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洲文藝美學最早的經典著作
歐洲十八世紀啟蒙主義美學論 一從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中葉這一百多年,是西方古典美學發展最重要的時期,也就是西方古典美學的成熟期。它表明,古典和諧美已發展到鼎盛,將逐步走向衰亡,代之以現代浪漫美。這一百多年,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從1735年鮑姆嘉通提出美的概念,到1781年萊辛逝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出版,為准備期。從1781年至1831年黑格爾故世為成熟期。現在,我們就著重研究十八世紀這50多年中美學發展的概況。在這50多年中,歐洲思想文化方面占統治地位的是啟蒙主義思潮。因而,盡管啟蒙主義是以法國思想文化界為代表的思想文化運動,但我們將這一時期的美學思想統稱啟蒙主義美學。從經濟上看,這一時期是資本主義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隨著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海外殖民地的擴大,對經濟起著促進作用。以1769年瓦特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和手工業作坊的擴大,大工業工廠的出現,都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政治上,這一時期階級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興資產階級越來越發展壯大,貴族階級中又分為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和守舊的老貴族,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導致了工人階級隊伍的擴大,資產階級為首的第三等級逐漸在政治上提出要求,並且力量越來越壯大,資產階級革命逐漸發展,在英國演變成1642年的內戰。思想上,這一時期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以法國網路全書派為代表,明確提出啟蒙的口號,啟蒙(illumation)原義即「照亮」的意思,即以科學藝術的知識照亮人們的頭腦,高揚自由、平等、博愛三大口號,目標是針對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旨在削弱封建的王權和神權。哲學上,最有代表性的是以德國萊布尼茲與沃爾夫為代表的大陸理性主義,以及以培根、博克為代表的英國經濟主義,理性派與感性派各執一端,都帶有形而上學的片面性,他們在美學領域都有明顯的表現。文化上,啟蒙主義文化主要是針對新古典主義,兩者雖然都推崇理性,都屬於西方古典和諧的范疇,但新古典主義所倡導的理性是對君主專制政體的服從,而其和諧也是一種靜態的感性和諧,而啟蒙主義則強調一種自由、民主、博愛的理性與動態的交織著矛盾斗爭的和諧。啟蒙主義文化與新古典主義的斗爭表現在一系列美學家身上,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交織著這兩種文化斗爭的痕跡,有的新古典主義色彩更濃,基本上屬於前期人物。有的啟蒙主義思想明顯,屬於後期人物。科技上,此時科技發展迅速,哥白尼16世紀提出日心說,推動了天文學發展,牛頓17世紀末用物質機械運動三個普遍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行星運動作了闡述。笛卡爾創造了解析幾何,萊布尼茲和牛頓創造了微積分,總之,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發展。 二這個時期美學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全面地為西方古典美學鼎盛期作準備。西方古典美學鼎盛期即是德國古典美學,其基本特點就是西方古典美的集大成。這個時期作為准備期就要為這個集大成做好充分的准備。首先,在理論上,德國古典美的最輝煌的成就在理論上的表現就是康德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形式與黑格爾的「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兩個基本定義的提出,建立了完備的美學理論體系。十八世紀歐洲美學就要在一切方面為這兩個著名定義的提出及完備的美學體系的建立做好充分准備。第一,鮑姆嘉登在1735年首次提出「美學」(Aesthetic)的概念,使美學成為獨立的學科,其內涵即為「感性學」「感性認識本身的完善」,這就在邏輯學(真的探討)、倫理學(善的探討)之外,確定了一門專門研究美的獨立學科。而且,是在《詩學》之上。這就為德國古典美學建立獨立的、完備的美學體系奠定了基礎;第二,在啟蒙主義的美學中,以大陸理性主義為哲學基礎的理性派美學以及以英國經驗主義為哲學基礎的感性派美學都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這種充分發展,就意味著將歷史上理性派與感性派的有關內容都進行了綜合,同時在新時期賦予其新的內容,這就為德國古典美學對感性派美學與理性派美學的綜合統一奠定了基礎,並使其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而且在啟蒙主義美學中感性派與理性派又都充分表現了自己的局限性,這就使德國古典美學對兩者的綜合具有了必要性。