人有一個觀點:解決無法生育的問題。但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人克隆的下一代還會沒有生育能力。 7.你自認為優秀,可克隆出的人除血型、相貌、指紋、基因和你一樣外,其性格、行為可能完全不同,你能保證克隆人會和你一樣優秀而不誤入歧途嗎? 8.在克隆人研究中,如果出現異常,有缺陷的克隆人不能像克隆的動物隨意處理掉,這也是一個麻煩。因此在目前的環境下,不僅是觀念、制度,包括整個社會結構都不知道怎麼來接納克隆人。 9. 根據信息克隆生物有早衰性,"多利"也是,因而已逝世. 10. 生命不再寶貴!!! 11. 克隆的壞處:對倫理學界來說,克隆人行為關涉到一個很嚴重的倫理問題,因為它侵犯了倫理學的基本原則,比如不傷害原則,自主原則,平等原則等等。
全球反對「克隆人」
2001年11月28日,美國先進細胞技術公司宣布該公司首次用克隆技術培育出人體胚胎細胞,在世界各地引起軒然大波,反對之聲此起彼伏。 雖然該公司稱他們的目的不是克隆人,而是利用克隆技術治療疾病,但還是遭到眾多批評。美國總統布希表示,百分之百反對任何形式的人類克隆。美國國會參議員則稱,將會很快通過法案禁止所有克隆研究。巴西、德國、義大利等國和歐盟的發言人也均對此發表反對意見,認為科學研究不應超過倫理界限,有必要加強立法。 不過,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達施勒的態度比較中立,他建議國會應該把生殖性的克隆實驗和治療性的克隆區分開來。 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羊「多利」的創造者之一維爾穆特贊同這一建議。維爾穆特一直反對克隆人,他認為,先進技術細胞公司更可能是出於商業目的,而不是技術上的考慮,從科學成就上來說,他們取得的不過是個小突破。 在科學界內,不少生物學家對這一做法則嗤之以鼻,認為這一實驗結果沒有科學意義,而且是對生物倫理的嚴重挑釁。法國國家農藝學研究所動物克隆專家讓·保羅·勒納爾表示, 先進細胞技術公司所使用的方法實際上就是克隆多利羊的方法,而且美國科學家僅獲得含有6個細胞的人類早期胚胎遠不能滿足需要。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倫理學家麥吉博士甚至懷疑先進細胞技術公司宣布的真實性,因為實驗的很多細節還沒有公開。 對中國而言,制定一套既符合國際准則又適合國情的生物倫理規范才是關鍵。2001年中國第一個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大綱已經在滬起草完畢。在20條的指導大綱中有明確的規定:為提高疾病治療水平、攻克疑難雜症,積極支持我國科學家開展幹細胞技術研究。但前提是遵循五大基本原則:行善和救人、尊重和自主、無傷和有利、知情和同意、謹慎和保密
編輯本段中國克隆技術
規范幹細胞和克隆技術研究 本報記者曾偉報道:克隆人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如何讓克隆技術不是給人們出難題,而是在人類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造福人類?昨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凌松教授。 李教授說:「目前公認的國際規范有三點,一是堅決反對克隆人,二是不能將人的精原細胞與動物雜交,三是對用於實驗的胚胎幹細胞來源要進行限制並作出具體規定。在中國相關規定和法律沒有出台之前,我們的研究將按照國際規范行事。」 「對於一些國際規范模糊不清的『灰色區域』,不同國家做法也不一樣,比如信奉基督教的英國人規定,體外授精14天後的受精卵不得用於實驗,而以色列則沒有這樣的規定,對於這些『灰色區域』,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具體分析。」 據了解,目前,雖然國際上普遍對克隆人即生殖性克隆持反對態度,但對治療性克隆,也就是利用克隆技術獲得人類幹細胞以用於對病變組織和器官進行替代治療,則基本認同。但專家認為,目前能用於臨床的治療性克隆技術尚處於細胞替代性治療階段,真正克隆出可用於移植的人類組織和器官,現在還為時尚早。 「幹細胞和克隆研究需要相當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和良好的道德基礎,」李教授強調說,「涉及這個領域的研究機構必須具備相當的實力和資質,否則很容易造成失控。」 據悉,目前,一個由國家有關部門召集、有生物學家和倫理學家參與的專家小組正在對中國幹細胞及克隆技術研究現狀進行評議,一個旨在規范中國幹細胞和克隆技術研究的「審查委員會」正在醞釀之中。
綿羊: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2003年,Dewey
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⑧ 幼兒園教研組長是怎樣組織教研活動的
教研組主題式園本教研活動的策劃與分析 摘要: 園本教研是指以園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它是以幼兒園為研究基地,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為中心而開展的教研活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園本教研正在幼教實踐中如火如荼地開展。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如何優化園本教研、提高園本教研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反思以往的園本教研活動中,我們認識到教研組作為幼兒園教研活動的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各教研組教研活動缺乏特色,於是我們著手就優化教研組的園本教研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開展了教研組主題式園本教研模式的策劃與分析。 關鍵詞: 教研組 主題式園本教研 策劃與分析 一、策劃背景: 我園在實施園本教研的過程中,一直努力探索著、實踐著,尋求適合我園的園本教研特色之路。