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戲曲壽堂背景圖片
擴展閱讀
搜索傾城解說團圖片 2024-11-17 12:39:35
ps把圖片裁剪成三角形 2024-11-17 12:39:33
唯美圖片暖 2024-11-17 12:05:30

戲曲壽堂背景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8 11:06:44

A. 《五女拜壽》是歌舞劇,越劇,京劇中的哪一種

越劇《五女拜壽》

《五女拜壽》講的是楊繼康做壽,五個女兒女婿前來祝壽,因養女三春及婿鄒應龍禮薄,楊夫人甚不悅。後楊因事獲罪,投靠各女均受拒,唯三春夫婦將其收留。後鄒中舉,楊亦沉冤得雪,因前情不認眾女而只親三女的故事。是一部著名的越劇劇目,同時也有秦腔和潮劇等。越劇[1-2]古裝劇。1982年由顧錫東新編。該劇因寓教於樂,行當齊全,生旦多對,唱腔流派設計紛呈,為廣大越劇迷所喜愛!特別是「五朵金花」——茅威濤、董柯娣、何英、何賽飛、方雪雯的演出,使此片廣受好評。古裝倫理劇。顧錫東1982年新編。寫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權不滿,欲告老還鄉。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奉厚禮進京拜壽,並爭迎兩老去歡度晚年。貧寒的三女楊三春偕胸懷大志的三女婿鄒應龍前來拜壽,因禮薄受到冷遇。二姐雙桃持寵欺凌,並挑唆楊夫人將三春夫婦趕出楊府。楊繼康的族弟楊繼盛誅奸未成,反遭屈斬,楊繼康受株連削職抄家,逐出京都。頃刻之間,合家逃散,骨肉分離。只有婢女翠雲仗義相伴兩老千里投親。不料二女雙桃見兩老落魄,拒絕奉養。同窗兼親家的陳松年懼怕嚴嵩淫威,也不敢接納。大女婿為圖飛黃騰達,竟認嚴嵩為干父。楊繼康夫婦和翠雲流落街頭,瀕於絕境。巧逢三女楊三春將兩老接回家中,悉心侍奉,使兩老溫暖無比。3年後,三婿鄒應龍赴試得中,在京為官,施計鬥倒嚴嵩,楊家冤案昭雪。適逢楊夫人60壽誕,眾女兒女婿又前來拜壽。楊老夫婦逐走鮮廉寡恥的大女婿。唯利是圖的二女雙桃,見兩老已將患難相從的翠雲收為義女,無地自容,羞愧離去。親家陳松年也前來賠禮道歉。楊家經受了一場興衰榮辱的變遷,壽堂上呈現出一派樂享天倫的動人景象。此劇不僅寓教於樂,且行當齊全,生旦多對,使唱腔設計流派紛呈,有利演員的實踐與培養。由浙江嘉興地區青年越劇團首演。藝術顧問邢竹琴,導演朱順慶、朱敏,作曲朱國柱,舞美設計劉祖鵬。1983年浙江越劇小百花演出團在浙江省首屆戲劇節演出獲得優秀劇本獎,並選為該團首次赴香港演出劇目,享譽海內外。導演張駿聲(執行)、於愛如、王世菊,作曲樊潤河、何直偉,舞美設計羅志摩,服裝設計余芳,化妝設計藍玲。董柯娣飾楊繼康、徐愛武飾楊夫人、周美姣飾大女兒、邵雁飾大女婿、吳海麗飾二女兒、陳筱珍飾二女婿、何英飾三女兒、方雪雯飾三女婿、應惠珠飾四女兒、傅江風飾四女婿、陶慧敏飾五女兒、江瑤飾五女婿、茅威濤飾鄒士龍、何賽飛飾翠雲、王連琴飾陳松年、俞會珍飾陳夫人。1984年由該團演出、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評為第五屆全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在長影廠第七屆「小百花獎」評選中,何賽飛獲優秀女主角獎、董柯娣獲特別獎。同年赴京參加國慶35周年獻禮演出獲廣泛好評,並在懷仁堂、人民大會堂作專場演出。鄧穎超同志在家親切接見「小百花」們並親筆題詞:「不驕不滿,才能進步,精益求精,後來居上。」此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頒發的全國優秀劇本獎。劇本收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顧錫東劇作選》。

B. 民風民俗的資料

各地民風民俗:(供參考)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桃花源上接五強溪,下連武陵,相傳是古代秦人躲逃連年戰亂和苛捐兵役的避難之所。他們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自勞自食,繁衍子孫,獨成一方風水。至今這里古撲的民風民俗,仍展示著她作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莊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數十戶人家,他們大都姓秦,因此該村也叫秦人村。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進洞避亂的古代秦人的後裔?沒有誰去做具體的考證,反正一個「秦」字貫古今,他們的衣食住行習俗確實與當今現代社會風尚有許多不同。

衣: 以前這里人們的衣料全為家織土布。各家備有紡車、織機,自產棉花,自紡自織,織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蘭或灰或紫的顏色。衣裳多為自家製做,將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針一線用手工連綴。也有上門做衣的裁縫,一個灰包,幾根針,幾絡線,一雙形似當今帶把小鋁鍋的生鐵熨斗就是他們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樣是男為封襟衣。女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褲子全為大折襠褲,4尺大的褲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繫上布帶。如今,村裡年輕人的服式與洞外人的幾乎沒什麼兩樣,但不少老年人仍穿著對襟衣,大件衣,折襠褲。不過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紡土織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選。去村裡走走,仍可尋見木製的紡車和織機。雖然這些都閑置不再用,但也展示著歷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縫紉機的今天,村裡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縫。

食:當然是主食大米,與洞外的村民幾乎沒什麼兩樣。這里所指的「食」,是專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裡的村民們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風車。碟子圓形,有上下兩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間有一硬木軸,上扇繞木軸在下扇上轉動。上下兩扇磨擦的面有規則地嵌有許多硬木片以為齒,齒縫間用黃土夯緊將齒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將殼肅去粗殼。用碟子加工時將稻殼堆在上扇盛殼的容斗內,以人力推動上扇轉動,稻殼通過木齒磨擦,從上下礧面的縫隙間灑下去了粗殼的糙米。糙米再經過石碓加工便成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機器加工的,但村裡仍有作坊可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確實有的村民原來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們(特別是老年人)認為,這比機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質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籬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獨立,確是「雞犬兩相聞」。屋內存設簡陋,石板木塊是凳,木板相拼為床,葫蘆(俗稱蘆瓜)剖開成瓢,磚頭砌壘即灶。如今茅屋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牆,仍具古代遺風。家家戶戶雖然有了電視機、電冰箱,那剖開的蘆瓜瓢卻一脈相沿。