第三,在范疇的內涵上,啟蒙主義美學對美、丑、崇高、和諧、典型等等具體范疇的內涵在原有基礎上作了極大的豐富與發展。如「美即和諧」說,「和諧」不僅包含形式而且包含內容,不僅包含靜態的物質和諧而且包含動態的動作情感的和諧。關於「崇高」的范疇,超出了朗吉努斯修辭、風格的范圍而擴展到心理和生理方面,內容極大豐富,其它美學范疇也都有了極大豐富。其次,在方法上,德國古典美學另一個光輝的成就就是一反傳統的形而上學的方法,甚至是古代素樸的辯證法,而採用高度發展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啟蒙主義理論家對方法十分重視,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出:「赤裸裸的手和無依無靠的理智,都是不能有多大能為的。手需要有工具和幫助,理智也是一樣,有了才能做成工作。正如手的工具助長運動或指導運動一樣,心的工具向理智提供指點或提供警告」。他所說的「心的工具」就是哲學研究方法即「真正的歸納」,也就是說感性派強調歸納法,理性派強調演繹法。德國古典美學則是歸納與演繹的統一,是一種感性與理性對立統一的辯證方法,這種辯證的方法實際上在啟蒙主義美學中已經有了充分反映,例如狄德羅的「美在關系」說,既包含事物自身形式之間的關系,又包含一事物與它事物、以及事物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這里就有辯證的思想,包含了感性與理性統一的內容。再如文克爾曼對古希臘藝術史的研究將其劃分為四個由低到高不同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有力的表現使美化為烏有:第二階段,崇高或雄偉的風格:第三階段,美的風格;第四,模仿的風氣。勾畫了美的內涵在歷史中的發展。同時文克爾曼還探討了藝術與社會的關系,這就將美與藝術的發展賦予了歷史感,將其變成一個歷史的過程,這對德國古典美特別是黑格爾美學的影響都是十分明顯的。在思想上,德國古典美學的重要成就在於從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中葉,歐洲資產階級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處於上升時期,這就使它富有戰斗精神,足以突破封建主義僵化的美學傳統的束縛;能夠倡導一種昂揚向上的美學與藝術的風格;有力量總結、綜合、包容歷史上美學的成果。而這三方面的工作,大量的是在啟蒙主義時期即已開始進行。首先是啟蒙主義時期的重要任務就是對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新古典主義的突破,特別是揚棄了由亞里士多德《詩學》和賀拉斯《詩藝》開始的到新古典主義的所謂「三一律」,改造了亞氏和新古典主義悲劇、喜劇模式,創造了適合新時代的市民悲劇或悲喜劇的新型劇種。特別提出「美在自由」的命題。其次,啟蒙主義美學的風格是一種昂揚向上的風格,特別是萊辛與狄德羅,在其美學思想中貫穿著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生氣及其學習、綜合、總結歷史成果的力量,同德國古典美學有著直接的繼承關系。 三鮑桑葵是西方重要的美學史專家,他的著名的《美學史》中啟蒙主義美學論在方法上是別開生面的,他是從形而上學和批評兩個方面及其結合來研究歐洲近代美學問題。而其更側重於批評,他特別地強調了二點:第一,強調形而上學與批評的結合是近代美學的起源。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所謂形而上學與批評的結合就是理論與實踐、感性研究與理性研究、邏輯與歷史的統一。既是近代美學的起源,也開創了美學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領域。第二,美學理論的研究長期中斷,但批評卻持續不斷。他認為從羅馬後期的普羅提諾到18世紀,作為思辯的美學理論研究都中斷了。作為中世紀由於藝術沖動的直接性、禁慾主義泛濫及宗教美學中宇宙美理論的束縛,從而使得美學研究中斷。至於近代,則由於新古典主義的影響,使得在美學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古代傳統,從而阻礙理論研究的進展。關於啟蒙主義美學,他認為有兩種傾向——普遍性與個性,即理性與感性。歐洲近代始終交織著兩種傾向的對立,即普遍性與個性也就是理性與感性的對立,這兩種傾向對立的特點有四點:第一,這種對立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這種對立現象要在古代找到很困難,因為近代的這兩種傾向的斗爭帶有了強烈的主體性,也就是在近代美學中始終有一個「思想著、感受著和知覺著的主體」。具體地說普遍性,即理性傾向,表現為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而個性派即「感性派」,即表現為英國經驗論的「我覺故我在」,裡面都有一個「我」的主體。第二,這種對立具有一種交融性。近代理性與感性的對立不是絕對的,而是具有交融性的,是在「主要傾向支配范圍內對另一傾向加以闡述」。第三,在哲學形態上不是中世紀互相隔絕的此岸與彼岸世界的二元論。中世紀的感性是此岸現實世界,理性是彼岸神的世界,兩者不具統一性,而理性派與感性派兩者都可以具有統一性,既可統一於唯物論,亦可統一於唯心論。第四,兩者的理論表現為英國經驗派和德國理性派。關於英國經驗派,鮑氏全面地論述了夏夫茲伯里和休謨,關於德國理性派則介紹了沃爾夫、萊布尼茲、鮑姆嘉通。鮑桑葵認為,這些美學成果的特殊意義在於:構成康德藉以調和的互相抵觸的哲學的必要因素。而這些理論本身對德國古典美學的價值不太大,例如鮑姆嘉通提出「Aesthetic」沒有涉及到康德美學的中心因素:一種快感怎樣具有理性。