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漸確立了「以促進每個幼兒的健康、快樂全面發展為宗旨,以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園本教研模式。可以說,我們幼兒園的園本教研搞得有聲有色,成為岱山縣第一批優秀園本教研學校之一。但同時也受到了專家的建議:「教研組作為幼兒園教研活動的基層組織,作用發揮不夠,各教研組教研活動缺乏特色。」 針對專家們的建議,我們幼兒園園領導組織了各教研組的組長開展討論。覺得以前各教研組很多是依附於幼兒園大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教研組活動缺乏靈活機動、缺乏特色;各教研組的展示活動試了又試,全體教師看不到原生態的教學活動,不了解其改進過程。因此,我們加大了教研組的建設力度,各教研組開展了主題式的現場園本教研活動,以下例舉大班教研組策劃的「主題式現場園本教研活動」案例策劃過程的實施與分析。 二、策劃實施: (一)分析討論、確定主題 研究始於問題。園本教研的問題如何發現,主題如何確定?我們認為,它是來自教學中的困惑和優秀教師的啟發。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就是這樣產生的。 大班教研組長組織組內教師進行討論。 教研組長:研究問題來自於真實的教學環境。為有效促進教師們的專業能力,我們將以教研主題形式開展教研活動,望各位教師們能大膽提出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與問題,確定教研主題,共同開展研究。 韓老師:我覺得我們以教學活動為載體,針對教學活動中的問題來確定研討主題比較好。 蘇老師:我們每人開放一個教學活動還是請一部分人展示活動? 張老師:我覺得先選幾個人開課,原生態的教學活動肯定有許多漏洞,我們應該分層展示教學活動。 曹老師:每人開放教學活動只是走過場,教研活動應該有扎扎實實的過程,上次專家來我園說起教學活動中「提問」的技巧,這位覺得可以作為我們研討的主題。 祝老師:我覺得曹和張老師老師說得對,教研活動應該體現改進過程。 虞老師:我剛來幼兒園,覺得如何將教學活動搞得是有聲有色,是個難點。 劉老師:自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直實踐著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我覺得可以從這方面進行研討。 教研組長:我覺得如何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因素很多,如:內容的選擇、活動的設計等等。其中,良好情境的創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展示活動,過多地追求花俏,創設過繁的情境,這樣反而會誤導幼兒的情緒,影響有效教學。如何創設合適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有效教學值得我們研討。 蘇老師:日常教學中我們沒那麼多精力去創設復雜的情境,關鍵是創設合適的情境,要發揮其有效性。 曹老師:說到情景,很多教師往往理解成場景,什麼是情景?如何創設?如何創設有效的情景?這都值得我們研討。 教研組長:看來大家對這方面還是比較有困惑,那我們本次教研活動我們就以課例為載體,採用跟進式教學,研討主題確定為:「情境教學在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二)理論學習、梳理思路 為了讓老師們更好地了解「情境教學法」,使活動過程有足夠的理論支撐,形成新的理論高地。同時,讓老師們有意識地邊學邊實踐,使實際經驗和教學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創新的思想火花。我們組織全體教師帶著問題,圍繞主題,開展學習活動。如學習相關文章「何謂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初探」、「淺議情境教學等,讓每位教師對相關的理論有進一步的學習,做到心中有底。 (三)以課例為載體,第一次研究實踐 教研組確定主題內容後,進行的園本教研現場活動,嘗試主題式研討活動。教研組從自願報名的角度出發,決定第一論由韓群、祝曉燕、虞燕波三名教師各執教一個教學活動,其他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希望通過教學實體剖析,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具體安排如下: 大教研組現場園本教研活(第一階段9月20日) 8:30-9:00 教學實例一:健康活動——一個人的時候 執教:祝曉燕 地點:大四班教室 9:05-9:35 教學實例二:音樂活動—— 龜兔賽跑 執教:韓 群 地點:大一班教室 9:40-10:10 教學實例三:音樂活動—— 三個和尚 執教:虞燕波 地點:多功能廳 10:10-11:00 現場研討活動 中心議題——情境在教學活動中的有效運用 地點:二樓會議室 大教研組全體教師為此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請其它觀摩教師也積極參與研討,把自己的見解以書面的形式上交。 第一次討論(截取片斷) 張:這次我們大班的教研活動就是情境地有效運用這個主題來開展的。祝曉燕老師的這個安全教育活動《一個人的時候》,此活動本身是一個比較單調、枯燥的活動內容,可她通過「紅袋鼠乘電梯」這個生活情境來吸引幼兒的興趣,並幼兒觀看生活中小弟弟一個人面對陌生人時的情境,幫助幼兒直觀地了解一個人獨處時會碰到地種種問題及解決方法。但活動中有些問題情境沒有設置好,很多時候在原地打轉。 蘇:韓群老師執教的音樂活動《龜兔賽跑》和虞燕波老師執教的音樂活動《三個和尚》,她們都是以幼兒熟悉的文學作品為背景,以音樂表現和創造為舞台,以情境交融為手段,同樣讓幼兒置身於情境之中,將幼兒在音樂的帶領下,入情入境,充分展開想像,這種活動設計方法比較好。但音樂活動中,樂曲本身就抒發著一種情感情境,我覺得《龜兔賽跑》這一活動音樂沒有選擇好。《三個和尚》這一活動非常缺少教師的情緒帶動,沒有很好地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地心理情境。 曹:這一活動教師利用幼兒對藝術活動自發的興趣,創設故事情境,能並藉助角色表演為載體,較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地積極性。從幼兒喜愛的動物入手,根據樂曲節奏的變化,聯想、做出相應的動作。 