行:秦人村雖緊臨國道,但村裡不通公路,在田園上縱橫交織的是阡陌交通田園上的這些阡陌並非說優於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確也有它的優點。它透著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濕氣,赤腳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溫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脈膊的跳動。
版納民居

民居建築是某個民族一定社會歷史時期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也是傳統文化的縮影。西雙版納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的民居建築,因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以及人口、經濟、宗教、科技、思想等社會環境的影響,有著多種不同的形式和建築風格。

雅桑木底蓋竹樓

遠古時候,傣家人沒有房子住,只能住山洞,是一個叫帕雅桑木底的人學會建蓋房子後,才教大家建蓋傣家竹樓的。

次,下大雨了,帕雅桑木底躲在一棵大樹下避雨。他看見身旁一片片簸箕大的麻芋葉擋住了雨點,芋葉下面是乾的。他想到,人也可以搭起芋葉一般的窩棚來避雨,於是,他用樹枝搭起一個棚架,上面蓋上樹葉、茅草,蓋成一個平頂窩棚。他從山洞搬出來,住到窩棚裡面。

不久,一陣大雨降下,樹葉和茅草擋不住雨水,雨停了,屋內還不停地漏下水來,沒有一點乾的地方。帕雅桑木底只能搬回山洞住。
一次,帕雅桑木底帶著一隻狗上山打獵。又下大雨了,他躲在大樹根下避雨,而那隻狗卻撐著前腿坐在地上,昂著頭,尾巴拖在地上。雨水順著成斜坡形的狗毛往下流,狗胸前的地面卻是乾的。帕雅桑木底又想到蓋一間屋面是斜坡的屋子來避雨。他砍來兩高兩矮四棵樹杈栽在地上,用樹葉、茅草蓋成一個斜坡屋面,前邊高,後邊矮,讓雨水順斜坡往下流。因為是學看狗坐地的姿勢蓋的房,桑木底把房子叫「杜瑪些」,即狗頭窩鋪的意思。桑木底從山洞搬出來,住進「杜瑪些」。老天又下雨了,雨水順著斜坡屋面流下,屋內是乾的。後來,又刮風又下雨,雨滴被風吹成歪腳雨,飄落到屋內,流到地面的雨水也流入屋內,屋內又全是水了。帕雅桑木底覺得「杜瑪些」還是不好,但又想不出要蓋一種什麼樣的房子。
天王帕雅英看到帕雅桑木底不停地蓋房,受了感動,決心給他指點。一天,下著雨,天王帕雅英變成一隻美麗的鳳凰飛下人間,落在帕雅桑木底面前,對他說:「你看看我的兩只翅膀吧,看它能不能遮風擋雨。」鳳凰立定兩只長腳,把雙翅微微向兩邊伸開,形成一個「介」字形的姿勢。帕雅桑木底聽見鳳凰會說話,吃了一驚。他雙手合掌,對鳳凰拜了一拜,認真觀察雨水如何順著雙翅和頸毛、尾巴流下,鳳凰身下地面是乾的。帕雅桑木底邊看邊想,決心蓋一間象雨中站立的鳳凰式樣的房子。
帕雅桑木底砍來許多樹木劈成柱子,割來茅草編成草排。這房子立在柱腳上,分上下兩層,人住上層,不會受潮。屋脊像鳳凰展翅,左一廈右一廈,前一廈後一廈,都是斜坡形,可擋四面雨水。這種高腳竹樓果然能遮風避雨,桑木底住在裡面,十分舒適,他給這種房子起個名字叫「轟恨」(傣語:鳳凰起飛)。

帕雅桑木底蓋成了「轟恨」之後,傣族家人紛紛來向他學蓋房。從此,一家又一家,一寨又一寨的傣家竹樓蓋起來了,人們都從山洞搬進了高腳竹樓。
傣家人住上竹樓之後,一直沒有忘記建房始祖帕雅桑木底。為了紀念帕雅桑木底的功績,傣族把樓房改了名,由「轟恨」改稱「恨帕雅桑木底」,這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
贊哈唱歌驅魔賀新房

在傣族村寨,無論哪一家新房落成,都要要舉辦賀新房活動,其中少不了請贊哈(歌手)來唱歌賀新房。你知道這個習俗的來歷嗎?它來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
古時候,大江里住著一條蛟龍,這條蛟龍每年都要到天宮遊玩一次。蛟龍藉以登天的是一棵筆直高大的埋波那樹。這棵樹長在江岸邊的一個大土堆上,蛟龍派蛇魔烏沙拉兩夫婦倆專門為他看守這棵大樹。

一個夏天的中午,太陽火辣辣地蒸烤著大地,烏沙拉丙夫婦藉以藏身的那個土洞也熱得像一個大火塘。蛇魔夫婦以為這樣熱的天氣不會有人來砍樹,就爬出土洞,放心地去江中洗澡去了。
恰在這時,一個名叫帕雅桑木底的人冒著酷熱,到山上砍蓋新房的柱子。他看到土堆上那棵高大筆直的埋波那樹,實在是最好的木料了,便把樹砍倒,抬回去做新房的柱子。

