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司馬懿是哪裡人圖片
擴展閱讀
平板電腦做圖片處理 2025-01-21 12:03:04

司馬懿是哪裡人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9 18:26:49

1. 司馬懿的人物介紹和他的生平經歷分別是什麼

一、人物介紹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魏國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

二、生平經歷

司馬懿因曹操出身「贅閹遺丑」,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陞官為無實權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謚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1)司馬懿是哪裡人圖片擴展閱讀:

司馬懿策劃高平陵之變的背景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重用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司馬懿;且不久即晉升司馬懿為太傅而奪去了他的實權。

之後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將軍,曹爽集團於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從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司馬懿無法參與政令決策,為了等待時機,凝聚反擊力量,於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借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

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但於此同時,司馬懿卻與兒子司馬師(當時為中護軍)、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准備發動政變。

2. 司馬懿是哪國人

三國時期魏國
司馬懿 字仲達,公元179年-251年,72歲,(河內溫縣孝敬里(河南溫縣招賢鎮),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晉宣帝。

司馬懿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為氏。楚漢間,司馬仰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自仰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征西將司軍鈞,字叔平。司軍鈞生豫章太守司軍量,字公度。司軍生潁川太守司軍俊,字元異。司軍俊生京兆尹司軍防,字建公。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上述內容均取自《晉書·宣帝紀》)。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稱:「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晉書·禮志》)。

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晉書·宣帝紀》)。

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之;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晉書·宣帝紀》)。

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椽。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為丞相以後,始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晉書·宣帝紀》)。司馬懿懼之,只得就職。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薄等職。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任職,小心謹慎,勤勤懇懇,「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隨軍。他對曹操說:「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曹操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晉書·宣帝紀》)!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建安二十四年(219),當孫權向曹操上表稱臣、慫恿曹操自立為帝。曹操說:「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司馬懿說:「漢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晉書·宣帝紀》)。當時曹操手下的門閥官僚擁漢者尚多,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對曹氏代漢有異議而不得善終。大概司馬懿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對他由猜忌逐漸轉為信任。

曹操進封魏王後,升任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時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晉書·宣帝紀》),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關系一直很好。司馬懿還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

此後,司馬懿更是常謀國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馬懿轉為丞相軍司馬。他指出荊州刺史胡修粗暴,南鄉(治南鄉,今河南淅川東南)太守傅方驕奢,都不應駐守邊防,曹操未予重視。

同年六月,劉備繼取漢中後,派孟達、劉封攻佔漢中郡東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勢力有所擴展。七月,孫權欲攻合肥,魏軍大部調動淮南防備吳軍。鎮守荊州的蜀前將軍關羽,乘此機會,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荊襄(魏荊州治新野,今河南新野;襄陽郡治襄陽,今湖北襄樊)。圍魏將曹仁,水淹於樊七軍,斬龐德。時樊城守軍僅數千人,城牆因水淹多處崩塌,曹仁曾考慮放棄樊城,被輔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滿寵所勸止。曹仁決心奮勇抵禦。胡、傅二人果然乘機降蜀。此時,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人孫狼等,亦殺官起兵,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當時都城在許昌,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准備遷都河北。司馬懿和曹椽蔣濟及時勸阻:「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晉書·宣帝紀》)。曹操從其計,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關羽被其俘殺。

此戰的勝利,曹操利用孫、劉爭奪荊州的矛盾,充分運用外交謀略,坐收漁利,不僅挫敗關羽的強大攻勢,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更重要的是破壞孫、劉聯盟,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主動權。

徐晃擊退關羽後,曹操嫌惡荊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們都遷走。司馬懿認為:「荊楚輕脫,易動難安。關羽新破,諸為惡者藏竄觀望。今徙其善者,既傷其意,將令去者不敢復還」(《晉書·宣帝紀》)。曹操從之,沒有移民。藏竄逃亡者果然都復出歸化。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丞相長史。