不足之處: 1.圖譜沒能更好的利用,有些環節顛倒,遺漏。 2.最後操作環節要求內容過於簡單,沒起到提升作用,如果改為同伴合作,給圖片創設合理的圖譜,效果將更好。 劉:安全教育《一個人的時候》這一活動選材富有時代氣息,很有教育意義,它改變了以往傳統安全教育的方式(口頭說教、即興教育等),能根據現實社會的狀況,創設良好的三個情景,而這些都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有話可說,更富有實際教育意義。如果教師在最後一環節創設幼兒表演的一些情境,讓本活動動靜相結合,這個活動將會更豐富、充分。 不足之處: 1.討論形式不夠多樣化。 2.生活情景選擇要具有代表性、層次性。 教研組長小結:我覺得我們大班教研組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初步嘗試主題式的現場研討活動,非常有勇氣。我們也看到了教師努力地從情境創設入手設計教學活動,組織實施教學活動,評價教學活動
⑨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實施案例
人生設計從現在開始
——關於高中生及大學生自我人生規劃問題的社會調查
一、調查研究背景
1.調查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在人生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並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事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涯。先做好人生規劃,有了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科學,更經濟。
古語言,「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因此作為新世紀的高中生與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做好自我人生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大學生而言,人生規劃的意義不言而喻。通過事先的人生規劃,確定其最佳的奮斗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選擇實現這一目標的職業,以及制定相應的工作、培訓和教育計劃,並按照一定的時間安排,按照長期性、挑戰性、清晰性、可行性、適時性、適應性、持續性的原則,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使大學生在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對於高中生,不少人專注於學習而沒有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過規劃,這是不科學的。其實,做生涯規劃最合適的時間便是高中時代,因為這時人的個性已基本形成,馬上面臨的高考是決定一生的重要因素,高考實際上就是對未來職業的第一次定位,在職業定位之前,進行相關的測評,然後以此為據,做出職業生涯規劃,再根據規劃選定高考專業,這是最佳方案。相應的,做出全面的人生規劃為順利適應大學生活乃至社會生活都起到關鍵的作用。
2.調查內容的基本概念解釋
人生規劃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發展規劃、身心健康規劃、生活管理規劃及素質拓展規劃五個方面。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過去成長背景、目前資源條件和將來可能路徑的自身主觀和環境客觀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合理擬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為開發和獲得與職業相關因素而制定相應的教育、工作計劃,按照一定時間安排,採取行動以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一個有機逐步展開的過程。
學習發展規劃是根據個人自身情況,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科學安排學習任務,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身心健康規劃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它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健康及心理狀況,通過自我努力提高身心素質。
生活管理規劃包括時間規劃、理財規劃和情感規劃。而素質拓展規劃則容納了思想政治道德素質、科學素質、人文素質、身心素質、實踐素質和創新素質的內容。
二、方法與步驟
此次調查針對高中生及大學生,分為公共場所問卷調查與網上問卷調查兩個方式。 公共場所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回收率100%。網上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86份,有效回收率43%。合計有效問卷136份,有效回收率54.4%。調查對象中高中生79人,佔58.1%;大學生57人,佔41.9%。
三、調查結果分析
1.缺乏規劃意識,思想准備不足
選擇職業方向,拓展自身素質,確定未來的生活道路,是高中及大學時期生活的一個重要任務。然而調查表明,目前高中學生基本沒有接受生涯規劃教育,對自己的將來較為渺茫,相當部分學生在面臨人生重要選擇的時候,認識不足,准備不足。在回答「文理分科」的問題時,選擇「目標明確」的盡佔35%,其餘65%。
表1-1 文理分科時你的態度(高中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目標明確
28
35.4%
有一點拿不準
49
62.0%
十分困惑
2
2.5%
總計
79
100%
而在回答「將來所上的大學和專業」問題上,有明確目標的只有21.5%,近一半的高中生則處在徘徊的境地。
表1-2 將來打算上的大學及專業(高中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明確