鮑桑葵的這個評價並不準確,因為「Aesthetic」所包含的「感性認識的完善」盡管不能等同於感性與理性統一,但鮑姆嘉通已隱約意識到美的感性認識中包含某種理性因素,即「完善性」、「類似理性」。關於近代美學資料,鮑桑葵在啟蒙主義美學論中著重論述批評界方面的問題,他認為如果近代美學會提出問題的話,那麼,批評界即提供資料,他認為資料對近代美學發展更重要。他在這一部分論述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古典文獻學、考古學和藝術批評,當然主要是講的文學批評。他認為藝術批評包括藝術欣賞史和不受一般思辯指導的人們有關美的見解。這實際上包含了藝術欣賞、藝術批評和藝術理論。其中心問題有三個:使古老規則適應近代意趣的問題;德國民族戲劇同偽德國古典戲劇的關系;描繪性詩歌即繪畫性詩歌的價值。關於萊辛,他認為不能以生卒年月和文章的出版的日期定位置,而應是由理論上的關系定位置,由此他把萊辛放在文克爾曼之前,認為萊辛同過去時代關系更為密切。其理論來源是《拉奧孔》針對的瑞士派主張繪畫性詩歌的理論,《漢堡劇評》則針對高特雪特派所推崇的德國偽古典主義戲劇。鮑桑葵認為《拉奧孔》的實質是不能把「表現」作為造型藝術的原則,沒時把繪畫性描繪從詩歌中驅逐出去;丑可以入詩,作為喜劇性和可怖性手段;對詩畫區別的論述使其成為「近代美學真正道路的開路先鋒」;提出哀情喜劇和中產階級悲劇;認為情節統一才是最根本的統一,這種統一觀本身就是古代理論同近代浪漫主義調和起來的例子;亞氏悲劇分析的人性根源可為浪漫主義戲劇辯護。但鮑桑葵認為,萊辛犯了一個錯誤,即把美看作造型藝術的唯一目的,並認為是希臘雕刻藝術的特色,但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拉奧孔雕像是1506年羅德島學派的作品,沒有保留多少希臘風格,說雕像沒有放聲哀號是可疑的。萊辛選擇人體美作為範本,但人體不表現個性怎麼行呢?萊辛主張詩只能描寫情節,這種情況只符合敘事詩,而不符合抒情詩。萊辛在《拉奧孔》中沒有將繪畫和雕刻分開。最後,鮑桑葵得出結論,在近代美的探索上,萊辛沒有文克爾曼取得的成就大。相反,鮑桑葵對文克爾曼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文克爾曼在美學史上的地位高於萊辛,屬於後一個時代人物。應當是由萊辛到文克爾曼,其原因就在於他從新黑格爾主義出發,認為文克爾曼的理論同德國古典美學、特別是黑格爾美學的關系更為密切。文克爾曼美學研究的歷史觀對黑格爾的影響更大。鮑桑葵認為,文氏美學的基本內涵主要有四點:第一,把藝術當作人類的產品感受。這就是文克爾曼美學的主體性理論,他主張對古代藝術品的研究應去切身感受作品產生的人文時代背景,特別是把作品同社會與時代相聯系,認為一定的時代產生一定作家,才產生表現其心靈的作品。作品是創作者生活特別是心靈的表現,文氏對藝術作品主體性的認識在鮑氏看來恰恰是近代美的基本特徵。第二,真正的藝術歷史感。文氏的藝術史觀是把藝術看作有自己發展歷史和興衰的過程,並植根於各民族的歷史之中。他說:「希臘藝術卓越成就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自由」。就是一句名言,是德國古典美學「美在自由」的先聲。這並不是說古希臘擁有更多自由,而是反映文氏認為社會自由才導致人的自由。人的自由才產生自由的藝術。第三,對美的各個階段的認識。文氏的歷史觀還集中反映對古希臘藝術史的理解,將其分為四個階段:較早時期的「有力的表現,使美化為烏有」;第二階段,崇高或雄偉的風格階段;第三階段,秀美的風格階段;第四階段,模仿風氣階段,美的觀念已山窮水盡,再無發展餘地。但文氏給近代藝術規定的原則是「模仿希臘人」,這是一種歷史後退觀點,影響了黑格爾。第四,美和表現的沖突。這是近代美學的中心問題,鮑桑葵認為,文氏一直未能解決兩者的矛盾,他的出色之處在於以一個歷史學家的身份,將兩者結合起來,在他四個階段中,第二個階段就是崇高風格,在此崇高成為美的發展的必要階段。鮑氏在歐洲近代美學理論中倡導史論結合,感性與理性統一,邏輯與歷史結合,美學研究的方法是可取的。他給近代美學確定的地位,即德國古典美學的准備期是正確的。他說了兩段話:一段是認為萊辛「站在早期近代人和後來近代人之間」;一段是1781年發生了三件事,在美學史上有重大意義:萊辛逝世,《海盜》發表,《純粹理性批判》問世。預示著一場新哲學革命即將開始,而「這場革命後來由美學問題和美學資料通過相互的溶合加以完成」。提出了近代美學中心課題:古代傳統與近代傾向、模仿與象徵、形式與情感、美與表現、感性與理性的結合與統一等問題。但鮑桑葵認為,美學理論從中世紀到18世紀出現中斷,這是不對的。我們認為沒有中斷,因為理論探索不可能中斷,形態不同而已;這種「中斷論」也同他的辯證歷史觀矛盾。他這樣說是為了強調黑格爾思辯美學的地位。所以這個觀點是形而上學的。同時,鮑桑葵把文克爾曼放在萊辛之後也是錯誤的,是為了適應其新黑格爾派的理論需要。但鮑桑葵不愧為西方美學史的研究大家,他的啟蒙主義美學論在總體的把握上還是可取的,並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方法。
② 啟蒙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關系
啟蒙運動是歐洲18世紀的思想文化運動,它為資產階級推翻封建貴族的革命作了長期的輿論准備。由於它打破傳統觀念,啟迪人們的思想,傳播新的概念,所以稱為「啟蒙」。啟蒙運動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度、貴族特權,揭露教會的黑暗腐朽、偏見和狂熱,批判唯心主義,反對門第、等級觀念,提出了永恆的理性原則和正義、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18世紀的啟蒙運動在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但它在實質上是一個按照資產階級世界觀改造世界的運動。
