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婦科問題艾灸哪裡比較好得圖片
擴展閱讀
高清圖片的定義 2025-01-20 20:58:16
深處動態圖片 2025-01-20 20:47:48
ps圖片為白紙顏色 2025-01-20 20:35:40

婦科問題艾灸哪裡比較好得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2 18:55:01

Ⅰ 宮寒,熏艾治療熏哪些部位

宮寒這一說法是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常見的症狀有:經期提前後錯後,而且量少、顏色偏暗;氣色很差有氣無力;痛經,小腹部會感到冰冷;怕冷,手腳冰涼的現象;性趣不高,備孕好久也沒什麼動靜,懷孕很難。
布經草加白酒熱敷是一種對比簡單的家居方式,通常選擇兩個穴道: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熱敷30分鍾,長時間堅持就能夠有用,能較好的免除宮寒。

Ⅱ 艾灸助孕有哪些穴位

艾灸助孕效果怎麼樣:

因為很多人剛開始接觸艾灸,所以不知道艾灸助孕效果怎麼樣,其實我想說用艾灸助孕效果挺好的!因為引起不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除去先天性的原因,那麼其他問題都是可以艾灸的。

所謂先天性原因就是女性本身子宮發育問題,雖然這種情況艾灸不能調理好,但是也會增大懷孕幾率的!而後天性的原因無非就是卵巢問題,例如有卵巢囊腫或者子宮內膜異位!還有一些人可能因為內分泌失調引起的!還有一些人可能是輸卵管方面的問題,但是無論哪種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艾灸調理的。

助孕艾灸哪些穴位:

如果是想備孕的話,那麼一般來講我們還是圍繞腹部來進行艾灸,畢竟女性的胞宮都是在腹部的,所以我們重點就是艾灸腹部!這些穴位其實還是筆者經常說的穴位:

助孕艾灸:中脘穴、神闕穴、天樞穴以及歸來穴以及子宮穴,這是在腹部的穴位!之後大家要加上八髎穴,八髎穴是調理胞宮問題的,胞宮一般就是我們說的子宮以及輸卵管等統稱。

這是一些主要艾灸的穴位,這些穴位是可以調理女性宮寒問題、婦科問題等,只要調理好這些問題,那麼備孕的幾率是直線上升的。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幾個影響女性備孕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腎虛等問題或者精神方面的因素(精神壓力比較大)等,如果腎虛等引起的,那麼可以加上腎俞穴以及太溪穴吧!如果精神壓力比較大,那麼可以額外在家上膻中穴或者太沖穴!

艾灸助孕多長時間有效:

這個問題我還真不好回答,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情況不同,所以艾灸時間也是不同的,網上有很多艾灸之後備孕成功的案例,有些人艾灸一個月備孕成功的,有些人艾灸了幾個月備孕成功的,還有一些人艾灸一兩年備孕成功的。

艾灸有效的時間是根據自己情況決定的,例如宮寒備孕那麼見效肯定快,這是因為本身就一個宮寒問題,但是如果是輸卵管方面的問題引起的,那麼我建議大家可以用西葯以及艾灸同時配合調理這樣效果好,還有一些人子宮內膜異位等也是建議中西醫結合效果會更好,當然子宮內膜異位等也有很多艾灸調理的!也有一些調理沒效果的,所以中西醫結合的話效果會更好一些。

最後筆者想和大家說一下排卵期也是可以艾灸的,因為艾灸可以促進卵子發育的,不會說因為艾灸溫度過高影響卵子著床之類的。

Ⅲ 內分泌失調艾灸什麼穴位,女性艾灸穴位怎麼選

婦科疾病艾灸穴位基本就是這些,艾灸中脘、關元、神闕、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三陰交這幾個個穴位在治療婦科疾病是必須灸的穴位,那麼這幾個穴位具體在哪裡呢?大唐艾神艾灸床為你解答:


中脘穴: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神闕穴:神闕穴,就是肚臍眼,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


關元穴: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子宮穴:子宮穴,經外穴名,出《針灸大全》。原說在「中極兩旁各二寸」,今據《針灸大成》定位於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歸來穴: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


八髎穴:

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


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三陰交: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直刺1~1.5寸


關於婦科艾灸時間:


艾灸的時間:單眼灸的地方時間在20-30分鍾分鍾就可以,三眼四眼灸的地方時間要30-40分鍾


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摸索一下,但是艾灸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要用質量比較好的艾條,我自己做過比較的,覺得最好的艾條還是香怡艾條家的,他們家艾條質量不錯,大家可以去某寶上面找一下店、鋪,然後輸入香怡艾條就可以了,因為他家口碑不錯,所以很多都模仿他家標題。


單眼艾灸盒一般是針對肢體的,多是對穴,就是身體對稱的穴位,一般大家買艾灸盒如果買單眼的,就應該買兩個,這些對穴可以同時艾灸,既節約時間,療效還很好。可是如果用在腰腹部,最低就要30-1個小時,因為腰腹部的穴位很多,還要移動艾灸,所以時間短了,療效就會打折扣。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也是在問「四眼的艾灸盒是否可以覆蓋腹部的所有穴位呢?如果按照艾灸盒的眼算是對准穴位,會有差異,但是我們艾灸是片的選擇,而不是點。」如果就是你買的艾灸盒的眼正好對准穴位,那麼在我們實施艾灸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因為太熱而不得不換一下位置。所以我說,艾灸是片的選擇,只要你選對了艾灸盒,明確治療什麼疾病,就可以操作了。


艾灸的周期:如果是治療的話,15天為一周期,然後停3-5天再繼續一個15天,這樣循環下去。這個周期也是要根據你疾病治療的程度而定,有的人治療10幾天就看到了明顯的療效,而有的人治療幾個月效果也不好。如果是你很快就可以看到了療效,那麼接下來的治療就是可以隔天艾灸,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

如有幫助,還望採納,謝謝。大唐艾神艾灸廠家

Ⅳ 女人調理宮寒,艾灸是良方,找准哪幾個穴位效果會更佳

宮寒這種症狀自古以來我國中醫就有對它詳盡的解釋,引起宮寒的原因有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大部和父母生育過晚,或由於早產,流產引起。而後天性的宮寒往往因為涉寒太多,比如工作環境寒涼,或者貪涼。對於不同原因引發的宮寒,調節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但是用艾灸進行調理就是其中一種比較溫和的調理方法。

對於食物方面的滋補也可以起到改進身體壯體的因素,比如嘗試多加枸杞的粥,用烏雞煮的湯。平時注意少吃或不吃寒涼性的食物,如苦瓜,雪糕等等。感冒發燒是可以短期治癒的,但宮寒的形成並非一日兩日,所以,在發現自己宮寒問題之後一定要抱著持之以恆的心理,更加註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Ⅳ 艾灸對婦科有什麼好處