17
21.5%
模糊
27
34.2%
不知道
35
44.3%
總計
79
100%
調查高中生的同時,我發現對於高中時期是否進行了合理的人生規劃對於大學生而言有很大的影響。在回答「是否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時,回答「滿意」的大學生僅有14.1%,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關繫到在這一專業上投入的熱情,更關繫到將來的職業發展。如果在高中時期就有了人生規劃的話,個人的發展定位更加准確,在選擇高考志願時更加理智與科學,那麼今後的學習道路就會更加順利。
表1-3 是否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大學生部分)
態度
人數
百分比
滿意
8
14.1%
一般
46
80.7%
不滿意
3
5.2%
總計
57
100%
2.學習能力有待提高,身心健康更需關注
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職責與使命。高中與大學是相當成熟的階段,學習要求、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都有了許多變化。不再依賴老師、全面的綜合素質、聯系實際解決問題、深層次的理解、創造性的思維等都需要我們做好學習上的准備與規劃。在「學習自主性」問題上,仍有為數不少的同學缺少自己的方法,僅按老師說的做。
表1-4 學習自主性
學習自主性
人數
百分比
僅按老師說的做
60
44.1
大部分由自己安排
55
40.4
不願意主動學習
21
15.4
合計
136
100%
而在「制定學習計劃」這一問題上,缺乏學習計劃及執行力成為了現如今學生的普遍問題。
表1-5 學習計劃及執行力
計劃及執行力
人數
百分比
計劃詳細嚴格執行
16
11.8%
有計劃但不太執行
103
75.7%
從不制定計劃
17
12.5%
合計
136
100%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中生要擠過千軍萬馬的獨木橋,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則存在生活環境、心理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轉變和適應。因而調整自己的身心素質才能不斷迎接新的挑戰。那麼,當代學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呢?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上,健康狀況很好的僅佔16.2%,而大多數人的健康狀況則並不良好。
表1-6 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你符合的項數
符合項數
人數
百分比
五項以下
27
19.9%
六到十項
87
64.0%
十項以上
22
16.2%
合計
136
100%
其中,在回答「進行體育鍛煉」的問題上,能夠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這一要求的僅占。
表1-7 鍛煉頻率
頻率
人數
百分比
每天
9
6.6%
一周一兩次
86
63.2%
幾周一次
23
16.9%
其他
18
13.2%
合計
136
100%
3.生活不夠科學,沒有條理
高中生、大學生需要合理的時間觀、理財觀和情感觀。有了正確的時間觀,你會游刃有餘的安排生活;有了正確的理財觀,你會量體裁衣,適度消費;有了正確的情感觀,你會收獲親情、友情和愛情。為了讓所有事情都在規定時間內按質按量完成,我們需要在行動之前制定一份詳細的時間計劃。在實際生活中,懂得科學管理自己的生活,最有意義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時間的人卻很少。
表1-8 你有科學的進度時間表和較高的做事效率
答案
人數
百分比
是
13
9.6%
馬馬虎虎
85
62.5%
不是
38
28.0%
合計
136
100%
而在消費問題上,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月有盈餘(約佔88.6%),合理儲蓄(約佔79.1%)。
4.素質沒有從學校教育轉變為自我提高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逐漸飽和的人才市場,不斷充實自我,提高自身個方面素質,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外部給我們的發展空間是廣泛的,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但是,現在許多學生對素質拓展並沒有清晰的認識,更談不上合理的規劃,以為素質拓展是學校家長須操心的問題。以「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問題為例,各個學校都會在寒暑假開展各式各樣的素質實踐活動,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不是想辦法逃避,就是簡單應付,幾乎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我們今後發展、走向社會的重要性。
表1-9 參加社會實踐和社團活動方面
積極性
人數
百分比
非常積極,樂意去做
10
7.4%
積極性一般
31
22.8%
完成任務就行
42
30.9%
能不做就不做
53
39.1%
合計
136
100%
5.長遠規劃明顯不足
高中生面臨高考,大學生面臨求職,那麼今後幾年自己會做些什麼,需要哪些准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那麼有多少人對自己有所設定呢?在回答「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時,從未計劃過的佔36%,而有較長遠計劃的佔11% 。
表2-1 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
規劃年數
人數
百分比
從未計劃過
49
36.0%
近一兩年
72
53.0%
五年之內
15
11.0%
總計
136
100%
四、結論
