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 知音在哪裡 ...... ........ 、′
你要找男的女的
㈡ 知音在哪裡
在高山流水之間,在人煙鼎沸之處,在人生旅途之中。。。。如果有真心,或能遇知音。
㈢ 求知音的圖片,要藍發的
真的不是初音!?
㈣ 知音的相關典故
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琴。
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說「巍巍乎若 泰山 」;琴音意在流水, 子期 說「洋洋乎若 江 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後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 三國 魏曹丕《與吳質書》:「 徐 、 陳 、 應 、 劉 ,一時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絕弦於 鍾期 , 仲尼 覆醢於 子路 ,痛知音之難遇,傷門人之莫逮。」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嶧》詩:「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明唐順之《謝病贈別高參政》詩:「逝將歸舊林,復此別知音。」浩然《艷陽天》第六九章:「﹝ 彎彎繞 ﹞可見到『知音』了,哪還肯白白地放過去呢?」
伯牙誦雲:「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歷盡天涯無足語,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故事,這則故事千百年來一起感動著人們,人們不是羨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藝,而是羨慕他遇到了一個能聽懂他的琴聲的人——鍾子期。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引後人有詩贊雲: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念知音?伯牙不作鍾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後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明·馮夢龍)
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 指對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確評價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音實難知,知實難逢,逢其知音,千載其一乎!」 南唐 李中 《吉水縣依韻酬華松秀才見寄》:「詩情冷淡知音少,獨喜江皋得見君。」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倘若說,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麼,推論起來,誰也不懂的東西,就是世界上的絕作了。」 《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本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非獨琴若此也,賢者亦然。難有賢者,而無禮以接之,賢奚由盡忠?猶御之不善,驥不自千里也。
注釋
1、鼓琴:彈琴。
2、峨峨:很高。
3、洋洋:水大的樣子。
4、援:拿,操。
5、造:創造。
6、卒:通「猝」,突然。
7、志:斷絕。
8、哉:啊,語氣助詞。
9、善:贊美之詞,語氣助詞。 人們在讀到《禮記·樂記》中「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這句話時,不免會大驚失色,謂其論「太狠」。放在先秦及漢以禮樂治國安邦的語境下,這種通過識禮樂而區別人與禽獸的方法,已然成為一種嚴肅的制度。鄭玄在解注這句話時說,禽獸知此為聲耳,不知其宮商之變也。粗民不知宮商之變,和禽獸無異。反過來說,那些聆聽樂而舞的禽類,莫非可以歸入人類了?這種反推法雖然不可取,但這種反推至少正證明這樣的禮樂制度的「無理性。」
這種制度的「無理性」是由時代需求使然。將音樂和政治扯上關系,作為儒家經典著作的《樂記》立了大功。《樂記》強調音樂與政治、音樂與社會的密切關系,並將其上升到政治治理的需要。「使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自然,政治法則之下,社會倫理也不能免。《樂記》主張使音樂與治理朝政、端正社會風氣、禮治、倫理教育等相配合,為統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務:「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應該承認,這種禮樂文化在特定歷史時期對安邦治國的積極作用。但樂之為樂,不過一種藝術而已,其回歸於藝術本身,乃得益於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把音樂藝術從政治倫理的治理和說教中解脫出來,還原其藝術的本真,這是「禮崩樂壞」的積極意義。
