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鄉土中國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2019年8月,國家教育部將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編入高中統編三科教材《高中語文(必修上)》第五單元。《鄉土中國》是費孝通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計劃中深入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的三部曲之一,但由於戰爭、院系調整、社會學被取消等原因,他暢想的這三部曲未能如願以償。《鄉土中國》內容涉及傳統中國的基本特徵、農村生活、社會結構、家庭家族、道德規范、權力結構、社會變遷等內容,著作文字簡潔、語言流暢、淺顯易懂、雅俗共賞,是學界公認的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的重要代表作之一。2020年是費孝通教授誕辰110周年,這篇文章想追溯費孝通寫作《鄉土中國》前前後後的學術活動,理解這本書產生的歷史背景,以此作為紀念。
學者的認知方式除了取決於自己的知識積累和認知習慣,還取決於他(或她)所處的社會關系模式:他接觸了什麼人,與什麼人交流和學術碰撞了,引發了什麼思考等。換句話說,《鄉土中國》基於費孝通長期的實地研究、理論探索的積累,還基於他個人在當時的時間和空間結構中形成的社會關系模式。
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蹉跎歲月
從20世紀30年代末英倫歸國,到雲南的昆明、魁閣,美國芝加哥、波士頓等,再到英倫、清華,10年間,費孝通跨越中國南北、東西兩半球,歷經實地研究、國際交流、歷史研討,他活動的公共空間不斷變換,社會空間不斷擴大,形成了一個時間和空間上相互交錯的社會關系模式,《鄉土中國》就是在這樣的時空結構變換中產生的。
從具體的社區研究到對整個中國社會整體把握是費孝通在大瑤山對瑤族進行的田野調查中與王同惠女士一起確立的認識中國社會的目標。《鄉土中國》這本小冊子是他從西南聯大回到清華園給研究生講授《鄉村社會學》的講稿匯集。為了講授這門課,他先是使用美國教材做參考書,後來覺得美國教材不能表達自己的意願,又嘗試著使用自己過去在瑤山、江村、雲南三村的調查材料,抗戰後期,他還一度涉獵經濟問題,在報刊發表有關經濟的時評。1947年,他決定從社會結構入手來講鄉村社會問題,他寫道,要「另起爐灶,甚至暫時撇開經濟問題,專從社會結構本身來發揮」。
在《鄉土中國》的《後記》中,他稱這是他工作的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瑤山開始的實地研究;第二個階段始於1946年前後的生育制度寫作和研究,《生育制度》是這個階段的第一本成果,《鄉土中國》則是第二本。在這個兩個階段中間,即1943年,他訪問了芝加哥大學,把《祿村農田》《易村手工業》和《玉村農業和商業》改寫英文,翻譯成「EarthboundChina」一書,把《昆廠勞工》改寫成「ChinaEnterstheMachineAge」,他還訪問了哈佛大學等機構。
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費孝通的學術研究開始由田野工作轉向理論建構,從以專注學術研究轉向學術研究與時事評論寫作並舉。工作和政治等多種原因迫使他停止實地調查轉向理論建構和開展更多的教學工作。由於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同時兼課、日軍轟炸昆明被迫遷住鄉下等原因,從1940年10月至1945年初(這中間有一年赴美交流)的近5年間,他更側重授課和寫作。1993年在《個人·群體·社會》一文中,他說:「魁閣後期,由於兼任雲大和聯大兩校的教職以及當時政治局勢的緊張,我不便直接參與實地調查,所以有更多時間從事講課和寫作。也可以提到,當時直線上升的通貨膨脹使個人的實際收入不斷下降,而我又在1940年成了一個孩子的父親。我們在呈貢的農村裡賃房而居,樓底下就是豬圈,生活十分艱苦。因之,我不能不在固定的薪金之外,另謀收入,我這個書生能找到的生活補貼,只能靠我以寫作來換取稿費。我當時成了一個著名的多產作家。大後方的各大報紙雜志上經常發表我的文章,我幾乎每天都要寫,現貨現賣,所得稿費要佔我收入之半。」費孝通自少年時代開始寫作,20世紀40年代的環境進一步養成了他的寫作習慣,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寫作風格。
Ⅱ 鄉土中國寫作背景是什麼
《鄉土中國》來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當時作者應《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14篇文章,《鄉土中國》由這些內容、文章輯錄而成。
這是作者在社會學方面的第二期研究成果,屬於社區分析第二步的比較研究范圍,偏於通論性質,目的在於從理論上總結並開導實地研究。
(2)鄉土中國寫作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該書不是關於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提煉出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面而又支配著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一種特殊的體系。
該書通過對中國基層社會的典型社會現象,如有語言而無文學需要,人際關系及社會結構中的差序格局,以修為本的道德體系,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禮治和無訟,家族性質的基本社群等的分析以及與西洋社會的比較,表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特質。該書雖是40年代作品,但對於認識和研究中國社會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Ⅲ 鄉土中國的創作背景
《大家小書: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的代表作,該書取自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而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通覽全書,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沿著作者的思路,可以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事過境遷,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鑒。
Ⅳ 鄉土中國表現了作者對學術著作的什麼高要求
鄉土中國》成書於 1947 年,寫作背景主要集中在鄉村,體現了費先生對中國傳統社會的一種鄉村理想型的闡述。從社會結構本身出發,以中國的事實來詮釋鄉土社會的特性,並且在理論上進行總結,隨著歷史的演進,當時的鄉村已經和現在的中國社會現狀具有較大的區別。「中國」的概念並不是一直就有的,而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逐漸形成的國家概念,在此之前,「國」的概念大多源於對帝國的簡稱,比如在秦朝、漢朝、唐朝、明朝和清朝時候,應用較為廣泛,只要稱之為帝國,一來是由於在中央集權制的觀念下,捍衛君主集權的權威性,為了彰顯以中央和地方邊陲構成的皇權統治體系的威嚴,才以帝國的稱號來強調來自詡。