浪漫主義 文藝創作的既基本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思潮。浪漫主義在反應客觀事實上側重於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烈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作為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從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盛行於歐洲,並表現於文化和藝術的各個部門,反對17世紀依賴統治歐洲文壇的古典主義,後影響歐美文學。
不論是消極浪漫主義還是積極浪漫主義都有以下共同特徵:1.描寫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情感,著重描寫作家個人的主觀世界、對事物的內心反應和感受 。2.著力描繪大自然景色,抒發作家對大自然的感受。3.對民謠和民間傳說有極大興趣,用來作為創作素材並加以借鑒。4.喜歡運用誇張手法。5.詩歌是浪漫主義作家最常用的文學體材,這一時期盛行「抒情詩」。
③ 啟蒙主義文學特點 及含義 以及發展史
18世紀
文學的基本特徵:
1、 18世紀
仍占重要地位,但
成就最高。
2 、有鮮明的傾向,要求文學為現實服務。屬於資產階級性質文學思潮,反對國王,宣傳
。
3、把
的資產階級和平民作為主人公來正面歌頌。
4、創造性地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文體:
、
等。啟蒙主義文學是啟蒙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文學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它總是同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和科學對文學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同時,它們又作為思想內容,包含在每一部文學作品當中。
啟蒙運動是一場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思想文化運動,它涉及哲學、宗教、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史學、美學等各個領域。在啟蒙運動的直接影響和推動下,啟蒙主義文學產生了。
十八世紀是啟蒙的時代,一個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的時代。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啟蒙思想家,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巨人一樣,大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孟德斯鳩是法學家、社會學家,同時又是小說《波斯人信札》的作者;伏爾泰是哲學家、歷史學家,同時又是著名作家,一生中創作大量的史詩、悲劇、小說等文學作品;狄德羅是哲學家、美學家,同時又是一名文學家;盧梭是哲學家、教育學家,同時又是才華出眾的作家。
啟蒙主義文學是啟蒙運動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啟蒙作家通過文學創作,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揚啟蒙思想,形成了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強烈的戰斗氣息的啟蒙主義文學思潮。
④ 啟蒙主義文學名詞解釋是什麼
啟蒙主義文學名詞解釋如下:
啟蒙主義文學是18世紀啟蒙運動時期以啟蒙思想為內容的文學。它既是啟蒙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啟蒙運動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
由於啟蒙思想家大都也是啟蒙作家,他們竭力宣傳資產階級的政治思想,表現資產階級改革社會制度的要求,因而啟蒙文學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教誨性。首先它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特別重視文學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與提高人們道德素養方面的意義。
其次啟蒙文學具有民主性。當時的資產階級文學家正在為爭取第三等級的文學地位而斗爭,力圖使文學作品能為廣大人民所接受,因此他們反對古典主義的宮廷傾向,主張文學面向廣大平民。啟蒙文學作家強調作品的真實性,作品多取材於現實生活,而且對它進行分析和議論,因此作品具有哲理性和分析性。
文學體例與代表人物