蛇魔烏沙拉丙夫婦在江水裡痛痛快快地洗了半天澡,才返回他倆住的土洞。他倆發現土堆上的蛟龍登天樹被砍走了,嚇得愣在那裡,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陣,他倆決定一定要去把樹找回來。公蛇魔對母蛇魔說:「你往東邊找,我往西邊找,說什麼也得把龍王的登天梯找回來!」
那公蛇魔往西邊爬了一百約(約:傣族長度單位),母蛇魔也往東爬了一百約,他倆 找了三天,也沒有找到蛟龍登天的那棵埋波那樹。
兩個蛇魔碰面之後,一刻也不敢在家停留,又急忙分頭到南邊和北邊去找。母蛇魔往南邊爬了二百約之後,看到一個村寨。只見寨子里人聲嘈雜,叫叫喊喊正在蓋新房。母蛇魔見寨子人多,便鑽進草叢,觀察正在建蓋的那間新房,仔細察看新房的每一根木料。她突然發現立在新房中間那根中柱正是自己和丈夫尋找的那棵埋波那樹。母蛇魔急忙趕回家去告訴丈夫自己的發現。公蛇魔一聽,便高興地說:「好,下午好好休息,等天黑以後,我倆去把那棵柱子拔出來栽在土堆之上。」
天黑下來了,母蛇魔帶著公蛇魔往村寨爬去。他倆找到那間新房,便一上一下地纏住那根中柱,想用力把它拔出來拖走。可是,木柱的根端深埋在土洞中,身上的孔洞里也穿斗著不少橫木,十分牢固。他倆一直拔到天亮也無法把柱子拔出來。
天亮了,帕雅桑木底一家把行李什物從舊房中搬出來,要搬到新房中去。他們走進新房,發現有兩條大蛇纏繞在中柱上。那兩條大蛇見人來一點兒也不害怕,仍緊緊地纏在木柱上。帕雅桑木底拿起一根竹棍要去打那兩條蛇,那兩條蛇也不逃走,而是順著柱子爬上去,纏繞在木柱的頂端再也不下來。
帕雅桑木底正在無計可施時,鄉親們簇擁著兩位贊哈一起趕來祝賀新房落成。贊哈走上竹樓,唱了幾句祝福的歌,樂得鄉親們「水水水」地歡呼起來。歡呼聲震天動地,嚇得纏在中柱頂端那兩條大蛇掉下地面來,沒命地爬出房子,躲進了草叢中。帕雅桑木底一家就搬進了新房。
從此以後,傣族人家每當新房落成,房主人一定置辦酒席請鄉親們來賀新房,而且一定要請贊哈來歌唱,以便用歌聲把房中的邪魔趕去,讓新房主人一家平安幸福。
動物們幫助帕雅桑木底蓋竹樓

傣家竹樓的屋子架上,有著不少部件是動物肢體的名稱,什麼「狗脊背」、「白鷺翅膀」,什麼「象舌頭」、「貓下巴」……要問這些名稱的來由,還得聽聽這古老的傳說。

帕雅桑木底原以狩獵為生,平時對狗、貓、雀、獸十分喜愛。後來,他把捕到的飛禽走獸都飼養起來,在他的住房附近,處處是小鳥的窩、動物的巢穴。
有一年,勐巴納西地方一連下了幾個月的大雨,平地變成了汪洋,帕雅桑木底的竹樓被洪水淹沒了。他急忙扎了一張竹筏,撐上一根竹竿在洪水中逃命。不少動物在洪水中拚命掙扎,天上的飛鳥也被暴雨打落在洪水中。帕雅桑木底可憐那些飛禽走獸,便從洪水中把它們救上竹筏,運到洪水淹不到的高坡上放生。
不知過了多少晝夜,風停了,雨停了,洪水退了,大地重新露了出來。帕雅桑木底回到原先居住的地方,竹樓不知被洪水沖到哪裡去了。得重新蓋一間住房,他開始砍木料,劈柱子,割茅草。被帕雅桑木底從洪水中救出的那些小動物知道救命恩人在蓋新房,就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助他。動物們在一塊商量之後,都願意從自己身上拿出一樣東西來安在桑木底的屋架上,幫助他迅速蓋好新房,以報答救命之恩。小猴子把自己的脖子和頭獻出來給桑木底做「環垛」(木錘),大象獻出舌頭做「寧掌」(竹樓部件),螞蝗把身子獻給桑木底作拴草排的扎篾,烏龜願躺在樓梯腳下做「丁補」(竹樓部件),老龍願把身子作樓梯,團魚獻出鱉甲給帕雅桑木底做籬笆,白鷺獻出雙翅作草排,狗獻出脊背,小貓獻出下巴,老鼠也獻出尾巴;燕子和麻雀則飛到山上為帕雅桑木底抬來茅草蓋屋脊……所有的動物都為帕雅桑木底蓋新竹樓獻出一部份軀體,為他出力。由於動物們的全力幫助,帕雅桑木底很快就蓋好竹樓。
從那以後,帕雅桑木底把動物們所獻出的東西全記在蓋竹樓的圖樣上,傳給後人。所以,竹樓的屋架上便出現了「狗脊背」、「貓下巴」「象舌頭」、「白鷺翅」等名稱。人們還往往在竹樓的樓梯上刻龍頭圖案,以紀念老龍的獻身精神。

C. 關於楊家將

楊排風是楊府的燒火丫頭
穆桂英是楊六郎的兒媳婦,楊宗保的老婆
她們都參加過大破天門陣啊

D. 楊家將簡介

戲曲《楊家將》

戲曲里的在《楊家將》大多取材於民間口頭文學,它之所以能深受中國老百姓的厚愛歡迎垂青,到如今有著幾百年的旺盛的生命力,當然離不開無數梨園前輩大師們的精雕細刻千錘百煉的傾注一生的狠功夫,才使得戲曲的種子深深根植於觀眾百姓的內心裡,舞台上的演員們所表演的楊家將人物身上特有的勤勞、勇敢、智慧、善良,大義凜然,保家衛國的品質性格它不僅僅屬於戲中人物,它屬於人民群眾。這些優秀的戲曲藝術真應該值得現在的藝術家們的搶救和挖掘,不應該讓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民族寶貝」消失在我們的手裡,千萬不要等數年以後,當我們的子孫面對劇本里的經典唱詞,卻不知為何物?那時我們會成為戲曲得罪人,到那時我們將無顏面對中國古老的民族藝術。