1.高中生現在是有能力並有必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的
高中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自我意識成分分化成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自我形象逐漸達到穩定,大部分高中生能進行適當的自我評價。因而高中生進行自我人生規劃是可能的。就高中生心理特徵而言,高中生較成熟而仍不穩定,善於吸收知識而受用,容易更改矯正與成長,需要經驗逐漸成熟。缺乏經驗,但是喜歡吸收知識並去運用,富有潛在的發展能力。因而在高中階段進行自我人生規劃也是非常恰當及必要的。
調查結果表明,高中生的人生目標很不清晰,對自身的個性特質、現在與潛在的資源優勢的認識很不到位,所以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並使其持續增值。也沒有辦法在現在的學習生活中做到事半功倍。進行自我思索與評價,確定目標和路線,繼而實施策略,是高中生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大學生重心不合理,規劃仍需深入
大學生相對高中生而言更加成熟與理智。他們沒有高考的壓力,學習更加自由,發展舞台更加寬闊。但是大學生面臨校園與社會的銜接,需要有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目標定位,搜索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在大學生活中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為走進社會打好基礎。
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大學生還沒有走出一味學習的圈子,部分大學生則因為高考結束便將重心放在上網娛樂購物上。在我進行這次調查的過程中,許多大學生因不願耽誤網上游戲時間而拒絕接受調查,更有甚者寧可無聊也不願認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發展,將我的調查看作是笑話。在國外大學生已經開始打工賺錢實現夢想的時候,國內大學生卻連對未來的思考都還沒有進行,這種對比是我們不願意見到卻不得不承認的。
3.規劃需要行動保證
成功就是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人生規劃則是實現成功的需要。它不是客觀的逼迫而是主觀的要求,只要自己認識到了這一點,你的人生規劃才有存在的意義。規劃是一種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再好的規劃也是紙上談兵。
五、附錄
1.參考文獻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大學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的培養》、《把握你的職業發展方向》、《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理論與實踐》、《高中生心理教育》、《美國高中教育》
2.凋查問卷
人生設計從現在開始——關於高中生、大學生自我人生規劃問題的社會調查
調查問卷部分
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
1,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你考慮過將來的職業問題嗎? A仔細規劃過 B考慮過 C有考慮過
2,你滿意現在所學的專業么? A滿意 B一般 C不滿意
3,通過氣質性格能力等各方面,你知道自己適合的職業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4,你了解自己現在在職業方面已具備的條件和所欠缺的條件嗎?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5,你對職業前景有多了解?A清楚地了解 B知道一點 C不知道
6,你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和路線?A近一兩年 B五年之內 C從沒計劃過
高中生:
1,在文理分科時,你有過困惑么?A十分困惑 B有一點拿不準 C很明確
2,你明確自己將來上哪所大學和哪種專業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3,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你會考慮將來的職業問題嗎? A會仔細規劃 B會考慮 C不必考慮
4,你對未來從事的職業有明確的方向么?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5,你對職業類型,職業需求,職業能力等,有多了解?A清楚地了解 B知道一點 C不知道
6,你已經確定了未來多少年的發展目標和路線?A近一兩年 B五年之內 C從沒計劃過
學習發展規劃
1,你的學習目標:A明確 B模糊 C沒有
2,你的學習意志:A很強 B一般 C弱
3,你的學習自主性:A按老師說的做 B大部分由自己安排 C不願意主動學習
4,你在制定學習計劃時:A計劃詳細並執行 B有過計劃但不太執行 C從不制定計劃
5,你的學習方法:A行之有效 B一般 C說不清
6,你知道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助力和阻力嗎?A明確 B模糊 C不知道
身心健康規劃
1,你的身體健康檢查(醫院檢查和健康測評):A自己定期做 B偶爾做 C只做學校的體檢 D很少做
2,你多久進行一次鍛煉?A每天 B一周一兩次 C幾周一次 D其他
3,你的作息飲食習慣科學么?A科學 B一般 C不太科學 D不清楚
4,下列心理要求你具有幾項?(良好的適應能力 健康穩定的情緒 和諧的人際關系 健全的意志 正確的自我評價 合適的焦慮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A一兩項 B三到五項 C七項全有
5,你知道多少種積極的心理調控方法?A只有一種 B三種以下 C五六種 D很多
6,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准,你符合多少項?