為了便於宣傳啟蒙思想,啟蒙作家還創造了許多新的文學形式,如哲理小說、正劇、書信體小說、對話體小說、抒情小說、教育小說等。但啟蒙文學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而把正面人物作為自己的代言人,使人物形象缺乏血肉。這在哲理小說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啟蒙文學的典型代表是法國的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和盧梭。他們既是著名文學家,又是著名思想家。啟蒙文學在英國的代表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和菲爾丁等。由於社會歷史情況的不同,歐洲各國的啟蒙文學有其獨自的發展道路和民族特點。
⑤ 什麼是啟蒙主義文學
啟蒙主義文學都是在啟蒙主義文藝思想和美學原則指導下創作出來的,其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上都具有比較鮮明的特色。
啟蒙主義文學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正面地、直率地宣傳作家們的主張和學說。啟蒙主義文學的作家大都同時又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們把自己的文學創作作為宣傳自己的思想和理論的有力工具。他們用文學創作直接圖解自己的哲學思想、社會政治主張,甚至進行政治性論戰。因而他們創造了各種新的藝術體裁,如政論性的哲理小說,道德政治劇和滑稽小品等。所以啟蒙主義文學,一般來講,都有較鮮明的純理性色彩。
揭露和控訴封建制度的種種罪惡,特別是封建主的專橫和教會的迫害,這是啟蒙主義文學的又一顯著特徵。至18世紀,封建階級的專橫統治,教會貪得無厭的經濟掠奪和對於人們精神的迫害,在歐洲一些主要國家,已經直接成為資本主義,特別是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為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掃清道路,或為資產階級爭奪政治統治權而製造輿論的啟蒙主義文學,必然把反封建、反教會作為自身的基本創作主題。所以啟蒙文學強烈的政治傾向,乃是積極地和封建勢力進行斗爭,揭露他們的特權地位和道德墮落,對教會的黑暗和僧侶們的貪婪、荒淫進行辛辣的諷刺,為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和喚起人民從封建的、宗教的意識影響中解脫出來服務。這正是啟蒙主義文學的革命性和民主性的體現。
啟蒙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擴大了反映和描寫的范圍。不少啟蒙文學家把第三等級人物作為主要描寫對象,如菲爾丁筆下的約瑟夫·安德魯斯、湯姆·瓊斯,笛福筆下的魯濱遜、摩爾·弗蘭德斯,伏爾泰筆下的老實人,狄德羅筆下的夏克,盧梭筆下的聖·普樂以及歌德筆下的維特和浮士德等都是這類人物。通過這些人物,反映的不再是王公貴族的生活,而是描繪了普通人的活動與行為。特別是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資產階級大搞海外貿易,開拓殖民地等活動,文學領域中也隨之出現了像《魯濱遜飄流記》一類作品,塑造了魯濱遜這樣類型的人物,為資產階級社會人生活動樹立了榜樣。
啟蒙主義文學的這些特徵,從文學發展上看,它們是文藝復興開始的資產階級文學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在當時有推進封建制度瓦解和生產力發展的作用,為鞏固新的資本主義制度,或為引導新制度早日誕生製造輿論;同時,就其對於現實的揭發和批判,啟蒙主義文學又成為18世紀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先驅。
⑥ 啟蒙主義的文學特點有哪些
啟蒙主義在文學上的表現.我們如果把它和新古典主義作一個對比的話,大概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最鮮明地、毫不掩飾地、尖銳地、徹底地批判封建政治勢力和教會。我們講新古典主義的時候說,它雖然對封建勢力和宗教教會的腐朽和黑暗有所揭露、批判和嘲諷,但是它有個前提是擁護王權,贊美開明君主。那些激進的啟蒙主義者(特別是在新古典主義盛行的法國)不僅尖銳地揭露封建王朝和教會的腐朽、黑暗,而且明確地提出推翻封建王朝的歷史性號召。
第二個特點地強調理性,但是這個理性和新古典主義所講的理性是不同的,新古典主義時代提倡的理性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而啟蒙主義明確提出了資產階級思想理論的綱領,即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理想。它嚴正地要求把所有世間存在的事物都提到資產階級理性的審判台上,來判別它們是否有存在的理由,對於和資產階級理性相對應的情感,不是束縛而是解放,即解放個人的情感。它尊重個人自由、個人尊嚴。
第三個特點,啟蒙主義文學,它的主人公,和新古典主義文學的不同。新古典主義文學的主人公大半是貴族,或者是皇帝,或者是宮廷里的大臣;但是啟蒙主義文學的主人公大半變成了資產階級,變成了平民。有一些啟蒙主義學者,雖然本身是屬於資產階級這個范疇,但是他們能夠突破自身的這個拘囿,表現出對貧苦的城市平民和農民的深切的同情。
第四個特點,啟蒙主義文學在形式上和新古典主義不太相同。有一些啟蒙主義學者依然遵守新古典主義的藝術法則,但是相當多的啟蒙主義學者突破了這些法則,在藝術形式、語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創造。比如說啟蒙主義文學有新古典主義文學所不允許或不曾有過的一些形式,像書信體小說、對話體小說。哲理小說等等。他們在語言方面的創造也是很豐富的。
