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秧歌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婚慶玩偶卡通圖片 2025-01-21 06:34:49
把圖片生成漫畫的軟體 2025-01-21 06:30:38
可以改變軟體圖片 2025-01-21 06:29:54

秧歌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1 16:03:13

『壹』 秧歌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一、秧歌的起源:

1、古代農民在插秧、拔秧等農事勞動過程中,為了減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之苦,所以唱歌曲,漸漸就形成了秧歌。

2、「秧歌」起源於抗洪斗爭。

古代黃河岸邊的百姓,為了生存,奮力抗洪,最後,取得勝利,大家高興地拿起抗洪的工具當道具,唱起來,跳起來,抒發高興的心情,隨著參加人數的增多,有了舞蹈動作和舞蹈組合,逐漸就形成了秧歌。

二、意義:

傳承價值

秧歌是中國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既有表演性的,也有自娛性的,自娛娛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各地均出現過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間秧歌藝人,很多民間藝人對新中國舞蹈事業的建設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環境隨之發生變化的今天,能夠掌握傳統秧歌技藝和純正舞蹈風格的民間藝人已寥若晨星,保護和傳承工作亟待進行。

(1)秧歌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秧歌是中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漢族民間舞蹈。

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有紅藍黃綠。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貳』 東北大秧歌的歷史背景

東北大秧歌的歷史秧歌源於漢民族元宵節慶時的集會表演,至今已有千年。秧歌隊通常扮作生活中或歷史神話的人物或方陣,由領舞者指揮,集體走出各種隊形或圖案,傳統花樣的二龍吐須,卷白菜心,基本動作較簡答,仿造民間勞作的基本動作,比如揮臂跳躍、扭腰甩肩,4拍一小節,前3拍向後,後一拍退回,為增加場面的生動和演出效果,秧歌隊一般要配備如扇、帕、傘、棒之類的簡單道具。演唱基本是從流行的民間小調中借鑒,與專業演出團體常為某主題單獨創作主題曲就很不一樣。有的秧歌本身也發展成了戲曲。
史書記載,早在康熙年間,東北就已經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辦秧歌的習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參軍、婦女等角色,邊舞邊歌、通宵達旦。到了清末民國年間,扭大秧歌已經是遍布東北各地的春節娛樂活動。「辦秧歌」的發起組織者,或是商家富戶,或是行政機構,或是民間組織,負責如集本地擅長於此道者,並置辦服裝道具、聘請鼓樂班子、組織排練、籌劃演出安排等,具體事項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辦事能力強的「秧歌頭」負責張羅。

『叄』 東北秧歌產生道具的文化背景

一、東北秧歌文化背景知識介紹
我國最早的秧歌產生於中原一帶,後來傳到東北地區,由漢滿兩族人民共同培育使它發展起來的。清朝順治年間「楊賓」在《柳邊記略》中曾有記載:「上元夜,好事者輒扮秧歌。」由此可見,東北秧歌的流傳和發展至少有三百年歷史。 在我國東北地區有三種類型的秧歌形式:1、高蹺秧歌2、二人轉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絹和扇子,也有用其它道具的,如:手玉子,等……。東北秧歌的音樂也很有特點,其中嗩吶和小鈸為常用的音樂伴奏樂器。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可以概括為:「穩中浪」,這正是對東北人民粗曠質朴的精神素質、性格心理和生活情趣的藝術概括。
二、東北秧歌舞蹈欣賞知識介紹
漢族的東北秧歌舞蹈形式中,主要是以走相、穩相、鼓相、手巾花(具體的舞蹈訓練內容的名稱)來體現舞蹈風格的。欣賞東北秧歌我們要從舞蹈演員的腳步動作看起,要看這個演員從身體上表現出的一種自下而上的協調美,也就是這個演員是否在舞蹈動態上體現出了由腳下的踢步帶動上身的扭擺和腕部的繞花的一種協調性。欣賞東北秧歌的另一個重要點是:看手巾花的表演技藝。手巾花就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常說的「手絹」,在舞蹈中手巾花不僅是一種技藝的表現,它更是表達情感的主要手段之一。舞蹈中常以不同的手巾花耍法和節奏變化的處理來表現不同的人物性格。它既可以用優美的「片花」(手巾花的一種耍法)表現大姑娘的秀美和羞澀,又能以靈活脆快的「小燕展翅」(一種舞蹈動作和手巾花的結合舞蹈動態)表現小姑娘的俊俏和潑辣手巾花是舞蹈表演中突出變現力的主要環節。當然,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在舞蹈中看演員的內心節奏感的把握和身體的控制能力。總之,優秀的舞蹈演員總能將舞蹈表演的收放自如,讓觀眾在舞蹈欣賞中目不暇接。:)