時孫權率軍向西。朝臣認為樊城、襄陽缺乏糧,不能抵禦吳軍,請召守將曹仁回駐宛城。司馬懿則認為不該放棄二城:「孫權新破關羽,此其欲自結之時也,必不敢為患。襄陽水陸之沖,禦寇要害,不可棄也」。曹丕未依其言,命曹仁放火燒毀二城。後來孫權果然沒有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史稱魏文帝。由於司馬懿為曹丕「篡漢」出了大力,所以登基後,曹丕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221年),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僕射。

黃初三年(222年),和黃初五年(224年),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守許昌,並改封司馬懿為向鄉侯。黃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轉任撫軍大將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司馬懿辭讓,曹丕說:「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晉書·宣帝紀》)。

同年,曹丕又大興水軍攻吳,仍命司馬懿留守,「內鎮百姓,外供軍資」(《晉書·宣帝紀》)。臨行,下詔書給司馬懿說:「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晉書·宣帝紀》)!後曹丕由廣陵回師洛陽,又下詔對司馬懿說:「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晉書·宣帝紀》)。於是司馬懿留鎮許昌。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臨終時,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曹丕對太子說:「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晉書·宣帝紀》)。明帝即位,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

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後,於八月出兵攻魏。命吳左將軍諸葛瑾部兵分兩路進攻襄陽(今湖北襄樊),親自率軍進攻江夏郡(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西南)。孫權一路為魏軍所敗,遂撤兵而走。而諸葛瑾則被司馬懿擊敗,並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餘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馬懿駐扎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當初蜀將孟達降魏時,魏朝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他言行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聽,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魏文帝死後,孟達失寵,蜀丞相諸葛亮即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泄露其事。孟達聞此泄露,准備馬上起兵。

申儀將此事密告司馬懿後,司馬懿怕他突然發難,給他去信,詳為慰解,信中說:「將軍昔棄劉備,託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埸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於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晉書·宣帝紀》)。

孟達得信大喜,猶豫不決。司馬懿則暗中率軍進討,諸將見孟達與吳蜀交接,勸司馬懿先觀而後動。司馬懿說:「達無信義,此其相疑之時也,當及其未定促決之」(《晉書·宣帝紀》)。司馬懿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八天後抵達新城城下。吳、蜀派出援兵解救孟達,被司馬懿部攔阻於西城的安橋、木蘭塞等地。此前,諸葛亮曾告誡孟達加緊防範,不要上當,孟達寫信給諸葛亮,認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聞吾舉事,當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間也,則吾城已固,諸軍足辦。則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自來;諸將來,吾無患矣」(《晉書·宣帝紀》)。等到兵臨城下,孟達又寫信給諸葛亮,驚嘆:「吾舉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晉書·宣帝紀》)!

上庸城三面環水,孟達在城外樹立木柵,加固城防。司馬懿揮師渡水,毀其木柵,直逼城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開城投降。魏軍入城,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餘人。司馬懿回軍,仍駐宛城,獎勸農桑,禁止浮費。南方吏民心悅誠服。

前初,申儀久在魏興郡,專威弄權,擅自借皇帝名義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達被殺之後,申儀自生疑慮。當時各郡郡守見司馬懿克敵制勝,紛紛奉禮祝賀。司馬懿聽之任之,並讓人向申儀暗示。申儀只好前來祝賀。司馬儀乘機將他收捕,送往京師。

司馬懿又將孟達余眾七千餘家遷往幽州。不久蜀將姚靜、鄭他等率其部屬七千餘人來降。

當時邊郡新附,戶口不實。朝廷想加以核實,請司馬懿進京,征詢他的意見。司馬懿認為:「賊以密網束下,故下棄之。宜弘以大綱,則自然安樂」(《晉書·宣帝紀》)。明帝又部他吳蜀都該討伐,應該先從何處著手?司馬懿回答說:「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東關,賊之心喉。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仍舊駐扎宛城。

太和二年(228年)五月,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曹休,謊稱受到吳王責難,打算棄吳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未辨真偽,即率步、騎兵10萬人,去皖城(今安徽潛山)接應。明帝也(治晉陽,今太原西南)命司馬懿率軍向江陵(今湖北江陵),與曹休相策應。八月,曹休為吳軍大敗,殘部幸得賈逵接應,方得生還。