相關戲劇

電影《楊門女將》的拍攝更是讓電影觀眾過足了戲癮。電影是根據民間傳說《十二寡婦征西》和揚劇《百歲掛帥》改編而成的。電影寫的是:天波府喜氣盈門,百歲老人佘太君正在為鎮守邊關的孫子楊宗保舉辦五十壽宴,從邊關回來的焦廷貴、孟懷源帶來了楊宗保陣亡的噩耗,立時壽堂變靈堂,楊門一時陷入悲痛之中,這時,朝廷畏懼強敵,意欲求和,佘太君力抑悲憤,率領孀居的兒媳、孫媳和重孫子楊文廣等,駁斥了以王輝為首的主和派的謬見,在丞相寇準的支持下凜然掛帥,全家出征。年輕的楊文廣也立請出征替父報仇,其母穆桂英也願意兒子上陣,但祖母柴郡主卻擔心楊門只此獨子,不準前行。佘太君令她們母子比武,以定去留。校場比武中,楊文廣在七祖母的授意和母親的暗讓下,用梅花槍取勝,終隨軍去至邊關。陣前一仗,來犯的西夏王大敗,退回老營,憑借天險頑守,並設計欲將文廣誑進絕谷,以威脅楊家。其計為太君和桂英識破,她們根據楊宗保生前絕谷探道的遺言和馬夫張彪的陳述,證實葫蘆谷內確有棧道可以飛躍天險,奇襲敵營。於是穆桂英請求將計就計闖進谷去,太君允准,並將楊宗保的坐騎白龍馬贈給楊文廣,以壯其行。穆桂英母子、楊七娘率精銳小分隊闖進絕谷後,歷盡艱險幾經波折,終於在識途老馬的引導和采葯老人的幫助下,攀上的棧道。此時,西夏王已將谷口圍攻住,揚言縱火,威脅佘太君。百歲老人不為所動。忽見敵營內火光沖天,知道桂英奇襲成功,遂率兵猛撲敵營,里外夾攻,全部殲滅西夏兵將。這部彩色戲曲藝術片在六十年代初曾經獲得百花獎。並成為中國京劇院的保留節目。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演的穆桂英掛帥成了中華民族戲曲史上一曲華彩樂章。排演此戲時,梅先生已是六十有五的高齡,但是舞台風采決不減當年。該戲作為梅先生生前創作的收山之作,一經演出便引起轟動,同時成為一出梅派的代表劇目。其中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應該數「捧印」一場。在這場戲里,最出彩的就是穆桂英掛帥前後兩種不同的復雜心理,「非是我臨國難袖手不問,見帥印又勾起多少前情。楊家將捨身忘家把社稷定,凱歌還人受恩寵我添新墳……,所以她才」誓不為宋天子領兵上陣。但是經過佘老太君的「救兵救火古來訓,退敵不求加恩寵」的教育,特別是百歲老人的一句:你不掛帥我掛帥,你不領兵我領兵的振耳如饋的誓言後,最終激發出這位當年大破天門陣女英雄的豪情壯志,於是唱出了京劇的傳世之作的是[西皮散板]轉[快板]再轉[散板]成套唱腔。其中梅先生表演「捧印」時的身段美不勝收,大師是把一些大武生的身段化在了穆桂英身上,他擷取了武生楊小樓在《青石山》中關平「托印」的身段,吸收了《鐵籠山》姜維的觀星動作,又將《一箭仇》中史文恭的回庄使用的身段編成舞蹈,配以[九錘半]鑼鼓。使這十六句唱一氣呵成,緩時如小橋流水,急時如珠走玉盤。將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淋漓盡致地表現在舞台上。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的革新

清代地方戲曲對傳統楊家將故事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移植、改編的傳統楊家將故事,如《金沙灘》、《天門陣》、《楊文廣征西》等等;一類是民間藝人新編的楊家將故事,如《四郎探母》、《牧虎關》、《楊八姐游春》,等等。傳統故事主要取材於《楊家將演義》和宮廷戲。這類劇目在搬演演義和宮廷戲故事的同時,無可避免地也接受了它們的思想影響,把忠君報國當作了戲的基本主題。不過,傳統的影響無論多麼巨大,畢竟只是一方面。清皇朝已是我國封建社會全面走向崩潰的時代,封建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因素進一步發展。在意識形態領域,思想、學術、文學藝術各部門匯合了一股反封建正統的「異端」勢力,形成了一個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地方戲曲中的新編楊家將故事,正是這股「異端」勢力在民間的一翼。

楊家將故事發展階段上反傳統的「異端」傾向,明顯地表現為題材的變更。魯迅說過:「時勢屢更,人情日異於昔,久亦稍厭,漸生別流……其所以然者,即一緣文人或有憾於《紅樓》……一緣民心已不能於《水滸》……」,更何況護王保駕之類了。於是,楊家將戲的內容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從一味地表現忠勇逐漸轉向表現人的悲歡離合。日本學者青木正兒在敘述楊家將戲演出情況時寫道:

近時所行之京戲中演其一門事跡者多,《李陵碑》之外,《四郎探母》、《穆柯寨》、《轅門斬子》、《雁門關》等各出,極受台下歡迎。

從這時列舉的劇目可以看出,舞台上流行的楊家將戲,表現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忠節故事,且「極受台下歡迎」。同時在當舞台上「男女戲」盛行的風氣影響下,楊家將的招親故事更是層出不窮。楊家門里每一個成員幾乎都有一段浪漫故事。不僅傳統的招親戲(《余塘關》、《穆柯寨》等)大為流傳,而且象楊六郎招親這個在演義里只略提一筆的內容,也被敷衍成一出大戲(豫劇《狀元媒》,又名《傅楊爭親》)。甚至一些正面描寫兩國交鋒的武戲(《九龍峪》、《孤鸞陣》等),男女關系的描寫卻也佔了十之八、九。不管這些戲的思想內容有多大的差別,僅僅是題材的這一變化,已經露出以觀眾和藝人對舊題材的淡漠,反傳統的傾向始露端倪。

戲曲界的不少專家一直認為京劇《四郎探母》的「人情化」傾向是一種「獨反其道而行之」的「異己,思想滲透」。這並不符合事實。實際上,當時舞台上楊家將故事的演出,不僅題材出現了「人情化」的趨勢,就連一部分傳統故事的內容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舊故事裡那此「忠肝義膽,爭光日月而震動乾坤」的英雄,被一個一個從天上拉回了人間。戲曲藝術家們在這些「懷赤心白意以報效天子」的忠臣良將血管里注入了凡夫俗子的血液,使他們充滿了普通人的感情、慾望和弱點。借用「現代化」概念來說,就是英雄們被「非英雄化」了。

