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我國哪裡的黑脖雁鵝最兇猛圖片
擴展閱讀
防彈搞笑圖片大全 2024-11-16 10:16:00
男人的丁丁12cm圖片 2024-11-16 09:26:35

我國哪裡的黑脖雁鵝最兇猛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16 05:25:11

① 大雁和大雁鵝有什麼區別(各方面的)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游禽。形狀略似家鵝,有的較小。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大雁的飛行,路線是筆直的。中國常見的有鴻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隻,或以6隻的倍數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

大雁鵝就是朗德鵝,它原產於法國南部朗德省,是世界上生產鵝肥肝最好的鵝種,由於其羽毛以灰色為主,有時也稱灰鵝。至於國內引進後某些人稱之為大雁鵝,則很可能是出於售種宣傳的需要,實際上它與大雁並沒有關系,更談不上什麼「珍稀名貴動物」。在不考慮鵝肥肝生產的情況下,其肉質與營養同本地鵝也沒有多大差別。

② 丹頂鶴和黑頸鶴怎麼區分

1、顏色不同

黑頸鶴:通體羽毛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眼先和頭頂前方裸露的皮膚呈暗紅色,尾羽褐黑色。

丹頂鶴:通體羽毛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和尾部飛羽黑色。



2、棲息環境不同

黑頸鶴: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澤和蘆葦沼澤,以及湖濱草甸沼澤和河谷沼澤地帶,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

丹頂鶴: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邊灘塗、蘆葦、沼澤以及河岸沼澤地帶,有時也出現於農田和耕地中,尤其是遷徙季節和冬季。

3、分布范圍不同

黑頸鶴: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和俄羅斯聯邦。旅鳥:中國台灣省。

丹頂鶴:分布於中國、印度、越南。旅鳥:尼泊爾。

4、保護等級不同

黑頸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7年 ver 3.1——易危(VU);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生效年代:1989;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

丹頂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③ 大雁和雁鵝怎麼區分

一、飛翔能力與體重:

大雁:體型苗條,體重不超過7.5斤,善於飛翔。

家鵝:身體肥大,體重可達到12斤以上,沒有飛翔能力。

二、飲食:

大雁:大雁是草食性動物,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

家鵝:鵝是雜食性動物,除了吃穀物、蔬菜外,還吃魚蝦等。

三、特徵:

大雁: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

家鵝:頸長,喙扁闊,腳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額部有橙黃色或黑褐色肉質突起,雄的突起較大,脖子很長,身體寬壯,龍骨長。

1、大雁圖片:

四、科目不同: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中國常見的有鴻雁、灰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隻,或以6隻的倍數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群的聚合體。

鵝,是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的一種,屬於家鵝。家鵝的祖先是雁,大約在三四千年前人類已經馴養。

④ 黑頸鶴是什麼

中文學名: 黑頸鶴

中文目名: 鶴形目

中文科名: 鶴科

中文屬名: 鶴屬

同物異名: Grus nigricollis Przevalski, 1876,

中文俗名: 藏鶴 鶴

拉丁文目名: GRUIFORMES

拉丁文科名: Gruidae

拉丁文屬名: Grus

拉丁文種名: nigricolli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Przevalski, 1876

英文俗名: Black-necked Crane

【形態】

黑頸鶴體長110—120厘米,體重4—6公斤。它的頸部和腳都很長,體態婀娜多姿,蕭然肅立,黑色的頸羽象在長長的頸部圍了一條黑絲絨的圍脖,紅色裸露的頭頂在黑色頭部的襯托下更加鮮艷奪目,好像戴了一頂小紅帽。金黃色的眼睛後面綴著一塊白斑,黑色的翅膀和尾羽襯托著白色的體羽,如同穿了一身色調淡雅的禮服,再配上一張堅硬如鑿的臘黃色長嘴和一雙漆黑的長腳,顯得格外挺括俊美。虹膜-黃色;嘴-角質灰色/綠色,近嘴端處多些黃色。

【分布】

黑頸鶴在國外繁殖於拉達克,越冬於印度東北部,在我國繁殖於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北部一帶,越冬於西藏南部、貴州、雲南等地。2006年4月5日,雲南會澤黑頸鶴生活區域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建立雲南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昭通)。

【習性】

棲息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通常生活在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以綠色植物的根、芽為食,兼食軟體動物、昆蟲、蛙類、魚類等。每年3月離開越冬地雲貴高原,集群北上,飛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澤地帶,4月下旬開始繁殖,築巢於沼澤地帶地勢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