太和三年(227年),蜀丞相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並占據武都、陰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決定興師伐蜀。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長安入子午谷,左將軍張郃出斜谷,司馬懿自荊州溯漢水出西城(今陝西安康西北),將兵分三路會攻漢中。司馬懿從西城開拓道路,水陸並進,沿著沔水逆流而上,直達朐腮,攻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後遇雨班師。

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四齣進攻魏,包圍祁山(今甘肅東南部山地)賈嗣、魏平部,並以木牛流馬運輸糧草。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晉書·宣帝紀》),派他西駐長安,都督左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禦蜀軍。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今甘肅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張郃勸司馬懿分兵駐扎雍、郿兩地,以作大軍後鎮。司馬懿不同意,他說:「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於是挺進喻麋。

諸葛亮聞魏大軍將至,亦分兵一部繼攻祁山,自率主力迎擊司馬懿。郭淮及費曜等部襲擊蜀軍,被諸葛亮擊破。便親率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

至此,史書上對今後的作戰卻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

《晉書·宣帝紀》記載如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今甘肅天水南),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二》記載如下:……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懿遇於上邽之東。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亮引還。懿等尋亮後至於鹵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不在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詡、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諸將咸請戰。夏,五月,辛已,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著三千,懿還保營。六月,亮以糧盡退軍,司馬懿遣張郃追之。郃進至木門(今甘肅天水西南),與亮戰,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亂發,飛矢中郃右膝而卒。

可以看出,前者說司馬懿大勝,後者則說司馬懿大敗。而《三國志》中諸葛亮、張郃、郭淮等人的傳記中,對此都一帶而過。而且前者對司馬懿讓張郃去追擊蜀之避而不談。相對而言,還是後者可信度高些。現在的軍事工具書也都以後者記載為准。

蜀軍退軍後,軍師杜襲、督軍薛悌都估計諸葛亮明年麥熟時還會入侵,建議趁冬天調運糧草,解決隴右糧少問題。司馬懿認為:「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晉書·宣帝紀》)。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攻魏,四月,諸葛亮至郿縣(今陝西眉縣北),進駐渭水之南。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阻擊。諸將想在渭北與諸葛亮隔水相持,司馬懿說:「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晉書·宣帝紀》)。遂渡渭背水扎營。司馬懿分析形勢後,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則諸軍無事矣」(《晉書·宣帝紀》)。

諸葛亮果然上五丈原。魏諸將皆喜,唯獨雍州刺史郭淮深以為憂,他說:「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二》),諸將多不以為然。郭淮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三國志·魏書·郭淮傳》)。司馬懿這才意識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塹壘尚未成,蜀軍果至,攻而未克,兩軍遂成對峙狀態。

五月,吳軍10萬三路攻魏,以配合蜀軍作戰。魏明帝派秦郎率2萬人援司馬懿,自率主力反攻吳軍。七月,吳軍撤走。

諸葛亮東進的道路受阻於司馬懿,從渭水前進,又有郭淮阻擋,乃移軍攻取散關,隴城等地,然後回師進攻司馬懿。

八月,司馬懿遵照明帝「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欲待蜀軍糧盡,相機反攻。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晉書·宣帝紀》)羞辱之,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故意裝怒,上表請戰。明帝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後諸葛亮一來挑戰,司馬懿就要帶兵出擊,辛毗杖節立於軍門,司馬懿便不出兵。

辛毗到時,蜀將姜維就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諸葛亮則說:「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晉書·宣帝紀》)!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長久屯駐之准備。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信問前線軍情,司馬懿回信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

不久,諸葛亮遣使求戰,司馬懿不談軍事,問使者:「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幾米?」使者說:「三四升。」然後對問政事,使者說:「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經過一番不經意的詢問,司馬懿對人說:「諸葛孔明其能久乎」(《晉書·宣帝紀》)!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蜀將秘不發喪,整軍後退。當地百姓見蜀軍撤走,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出兵追擊。蜀將楊儀返旗鳴鼓,做出回擊的樣子,司馬懿以為中計,急忙收軍退回。第二天,司馬懿到諸葛亮營壘巡視,「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晉書·宣帝紀》)。司馬懿據此斷定諸葛亮已死,並贊諸葛亮「天下奇才也」(《晉書·宣帝紀》)。