楊令公死節的故事,演義所著意表現的是英雄遭害、壯志難伸的憤慨。這從楊令公在李陵廟上題的可以看出來:

其所以觸碑而死,也是因為「聖上遇我甚厚,實期捍邊討賊以仰答之,不意為奸臣所逼,而致王師敗績,我尚有何面目求活!」然而,在京劇《托兆碰碑》里,這種英雄末路的悲壯意境則由另一種凄楚動人的父子之情取代了。這出戲雖然保留了「令公碰碑」的傳統情節,但整個情調發生了質的變化。戲從楊七郎鬼魂「托兆」開始,引出楊令公「夢子」、「別子」、「望子」的動人情節。令公碰碑的動機也由「若被遼人生擒,受他恥辱,不如趁早死之為愈」的死節變成了由於「被困兩狼山,白日受飢餓,夜晚受風吹,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歸」的絕望。這出以唱為主的老生戲,幾乎完全是以聲樂來表現人物的。「盼姣兒不由人珠淚雙流」的成套「二黃」唱腔,一開始就表明了令公的心事,為整出戲奠定了基調。而作為「戲核兒」的大段「反二黃」更是通過追敘楊家八郎的不幸結局充分表現楊公公此時此刻的痛子之情。特別是兩個「我的兒啊!」的大腔,完全是人物的這種感情達到頂峰時痛苦的悲吟。如果說,傳統故事是通過「王師敗績」的後果來譴責潘仁美弄權的,那麼京劇便是以「一家人無有下梢」的家庭悲劇來揭露權臣的兇殘。後者的「人情化」傾向十分鮮明。

戲曲藝術家們不僅背離傳統,大膽地表現人情,而且還利用舊故事來諷刺不近人情的人物。楊六郎斬子的故事,演義里並沒有表現楊延昭的無情。他的「囚禁」宗保也只是「恐其貪戀新婚而不用心破陣也」。11然而,京劇《轅門斬子》卻把楊延昭當作一個諷刺對象,諷刺了他的無情無義。這出喜劇通過「我今日到無有父子的恩大,她那裡卻還有夫妻的情長」,12這樣的形象對比,贊頌了人懷對於「王法」的勝利。盡管這是以獻降龍木,破天門陣-「投效宋家」為代價的人情,實際上跟王法並不抵觸,但多少含有一點離經叛道的味道。

在這樣的基礎上,新編楊家將故事的一些優秀代表,再現出了更加鮮明的「異端」傾向。它們以大膽的革新精神和人文主義的思想意識,對舊傳統進行了勇猛的沖擊。

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相似,《四郎探母》、《楊八姐游春》這些戲雖然取材於舊故事,利用了傳說中的人物和一部分情節,但進行了大量的發揮和脫胎換骨的改造,徹底擺脫了楊家將故事的「忠君報國」的傳統主題。以《四郎探母》為例,它就是以「血成河屍骨堆山」的兩國交鋒為背景,通過楊家將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境遇,通過他們極端痛苦的內心世界,形象含蓄地表露了劇作者對這類戰爭的厭惡,表達了勞動人民對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這種主題的變化,不僅是藝術跳出了舊的窠臼,而且是思想意識的大飛躍。

在新編的故事裡,傳說中的楊家將形象也注入了新的血液。楊門女將不再因為忠君報國、效死疆場而被歌頌。《楊八姐游春》里敢於譏諷皇帝的佘太君,敢於提兵抗婚的八姐、九妹,都以她們的叛逆精神而光彩奪目。《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也以善良、爽直、多情、機智的性格區別於演義里那個「嫁夫隨夫」、三從四德的公主形象。

對於傳統故事裡的各種封建意識,新編故事都有不同程度的打破。一出《四郎探母》幾乎對傳統故事裡的封建正統觀念、大漢族主義情緒都作了否定。在傳統故事裡,征遼戰爭與鎮壓少數民族起義的征儂智高是相提並論的。這與《水滸》把征遼與征方臘相提並論一樣,實際上都是以宋朝為正統,把少數民族政權和農民起義看成「盜賊」。《四郎探母》卻能擺脫這種觀念的桎梏,敢於正視歷史,敢於提示宋遼之間「兩國不和常交戰」,「各為其主奪江山」的封建戰爭的實質。尤其是它從楊四郎被俘招親的情節生發開去,安排了蕭、楊兩家既是親家,又是敵人的戲劇性情節,通過楊四郎這條紐帶,使兩家同時陷進了戰爭所造成的不幸里。這樣的描寫,其意義已不只是一般化地揭露戰爭給個別家庭帶來的不幸和痛苦,而是反映了民族間的不和睦給兩個民族帶來的苦難。這表明了作者能夠跳出狹隘的民族偏見,對歷史作較為深刻的洞察。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新編故事以濃厚的人情味來與傳統故事的道德教化相對立。《四郎探母》的思想內容,三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認為它是鼓吹「招降納叛」,也有把楊四郎與歷史上的「和親」相並論。我們認為,這些都不符合這出戲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四郎探母》所表現的中心內容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人情」。全劇一共三大段。第一段,探母的准備(坐宮、盜令),寫的是楊延輝的思母之情和夫妻間的恩怨;第二段,探母的過程(過關、巡營、見娘、哭堂),著力刻劃了楊家將生離死別的痛苦;第三段,探母的後果(回令),雖然夾雜了一些庸俗的科諢,但中心還是沒有離開骨肉之情。圍繞著赦、殺楊延輝的戲劇糾葛,展開的是人情與王法的沖突。最後是人情戰勝了王法。這里的確有人情高於一切的思想。有的評論者認為這是《四郎探母》的「反動思想性」所在。13這種論斷是缺乏歷史觀點的。評價任何歷史現象都不應該籠統地下結論。正象我們不能籠統地肯定「執法如山」一樣,我們也不能籠統地否定《四郎探母》「人情至上」的描寫。首先,要求《四郎探母》的作者運用階級觀點來進行人情描寫是沒有道理的。其次,這種的人情描寫是為戲的主題服務的。把楊家母子、夫妻、手足之情描繪得越純真、越深厚,他們生離死別的痛苦就越動人、越深刻,對封建戰爭的揭露也就越有力,越富於形象性。其三,針對傳統故事「忠節至上」的道德教條,《四郎探母》的人情描寫反其道而行之,具有反封建的意義。在傳統故事裡,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描寫往往只有一個乾枯的概念。一切親子之愛、夫婦之情、手足之義……都淹沒在效忠王事的義務里了。過去許多評論都曾分析過楊家將故事中有關愛情婚姻描寫的民主傾向。其實,傳統故事中的自主婚姻與《卓文君》、《西廂記》一類戲里所表現的愛情追求有本質的區別。楊家將的婚姻與對封建國家的義務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描寫楊宗保私自招親的同時,作者一方面強調穆桂英也是「忠良之後」,表明她與楊家門當戶對;另一方面還把婚姻與獻降龍木、破天門陣-「投效宋家」聯系起來,以此作為婚姻的基礎。說穿了,這不過是一場自主的封建政治聯姻罷了。楊家將的婚姻差不多都離不開這一模式。針對這樣的窠臼,《四郎探母》才把人情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不能說是在封建壓近下的一種「人的覺醒」。而這種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正是新編故事對舊傳統的有力突破。