由此,關於音樂審美的「知聲」、「知音」論,才在後世得以空前繁榮。
考證源流,中國傳統樂器的誕生高峰期,正是在「禮崩樂壞」後的漢代。由「官方統領」而至「民間普及」,這是一個中國傳統器樂「大鳴大放」的時期。古琴、洞簫、琵琶、胡笳,不一而足。林下泉邊,高士層出,以至於成為中國人物和山水畫的一大主題。這些器樂的取材和發聲又決定了其音多悲。所以,無論是《王褒》的《洞簫賦》還是嵇康的《琴賦》,皆發悲聲。錢鍾書先生援引兩賦,總概而說:奏樂以生悲為善音,聽樂以能悲為知音,漢魏六朝,風尚如斯。《洞簫賦》中「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者怪而偉之」一句,讓音樂審美的「知音論」遂從此驚世而出,成為一種文化濫觴後世。
如果說伯牙子期的「善鼓」和「善聽」是一種默然於心的知音,那麼,王褒的「樂而悲之」則是直指心源的「知音」,其後嵇康留世的《聲無哀樂論》則上升為打通音樂和人精神以及情感世界的「知音」。伯牙子期的「知音」為後世知音文化定型,王褒的「樂而悲之」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調,嵇康的「聲無哀樂」為後世「知音文化」定論。
嵇康《聲無哀樂論》的意義在於予音樂以獨立的個性。「心之為聲,明為二物。」「歡者聞之則悅,憂者聞之則悲,悲歡之情,在於人心,非由樂也。」《舊唐書·音樂志》這句話,可作為嵇康的異代「知音」。由伯牙子期而至王褒再至嵇康,音樂的「三定」雖然相互遞進,但都囿於中國古代音樂審美,而未發展至一切藝術審美。
「知隕泣為貴,不獨聆音」。錢鍾書先生在「好音以悲哀為主」條中鉤沉索隱,反復鋪陳,將音樂審美的「知音論」升華為「一切文藝審美」的「達心觀」,正是其對文藝審美的一大貢獻。「徵文考獻,宛若一切造藝皆須如洋蔥之刺激淚腺,而百凡審美又得如絳珠草之償還淚債,難乎其為『儲三副淚』之湯卿謀矣。」可謂為「知音者」之通論。
一切體心觀物的文藝創作,皆可能使人隕泣,而隕泣只是人們體藝觀心的一種情態,其餘情態之豐富放達,乃取決於文藝創造「達心」的程度。「心理學即謂人感受美物,輒覺心隱然痛,心怦然躍,背如冷水澆,眶有熱淚滋等種種反應。」所以,讀詩有怦然而動者,觀畫有背如冷水澆者,一切美的文藝創作,皆可能給我們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誠如我們後來讀明季錢牧齋「埋沒英雄芳草地,耗磨歲序夕陽天」這句詩時,體察己身,肌膚起栗、喉中哽咽、眼裡出水、心裡嘆息。這樣的詩文「達心」,歷歷可舉;又如,觀賞羅中立名畫《父親》,而思及去世之父親或尚躬耕於壟畝間的父親,也不免為之隕泣;「黑色星期天」因引發100多人自殺而被列為全球三大禁曲,就是因其「達心」太狠所致。當然,按照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音樂是沒有過錯和罪名的,那些自殺的人,乃是心裡本已含悲。
藉由上述三例子,我們看到,是文藝創作所具有的強烈的「代入」感,使人產生了心理共鳴,這個心理共鳴,就是一個「達心」的過程。
其實,文藝創作和審美的「達心」觀,堅定的推行和守護者起於蘇東坡。他的名言「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正是「達心觀」的肇始,這里,既有文藝創作不拘於成法、只適於心意的「達心」,又有蘇軾所看重的文藝審美最重心理「愉悅」感的「達心」。這種愉悅,就是「到達內心」或者「表達內心」的文藝審美「達心觀」。這種審美觀,經由他的創造,由詩詞、字畫而進入范疇相當廣泛的古董、金石,舉凡「書法、繪畫、古董、金彝,無不在其彀中。」
從「知音論」到「達心觀」,從專音樂而至一切文藝審美,其實是中國傳統文學藝術形式不變的源流,中間雖有時代更替,但脈息始終。總括而言,文藝審美在三難,而破除三難,則在「同交達」三字。試解析如下:評藝之難,在於達心;達心之難,在於交意;交意之難,在於同慨。是故君子相交,貴在同慨;君子談藝,貴在交意;君子審美,貴在達心。達心者,知音也。
(龐驚濤:《從禮樂之變談文藝審美的「知音論」和「達心觀」》)
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山高峻的樣子像泰山!」伯牙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盪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避雨;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伯牙每次彈奏曲子,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裡想像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裡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賞析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里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邑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鍾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鍾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6年級課文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㈤ 冰箱知音怎麼用