辛毗認為諸葛亮死否尚不可知,司馬懿說:「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晉書·宣帝紀》)。於是,率兵急追。關中地多蒺藜,司馬懿派三千士兵腳穿軟材料做成的平底木屐,在大軍前行走,蒺藜都刺在木屐上,然後大軍馬步並進。一直追到赤岸,這才得到諸葛亮的確切死訊。當時人有諺語說:「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笑著說:「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晉書·宣帝紀》)。

歷時七年的諸葛亮攻魏之戰至此結束。諸葛亮不顧戰略上的失策,以一州之地強攻中原之魏,縱使竭忠盡智,終因實力懸殊而難以實現其戰略目的。而魏國則在司馬懿等人的人正確指揮下,以優勢兵力採取防禦戰略,最終不戰不退蜀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蜀將楊儀、魏延在撤軍後爭權,楊儀殺死魏延。司馬懿想乘機攻蜀,明帝沒批准,作罷。

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升任太尉。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時,公孫度據有遼東。這個割據勢力對曹魏政權虛與委蛇,時叛時降,保持著半獨立的地位。公孫淵繼為遼東太守後,對魏更加不遜。景初元年(237年),原魏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遼寧遼陽)。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司馬懿回京,命他率兵討伐。明帝說:「此不足以勞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煩耳。君度其行何計?」司馬懿說:「棄城預走,上計也。據遼水以距大軍,次計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明帝又問:「其計將安出?」司馬懿回答:「惟明者能深度彼己,豫有所棄,此非其所及也。今懸軍遠征,將謂不能持久,必先距遼水而後守,此中下計也。」明帝問:「往還幾時?」司馬懿說:「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晉書·宣帝紀》)。

當時朝廷大修宮室,加上軍用物資,以至百姓飢弊。司馬懿出征前,勸阻明帝說:「昔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有役,勢不並興,宜假絕內務,以救時急」(《晉書·宣帝紀》)。

正月,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經孤竹,越碣石,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果然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20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營。接著,不攻敵營,卻揮師直取公孫淵根據地襄平(遼東郡治所,今遼寧遼陽)。部將不解其意,說:「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司馬懿解釋說:「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遂迫使敵軍放棄圍塹回軍救援襄平。司馬懿督軍回首山(今遼寧遼陽西南),迎戰敵援軍,並對諸將說:「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晉書·宣帝紀》)。魏軍迎擊,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並給公孫淵寫信:「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深為弟憂之」(《晉書·宣帝紀》)。

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打柴牧馬,安然自若。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予採納。司馬陳圭曰問司馬懿:「昔攻上庸,八部並進,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來而更安緩,愚竊惑焉。」司馬懿說:「帝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士四倍於達而糧不淹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令半解,猶當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飢我飽,水雨乃爾,功力不設,雖當促之,亦何所為。自發京師,不憂賊攻,但恐賊走。今賊糧垂盡,而圍落未合,掠其牛馬,抄其樵採,此故驅之走也。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賊憑眾恃雨,故雖飢困,未肯束手,當示無能以安之。取小利以驚之,非計也」(《晉書·宣帝紀》)。

接著,司馬懿還將計就計,故意示弱。朝廷聽說雨大敵強,不少人請求召還司馬懿。明帝卻說:「司馬公臨危制變,計日擒之矣」(《晉書·宣帝紀》)。

月余,雨停,水漸退去。魏軍完成對襄平的包圍,起土山、挖地道、造樓車、鉤梯等攻城器具,晝夜強攻。城內糧盡,死者甚多,其將楊祚等降。時偶有流星自城西南向東北劃過,墜落在梁水附近,城中愈發震恐。公孫淵也很驚懼,八月,派他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請求解圍,然後面縛(兩手反綁於背而面朝前)歸降。司馬懿斬殺使者,發布檄文嚴責:「昔楚鄭列國,而鄭伯猶肉袒牽羊而迎之。孤為王人,位則上公,而建等欲孤解圍退舍,豈楚鄭之謂邪!二人老耄,必傳言失旨,已相為斬之。若意有未已,可更遣年少有明決者來」(《晉書·宣帝紀》)。公孫淵又派侍中衛演來請求定日期送人質。司馬懿對衛演說:「軍事大耍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汝不肯面縛,此為決就死也,不須送任」(《晉書·宣帝紀》)。