『肆』 東北秧歌的歷史背景資料

東北秧歌是東北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楊賓於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在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寫的《柳邊紀略》中,對當地人民的秧歌活動有過記載:「上元夜,好事者輒扮秧歌。」又說:「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婦女,又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戛擊相對舞,而扮一持繖鐙(傘燈)賣膏者為前導,傍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達旦乃已。」 東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蹺兩類。地蹦子又稱地秧歌,流傳面較廣;高蹺盛行於遼南,特別是營口(大石橋)、海城和蓋縣一帶。說的是某地有某水田農民插秧時唱田歌,叫秧歌。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朴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朴、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伍』 膠州秧歌的文化背景

歌舞兼備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一。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一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餘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全國150個文藝團體先後來膠州市學習膠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膠州秧歌」以其輝煌的藝術魅力蜚聲全國,並在2006年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膠州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樂曲牌和情節劇在中國秧歌群體中獨樹一幟。但膠州秧歌究竟起源於何時,至今尚無定論。
[編輯本段]
發祥探考
《青島文化志》說膠州大秧歌的發祥地是馬店東小屯,是闖關東的產物,形成年代為清末民初,筆者曾向該志供稿人提出過異議,後來該作者告訴我,在編寫《膠州文化志》徵集資料時發現,膠州籍咸豐九年(1859年)進士宋觀煒十二首《秧歌詞》詩為七言絕句,分別對膠州秧歌六個行當(演員)作了全面描述,後來《膠州文化志》遂把膠州秧歌的形成年代訂正為咸豐三年(1853年),其確鑿年代應在1854~1858年間。
筆者生長於膠州大沽河畔的秧歌之鄉,對秧歌的喜愛促使我在近20年間對膠州大秧歌之起源、發展、形式、內容作過較詳盡的考證、研究,提出下列幾點意見,供大家商榷。
一、單憑宋觀煒十二首詩的成詩年代為依據,沒有其它例證。
二、據乾隆版《膠州志》載:「上元,張燈火,陳雜劇,喧鬧竟夜」。該志成書於1752年,經查多種資料,膠州在1752年之前無任何雜劇。志中的「雜劇」,應該指的是膠州秧歌劇。
三、《膠州市文化志》載東小屯「馬、趙二姓,棄家闖關東。在逃荒路上,從乞討賣唱,後改為邊舞邊唱,逐漸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舞蹈程式和具有膠州地方色彩的小調,他們重返家鄉後,經過代代相傳,提煉加工,至清朝中期,逐漸成為定形的舞蹈秧歌,」此說忽略了關鍵問題「秧歌」一詞的由來。秧歌,起源於農業勞動,是南方勞動人民插秧所唱的勞動小曲。膠州所以有南方秧歌,是因為膠州在唐宋時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時期作為北方唯一設置市舶司的碼頭,與江南有著密切的聯系。隨著與南方商業貿易的往來,南方的文化藝術如秧歌等勞動小曲也隨之傳至北方。膠州秧歌應該是引進江南地方曲調,吸收了北方雜劇的精華,形成的新藝術形式。
膠州秧歌從藝術形式和類別上看,是一種戲劇,不是單純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劇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員有行當,是一種形式活潑的歌舞劇。這樣一個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的地方劇種,不可能形成於一個不足百戶的邊遠村莊,而應該是圍繞膠州海運文化應運而生。從其曲牌、行當等藝術因素分析,膠州秧歌的形成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它與南宋以來的雜劇、曲牌演唱有關,筆者根據膠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傳地域文化特徵等因素推斷,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著密切的關系,其起源的時間至少應在宋末元初。