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使用前一是要把冰箱冷藏室內的溫控器調到最高檔,接通電源讓壓縮機工作製冷,直到冰箱內的溫度下降到正常溫度後再拔掉插頭,最好放入冰箱一個溫度表實際測量,應使冰箱冷凍室的溫度達到零下18度左右,冷藏室在5度左右,然後再把冰箱插頭插入冰箱知音的電源插座上,再把冰箱知音的電源插頭插入牆壁上的電源插座上即可。
其次是根據季節環境溫度高低來設置調節壓縮機開停機時間。通常開停機的時間比例為:
夏季: 1:1到1:2左右;春秋季: 1-3到1:4之間;冬季: 1:5到1:10之間。具體要看你的地理位置是在哪裡了。
比如說夏季調壓縮機工作時間為20分鍾左右,停機時間應調節在20-30分鍾左右。春秋季開機工作時間10分鍾左右,停機時間在40分鍾左右。冬季工作時間在5-10分鍾左右,停機時間在60-120分鍾左右。保持冷凍室在零下18度左右,冷藏室的4-8度之間為宜。
最好放入冰箱內一個溫度計實際測量,如果溫度偏高,就把壓縮機工作時間調長一些,或者是把停機時間調短一些。如果冰箱內的溫度偏低,就把工作時間調短一些,或者是把停機時間調長一些,使冰箱內的溫度在正常范圍內即可。
冰箱伴侶其實就是一個電源定時器,壓縮機工作時,說明冰箱處於通電狀態,此時冷藏室的照明燈可以點亮。但壓縮機不工作時,說明電源已經切斷,冷藏室的照明燈就不會點亮了,因為此時冰箱是沒有電的。
㈥ 知音來源於
知音的來源: 典故1·高山流水(《列子·湯問》)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盪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就摔破了琴,終身不再彈。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後在晉國當大夫,在一次回鄉途經漢水,鼓琴時遇到鍾子期,結為兄弟,並約定來年中秋再見,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約時,子期已病故。伯牙於墳前祭拜後,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據《琴操》、《樂府解題》記載: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某天,成連對伯牙說:「我能教你彈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萬子春老師,住在東海的蓬萊山上,他善於彈琴也善於移情,我們一起去拜訪他。」伯牙當然樂意,於是他們就一起去東海。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典故2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資料來源:http://hi..com/fbb1/blog/item/ce635e225a2bf1fbd7cae204.html 桃李的來源: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後輩或所教育的學生。如果老師教育、培養的學生很多,人們則稱「桃李滿天下」。那麼,為何將學生稱「桃李」呢? 在我國的春秋時代,魏國有個大臣名叫子質。他得勢的時候,曾培養和保舉過不少人。後來,他因得罪了魏文侯,便獨自跑到北方去了。他在北方遇見了一個名叫子筒的人,就向他發牢騷,埋怨自己培養的人不肯為他出力,以致於流落到此地。 子筒聽了,笑著說:「春天種下桃樹和李樹,夏天可以在樹下休息納涼,秋天還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種下的是蒺藜(一種帶刺的植物),不僅不能利用它的種子,秋天長出的刺還會刺人。所以君子培養人才,要像種樹一樣,應該選准對象,然後再加以培養」。據《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後六視元年》載,狄仁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後來人們把培養人才稱做「樹人」,把受教育後成長起來的優秀人才稱做「桃李」;老師的學生多而廣,則稱為「桃李滿天下」。 資料來源: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xrb/20011031/7_7.html 古稀來源: 考「古稀」一詞,源於杜甫《曲江》一詩,原句為「酒債尋常處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比起「而立」等詞,唐詩遠遠沒有《論語》那樣古老,更不象經書那樣有權威。詩的語言,可以對客觀情況加以誇張,更可以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從客觀情況來看,人的壽命是否七十歲便是古來稀見的呢?真正的「古人」、大哲學家莊子曾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人生七十,還夠不上中壽,怎麼能說古稀呢? 