公孫淵欲從城南突圍,司馬懿縱兵擊破其軍,公孫淵戰死在梁水(今太子河)邊上星落之地。入城後,司馬懿屠戮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屍體,築造京觀。京觀是古代戰爭中勝者為了炫耀武功,收集敵人屍體,封土而成的高冢。把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

當時司馬懿軍中有的士兵衣單寒冷,向他乞要襦衣,司馬懿不給。有人說:「幸多故襦,可以賜之。」司馬懿說:「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晉書·宣帝紀》)。於是上奏朝廷,把一千多名六十歲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遣送回鄉。然後,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勝利班師。

明帝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後共二縣。

本來朝廷讓他便道往鎮關中。但當到達白屋時,有詔書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間,詔書五至。明帝手書說:「間側息望到,到便直排閣入,視吾面」

3. 司馬懿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司馬懿資料介紹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家世顯赫,是東漢以來河內有名的望族。其父司馬防曾官至京兆尹,祿二千石。司馬懿青少年時,就顯露出才華。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晉書宣帝紀》)。雖生在亂世,卻慨然有憂天下之心。當時社會上有品人之風,司馬懿得到了許多名士們的品評贊揚。大名士崔琰說他「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也說他絕非尋常之人。因此,司馬懿在社會上很有名氣。
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時年22歲,正血氣方剛,滿懷正義,知曹操為一代奸雄,又嫌曹操出身低微,恥為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患有風痹病,不能起居,婉言謝絕徵召。曹操懷疑司馬懿有意推託,夜間派刺客去探聽虛實。來人把刀架在司馬懿的脖子上,作出要刺殺他的樣子,但司馬懿躺在那裡,瞪著兩眼,一動不動,像真的風痹病人一樣。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漢丞相後,用強制手段,辟司馬懿為文學掾。使者臨行,曹操交代說:「若復盤桓,便收之」(《晉書宣帝紀》)。就是說司馬懿再裝病不來,就解決了他。司馬懿這才害怕了,只得就職。
此後,司馬懿「每與大謀,輒有奇策」。先後升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曹操為了恢復北方經濟,解決軍糧問題,曾苦思良策,司馬懿時任丞相軍司馬,向曹操建議推行包括民屯、軍屯兩類的屯田制度。曹操行之,結果曹操所統治區域,一時「務農積谷,國用豐贍」。以後成為曹魏制度,並設有專門的屯田官。這也是三國時期唯魏獨強的原因之一。