膠州秧歌劇與雜劇有關的一個重要證據是膠州秧歌劇的表演形式。膠州大秧歌是廣場(街頭)四方連續的可視性表演形式,演員表演面對的是叫周觀眾。據考證,這種表演形式來自於早期的戲劇。顧學頡著《元明雜劇》:「近年在晉、陝、豫交界地區發現的宋遼金元時代的戲台遺址,不下十來處之多。其中最早的名為『舞亭』,是個建築在露台上而的亭子,可供四面觀眾觀看。」這說明中國戲劇的前身,是從民間廣場表演藝術發展而成的。膠州秧歌劇一直保留了廣場藝術(街頭)形式至解放初,後被文藝工作者在不斷借鑒其表演藝術形式的同時,把具有完整內容性的表演部分刪去戲劇部分,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就這樣被人們遺忘了,但惟一能夠窺見其古老形式的是演出前打場子的舞蹈部分。
膠州秧歌與雜劇有關的第二個重要證據是角色行當。
「元雜劇中演員的角色(行當),可分四大類別,即末、旦、凈(包括丑)、雜,而以末、旦二色為主,每類之中又各分許多細目(顧學頡著《元明雜劇》)。」膠州秧歌劇中演員也有角色(行當),其角色分別是:小嫚(花旦)、扇(花旦兼青衣)、翠花(青衣兼老旦)、棒槌(末,也就是現在的小生兼武生)、鼓子(老生兼丑)、膏葯客(雜)。元雜劇中演員的角色與膠州大秧歌劇中演員的角色驚人地相似,也非常符合那個時代的特徵,這不是巧合,而是那個時代傳遞給我們的直接信息。王國維在《余論》中有過一個總括的說明:「我國戲劇,漢魏以來,與百戲合,至唐而分為歌舞戲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盛,又漸籍歌舞以緣飾故事,於是向之歌舞戲,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至元雜劇出而體遂定,南戲出而變化更多,於是我國始有純粹之戲曲。」這里基本上把我國戲曲的大體脈絡清晰地勾勒出來了。膠州秧歌劇演出形式的構成基本符合上述論斷。歌舞、滑稽、緣飾故事這三大要素,在斜溝崖、南庄村等秧歌劇表演形式中明顯地具備這個特點,看出這三大要素的存在。
膠州秧歌與元雜劇有關的第三個證據是曲牌和劇本的近似。
解放後,各級文藝工作者對膠州秧歌調查挖掘所得的曲牌主要有二類:嗩吶曲牌,主要包括得勝令、打灶、小浪音、小白馬、斗鵪鶉、八板、煽簸箕等。
唱腔曲牌,主要包括扣腔、鋸缸、打灶、疊斷橋、男西腔、女曲腔等。小戲劇本,包括大離別、小離別、想娘、五更等72出(本),現僅查到35出(本)。
根據上述曲牌和劇本對照元雜劇分析,膠州秧歌劇的嗩吶曲牌「得勝令」、「斗鵪鶉」在元雜劇《倩女離魂》、《趙氏孤兒》、《竇娥冤》等劇本中均有使用,特別是王實甫的《西廂記》,「斗鵪鶉」曲牌反復使用了七次,「得勝令」使用了五次,可是在明朝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清初洪升寫的《長生殿》兩個劇本中均沒有用過上述兩曲牌。從這兩部經典性劇本中沒有使用這兩個曲牌,說明其在明代與清初已經被淡化。明末清初孔尚任所寫的《桃花扇》中雖然上述兩曲牌各用了一次。但孔尚任是山東曲阜人,他之所以繼續使用元雜劇的上述兩曲牌,很可能與其對北方元雜劇曲牌的熟悉有關,受家鄉傳統文化的遺傳特徵影響而形成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膠州秧歌劇與元雜劇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不是間接的,而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現象的統一產物。這一文化現象應該從中國文學發展史的高度來認識。
中國文學史上,有唐詩、宋詞、元雜劇、明清小說的說法。可見,元雜劇的地位是很高的。膠州秧歌劇具備這一特點,所以對於它的研究也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元雜劇有著特殊的形式。在這以前,傳統的文學體裁是抒情的詩歌散文,而從此以後,文學作品的體裁出現了新的有情節、有人物、以敘事為主的戲劇和小說,因而詩歌和散文喪失了霸佔文壇的局面。」(溫真《簡說元雜劇》),膠州秧歌劇就是這一新體裁的主要組成部分。試證如下:
一、元雜劇的著名作者王實甫是元大都(今北京)人,他的創作活動主要在元成宗大德年間(1298~1307年),他的《西廂記》反復使用和膠州秧歌劇一樣的曲牌,給我們傳遞的信息表明了膠州秧歌劇與《西廂記》是在同一個時期並存的藝術表演形式(那時膠州秧歌已經處在成熟期)。
二、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把我國戲曲的形成發展過程大體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從上古到五代,是我國戲曲的萌芽時期。第二,宋金二代,為我國戲劇的形成時期。第三,元代雜劇的形成,標志著我國戲劇的正式成熟。第四,元明南戲較之元雜劇變化更多,中國戲曲有了新的發展。」