我國十六世紀以來的資本主義萌芽不茁壯。反映在意識形態領域,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缺乏歐洲歷史上那樣「狂飆突起」的巨大聲勢。因而,楊家將故事的發展階段上,反對封建傳統的力量也不強大。《四郎探母》這樣的人文主義作品只是少數。這是《四郎探母》長期不為人理解的原因之一。

從更廣的范圍來看,《四郎探母》等新編楊家將故事的革新精神與清代整個文化界反封建的啟蒙運動是血肉相連的。這些戲對楊家將故事題材的開拓,與清代「楊州八怪」畫派對「四王」派正統山水畫的叛逆一樣,其基本精神都是反對舊傳統的大膽革新。而《四郎探母》等戲以人情來對抗道德說教與當時思想界猛烈抨擊綱常倫理的矛頭也是一致的。不管它們的批判有多麼大的局限性,只要它們是針對封建壓迫而作的反抗,就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楊家將故事

在山西省代縣城裡,有一座頗有氣概的鍾鼓樓。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別懸掛著「威震三關」、「聲聞四達」兩塊巨大的題匾。傳說這是人們為紀念楊家將不朽功勛,而流傳到今天的一處珍貴遺跡。

提起楊家將,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楊業。歷史上,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將,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漢政權,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任侍衛新軍都虞侯。當時,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大宋王朝,全國統一大局已定。楊業向北漢皇帝劉繼元提出了「奉國歸宋」的建議,遭到反對。但他深感劉氏厚遇之恩,並未變心投宋,而是捨命保衛北漢政權。後來,北漢戰敗,楊業卻仍在城南與宋軍苦戰。宋太宗早就聽說楊業是一員勇將,便派北漢亡國皇帝劉繼元的親信前去勸降。見到劉繼元派來的勸降使者,楊業悲憤地大哭了一場,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於邊事,洞曉邊情」,任命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與河東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擔負起了山西防禦契丹的重任。實際上,潘美只是掛了個虛銜,重擔全部壓在代州前線楊業的身上。

楊業從小就擅長騎射,愛好打獵,武藝也高,每次打獵,收獲總比別人多一倍。他對同伴說:「我將來帶兵打仗,也如同獵鷹追逐野兔一般。」

楊業不負宋太宗的重託,在契丹軍出入的各個要道口,連續修建了陽武寨、崞寨、西陘塞、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縣、繁峙境內)6 個兵寨。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 980年)三月,契丹十萬軍馬來攻雁門,楊業率部用堵截和奇襲辦法,大敗契丹軍,殺死他們的節度使、駙馬、侍中肖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從此,敵兵一見「楊」字大旗,便嚇得心驚膽戰而不戰自退,稱楊業為「楊無敵」。朝廷由此提升他為雲州觀察使,仍知代州。楊業駐守雁門關八年之久,契丹軍始終不敢侵入一步。

楊業的顯赫戰功,使得一些心胸狹窄的同僚妒火中燒。一些人給宋太宗寫匿名信,詆毀楊業。宋太宗沒有輕信,而是把這些謗書封好交給楊業,表示了對他的信任。

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正月,宋太宗為了徹底解決契丹對邊境的騷擾,執意全面進攻契丹,下詔分兵三路進行北伐:東路由大將曹彬、崔彥進率主力從雄州出發北攻幽州;中路由田重進統率,由定州攻飛狐;西路由潘美、楊業統率,出雁門關,攻朔(今山西朔縣)、寰(今山西朔縣東)、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等四州,最終目標是三路大軍會師幽州,與契丹進行決戰。三路大軍同時前進,東路軍剛出擊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擊,大敗於歧溝關;中路軍聞聽東路敗北,也就不戰而潰;只有潘美、楊業的西路軍,出師僅兩個月,便戰果累累,收復了朔、寰、雲、應四州之地,兵鋒直抵桑乾河。但是,由於東、中兩路守軍的潰敗,他們卻成了孤軍深入。契丹在打敗東路和中路兩路宋軍後,調集十萬精銳,全力向潘、楊部佔領的寰州壓來。朝廷命令潘、楊率軍護送朔、寰、雲、應四州百姓立即遷回代州。在當時大兵壓境的時刻,要完成這一任務非常艱巨。楊業經過周密思考,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先派人密告雲、朔等州守將,等我軍離代州北上時,令雲州民眾先出,我軍到達應州時,契丹必定會派兵迎戰,這時,命令朔州民眾再出城,同時派騎兵接迎,另派1000弓箭手守住谷口,這樣百姓就可安全內遷。