司馬懿是一名戰略家,自隨曹操出戰起,他在軍事上提出過許多重大的建議,這些建議均顯示了他戰略上的深謀遠慮,有些建議的實施甚至對當時的天下形勢發生了重大的影響。如,他曾提醒曹操,說,荊州刺史胡修為人粗暴,南鄉太守傅方為人驕奢,都不應該讓他們駐守邊防,但曹操未予重視。後來劉備襲取漢中,攻佔房陵、上庸後,關羽也北攻新野、襄陽,水淹於禁七軍,蜀漢一時「威震華夏」。胡、傅二人果然乘機獻城降蜀。許都危在旦夕,曹操為避關羽鋒芒,一度准備遷都河北。司馬懿和蔣濟及時勸阻,讓他利用孫、劉爭奪荊州的矛盾,聯絡孫權出兵攻取荊州,魏則出兵取漢中、秦川,使劉備首尾不能相顧。由於司馬懿的這一建議,於是才有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吳蜀彝陵之戰等後事。
司馬懿的這次伐蜀主張,不僅挫敗了關羽的強大攻勢,解除了樊城之圍,而且也使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兩面鉗擊中原的計劃無法實現。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孫、劉聯盟,蜀國從此勢弱,徹底改變了當時的戰略格局,掌握了三國的主動權。顯示了他作為年輕將領的傑出才能和作為軍事戰略家的博大胸懷。
曹操用人的原則,具有「既重才,又忌才;既用人,又疑人」的雙重性。加之曹操有識人之明,認為司馬懿為人,「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而司馬懿的相貌,嚴整威嚴,長著一雙像鷹一樣犀利的眼睛,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晉書宣帝紀》)。因此,他對司馬懿的猜疑,始終不能釋懷。
當他聽說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時,就把他召來,先讓他朝前走,然後讓他回頭。司馬懿居然能臉朝後旋轉90度而身不動。相書上說,有狼顧之相的人,不是奸臣就是國賊。曹操又曾做夢,夢見三馬同槽,很犯忌諱,心中始終有疙瘩郁結。就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於是便想趁早把司馬懿解決掉,只是由於曹操太惜才了,遲疑不決,再加上曹丕跟司馬懿的關系很鐵,多有美言,司馬懿才得以倖免於難。
司馬懿為曹操所深忌,只能勤勤懇懇地工作,韜光養晦,明哲保身。「於是勤於吏職,夜以忘寢,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進封魏王後,立曹丕為太子,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與陳群、吳質、朱鑠同列為曹丕的「四友」。為曹丕所信任和倚重,是曹丕智囊團的關鍵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懼,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內外肅然。不久,曹丕威逼漢獻帝禪位,想急不可待地受詔時,司馬懿建議曹丕謙辭推脫,以示謙卑處下,使曹丕在很大程度上免除天下怨謗,爭取了人心,從而鞏固了魏國的社會根基。由於司馬懿為曹丕「篡漢」出了大力,所以曹丕代漢後,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任丞相府長史,又轉為督軍御史中丞。參與軍事,為曹丕屢出奇謀。
黃初七年(226年)5月,曹丕去世。明帝曹叡繼位,遺詔司馬懿為顧命大臣,遷撫軍大將軍,統領禁軍,輔佐明帝。改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於8月出兵攻魏,被司馬懿擊敗,並斬殺吳將張霸。
其後,諸葛亮六齣祁山(今甘肅東南部山地),興師伐魏,明帝對司馬懿說:「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其信任如此。司馬懿為人機警而富於智謀,雄豪豁達,心機莫測,狡詐異常,「堅壁拒守,以逸待勞」。諸葛亮深知司馬懿的厲害,便派人給他送來「巾幗婦人之飾」羞辱他,激他出戰。但司馬懿寧可穿上對方送來的女人服裝,甘心受辱,也不輕易出戰。表面上是弱者所為,但正是司馬懿示弱於對方,使諸葛亮這個咄咄逼人的強者,始終處在無可奈何的焦慮中,始終占不到上風,最後壯志未酬,病逝於五丈原。

4. 司馬懿是魏蜀吳哪國的人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丑」,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陞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謚司馬懿為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知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道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回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答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 兄弟司馬朗

5. 司馬懿是哪裡人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屬河南溫縣)人。家族背景
司馬其先出自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歷唐、虞、夏、商,世序其職。周朝,以夏官為司馬。其後程柏休父,周宣王時,以世官克平徐方,錫以官族,因而
司馬懿截圖(20張)為氏。楚漢間,司馬昂為趙將,與諸侯伐秦。秦亡,立為殷王,都河內。漢以其地為郡,子孫遂以為家。自昂八世,至東漢安帝時,生征西將軍鈞,字叔平。司馬鈞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潁川太守司馬雋,字元異。俊生京兆尹司馬防,字建公。司馬防就是司馬懿的父親(《晉書·宣帝紀》)。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的一個詔書稱:「本諸生家,傳禮來久」(《晉書·禮志》)。 司馬懿為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晉書·宣帝紀》)。

6. 司馬懿是哪裡人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7. 司馬懿是哪個朝代的人

東漢,三國魏,晉宣帝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外號冢虎,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家、權臣。司馬懿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等人,以其功著,封舞陽侯,後加封晉公;其子司馬昭稱王後,追尊為晉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故也稱晉高祖、晉宣帝。

8. 司馬懿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搜狗網路上的介紹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司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謚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司馬懿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為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征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馬儁[jùn]為潁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晉武帝司馬炎詔書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

9. 司馬懿是什麼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是漢末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漢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後,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後,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於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後,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陞官為無實權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謚司馬懿為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10. 三國司馬懿是哪裡人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