在王國維上述第二階段中有這樣的論述:宋金兩代的雜劇院本,還「非盡純正之劇,而兼有競技游戲在其中……其結構與後世戲劇迥異。」第四階段論述:「至唐分為歌舞及滑稽戲二種,宋時滑稽戲尤盛,又漸藉歌舞以緣故事,於是向之歌舞戲,又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根據王國維的論證,膠州大秧歌劇的表演形式無一不與其論述相符合。特別是膠州秧歌劇中「鼓子、棒槌」,「競技游戲」是秧歌劇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而「上跤」、「滾綉球」用高難度武術動作形式表演打各式「棒槌」,女性表演的「扭斷腰」、「三道彎」等非常富有代表性。「不以歌舞為主,而以故事為主」,秧歌劇的演出是以本戲為主,秧歌劇的演出有自己的「演奏曲牌」、「唱腔曲牌」,又有自己的「劇目」,更具有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不同的歷史時期,戲劇藝術的發展應該具有不同的時代特徵。膠州秧歌劇的這一藝術形式,其劇目、服飾、道具、色調、人物的動態、神韻等,都體現出宋元時期的審美習慣、審美心理、社會習俗以及民族精神。
膠州秧歌的原初形態已經大部分消失,這是歷史的原因,我們只能從多方面印證查考,爭取恢復原本的面貌。
[編輯本段]
發展傳承
唐宋時期膠州碼頭經濟發展至鼎盛,這一特定的歷史條件孕育了膠州秧歌劇。膠州與大江南北的通商,進一步豐富了秧歌劇的表演形式及內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鑼」均帶有南方地域特色。膠州秧歌劇女性演員的服飾色調為桃紅和草綠色,「鼓子」服飾為咖啡色,「翠花」和「扇女」用的道具均是摺扇。從上述色調的服飾與摺扇的道具看受朝鮮影響較大。據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的記載,摺扇是宋代從朝鮮傳入我國的,膠州是當時對朝通商的最大碼頭之一,摺扇從朝鮮傳到膠州是順理成章的,外來文化與膠州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和文化氛圍的有機結合,促進了膠州秧歌劇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南北文化的交流,外來文化的借鑒等幾大要件對膠州秧歌的形成和發展缺一不可。
膠州秧歌劇早在宋元時期就形成了中國戲劇摺子戲的雛形藝術形式。為什麼流傳至解放初期也沒有很大的變化?其中原因有三:一是喜愛膠州秧歌這種藝術形式的群體基本穩定居住在膠州一帶,沒有很大的離散和遷徙,使膠州秧歌能夠長期固著在膠州這塊土地上。二是膠州港自明以後因為海退,港口逐漸遠離膠州城區,港口貿易衰落,對外國際交流、交往職能消失,成為膠州灣內循環使用的地域性小港,城市商業地位下降,市民文化失去活力,成為民間節慶藝術。這種封閉的形態,使膠州秧歌很少受外界的影響,得以保存其原汁原味。三是膠州秧歌沒有在歷史的長河中產生質的流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膠州雖然經濟發達,但它不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不是文人薈萃的地方,所以,它很少受到文人們的參與和改造,而保留了只有這塊土地才蘊涵著的傳統精神,所以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保留了「非盡純之劇,而兼有競技游戲在其中」的宋金至元的演變過程中的「古劇」(王國維稱)。
還有一點需要辨明的是,「膠州秧歌」和「膠州大秧歌」不是一種藝術形式,「膠州秧歌」是咱們通常見到的四步舞秧歌,是通常一般的歌舞;而「膠州大秧歌」則是秧歌劇,也就是「膠州秧歌劇」,其女性舞步是三步舞。這兩個秧歌有質上的區別。因為不了解這兩種表演形式的差別,所以膠州秧歌和膠州大秧歌就常常被一些人混淆,從而使膠州秧歌失卻了本來應有的歷史面貌。
[編輯本段]
文化遺產
膠州秧歌劇現存的曲牌、劇本和民間表演的四方連續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國戲劇從宋遼金至元雜劇演變過程的活標本,這些形式在我國其它地區已不存在了。這些珍貴的藝術形式已超過膠州秧歌劇本身的價值,膠州秧歌劇的存在,應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現存最早的戲劇雛形表演形式之一。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膠州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陸』 扭秧歌從何來有啥背景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軍庄秧歌」(河南)「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柒』 為啥大秧歌一拍到趙香月後面就是虛影,像p過了一樣。