捕食:用尖嘴在淺水中捕捉動物或從泥土中掘取食物。叫聲:一連串的號角聲。

到了秋天,黑頸鶴帶著剛剛長大的幼鳥,與其他家族結成十幾只,甚至四、五十隻的大群,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齊隊伍,飛越崇山峻嶺,到達氣候溫和的地方去越冬。它的越冬地要比繁殖地相對集中,主要有貴州威寧的草海,雲南東北部的昭通、會澤、永善、巧家,西北部的中甸、麗江和寧蒗,西藏拉孜、謝通門、日喀則、扎囊乃東等地的沼澤、濕地和河流等水域,這些地方由於自然條件優越,又有豐盛的食物,所以每年來越冬的黑頸鶴很多,還伴隨有上千隻的灰鶴和多種雁鴨類等眾多的水禽種類。

黑頸鶴每年到達越冬地的時間大約在10月底,第二年的2月下旬開始遷飛,時間長達四個月。越冬期間,早晨7點前後它們就陸續飛到沼澤地或向陽的山坡地覓食,有時也到收割後的農田中刨食遺留的洋芋、青稞、蕎麥、燕麥、蘿卜以及草根等。它們刨食的時候很少用腳,而是用長嘴直接在鬆土中尋找。越冬期間很少有大的群體,一般是3到5隻的小群分散覓食。時而也會飛到牛群當中,與之和睦相處,並啄食它們糞便中的食物或寄生蟲。黑頸鶴的警惕性很高,每當有人走近時,便向遠處飛走。

【繁殖】

黑頸鶴的繁殖地比較分散,主要在我國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肅、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米的沼澤地帶,那裡空氣稀薄,人煙稀少,氣候寒冷,5—6月時的氣溫有時還在零下12℃左右。它們每年3月就來到繁殖地區,當湖沼中冰雪開始消融時,群體便開始分散,雄鳥和雌鳥紛紛四處漫遊,尋覓佳偶。求偶時,雄鶴和雌鶴的頭頸都伸向前方,發出「嘎——嘎」的叫聲,彼此呼應,一前一後地相伴行走,並且展翅偎依,似仙女飄逸,盤旋飛舞。然後雌鳥半展兩翅,腿腳微曲,發出「哆,哆」的叫聲,雄鳥一邊應和,一邊從後面躍到雌鳥背上交尾。它們的巢大多營建在四周環水的草墩上、茂密的蘆葦叢中,或在人、畜不易接近的濕地上,用枯萎的苔草、針藺等築成粗大扁平的巢,中央稍微凹陷,直徑約有90厘米,高10餘厘米。5月初開始,經常在早晨到中午時間交配,5月底開始產卵。每個巢中通常產卵2枚,偶而也產1枚。卵的形狀略似鴨蛋。卵殼呈淡青色或暗綠,夾雜形狀不規則的棕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產完第一枚卵後即開始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化,但以雌鳥為主。30—33天以後,雛鳥就出世了,在出殼當天就能蹣跚而行,親鳥則在一旁守護料理。

【瀕危等級】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I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VU C1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瀕危因素】

作為醫葯成分被捕獵:中醫傳統理論認為黑頸鶴去毛、內臟,取骨曬干,有利尿通淋的功效,治小便不利。因此被利用。

過度捕獵:黑頸鶴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禽類,馳名世界,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民間以鶴為「神」,歷來受到尊崇和保護,但也有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殺害,甚至有人以吃鶴肉為榮,對其生存造成了威脅。

棲息地破壞: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 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1992年冬季的數量統計,在我國見到的數量為1268隻,近幾年又在雲南昭通等地發現了較大的越冬群體,數量已超過1500隻,估計目前全世界總的數量約有2000隻以上。黑頸鶴的生存所面臨的威脅主要有高原地區湖泊的開發利用、建立漁場、修築公路,以及大規模排水、改造沼澤、游牧區域擴展等。這些人類活動使得沼澤乾燥,面積不斷減少,干擾了黑頸鶴的正常棲息。

⑤ 大雁和雁鵝有什麼區別呢

估猜你是想問大雁和雁鵝的區別吧。
大雁會飛,雁鵝身體和鵝一樣大,但飛不起來。
大雁鵝就是朗德鵝,它原產於法國南部朗德省,是世界上生產鵝肥肝最好的鵝種,由於其羽毛以灰色為主,有時也稱灰鵝。至於國內引進後某些人稱之為大雁鵝,則很可能是出於售種宣傳的需要,實際上它與大雁並沒有關系,更談不上什麼「珍稀名貴動物」。在不考慮鵝肥肝生產的情況下,其肉質與營養同本地鵝也沒有多大差別。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游禽。形狀略似家鵝,有的較小。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櫛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穀物。每年春分後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後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大雁的飛行,路線是筆直的。

⑥ 雁鵝和大鵝的區別

大雁鵝的毛色灰褐,頸部、背部接近黑色,胸部毛色較淺,呈銀灰色,腹下部則呈白色,成年公鵝體重在5—6千克左右。而普通大鵝的羽毛為白色或灰色。成年公鵝體重在12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