⑴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⑵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細。⑶善於休息,睡眠良好。⑷應變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⑸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⑹體重得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⑺眼睛明亮,反應敏銳。⑻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⑼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⑽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⑾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調。⑿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⒀有幸福感。⒁在學習和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A五項以下 B六到十項 C十項以上
生活管理規劃
1,你有科學的進度時間表,並且做事效率高:A是 B馬馬虎虎 C不是
2,你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和時間緊迫程度進行處理:A從未這樣 B有時是 C經常這樣 D一向如此
3,你平均每月用去多少生活費?A 500以下 B 500~1000 C 1000以上
4,你的消費狀態?A月有盈餘 B恰好夠花 C常常超出計劃
5,你有進行儲蓄么? A有 B沒有
6,你與家人的關系是? A親密 B比較融洽 C一般 D冷淡
素質拓展規劃
1,你的愛國主義熱情:A高漲 B一般 C不重視
2,你對科學:A熱愛 B僅當作課程 C不喜歡 D其他
3,你的藝術特長:A沒有 B一樣 C兩樣以上
4,你在參加社會實踐,社團活動方面:A非常積極 B一般 C當作完成任務 D不願意
5,你會去做公益事業志願者嗎? A會 B看情況 C不會
6,你對自己的個人素質拓展有過規劃嗎? A有 B沒想過 C不重要
⑩ 如何提高中小學舞蹈教學質量的研究背景
一、從教學管理層面,力求從教務處管理層面來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一)、結合新課標內容及要求,著力轉變教師的角色意識。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的關鍵因素是教師,教材的處理、教法的選用、學生的調控完全由老師掌握,即: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的作用。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按新課程的要求真正扮演好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並選擇好恰當的教學方式,必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質量就會逐步提高。反之,教師的角色作用發揮不當,則必將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壓抑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就會在低水平上徘徊。農村學校不如城市學校對優秀教師有吸引力,要讓優秀教師引得進留得住是一個極大的難題,而培訓和提高本校教師素質才是明智之舉。改革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可以更好地發揮教師作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技能,使農村基礎教育實現科學的可持續的發展。傳統的教師角色是知識的化身,權威的象徵。教師關注的是自己的教,忽視的是學生的學,學生處於被動接納的地位。長期陳舊的教學方式,使大面積學生失去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與新時期對學生培養的質量要求格格不如。只有改革傳統教學方式,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達到新時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事實證明不同的教師角色扮演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近幾年來,一大批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有力的證明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對改變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落後狀況的重要作用。【轉變教師角色可實現的策略】(1)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教師角色並不是象演員那樣「裝出來的」,它是教師內在的教育觀念的自然表現。沒有理念支撐的角色扮演必然矯揉造作,這種人不可能真正運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理組織教學,教師角色、教學方式都不可能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只有讓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學習借鑒先進學校、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透徹理解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精神,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轉變教師角色。(2)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教師角色的扮演必定要有適合的舞台,這個舞台就是教學方式(或教學模式),不論思洋中學、還是杜郎口中學,其教師角色得以成功轉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在於有一套適應於教師的好的教學方式。依照新課程理念,要讓教師角色真正從課堂的霸主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就必須建構一套與之適應的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認為當前有很多學校在印證實驗性地推行自己喜歡的教學模式,這就是一種探索性的學習和研究,值得借鑒。(3)必須要有堅強的領導和統一的行動。從名校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教學改革方案的實施、教師角色的轉變離不開學校的堅強領導。當教師在嘗試新模式中萎縮不前的時候,管理者要及時發現問題,要通過組織教師理論學習和教學反思,進行疏導,使他們提起信心、明確方向。當遇到傳統觀念給學校教學改革施加壓力的時候,管理者要能夠堅持信仰,頂住壓力。並能領導全校教師以先進的理論和扎實的教學實效說服家長、說服社會。教師角色的轉變,必然涉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行為的變革。因此需要全校各科任教師協作,如果學校老師各自為政,學生就無法適應個別教師的創新教學方式,無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至少應以校為單位,全面改革教學方式,如雲南的羅平縣強力推進四有模式,在教學常規檢查時,許多教務主任都一致認為,四有課堂模式更適用於老教師和課堂教學低效的老師,因為它告訴了他們課要這樣上,才能出成效,才符合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理念,也適用於新教師,讓他們很快地進入有效課堂教學的軌道上來,還有通過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可以形成獨特的校風學風,最終實現教師角色的真正有效的轉變。