因為是替身,電視劇後半部分趙香月的側面鏡頭都是替身演的,正面鏡頭是後期製作的時候插入的!



《大秧歌》是一部由郭靖宇、柏杉執導,夏仁勝、郭靖宇擔任編劇,楊志剛、楊紫和王奎榮等主演的抗戰類電視劇,於2015年10月14日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首播。

該劇以海陽民俗「大秧歌」為切入點,講述了膠東地區的青年海貓在一段夾雜家族恩怨情仇、驚心動魄的熱血抗日斗爭中脫穎而出,從一個小乞丐蛻變成大英雄的傳奇故事。

『捌』 鼓子秧歌產生道具的文化與背景

鼓子秧歌的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藝術體現,它是魯北地域的文化產物,它必須要追隨魯北地域文化的根源,表現其文化的內涵。鼓子秧歌文化也正是以魯北地域中仍在流傳的鼓子秧歌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表現文化的形式,研究它的文化特點與形成因素。鼓子秧歌的文化特點是以鼓為本,隨著歷史的演變人們以鼓來表現抗爭自然災害的手中工具,以鼓來比作反擊戰爭中的手中武器,以鼓來寄託人們心中的情感,以鼓來體現舞蹈藝術的豪放之氣和陽剛之美。在表演隊伍中「鼓」的人數最多,表演形式最精彩。「傘」是鼓的引導,起著指揮作用。「棒」、「花」和「丑」則是「鼓」的陪襯,起著烘托「鼓」的作用。樂隊更是以大鼓為主,打擊出多種快和慢的節奏以助表演陣式的變化催人奮進。它的另一文化特點是鼓子秧歌的組織形式,演出的行程、裝飾與表演的圖陣如前面所講到的「迷魂陣」「刀殺四方」「十面埋伏」等都具有軍隊化的色彩。鼓子秧歌的文化特點是通過舞蹈的形態和神態進行傳情表意的,它的藝術形象的形成因素無疑是受自然地理環境、社會、政治、經濟與民間風土習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它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肢體與精神的兩個方面,在用肢體表現思想感情的同時,也就體現了魯北地域民族歷史形成的文化特點,即:當人們表演鼓子秧歌時,舞蹈會因表演者對鼓子秧歌的文化素質、藝術修養而有差異,又由於表演者不斷融入時代感情而有新意,從而促進了鼓子秧歌的發展。鼓子秧歌是魯北地域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它由群眾創造,在群眾中直接進行傳承,隨著社會的前進而發展,是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是舞蹈工作者、教育者采之不盡、用之不絕的素材和教材。

『玖』 東北秧歌的起源

2017-10-03
聊聊
東北秧歌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朴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朴、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艷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眾喜愛。

『拾』 扭秧歌是哪裡的風俗

扭秧歌是陝北的風俗。扭秧歌,是我國北方漢族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是我國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

它的前身是農民在插秧時的一種歌詠活動,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裡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陝北地區「鬧秧歌」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北宋已有陝北秧歌舞,原為陽歌,「言時較陽,奏歌以樂。」

創作背景

秧歌,源於農事活動。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勞動中,把勞動期間的吟唱、奔跳、行走等動作結合起來,巧妙地揉合了陝北民間一些習俗、祭祀等活動,形成了最初的秧歌。

流行地區

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但因流傳地區不同,又有陝北秧歌、晉北秧歌、東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逢年過節,城鄉都組織秧歌隊,村鄰之間還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