杜甫何以會寫出「古稀」的詩句,這與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他自己的心境有極大關系。《曲江》一詩是在安祿山叛軍蹂躪長安,「國破山河在……感時花濺淚」的情況下寫成的。因此,調子低沉,參證杜甫其它詩作,事理尤為明顯。他在《贈衛八處士》中寫道:「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這時詩人四十八歲,本來正當壯年,而他的朋友竟已半數不在人世。可見,戰亂中生靈塗炭,平均壽命很低,也是事實。又杜甫在《野望》中有「惟將遲暮供多病」之句,他時年才五十歲,因重病纏身,已深有」遲暮」之感,當然不會指望自己能活到七十。他以這樣的主觀條件,發出「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喟嘆也就不奇怪了。 杜甫在詩中偶然寫下「古來稀」一語,這在唐代並無影響,不想後世「李杜詩歌萬口傳」,加之詩人們兢用杜甫的典故,「古稀」之語開始有人引用。較早的是宋代詩人蘇東坡。椐《候鯖錄》記載,有一舉人年六十九,娶妻三十而生子,在慶筵席上東坡賦賀詩說:「令閣方當而立歲,賢夫已近古稀年」。東坡又是大詩人,他的這一笑話不腔而走,推想這也是造成「古稀」流傳重要原因之一。到了明朝,乾隆皇帝七十過後仍然身體健壯,他自知必致高壽,得意之下,便刻了一枚「古稀天子」的御璽。不要忘了,這里「古稀」一詞只是用於修飾「天子」,歷代皇帝大都早夭,壽致七十確是古來稀有。皇帝的自稱,對於此詞的流行又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雅稱雖有其相對穩定性,但決不是永世不變的。《禮記·王制》曰:「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杖國」、「杖朝」等遂成年齡雅稱。但今天這些詞早已淘汰,因為與變化了的現實相去太遠,朝廷已不存在,往哪裡「杖」(拄拐杖)去?由此想到「古稀」。在舊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那時「古稀」一詞還算符合實際,那麼,我國今天平均壽命已高達七十一二,再用此詞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豈不是荒謬絕論?就拿我們鍾祥市來說,據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全市人均壽命七十五點八八歲。據2004所7月最新普查統計,全市105萬人口中,八十歲以上老人11073名,九十歲以上老人946名,百歲以上老人71名。冷水鎮李灣村二組103歲老人閆純乾幽默地對人說:「我七十歲修飛機場(冷水飛機場),八十歲進林場(村辦林場),九十歲進牧場(村畜牧場),一百歲趕市場(挑蔬菜上街賣),再活一百年也不進火葬場。」現在全市廣泛流傳著:「一百歲好風光,九十歲不算老,八十歲小弟弟,七十歲到處跑,六十歲還掛不上號。」因此,詞語的流行並非不可改變,要靠輿論提倡和引導。我相信,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長壽已成為人們的美好追求,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老人出台了一系列優待服務措施,如果再解除「古稀」一詞對健康老人心理壓力,必將使億萬老者更加長壽。 來源資料:http://www.changshou.org/200710/wenben/14%2003.htm 找了這幾個,覺得其實出題者還不如直接在網路上找的話會來得簡單一點~
㈦ 知音在哪裡
知音,樓下說得對,對於孤獨的人來說自己就是自己的知音,不時自言自語,自娛自樂,自我吐槽,這就可以尋找到自我的滿足感,關鍵是這種滿足感是自己給自己不是依靠別人得來的
㈧ 「高山流水遇知音」圖片中的美女圖片誰知道在哪可以找到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8%A7%C7%D9%CD%BC&in=450&cl=2&lm=-1&pn=65&rn=1&di=13288611960&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
㈨ 知音是指什麼
知音
意:①精通音律。(《禮記·樂記》:「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
②後世因謂知己為知音。(杜甫《哭李常待峰》:「斯人不重見,將老失知音。」)
後來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長的人。
————
典故
高山流水(《列子·湯問》)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哉?」
註:知音:歷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鍾子期間的故事。
俞瑞,字伯牙,戰國時的音樂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
全篇翻譯:
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善於傾聽。伯牙彈琴,心裡想著高山。鍾子期說:「好啊!高峻的樣子像泰山!」心裡想著流水,鍾子期說:「好啊!水勢浩盪的樣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鍾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覽,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裡傷感,於是取過琴而彈了起來。起先是連綿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聲音。每有曲子彈奏,鍾子期總能尋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嘆地說:「您聽曲子好啊,好啊!心裡想像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從哪裡讓我的琴聲逃過你的耳朵呢?」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後在晉國當大夫,在一次回鄉途經漢水,鼓琴時遇到鍾子期,結為兄弟,並約定來年中秋再見,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約時,子期已病故。伯牙於墳前祭拜後,摔琴以謝子期知音之情。據《琴操》、《樂府解題》記載:著名琴家成連先生是伯牙的老師,伯牙跟成連學了三年琴卻沒有太大的長進。某天,成連對伯牙說:「我能教你彈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萬子春老師,住在東海的蓬萊山上,他善於彈琴也善於移情,我們一起去拜訪他。」伯牙當然樂意,於是他們就一起去東海。可伯牙到了東海,並未見到萬子春,只看見洶涌的波濤,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鳥,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說:「先生移我情矣!」於是創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典故: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贊美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
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知音雜志社)簡介
1985年1月,《知音》誕生於黃鶴之鄉江城武漢。《知音》堅持把創造鮮明的個性特色作為發展自己的戰略,率先在中國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學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辦刊原則,強調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靈」,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共鳴,創刊號即發行了40萬份,當年最高月發行量突破100萬份,創造了中國期刊史上的奇跡。《知音》崇尚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自創辦之日起首開湖北省報刊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之先河,在風險中和壓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於競爭的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其知音管理模式深為全國期刊界所推崇。
1996年,《知音》月發行量突破200萬份,同年創刊的《知音·海外版》亦創造了月發行量最高達30萬份的佳績。
1998年,《知音》和《知音·海外版》月發行量分別突破320萬和40萬大關。
1999年1月,《知音》由月刊改為半月刊後,月發行量更躍升至450萬份;《知音·海外版》期發行也穩步攀升到50萬份。與此同時,《知音》的經濟效益也大幅度提升:年創利稅6800萬元,僅為國家創稅一項就高達2600萬元,人均創利稅60萬元。如今,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資產逾3億元,有形資產1.5億元,《知音》已躋身全國「百家重點期刊」行列,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社科期刊獎和首屆中國期刊獎,是全國報刊轉載和影視改編率最高的期刊之一。
2000年11月和2001年3月,知音集團公司又相繼推出了《知音》系列刊《打工》(半月刊)和《好日子》(月刊),一經上市,便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發行勢頭迅猛。2002年1月,以財經商業為關注焦點的另一本《知音》系列刊《商界名家》出版發行。2003年初,兩本文摘類雜志《財智文摘》、《良友文摘》相繼創刊。
2000年1月,經湖北省政府批准,融期刊出版、廣告經營、書刊發行、照排印刷、物業發展、網路開發等於一體的現代期刊集團——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知音集團公司全體員工將以只爭朝夕的求索精神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挺進!