對於楊業這個切實可行的方案,監軍王先和主帥潘美卻堅決反對。他們為了爭功,硬要楊業率兵去打寰州。王先說:「你有幾萬精兵為什麼還這樣膽怯?應當直接出雁門關北上!」楊業說:「不行,這樣做,只有失敗。」王先陰險地說:「你不是號稱『楊天敵』嗎,為什麼不敢與敵人正面交鋒,難道你還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楊業氣忿地說:「我這樣做不是怕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完成好皇上交付的使命。你既然這樣責問我,那好吧,我現在就遵命前往。」出發時,楊業流著眼淚對潘美說:「這次出兵,必定失利,我是北漢降將,蒙皇上大恩,我願以死報國。」他又用手指著陳家谷(今山西朔縣南)說:「你們務必在兩翼布置強有力的弓箭手,我轉戰到這里,你們就出兵夾擊,不然我們將會全軍覆沒。」說罷,楊業就率兵出發了。經過兩場惡戰,因寡不敵眾,楊業戰敗。退到陳家谷時,王先、潘美卻率軍早已離開了谷口,楊業得不到接應,陷入重圍。雖然他奮不顧身,英勇作戰,終因寡不敵眾,身負重傷,墜馬被俘,最後不屈絕食而死。他的兒子七郎也在這一次戰斗中犧牲。

史書上記載,楊業的兒子除延玉外,還有延朗、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

楊延朗後改名延昭,人們稱他為「楊六郎」。他智勇善戰,號令嚴明,也是北宋王朝的名將。楊延昭兒童時代受到父親的熏陶,十分愛做軍事游戲。楊業常對人說:「這個孩子最像我。」每次打仗總要帶他上陣。戰爭中,楊延昭很快鍛煉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雍熙三年(公元 986年),楊業率軍北伐應、朔,派楊延昭任先鋒,與契丹軍在朔州城下激戰。延昭被亂箭射穿了手臂,但他毫不介意,更加講命地與敵人廝殺。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 999年)冬天,契丹軍又一次向宋朝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宋軍節節失利。這時,楊延昭正守衛遂城(今河北徐水縣西)。在契丹圍攻之下,遂城城小無備,人人危懼。楊延昭泰然自若,率士兵登城固守,毫不慌亂。他讓士兵在城牆上澆水成冰,使城牆變得又堅固又光滑。契丹軍攻城不下,只好繞道去攻打別處。在楊業死後,楊延昭守衛北方20多年,屢敗契丹軍隊,繼承和發揚了楊家「忠心報國」的優良家風。

楊家將的第三代是楊文廣,他是楊延昭的兒子,也是宋代一名邊防名將。在宋仁宗時期,他先後在河北、陝西邊境做過鎮守將軍。他鎮守陝西時,主要是防務西夏國對中原地區的騷擾。

楊家將正是這樣一代接一代地為保衛祖國恪盡職守。他們的事跡不斷走入傳說、故事、戲曲舞台和影視劇創作。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稱贊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宋元之際,民間藝人把楊家將的故事編成戲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間文學家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用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這些傳說和故事,把楊家將英勇戰斗、犧牲的過程,敘述得十分詳細和感人。他們還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繪成大奸臣做陪襯,使楊家將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風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十二寡婦征西、佘太君百歲掛帥、楊排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愛國者形象,在世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以至分不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演義和傳說。

對於楊家將忠心報國世代相傳的優良家風,對於一個家族前赴後繼捍衛祖國既忠又勇的行為,人們傳誦他們,緬懷他們,熱愛他們,崇敬他們,以各種形式,為他們豎起一座座豐碑。

雁門關下,有一個以楊家祠堂而聞名的鹿蹄澗村,村裡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楊家後代。

楊家祠堂始建於元代,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楊家祠宇。因楊業死後被追贈為「太尉」,謚號「忠武」,他的後代以此題祠名為「楊忠武祠」,俗稱「楊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塊鹿蹄石,形狀奇特,雕刻秀美。傳說是楊業十四世孫楊友,鎮守代州時一日外出打獵,射中一隻梅花鹿。這只鹿帶箭逃走,楊友緊追不放,追到現在的鹿蹄澗村,梅花鹿突然鑽入地下。楊友命人挖掘,挖出奇異的一方石頭,上面雕刻著梅花鹿帶箭圖案,並有明顯的鹿蹄印。後來,人們將這塊奇異的石頭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澗村由此得名。

多少年以來,為緬懷先祖精忠報國的高尚情懷,鹿蹄澗村年年都舉行村祭,年年村祭必定唱戲,唱戲必唱楊家將戲。

「血戰金沙灘」是楊家將傳說故事中,楊家將打得最悲壯、最慘烈的一仗。在這場惡戰中,楊家將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戰死,四郎、八郎被俘,五郎出家,整個一個楊家戰死一大半。戲曲《金沙灘》演的就是這件英勇悲壯的事跡。但鹿跨澗村民什麼戲都看,唯獨不看《金沙灘》這出戲。

據說,有一年的春天,村裡正唱戲,點戲人就點了《金沙灘》。說也怪,開戲前,天氣晴朗,風塵不動。戲開後,契丹兵向楊家將猛烈進攻,這時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黃塵滾滾,攪得天昏地暗,台上台下,頓時亂作一團,台上的「契丹兵」也只好鳴金收兵。風沙過後,觀眾稍稍坐定,台上又緊鑼密鼓敲打起來,楊老令公披掛上陣,領兵迎敵。演到二郎、三郎慘死疆場時,突然從西北方向滾過一團烏雲,剎那間,風雲過後,就是電閃雷鳴,瓢潑大雨鋪天蓋地從天而降,整個場子里成了風雨世界。

風雨過後,人們說:這是祖宗對咱們的報應,老祖宗不想讓咱們再提那些傷心的事。咱們鬧紅火,別讓他們不高興,好吧,從今往後,演楊家喜慶的戲,咱再不演《金沙灘》了。後來換了別的戲,說也奇怪,一連幾天全是風和日麗。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民間傳說,人們也沒有必要追究它的真實性。不過鹿蹄澗村人從來不看《金沙灘》這出戲倒是真的。因為他們不願回憶祖先悲傷的往事,更不願讓這慘烈的場面再去攪擾祖先的在天之靈。他們期望的是沒有侵略,沒有戰爭,只有和平與安寧的世界。