(4)組織教師外出培訓學習,鼓勵教師多上教育網站,了解瞬息萬變的教改信息,扎實開展各類教研活動。教研活動要堅持定時間、定內容的原則,內容有備課、說課、上課、評課、觀看教學錄象、教師基本功競賽等,力求讓教研活動成為教師獲取理論、鑽研業務、交流溝通、提升水平的重要途徑。督促教師反復研究新課標,研究中考題及小學畢業班學業水平考試題,看名師執教的光碟及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使其盡快轉變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弄清個性差異,樹立學生發展觀,還可組織開展「倡導讀書風氣·促進作風建設」讀書交流會。現身說法,以某老教師為代表的老教師群體「紮根鄉村,用心守望,畢生精力獻教育」的思想交流;組織學校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升了團隊的凝聚力,增強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陶冶了教師的意志品質。(二)、在有效的教學管理中提升教學質量。(1)制定與修改《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制度》須把握四個原則。這四個原則是「以人為本」的原則、整體性原則、動態原則、優化原則,前兩個原則,我相信在坐的每一個參培者都能理解,下面重點來理解動態原則及優化原則。動態原則——學校質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須從實際出發,應隨社會和學校的發展變化而做出適當的調整,不斷適應新形勢下教育質量的要求。這是發揮教育質量管理能動作用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教育質量管理本身有序發展的關鍵。也就是說,學校質量管理制度要想保持長久的活力和生機,必須要在動態中發展,在動態中躍升。優化原則——要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必須牢固樹立系統優化的管理思想。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必須要遵循優化的原則——最優決策、最優設計、最優實施、最優管理等等,質量管理制度各個要素都應是最優的,制度的運行機制應是最優的,制度的評估保障應是最優的。在體系運行過程中,通過恰當地,不斷地調整,使體系經常保持最優結構,發揮最優效能,達到最優質量。(2)規范教學行為:確保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在教師備課、上課、輔導、作業批改、單元檢測這五環節上督促到位,汪重其實效性,每月進行一次量化考核。由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組成4個檢查組,作業各年級分成一個組,一個教案檢查組,通過檢查量化,把成績作為績效工資考核的主要依據之一,每次檢查後,通過全體教師會,進行檢查情況反饋,表揚被評為優秀的教師,每次檢查對於評價為「優」的教師,將批改後的作業本和教案在教研組上進行傳閱,給其它教師作出示範,號召其它教師學習他們,指出備課及作業批改中存在的問題,毫無保留地指出其缺點,逐步規范教師的教學常規工作行為。通過多次督查,對於作業批改,許多教師都在在學校要求的基礎上超額完成,無論是教學還是常規工作,將會形成「比」「趕」「超」的競爭局面,學校對此還要考慮到教師的健康,還常常要為他們減壓,讓他們更多地去關注課改動態,開拓其視野,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對於輔導環節的監控,學校開學就可制定《課後輔導學生制度》,開學初可要求各位教師按所教學生人數的8%確定學困生的輔導對象,對學困生做到四個優先:課堂提問優先,面批作業優先,表揚獎勵優先,家訪優先。附件: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規范(略) (3)常規管理創新:彰顯教學管理特色。①每學期開學初,要求教師結合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和本學期教學實際分析,確定下階段教學目標,制定尋找這達成新目標所使用的方法與策略,教務處可與每位任課教師簽訂《教學質量目標責任書》,責任書中明確了教務處責任及任課教師預訂的目標及達成目標所採取的舉措。②剔除低效、無用、表面的規定,追求高效、有用的做法。在要求教師不備課堅決不能上課、備教必須一致的前提下,評價上不應過分追求備課的形式,可以寬松教師把課本備課、習題備課與課堂教學設計結合起來。在作業上,要求所有學科,所有學生均建立兩套作業本,即《隨堂練》和糾錯本。隨堂練要求從基礎部分及能力提高部分兩個角度布置練習,基礎部分教師必改,能力提高部分,教師選擇改。糾錯本,應要求學生將各種作業練習及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在教師指導後重新做在糾錯本上,教師再次批閱。凡是要求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單元過關,要求備課組在集本備課中編制《單元達標試題》,備課組教師先解答下水卷,修正後交教務處審批統一印刷,考試結束,全部批閱,講評矯正,將記分冊及下水卷送教務處檢查。③每次考試後進行班級總評比較,及時表彰優秀學生及優秀班級,樹立競爭意識。無論是期中還是期末考試,在抓考風建設上,教務處可嘗試按學生上一次考試成績進行編排考場及座位,防止學生成績忽高忽低的現象,確保考生成績的真實性,確保考生學習上的公平競爭性。(4)激勵方式多樣:在激勵中形成競爭氛圍。①年度優秀聽課筆記展。參展內容:一是聽課節次。二是聽課質量。是否認真、詳細地記錄課堂教學過程,重點關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重難點的處理、學生的學習狀態等.對教學過程中的得失所做出的評議。三是評課情況。聽課結束後。是否及時參加評課活動,主動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從教學理念、教材把握、教法選擇、學法指導、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的教學進行客觀評價,是否做好評課記錄。 ②舉辦全校教師能力測試。測試內容:一是學科課程標准。考查教師對所任教學科課程標準的領悟程度,包括學科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原則、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等。二是教材。考查教師對所任教學科整個學段教材內容的掌握情況,包括對教材主幹知識、重點知識、關鍵知識的再現能力,對本學科教學的反思能力.就教材某一片斷進行教學設計的能力等。 ③舉辦校內課堂教學競賽。對象為全校所有教師。以備課、說課、評課、講課等為主要內容。重點考察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全面滲透新課程理念、切實提高教學效率、落實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④舉辦優秀學生作業展。展評作業種類包括小學語文、數學、品德、科學四科.初中語文、數學、英語、思品、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九科。這項活動的開展,旨在幫助師生明確作業要求,促進學校完善作業制度.增強教學管理人員作業檢查意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作業習慣。最終達到作業布置「有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思考性」.作業批改達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的目的。 ⑤評選優秀教研組及備課組。