「鄉土」的概念則是一種自南宋以後形成的趨於穩定的社會結構,在中央集權制的規范下,對於聚居群落的管理成為一種新的治理模式。在這個錯落共同體中,具有「差序格局、熟人社會、禮治秩序、無訟觀念、學血緣和地緣「等主要特徵。在費孝通的書中,一直強調鄉土本色,但是鄉土本色並不是一般意義上指村民離不開土地,而是強調一種生產和生後方式。在鄉村中,具有明顯的社區型,並且形成了獨有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特點,例如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村落社區、以及家國一體化、儒家文化等。費孝通老先生的《鄉土中國》問世時,已經距離鴉片戰爭過去了一百年的時間,在這一個世紀的變遷中,中國的社會形態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商品經濟工業經濟代開始逐漸代替小農經濟的戰略地位;政黨建設開始發展起來,民族國家的建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翻了中央集權制,民主集中製成為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崛起,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進程進入了實質發展階段。
Ⅳ 費孝通《鄉土中國》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鄉土中國》的時代背景:《鄉土中國》來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當時作者應《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14篇文章,《鄉土中國》由這些內容、文章輯錄而成。
在該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
作者簡介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人,社會學家。1920年進入蘇州振華女校讀書。1928年就讀於東吳大學醫學預科。1930年考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3年成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及人類學系研究生。1936年獲公費留學資格赴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院學習人類學。1938年獲哲學博士(社會人類學)學位。
Ⅵ 求《鄉土中國》的寫作背景
《鄉土中國》來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當時作者應《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14篇文章,《鄉土中國》由這些內容、文章輯錄而成。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2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
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
(6)鄉土中國寫作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作品思想
在該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
費孝通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地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膜,「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人們在熟悉的環境中長大,代代相傳的社會習俗指導著他們的行為。
在這種社會里語言足夠傳遞世代的經驗,「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據此,費孝通指出文字下鄉的困難在於鄉土社會的人們沒有用字幫助他們社會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於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
Ⅶ 對鄉土中國提出的問題有哪些
一、田園的消失:
城市的擴大,不斷吞噬著郊區的鄉村,郊區的農民在失地之後,唯一有盼望的就是拆遷了。因為拆遷之後家家戶戶至少能分幾套房,而這個分房的標准很多時候是和建築面積來衡量的,所以家家戶戶都爭搶著加蓋房屋。
城鄉結合部是最醜陋的地方,既沒有城市的規劃,也沒有田園的美好,處處彰顯的是人性的貪欲。這個沒辦法改變,只能認為是一種過渡性的現象,至於過渡多少年,這個完全取決於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的態度,可能是數年,也可能是數十年。
二、親情的淡漠:
我很早就有過一個思考,就是社會越工業化,親情越淡漠。摒棄倫理,單純從人的動物性上來說,越工業化,一個人越能只依靠自己就能生存。反之,社會越落後,生產力越不發達,人就越需要抱團。
所以,在工業化的進行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愈發淡漠,小時候玩的很好的表哥表弟就會慢慢淡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上述的理由,還有就是小時候的玩伴之間在這么多年沒有太多交流,雙方已經陌生,大家在高節奏的社會生活中疲於奔命,而無暇顧及其他等等。
三、傳統的消失:
祭祀祖先,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但是,以祭祀為例子的傳統也在慢慢消失。前工業化的中國,人們的居住范圍大約就已經確定,基本上就在本縣內,即便是客居,終究也要有回鄉的時候。
這樣的環境下,祭祀就顯得容易得多。而工業化時代,人們的居住范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就以陳老闆為例,以後一定就是深圳人了,如果要勞師動眾只為回鄉祭祀一次,難免不現實。
四、城鄉的差距:
太多的人進城務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留守鄉村。進城務工,帶來的是財富的積累,改善了自己家人的成活,而在一定程度上卻讓留守兒童成為一個問題。
當城市的孩子在各種呵護之下茁壯成長的情況,留守兒童卻只能夠和年邁的爺爺奶奶度日,不談別的,首先教育成長就是一個大問題。這些留守兒童從最開始就遠遠的被城市的孩子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五、環境的惡化:
霧霾不需要再說了,這個不僅僅是城市的問題,也是鄉村的問題。霧霾的成因眾說紛紜,但沒有人否認是工業化帶來的結果。以關中為例,過去城市規模下,燃煤供暖規模也要小很多,釋放的污染物自然少。
而鄉村在很早之前是根本沒有錢買煤取暖的,也許有人會問冬天冷了怎麼辦?一個詞:死扛。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熱力公司的燃煤量越來越大,鄉村家家戶戶也燒煤取暖,霧霾來的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