從啟蒙主義文學的幾個比較主要的特點看,它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資產階級的革命是從英國開始的,各位知道17世紀中葉,英國就發生了所謂的「光榮革命」。這次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帶有很大的妥協性,沒有完成推翻封建政權的任務。英國的啟蒙文學產生於資產階級革命之後,是在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的強力推動下興起並繼續執行批判封建主義的任務,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各樣黑暗的不合理的現象提出了批評。但是正像這個國家的革命一樣,它的啟蒙文學帶有太多的柔和的玫瑰色。我們首先應該提到的就是《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產生於18世紀初,它的作者叫笛福。寫的是一個到海上冒險的故事,但是很不同於我們在講古希臘時提到的那個伊阿宋跨海去奪取金羊毛,也不同於但丁《神曲》中的奧德修航海去了解太陽落下的地方,當然也不同於哥倫布去發現新大陸。魯濱遜出航的目的很簡單:他要買回一些奴隸來,安置在自己在巴西的種植園里,發展自己的產業。很不幸的是他在海上遇到了風暴,漂流到一個根本沒有人的小孤島上。魯濱遜在這個孤島上的生活沒有任何傳奇性:他一上岸,就撿點自己的貨物,看見貨物都還很完整,包括整整一袋錢,都很完整,他很高興。盡管這些錢在荒島上沒有任何用處,但是他依然很重視,把它們安置在一個很妥當的地方。他在這個小島上,每天除了念《聖經》,祈求上帝幫助他,解脫他目前的困境以外,其他的時間都用來開墾荒地,經營那些對維持生存所必要的事情。在一次戰爭中他俘虜了一個人,給他取名叫禮拜五,實際上他就是魯濱遜的一個奴隸。後來魯濱遜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聽說自己的種植園不僅沒有受到傷害,而且有很大的發展,他已成為一個富翁,樂得差點昏死過去。對於魯濱遜來說,生活里沒有什麼傳奇,沒有那些愛情的浪漫故事。他也娶妻,他也生了三個孩子。但這對他來講,都是很平常的事。他也要念《聖經》,他也向上帝祈禱,主要是希望上帝來幫助他,使他發財致富。在他的生命中,用最少的勞動來獲取最大的財富,通過合理的經營、通過自己的勤勞使自己致富,這就是他的最主要的願望。在魯濱遜身上,我們看到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精神。所以恩格斯說,魯濱遜是世界上的第一個資產者。
英國的啟蒙文學還有一些很重要的作家,比如菲爾丁,他的代表作是《湯姆·瓊斯》。作品通過棄兒湯姆·瓊斯和鄉紳的女兒蘇菲的戀愛,以及他們游歷社會的經歷,全面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黑暗、不合理的狀況。除了菲爾丁以外,還有一位作家是同學們所熟悉的,那就是女作家簡·奧斯丁。她所寫的《傲慢與偏見》因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而廣為人知。它描寫了一個中等偏下的鄉紳家庭。家裡有父親、母親和四個女兒。四個女兒的婚嫁是生活的中心。四個女兒里最中心的人物是二女兒麗萃——一個漂亮、聰明、重視個人尊嚴和自由的新女性。她的母親想把她嫁給一個愚蠢、自私、貪圖家財的牧師,麗革堅決地拒絕了這樁婚姻。名門望族的後代達西,人品優秀,但很高傲,他愛上了麗蘋。這件事情令而萃的母親和她的姊妹驚喜萬分,她們沒有想到達西會愛上一個低等家庭里的女孩子,很希望而革能夠迎合俯就達西,把婚事促成。但是麗革在達西面前越發要表現自己的高傲。兩個人經過了很多的摩擦、誤會,克服了一些偏見,理解了對方,終於相愛。《傲慢與偏見》用一種幽默的、諷刺的輕松筆調揭露了當時英國社會的虛偽和愚蠢,贊美了像麗萃這樣重視個性自由的女性。小說里對於貴族的態度值得注意,她寫到達西和大女兒的丈夫都是貴族,都是品德教養很好的人。對待貴族的這種調和色彩在英國的文學里很有代表性,與法國文學有較大不同。另外,在英國啟蒙文學中農民詩人彭斯的詩也很突出,值得閱讀。
啟蒙文學流行於17世紀下半葉到18世紀。其間,西歐的幾個比較大的國家裡,德國是比較落後的。在1789年法國發生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時候,德國還分為許多小公國,被封建勢力所統治,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啟蒙的社會條件。但是,在那裡發生了一場由青年人掀起來的「狂飆突進運動」。這個運動的中心口號就是一個字:「不廣即對當時德國的現實說「不」。這是一個帶有爆發性的、時間短促但力度很強的運動。運動的領導人叫赫爾德爾。真正影響比較深遠的是兩個人,一個是席勒,另一個是和席勒同時代的歌德。席勒是詩人和劇作家,代表性的劇作是《強盜》、《陰謀與愛情》。在《強盜》的扉頁上明確地寫著:「打倒暴君!」恩格斯講,席勒的話劇是帶有政治性傾向的戲劇。無論《強盜》也好,《陰謀與愛情》也好,政治傾向性都特別鮮明。這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重要特色,也是德國啟蒙文學的很大特色,它和英國的文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對政治傾向的直露追求常會削弱作品的藝術水準,恩格斯說,席勒的戲劇是「時代的傳聲簡」。關於歌德,我們下面還有專門一講介紹。
⑦ 什麼是啟蒙主義名詞解釋
法國啟蒙主義是啟蒙時代於法國的影響。其反對唯心主義美學,反對古典主義教條,把唯物主義推向革命性階段, 另一方面又有機械的、形而上學的性質,反應資產階級的利益。
我初二時學的,不過中考時沒考到!!!