艾灸治療黴菌性陰道炎取穴:關元穴、中級穴、子宮穴、歸來穴、和三陰交

治療婦科病用艾灸的常用穴位就是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和三陰交。這些穴位幾乎可以涵蓋治療婦科的所有疾病。
方法:可以用直接灸的方法,也可以用溫和灸的方法還可以用隔姜灸的方法。
工具:關元,子宮,歸來這幾個穴位都在腹部與小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做移動艾灸,每天40分鍾左右,三陰交,可以用單眼艾灸盒雙側同時艾灸。
子宮穴是奇穴,一般的穴點陣圖顯示不出來,你可以在中級和曲骨之間旁開三寸左右艾灸,就可以灸到子宮穴。為什麼要在這里施灸呢?主要原因也是小腹的裡面就是子宮,在這里治療可以直接對准病灶,所以艾灸主要是病灶部位的施灸,百姓都可以接受治療的一種方法。
轉:艾灸治療陰道炎灸法又名灸療。它使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葯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
具體操作:
1、工具:艾灸盒+艾柱(雙柱的盒比較好,三年的金艾條好)
2、時間:下午最佳,別的時間也可以(飯後1小時內禁止)
3、位置:小腹,盡量往下至檔的位置(陰道上面的皮膚,如果不夠靠下,效果不好)
4、操作:艾灸盒放置在小腹下方,以不燙傷皮膚為宜,15—20分鍾後取開。
注意事項:
1、自己調節溫度,溫度有一點燙為宜,如果只是溫的感覺,效果很差。如果太燙就拿開一點,否則會起泡。
2、灸完後,皮膚呈現潮紅為宜。
3、如果體內有濕氣,灸完皮膚上會有很多水,表明濕氣蒸發,對人體很有宜。
3、灸後1小時內避免洗澡和觸碰冷水.
4、如果灸後次日出現水泡,小水泡可不管,暫停幾天能自好;大水泡可用針挑,擠出水,有可能擠掉後次日又形成水泡,這樣持續一周左右,影響不大,也不痛,一周就好了。
5、症輕者,連續3天就有效果,白帶量、異味、騷癢明顯減少。症重者,連續10天為一個療程,堅持就會有明顯的療效。
這個療法,我有親身經歷,效果非常明顯,朋友們有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大家一起學習、探討!如圖所示:綠色為具體位置。如果症重,肚臍至綠色位置也灸,中間有很重要的關元穴,還可以治療子宮肌瘤,加上足三里穴,三陰交,血海穴
治療盆腔炎、盆腔積液、附件炎取穴:中脘、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宮頸艾灸穴位:關元,子宮,歸來,三陰交和八髎穴。
關元:當臍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間神經的前皮支的內側支,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和腹壁下動、靜脈分支。
【主治病症】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泄瀉,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脫垂,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並有強壯作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時插兩根艾條或三根艾條施灸,每次灸15-20分鍾.這期間要根據自己對溫度的感應而適當調整艾條的高度及熱度。
子宮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主治病症】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主治疾病〗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歸來和子宮屬於臨近穴位,所以再灸子宮穴的時候就免不了灸到歸來,這樣就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同時扣住兩個穴位,在此艾灸10-20分鍾。
三陰交: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
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這個部位可以用單眼艾灸盒兩個同時艾灸,比較節省時間。每穴艾灸10分鍾。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主治病症】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Ⅵ 艾灸治療婦科病灸哪些穴位



治療婦科疾病的基本艾灸穴位

艾灸治療婦科疾病效果顯著,雖然不同的病症選取的穴位不同,但關元 、子宮、 歸來 、八髎穴 、三陰交這五個穴位是必須灸的。下面介紹一下這五個穴位的取穴方法和主要作用:

關元:臍下3寸。主治中風脫症,腎虛氣喘,遺精,陽痿,疝氣, 遺尿,淋濁,尿頻,尿閉,尿血,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帶下,崩漏,腹痛,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宮出血,神經衰弱,暈厥,休克等。

子穴位宮:在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旁開3寸。主治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症。主治婦女不孕,月經不調,痛經,陰挺,及闌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等。

歸來穴位:在下腹部,臍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三陰交: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主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腹瀉,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閉經,子宮脫垂,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遺精,陽痿,陰莖中痛,水腫,小便不利,遺尿,膝腳痹痛,腳氣,失眠,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高血壓病等。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溫馨提示:艾灸治療婦科疾病一般以10天為一周期,兩個周期之間需要停3-5天,讓身體稍作調整。也可以一周艾灸2-3次,如療效並不滿意且艾灸已見效,可10天一個療程後,休息3-5天再繼續。

Ⅶ 婦科病艾灸什麼穴位

治療婦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這些穴位不僅僅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還可以治療男科疾病。如果患有生殖治療婦科疾病可以艾灸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三陰交,這些穴位不僅僅可以治療婦科疾病,還可以治療男科疾病。建議你最好去正規的醫院治療,不要私自在家裡針灸。

Ⅷ 婦科炎症艾灸什麼穴位

1、中脘穴
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2、神闕穴
神闕穴,就是肚臍眼,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行對應的肚臍中。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
3、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4、子宮穴
子宮穴,經外穴名,出《針灸大全》。原說在「中極兩旁各二寸」,今據《針灸大成》定位於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5、歸來穴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陽明胃經。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腹痛,疝氣,月經不調,白帶,陰挺。
6、八髎穴
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
八髎就是八個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所以叫做「八髎」。
7、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8、三陰交
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出自於《針灸甲乙經》。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直刺1~1.5寸。

Ⅸ 艾灸婦科有異味病熏哪裡圖

中脘穴:人體穴位,屬奇經八脈之任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此外對一般胃病、食慾不振、目眩、耳鳴、青春痘、精力不濟、神經衰弱也很有效。

Ⅹ 艾灸婦科有異味病熏哪裡圖

可以艾灸三陰交穴,這是專門治療婦科的疾病的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