《知音》一步一個腳印 一步一個輝煌
1995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省婦聯聯合表彰《知音》國內版發行量突破160萬份。
1995年12月,《知音》國內版在全國首屆社會科學期刊評獎活動中榮獲優秀社科期刊獎。
1996年7月,本社總編胡勛璧同志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6年8月,在第三屆全國文摘研討會上,《知音》國內版榮獲讀者最喜愛的被轉載率最高的雜志第一名。
1996年11月,《知音》國內版「愛心行動」欄目在第二屆全國婦女報刊好作品、好欄目評選中獲一等獎。
1996年12月,本社總編胡勛璧同志榮獲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
1997年8月,《知音》國內版榮獲全國「百家優秀報刊」。
1997年9月,《知音》國內版《你只幹了24天,我也給你30萬》一文獲湖北省1995——1996年度「改革、發展、穩定」專題優秀文章一等獎。
1997年12月,本社副總編雷一大同志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7年12月,在第三屆全國婦女報刊好作品評選中,《知音》國內版《好母親與女兒一起成長》獲一等獎。
1999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屆期刊評比活動中被評為省優秀期刊。
1999年9月,本社總編胡勛璧同志榮獲湖北省出版名人獎。
1999年9月,《知音》國內版榮獲湖北省出版佳作獎。
1999年10月,《知音》國內版被評為首屆中國期刊獎和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期刊。
2000年9月,《知音》國內版在贈建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活動中成績顯著,被評為受讀者歡迎的期刊。
2000年11月,知音雜志社獲湖北新聞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00年11月,知音雜志社副總編雷一大獲湖北省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2002年1月,《知音》國內版獲湖北出版佳作獎,知音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知音雜志社副總編雷一大獲湖北出版名人提名獎。
2003年3月,知音雜志社被評為全國婦聯系統先進集體。
2003年6月,知音雜志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
《知音》月發行量突破450萬冊,其發行量居世界綜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6位。
2003年12月,《知音》雜志廣告部被命名為2002~2003年度全國廣告發行文明單位。
電影《知音》
簡介:老電影《知音》
地區 中國大陸
上映 1981年
色彩 彩色
對白 普通話
出品 北京
片種 劇情片
類型 情節片
導演 謝鐵驪 陳懷皚 巴鴻
演員 王心剛 英若誠 張瑜等
作曲 王酩
劇情:
辛亥重九,雲南起義將領蔡鍔自調京以來,目睹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鬱悒於心。袁世凱復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對蔡嚴加防範,一面誘之以利,並把京都有名妓小鳳仙介紹給蔡,妄圖使其沉溺於聲色。
當時,日本出兵山東,逼袁簽訂「二十一條」條約,蔡鍔力主拒約應戰,袁世凱為獲日帝支持,屈從簽約。全國掀起抗日愛國運動,袁世凱派兵血腥鎮壓。蔡鍔認清袁的面目,秘密聯絡,籌備討袁起義。袁對其猜疑,蔡鍔遂用韜晦之計,麻痹他們。蔡鍔的名聲雖早使小鳳仙傾倒,但由於相互猜疑和不解,兩人雖朝夕相處,卻相隔如山。
在天津,小鳳仙不露痕跡地掩護了蔡鍔,隨後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鳳仙吐露了悲慘身世和除國賊之心願,彼此終於覓到知音。袁世凱登極前夕,起義迫緊,小鳳仙掩護蔡鍔離開北京,自己被投入監獄。
蔡鍔借道日本到雲南,打響討袁第一槍,各省聯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凱病死,護國討袁戰爭勝利結束。蔡鍔卻操作勞成疾,在日本就醫時逝世。小鳳仙靜坐船頭,痛撥瑤琴,思念知音。
影片在蔡鍔同袁世凱的沖突和蔡鍔同小鳳仙的糾葛兩條線索中,加強蔡鍔與小鳳仙之間富有傳奇性的糾葛,渲染整個影片的傳奇色彩,從而體現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爭,體現「反對帝制、維護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題。
該片力求保持高格調,把傳奇性故事置於真實性的歷史背景之上,又通過蔡鍔與小鳳仙關系的發展變化來反映當時風雲變幻的政治形勢。它在時代氣氛的把握、傳奇手法的運用、情緒組接、意境渲染、場景設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㈩ 知音app設置在哪裡
你問的是知音APP的設置在哪裡嗎。打開知音app頁面-更多-設置
知音app是一個可以隨時唱歌交友的服務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有很多歌曲可以隨時唱,滿足你的唱歌慾望,讓用戶在想要唱歌的時候可以更加便捷的操作和使用,隨時方便用戶的操作和使用,讓用戶可以隨時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