制定《學校先進教研組評選方案》,結合每學年縣教研室對教研組的考核成績及教研組各學科年末考試成績縣排名、本組所有教師備課、作業批改綜合平均得分,在教研組及備課組寫出先進評選材料的前提下,綜合量化考核評選出2個先進教研組及3個備課組,分別發給獎牌和一定數量的獎金。⑥突出教學成績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質量意識要深入每個老師的心中,以教學質量論英雄的決心始終如一,教師的履職考核,評優晉升,先進個人,年度績效工資結算,教學質量應一直佔有突出地位,正像許多老師說的:「優秀不是評出來的,而是算出來的。」,這種質量文化氛圍,在學校一旦形成,將會極大的調動老師們教學工作的熱情。⑦多勞多得,優質優酬,在平時工作中就應有所體現。學校領導不要大喊奉獻,不空談無私,一個微笑,一句難得的表揚,一個沒有報酬的榮譽證書,那是精神鼓勵。對平時參賽獲獎的教師發點獎金,對發表論文和成果獲獎的教師發點獎金,對期中命題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對超課時的老師超工作量的老師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每次考試班級總評獲同級全三名的班主任發點獎金,這些都是物質獎勵。把期中期末考試,各科知識競賽中產生的優秀學生進行表彰,這些都應該是一所重視教學質量提高的學校常做的事。事實證明,學生需要榮譽感,教師需要成就感,被別人認可,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大家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通過多種方式的激勵,讓每一位教師樂於出工出力出智慧,激發出教師群體的工作熱情,這樣,學校也才能與時俱進,快速發展。(5)畢業班工作:注重過程管理。每學年初,學校要根據區教育局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區教育局年度畢業班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相應的《年度學校畢業班工作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確質量目標,擬定工作策略,細化責任。初中學校可要求初三教師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及近三年本市中考命題方向,小學將要求小學六年級教師結合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及近三年本區小考命題方向,擬定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復習計劃明細表,為學業水平考試的全面復習做好准備工作。在備考復習階段,學校應加強備考領導,建立激勵機制,抓好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管理著力點及以初三備課組長為核心的教學著力點,努力創建和諧的備考氛圍,建立科學的備考體系。本著「合理安排,適度超前」的原則安排復習備考工作,第一輪復習以基礎復習為立意,強調以課本為主線進行系統復習,第二輪復習以能力提高為立意,整體構建,強化專題,第三輪復習以狀態為立意,突出綜合性。充分發揮區教科室組織的三次模擬的檢測效能,每次考試,均做到嚴把監考關、評卷關、分析關,無論是診斷性檢測,還是評估性檢測和模擬性檢測,每次檢測完畢,教務處都要組織班主任及及備課組成員結合上年中考錄取情況及本次檢測情況,梳理出優秀生、弱科生、邊緣生、踩線生名單,對於優生要求逐一填寫解答試題診斷書,由備課組統計分析後調整下階段的備考復習教學思路,對於弱科生,採取任課教師與學生面對面輔導策略,對於邊緣生,採取鼓勵加油及職中分流的策略,對於踩線生,採取自我評價,比照分析,教師分任務「人盯人」的策略。(6)把握「質量監控」特點,讓監控科學而實效。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具有「全要素」「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等特點。「全要素」是指對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教學設施或教師及教學管理幹部的工作質量、學生的學習風氣等所有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監控。「全過程」是指對主要教學階段進行全程監控。而對教學階段的理解可以有多個角度:一般指從教學計劃、教學實施到考核等不同階段;還可理解為從學生的入學、學習直至最後畢業考核的全過程;也有人理解為學期前、學期中、學期末,或課前、課中和課終等。「全員性」是指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全體學生的工作或學習質量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 「全方位」是指教學質量監控既包括對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實時監測這一「監」的過程,也包括在科學監測的基礎上,通過對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分析對教學過程實施有效控制的過程,兩者密不可分,共同作用於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監控的最終目的除了分數質量外,還應有人的發展質量和教學過程質量。這需要重視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專業化分析。而不是判斷性的評價。只有通過教學質量監控幫助教師獲得足夠的信息與有用的建議,真正實現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從監」向「控」的過度,體現教學質量監控的服務性,滿足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所需的條件,才能煥發教師對教學的高度熱情。 (7)人人有責任,建立三級提質管理機制。學校可形成三級質量管理機制,把提質的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一級機制由校長、教務主任等有關領導組成;二級機制年級組、教研組負責人組成;三級機制由備課組及任課教師組成。堅持每年召開中考、小學畢業考試質量分析會。全市或全區統一性考試,必須分學段、分學科進行質量分析,寫出一份詳實的質量分析報告;全校性考試,必須分年級、分學科進行質量分析,教務處必須向校長提供一份詳實的質量分析報告。堅持教學工作「四項責任制」。 即以校長為核心的班子集體負責制、以年級組長為核心的年級組工作集體負責制、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班級任課教師集體負責制和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備課組全體教師集體負責制。學校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實行教學質量責任制。校長包學校教學總體質量的提高: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包學生「四率」達標,包後進生轉化,包教好每個學生;備課組長包年級學科教學質量.並層層簽訂承包合同書.增強校長和全體教師的責任感。 二、從教研組層面,來尋找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1、將學校教研組建設成為四個「基地」。將教研組建設成為四個「基地」:「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地,研究提高本學科教學質量的基地,教師進修和培養青年教師的基地,以及教育、教學信息傳遞處理的基地」。教務處對教研組的管理方法通常為:起始管理制定計劃,做到有的放矢;過程管理監督協調;終端管理揚優抑劣;加強教師的業務進修及年輕老師的培養。2、利用成功教學案例,引領教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