⑧ 為什麼說鮑姆嘉通是美學之父
因為鮑姆嘉通主張美學成為一個獨立學科,並且把它命名為Aesthetic,因此被稱為「美學之父」。
拓展資料
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德文原名: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公歷紀元1714年7月17日—公歷紀元1762年5月27日,享年47歲),著名學者,主要興趣是哲學和美學。
哲學立場上支持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和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的啟蒙主義學派,被稱為「美學之父」。簡稱「鮑姆嘉通」,又譯鮑姆加登。
鮑姆嘉通不僅僅是美學學科的創名人,而且也在美學史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美學問題。鮑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學學科並不是出於盲目創新的激情,而是他對萊布尼茲和沃爾夫理性主義哲學以及全人類全部知識體系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
⑨ 傳統美學的西方傳統美學
西方傳統美學,一般是指從古希臘(公元前六世紀)起直到十九世紀德國古典美學為止的美學。它包括:古希臘羅馬美學,中世紀神秘主義美學,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美學,十七但紀新古典主義美學,十八世紀啟蒙主義美學,德國古典美學。
古希臘羅馬時代
古希臘羅馬時代(公元前六世紀—公元五世紀)是西方美學的形成期,這一時期的美學家大多是在探討哲學問題時涉及並探討了美學問題,對美的本質作了界定。
畢達哥拉斯認為,美就是由一定數量關系構成的和諧,因為他認為宇宙的本原就是數。赫拉克利特認為美是和諧,並強調美與萬物一樣,其和諧是由對立面的斗爭所決定的。德謨克利特認為存在的始基是原子,人的靈魂也是原子構成的,而美的事物還是由這種原子構成的神性理智來完成的,而且他把目光從以前的自然界的美轉向了人本身的美以及人的美的創造—藝術,包含著自然本體論和人本學本體論的統一的思想,也隱含著智者學派人本學本體論的傾向。蘇格拉底在智者學派的基礎上,突出了人類學的本體論和認識論,認為美與善是一致的,美就是符合某種目的的東西。柏拉圖是古希臘美學奠基人,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把以前的各派美學觀點進行了批判和梳理,提出了他的「美本身」思想。他第一次自覺地從哲學高度提出並試圖回答「美是什麼」問題,認為美之為美完全在於美本身,即美之本質在於美的理念,但它並不反對美在於形式,反而在其後期的作品中更傾向於這一觀點。正是由於柏拉圖對美本質的觀念具有豐富性,所以後來西方的美學家們在論及美之本質時,其實就是對其思想的不同解讀,在西方美學史上產生了巨大的歷史影響。亞里士多德以「四因論」的本體論和「心靈論」的認識論為基礎,認為美善統一,美的主要形式在「秩序、勻稱與明確」,即「整一」。賀拉斯是亞里士多德美學的定型者,他遵從亞里多多德關於詩藝(藝術)的美在於整一性的觀點,認為藝術的創作必須符合「一致」、「統一」的原則。普洛丁是新柏拉圖主義的創立者,他把柏拉圖的理念論與東方神和主義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神學性質的新柏拉圖主義美學,認為「理念」,即神,是真、善、美的統一體和本源,由於神不斷把美「放射」(流溢)出來,所有自然事物才有了美;心靈是最接近神的,因此心靈的美高於事物的美;藝術之所以美,也是由於心靈賦予它以理式,藝術家在進入創作之前,美早已在他心裡先驗地構成了。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時期(五世紀—十四世紀)是西方美學發展的停滯時期,這時期的美學是在古希臘羅馬美學的基礎上向神學發展,成為神學的奴婢。
聖奧古斯丁的教父派美學,以新柏拉圖主義為依據,綜合了畢達哥拉斯、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觀點。在他看來,美就是各部分適當比例,再加上一種悅目的顏色;換句話說,美就是整一與和諧,不過這種整一與和誰根源卻在上帝。托馬斯·阿奎那的經院派美學認為,事物之以美,是由於神住在裡面。他認為,對美有三個要求:第一,完整或完美,因為凡是殘缺全的東西都是丑的;第二,應該具有適當的比例或者和諧;第三,鮮明,所以鮮明的東西公認為美的。因此,他認為,凡是一眼見到就使人愉快的東西才叫做美。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十四世紀—十六紀)是一個過渡時期,人文主義者關於美的理論是在反對中世紀神學美論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它反對以神為本的美論,張揚以人為本的美論。
莎士比亞把人視為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義大利阿爾伯蒂把人視為由任何僵化的東西都無法媲美的成分構成的,達·芬奇認人的面部在傍晚或陰天是迷人的、溫柔的,洛倫佐·瓦拉認為,美是對人體的基本恩賜。人文主義者們一般認為美在自然事物之中,美與比例、和諧、光澤等事物的屬性密切相關。如,阿爾伯蒂認為建築美有三個要素,即數、完整性和布局;達·芬奇認為,美是和諧的固定形式;塔索認為,美是自然的一種作品;阿尼奧洛·菲倫佐拉認為,美不是別的,而是自然有序的和諧。
十七、十八世紀
十七世紀的新古典主義美學和十八世紀的啟蒙主義美學,在西方美學發展過程中轉折性的美學思潮。這個時期的哲學,興起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股對立的思潮,哲學研究的中心已經由形而上轉到了人類自身認識能力的研究,也就是歷史所說的認識論轉向。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從「思」的角度來考察「在」。美本質也從本體論范圍移到認識論范圍內來加以考察。他認為美不是在客觀事物本身,而是人的判斷和對象之間的一種關系:人們的判斷既然彼此懸殊很大,我們就不能說美和愉快有一種確定的尺度。法國新古典主義的立法者布瓦羅是笛卡兒的忠實信徒。他崇尚理性,一切以理性為准繩,認為美只能來自理性,必須符合理性。