凝聚在楊家將傳說故事中的前仆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面對外族侵擾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託。為了追求這種希望,楊老令公戰死了,楊六郎、楊文廣繼承遺志繼續戰斗;男人犧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人繼承遺志繼續戰斗;主人戰死了,楊排風等家丁、丫環也要繼承遺志繼續戰斗。在中國歷史上,凝聚著這種忠烈家風的事例絕非楊家將一家。僅在山西,還有薛仁貴、薛丁山、樊梨花的薛家將和呼延贊、呼延灼的呼家將。這些家將的傳說和故事,相互輝映,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

雁門關外楊家將征戰過的那個叫做金沙灘的古戰場,昔日的刀光劍影。硝煙烽火,早已隨著歷史前進的車輪而盪然無存。今日的金沙灘,放眼望去,滿灘皆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成為十里飄香的果園。

當我們乘坐北同蒲的火車經過這里時,列車播音員或其他知曉這個地方的人,總要手指窗外,說:「快看,這就是楊家將戰斗過的金沙灘。」聽者無不轉頭注目車外,看著這片早已面目全非的舊地,想起有關楊家將的事跡,心中升起崇敬之情。
楊家將以及薛家將、呼家將已遠遠走出歷史的范疇,而升華為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勵精圖治,振興中華。

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

楊業本名叫楊重貴,其父楊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亂的時候,占據麟州,自稱刺史,由於時局的動盪,先後歸附過後漢、後周。大約是在楊信歸附後漢的時候,為了結交當時任河東節度使的劉崇,派少年的楊重貴到太原。後楊信投靠了後周,楊重貴留在了太原。楊信死,以其子楊崇勛(楊業的弟弟)繼任刺史,又以麟州歸附了北漢劉崇。其後楊崇勛又歸附了後周。雖然有這樣的反復,但是由於處於五代那個混亂特殊的年代,楊重貴在太原的生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年少英武的楊重貴很受劉崇的看重,他以楊重貴為養孫,改名為劉繼業。劉繼業先擔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著稱,以功升遷到建雄軍節度使。由於劉繼業戰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號稱無敵。然而劉繼業在北漢三十多年的戰績卻湮沒

E. 戲劇的歷史背景是啥樣的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zgxq/index.htm

F. 孔廟的建立背景是什麼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被葬在魯城北的泗水之上。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魯哀公為了表示對孔子的尊崇之意,就將孔子生前所居住的堂室封為「壽堂」,又將孔夫子平生的衣冠、琴、車、書等保存在壽堂中。

據《孔氏祖庭廣記》第二卷記載:「魯哀公十七年立廟於舊宅,守陵廟百戶。」

G. 戲曲包括哪幾個派別

有:皮影戲、藏戲、川劇、潮劇、黃梅戲等等。

1、皮影戲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

3、川劇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

川劇分小生,須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4、潮劇

潮劇,因形成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潮音戲」明末已在廣東潮汕地區、和閩南地區的詔安、雲霄、平和、東山、漳浦、南靖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系密切。

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種,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是上千年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

5、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H. 宿遷市風俗

宿遷市的一些風俗文化:

1、泗洪泗州戲

泗州戲的唱腔曲調源於當地的民間小調、勞動號子及農民生活的音調,並吸收了花鼓、琴書等民間藝術的音調而加以改造發展。唱腔豐富,使用語言基本上是蘇北方言,道白唱詞直白詼諧,口語化,通俗易懂,生活小戲白口用地方方言,袍帶戲用方言韻白,唱腔一律用方言。主要有「泗州調」、「海州腔」、「主腔」、「射腔」、「衣呦調」、「雷得調」、「揚腔」、「基本腔」、「葉里藏花」等等,它隨意性很強,常常是唱中夾說,說中夾唱,故名「怡心調」。

2、皂河正月初九龍王廟會

皂河龍王廟會是每年農歷正月初八、初九、初十這三天為廟會之日,人們在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皂河敕建安瀾龍王廟祭祀水神,祈求平安的一種大型民間祭祀及民俗商貿活動。該廟會起源於明孝帝弘治八年(1495年),後經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數次駐蹕於此,使龍王廟會更是名聲大振。每年屆時都有眾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燒香拜佛,祈福納祥。數百年來,歲歲如此,從未間斷過,可謂江蘇地方一大民俗景觀。

I. 七齡童是誰

七齡童(1921—1967),本名章宗信,紹興人。著名紹劇演員。自幼隨父入滬,7歲掛牌於老閘大戲院,以飾包拯演《壽堂》、飾劉成美演《後硃砂》而成名,有「神童老生」之稱。1931年後,偕胞弟六齡童(章宗義)籌組同春舞台,從此流動獻藝在滬、杭、浙西諸地。
博採眾長,擅飾老生兼扮丑角,其唱腔韻味深醇,表演細膩有致,富感染力。在著名彩色戲曲藝術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飾豬八戒,人謂其「形神兼備,笨扮巧演,諧而不俗,妙趣橫生」,先後獲第三屆全國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在演《跳無常》中無常一角時,說白清楚,嬉笑怒罵,俚而不俗,令人折服。生平拿手戲還有《煉印》飾楊傳,《龍鳳鎮》飾何廷忠,《鴛鴦帶》飾陳天保,《小刀會》飾劉麗川,《紅燈記》飾李玉和,《智取威虎山》飾座山雕,《血淚盪》飾大店王等。
虛心善學,多才多藝。能自編自導自演,曾仿當時「海派」之連台長本戲,編演過《三十六本西遊記》和《七十二本濟公傳》等,堪為紹劇史上創舉。曾任同春紹劇團(後改名浙江紹劇團)團長。1950年,任杭州市戲曲改進協會執行常委兼福利部長。次年,任杭州市文藝工會戲曲公會副主任、浙江劇協理事。1957年,獲浙江省演員一等獎。
他多才多藝,受到周總理的好評,紹劇中傑出的藝術家,為人正直,一直幫助弟弟六齡童,叫他唱戲,為弟弟犧牲了很多,他演的豬八戒可稱為經典,可以和六齡童的孫悟空一決高下,在六十年代甚至超過了。
可惜由於身體原因,早在六七年就去世了,雖然這樣他依舊是傑出的藝術大師,是紹劇的代表。
他的兒子七小齡童(章金元)繼承了他的唱腔,也是一位紹劇演員,曾演過阿Q正傳,豬八戒等紹劇,還是一名導演及演員,曾演過紹興師爺,形象幽默。