十八世紀是美學迅速成長並宣告獨立的時代。這個時期是西方啟蒙主義的時代。在英國形成了經驗主義的美學,在大陸的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形成了理性主義的美學,造就了經驗派與理性派在美學上對峙的態勢。
弗朗西斯·培根奠定了英國經驗主義美學思潮的基礎為英國經驗派美學思潮提供了思想法則和方法論基礎。霍布斯根據培根一切知識求之於感官的原則,把美視為內心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是由物體或現象的某些客觀特徵總和引起的。洛克認為美是訴諸想像的,並不假思考就可以得到。夏夫茲博里和哈奇生提出了關於美的內在感覺論。他們認為人具有天生的辨別美醜善惡的能力,即內在的感官,內在的眼睛,內在(節拍感,人具有一種先天的感受美的器官,即「第六感官」。休漠斷定美不是對象的一種屬性,而是對象所引起的一種快感。博克則認為美和崇高雖是客觀屬性,卻是與人的認識功能和社會交際本能相關。
孟德斯鳩認為,當我們看到一件事物時感到快樂,卻沒有發現它在當前有什麼用處時,我們就說它是美的,他堅持理性是美的基礎。伏爾泰認為,要用「美」這個詞來稱呼一件東西,他把美看作是與人的情感、認識密切相關的,而比較高級的美應該是合乎理性認識的,而與感性認識相關的美是比較低級的和不定的。法國最有代表性的啟蒙主義美學家是狄德羅。他關於美的本質的理論就是「美在關系」說。他指出,我們認為組成美的,是關系。
鮑姆加登繼承和發揮了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觀點,創立了美學,並把美學正式放在了認識論的范圍內。他把萊布尼茨和沃爾夫關於「美在完善」的觀點加以進一步發揮,提出了第一個美學定義:美學(自由藝術的理論,低級的認識論,以美的方式去思維的藝術,理性類似的藝術)是關於感性認識的科學。美學的目的是感性認識的完善(完善感性認識)。鮑姆加登把美學在認識論的范圍內正式建立起來,並明確規定美是感性認識的完善,這在西方美學發展史上應該說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溫克爾曼在《古代藝術史》中論述到美,認為美正是由和諧、單純與統一這些特徵形成的。畫家安東·拉斐爾·門斯正是以認識的完善來界定他的美的概念的。約翰·格奧爾格·蘇爾洋則把美與審美趣味在認識的基礎上統一起來。萊辛在談到美時,也總是離不開人的認識。他認為,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中發現為美的方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像力通過眼睛去發現其為美的。赫爾德則要求從客觀方面研究美,認為美是真的感性現象,不過他也十分強調美的感覺基礎,認為美必須由人的感覺來感受,而這種感覺是由思維引導和伴隨著的,因而是一種「雙重反思」
德國古典美學
德國古典美學,從康德開始,經過歌德、席勒、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一方面,繼承啟蒙主義美學,在認識論范圍內要統一感性(英國經驗派)和理性(大陸理性派),另一方面,又開辟了以人本學本體論為主導方面的美的探討。
康德力圖綜合英國經驗派和大陸理性派,並進一步把美學從認識論的范圍中排除出去,放在了情感的范圍之中,還認為美與概念無關,與功利目的無關,僅僅涉及愉快與不愉快,而且僅僅是當純形式符合了主觀目的性時才會產生快感,也就產生美。在康德那裡,美也不屬於實踐理性(意志)的道德領域,而只是從認識過渡到道德的中介因素和過渡環節,美最多也只是道德的象徵。席勒在《論美書簡》中把美規定為「現象中的自由」,而在《審美教育書簡》中把美規定為「活的形象」,即結合了感性沖動和理性沖動的游戲沖動的對象。黑格爾把席勒的美學當作他的美學的切實可行的出發點,吸取了謝林的美學體系的外殼,成就了自己的龐大的絕對唯心主義的美學體系。黑格爾把美定義為「理念的感性顯現」。這樣,在黑格爾那裡,美不僅是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客體與主體、客觀與主觀的統一,完成了綜合大陸理性派與英國經驗派的歷史使命,而且美進一步成了絕對理念自我矛盾運動的結果,即客觀化了的人類精神的創造和外化的結果,美具有了解放人的性質。
⑩ 文藝復興古典主義順序
如下:
文藝復興文學文藝復興是十四至十六世紀在歐洲許多國家先後發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運動。
古典主義文學古典主義是17世紀歐洲的主要文學思潮。它形成和繁榮於法國,隨後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
啟蒙主義文學18世紀歐洲文學的主潮是啟蒙文學萊。
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時期是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時期之一,時間從18世紀末延續到美國內戰爆發。
古典主義具有三個特徵:
1.為王權服務的鮮明傾向。
2.理性至上(主要表現為以理性克制情慾)。
古典主義是在當時流行於整個西歐的唯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唯理主義以笛卡爾(1596-1650)為代表,他主張一切以合乎情理為原則,主張拋棄傳統偏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世界觀,反對盲目信仰宗教權威和經院哲學,把理性看成是知識的唯一源泉。
唯理主義認為感性材料會欺騙人們,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唯理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它在古典主義中起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主義也可稱為藝術上的唯理主義。
3.奉古希臘、羅馬文學為典範,借古喻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